孔静
通过本次医疗设备清查,使医院了解掌握具体固定资产实际数额,使医院资产管理部门知道自己实际固定资产在帐情况,使各使用科室了解到本科室具体固定资产数量及本部门明细账,为今后医院发展提供更加准确数据,通过本次调查为医院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数据.
作者:水宏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乳腺导管内癌诊断的过程中应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的方法的诊断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在本院进行乳腺导管内癌诊断的患者108例,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采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的方法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的方法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结果:研究组的阳性诊断率为92.59%,而对照组的阳性诊断率为77.78%.因此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的方法诊断结果更为精确.结论: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的方法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乳腺导管内癌诊断中广泛应用.
作者:叶金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中应用萨勃心肺复苏机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共80例,其中40例采用徒手心肺复苏,作为对照组,另40例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血乳酸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应用效果较好,有效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及患者存活率.
作者:卜利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检查适时间.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超声检查孕妇2000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孕妇腹部,依次扫查胎儿的头面部、上下肢躯干部,在发现胎儿畸形后,及时记录并确认,评价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符合率,观察超声诊断胎儿畸形与孕周关系.结果: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符合率方面,四肢短小、足内翻、单纯手形态异常、肢体缺失检出率分别90.0%、55.6%、100.0%、50.0% ;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与孕周关系方面,本次共检出47例畸形胎儿,检出率2.35%,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各个孕周诊断符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可能与病理数过少有关.结论:超声筛查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孕15~19周初次产前超声筛查可及时发现胎儿肢体畸形等异常.
作者:江文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医疗器械研发通常具备难度大、周期长以及风险高等特征,需要相关企业依靠管理模式来对其研发过程加以规范以及把控,确保产品研发得以高效开展.本文先就医疗器械相应研发特征进行探析,而后从质量、流程、知识以及团队层面来探析研发管理模式.
作者:邹美芳;王承旭;王刚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微量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1例糖尿病性黄斑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激光治疗、微量激光治疗,观察患者的黄斑区厚度、硬性渗出变化、视力变化、视敏度变化及远期负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黄斑区厚度不变或变厚6眼(7.50%),对照组6眼(7.52%).观察组黄斑区硬性渗出好转37眼(46.25%),对照组黄斑区硬性渗出好转38眼(46.34%),P>0.05.观察组视力提高27眼(33.75%),对照组视力提高25眼(30.49%),P>0.05.治疗前两组中心10?静态视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治疗12个月,观察组视敏度(3.54±1.62)dB,低于对照组(5.89±1.80)dB,P<0.05.观察组无负反应发生,对照组远期负反应发生率11.90%,P<0.05.结论:微量激光治疗、常规激光治疗均可用于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治疗,但微量激光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洪安;李若溪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的基础上套接可控性液位传感引流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后行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只有76.7%(66/86)的患者取得了治愈和好转的治疗效果.其中有20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颅脑损伤患者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因引流而导致并发症的患者亦很多见,且持续引流无形中增加了医护工作者人工监测的工作量和护理负担.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的基础上套接可控性液位传感引流器治疗颅脑损伤不但规避了引流治疗所致的并发症,而且减少了护理盲目性和危险性.省时省力、安全可靠、简捷有效.
作者:杨栋;万廷信;赵著华;马梓欣;张韩斌;牛子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不同时段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老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对应时间段内100例Ⅱ型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者为对照组(白天bipap呼吸机治疗),50例患者为观察组(晚上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成功率为98.0%,高于对照组46.0%,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晚上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老年Ⅱ型呼吸衰竭,可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滕真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对电切镜下同期治疗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的效果作探讨.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入院单双顺序均分组为:对照组50例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50例用电切镜下同期膀胱取石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前列腺症状及残余尿量、大尿流率等情况恢复正常时间为(1.91±0.54)月、(2.45±0.17)月、(2.53±0.75)月,比对照组(2.68±0.92)月、(3.83±0.31)月、(3.90±0.87)月短,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与对照组的16.0%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以电切镜下同期治疗的效果更佳,病情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翟德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检查技术应用在肝脾损伤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肝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接受超声检查,对比手术检查结果和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超声检查准确率(92.00%)与手术检查准确率(100.00%)相差不大(P>0.05).结论:利用超声技术诊断肝脾损伤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作者:宣洪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费森尤斯血透机正负压测试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方法:选择本院设备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费森尤斯血透机正负压测试100次进行调查,回顾性研究期间出现的正负压测试过程故障情况,对其故障类型进总结,分析原因,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处理.结果:费森尤斯血透机正负压测试过程中出现故障5次,故障率为5.00%.结论:费森尤斯血透机有着复杂的系统,为了准确测试正负压,需了解正负压的测试过程、原理,熟悉常见的故障,分析原因,才能提高测试准确率.
