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控性腰椎穿刺置管引流器针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所致并发症的疗效分析及应用价值

杨栋;万廷信;赵著华;马梓欣;张韩斌;牛子劲

关键词:脑脊液漏, 腰大池持续引流的并发症, 可控性液位传感引流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的基础上套接可控性液位传感引流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后行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只有76.7%(66/86)的患者取得了治愈和好转的治疗效果.其中有20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颅脑损伤患者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因引流而导致并发症的患者亦很多见,且持续引流无形中增加了医护工作者人工监测的工作量和护理负担.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的基础上套接可控性液位传感引流器治疗颅脑损伤不但规避了引流治疗所致的并发症,而且减少了护理盲目性和危险性.省时省力、安全可靠、简捷有效.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对患者胃肠功能及预后情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对患者胃肠功能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结肠癌患者,所有结肠癌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017年1月),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结肠癌患者)、对照组(75例结肠癌患者),分别实施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以及常规手术治疗,将两组结肠癌患者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结肠癌患者的腹胀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患者16.00%(P<0.05),观察组结肠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患者14.67%(P<0.05).结论:通过对结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任天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手法乳房按摩对产妇乳汁分泌及乳房胀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观察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手法乳房按摩对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分娩的180例产妇产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常规护理组,单纯乳房穴位按摩组及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手法乳房按摩组(即实验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无基础性疾病,每组各60例,各组间患者在年龄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比较各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结果:泌乳开始时间及乳汁充足时间,实验组明显早于常规护理组及单纯乳房按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比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实验组明显轻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手法乳房按摩对产妇分泌乳汁,效果显著.

    作者:吴红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需要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中选择60例进行分组治疗,依据信封法进行分组,研究中共设定2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正畸治疗,观察组则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2组各30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磨牙移位为(3.5±0.2)mm、上中切牙倾角差(29.3±6.3)?、上中切牙突距差为(4.6±1.1)mm,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工作当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效果良好.

    作者:王静洁;张英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碘伏消毒对预防手术室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导管血流感染中应用碘伏消毒的预防价值.方法:依照乱数表法随机抽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手术患者67例进行对比研究,34例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消毒措施,另33例实验组患者采取碘伏消毒,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长为(6.12±1.23)d,对照组则为(9.45±1.15)d,与此同时,实验组感染发生率为3.0%,对照组为20.6%,P<0.05.结论:在手术室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应用碘伏消毒进行预防可有效提高患者导管留置时长,减少感染发生率.

    作者:姚建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46例,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对照组(46例,应用开放前列腺切除术).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继发性出血、尿潴留、尿道电切综合征、膀胱痉挛)以及相关治疗指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结果:两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继发性出血、尿潴留、尿道电切综合征、膀胱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等相关治疗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袁文强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肝脾损伤患者诊断过程中使用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检查技术应用在肝脾损伤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肝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接受超声检查,对比手术检查结果和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超声检查准确率(92.00%)与手术检查准确率(100.00%)相差不大(P>0.05).结论:利用超声技术诊断肝脾损伤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作者:宣洪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针刺配合火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分析针刺配合火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72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2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分成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6),对照组仅应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配合火罐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联合火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理想,临床治疗可行性较高.

    作者:黄静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用于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从本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急诊科收治呼吸衰竭患者中抽选120例,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接受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1.7%),χ2=6.9878,P=0.008 ;实验组患者心率和呼吸频率改善情况、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等都优于对照组(t=11.8639、14.0209、11.8639、14.0209,P=0.000、0.000、0.00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心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杨睿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检查适时间探讨

    目的:探讨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检查适时间.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超声检查孕妇2000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孕妇腹部,依次扫查胎儿的头面部、上下肢躯干部,在发现胎儿畸形后,及时记录并确认,评价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符合率,观察超声诊断胎儿畸形与孕周关系.结果: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符合率方面,四肢短小、足内翻、单纯手形态异常、肢体缺失检出率分别90.0%、55.6%、100.0%、50.0% ;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与孕周关系方面,本次共检出47例畸形胎儿,检出率2.35%,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各个孕周诊断符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可能与病理数过少有关.结论:超声筛查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孕15~19周初次产前超声筛查可及时发现胎儿肢体畸形等异常.

    作者:江文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对子宫中隔合并不孕症及复发性流产患者的预后观察

    目的:探究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对子宫中隔合并不孕症及复发性流产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86例子宫中隔合并不孕症及复发性流产患者,于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均实施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且按照疾病类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子宫中隔合并不孕症)、对照组(子宫中隔合并复发性流产),各43例.结果:观察组术前妊娠率与术后