作者:韦宏威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在血液检验中酶标仪的具体应用.方法:在临床化学检验规范操作流程的标准上,进行相应工作程序的设置,完成采血、检测、结果打印、超微量化学检验的全部过程,对酶标仪在血液检验中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以艾滋病为例,对三份血清进行批内、批间20次的重复检测,酶标仪批内精密度及批间精密度均显著高于血液分析仪(P<0.05);以艾滋病血清作为试验标本,结果表明,线性范围临界值为160卡门单位,当艾滋病活性达到上述标准后可通过等渗盐水将其稀释,并完成检测;在三份已确认的艾滋病单位中加入艾滋病,混合后按照艾滋病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酶标仪的标本平均回收率为98.2%,显著高于血液分析仪(P<0.05);在一份艾滋病血清标本进行NaOH的添加,浓度为0.4mmol/L,在显色后的不同时间进行比色,结果表明,10~90min之间显色较为稳定,显色10min后比色情况较好.结论:应用酶标仪对艾滋病的血液检验进行测定,具有准确、微量、简便、稳定、快速等优势,检验效果理想、效率高、成本低、消耗少.
作者:马天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系统已逐步运用于各个行业中,医疗设备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部分.随着人们对医疗设备管理的要求逐渐提高,信息化系统逐步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中,其不但提高了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率及管理质量,还有效增强了医院综合竞争力.本文简单叙述了医疗设备管理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并对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以及提高医疗器械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
作者:谢京启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在临床血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40例,依据检验方法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常规生化仪检验的20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快速血糖仪的20例患者为研究组,后比对检验结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葡萄糖、毛细血管血糖、血浆葡萄糖和静脉血,研究组与参照组组间差异证实后呈P>0.05,未产生统计学意义.比对两组患者的检验满意度,研究组(95.0%)较参照组(60.0%)更高,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的检测结果类似,但是快速血糖仪具有简单和便捷的优势,因此可作为临床的首选.
作者:刘福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例,采取输尿管镜碎石术)和观察组(n=34例,采取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但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取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可取得一定效果,结石清除率高,且并发症少.
作者:罗雪理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5例本院接受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以静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实施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结果准确率为97.14%,与静脉造影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结果有较高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谢霞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用经阴道彩超检查与经腹部彩超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症准确性.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诊断方式将84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分为经阴道组和经腹部组,经阴道组的42例患者接受经阴道彩超检查,经腹部组的42例患者接受经腹部彩超检查,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病理检测结果表明,经腹部组的42例患者中有16例子宫腺肌症、16例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10例子宫腺肌症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阴道组的42例患者中有17例子宫腺肌症、16例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9例子宫腺肌症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阴道组的42例患者接受经腹部彩超检查后确诊39例,诊断正确率为92.86% ;经腹部组的42例患者接受经腹部彩超检查后确诊26例,诊断正确率为61.90%,经阴道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诊断中经阴道彩超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超检查诊断.
作者:宋洁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60例疑似或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2月,28例患者均对其实施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并分析诊断结果.结果:160例疑似或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后,其心率快而不成功者4例,重度狭窄或闭塞者28例.28例患者采取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测140支冠脉,其中闭塞、重度狭窄、中度狭窄、轻度狭窄及无狭窄的支数分别为8、34、16、18、64支,与CAG显示结果进行对比,其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假阳性有4支,偏高有6支,未出现阴性病例患者,其敏感性为95.20%,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46%、94.30%,特异度为90.13%.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效果显著.
作者:魏显敬;谢莲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佩戴踝足矫形器(AFO)实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步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佩戴踝足矫形器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步长、步频、步速、步态周期支撑相、摆动相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佩戴踝足矫形器实施康复训练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步态患者恢复,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永跃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6月,按照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总有效率以及PaCO2和PaO2水平的变化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比对照组患者高18.0%,P<0.05,比较差异显著.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8.0%,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aCO2和PaO2水平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的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更高,患者的通气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作者:王宗玲;王美霞;王凤良;戴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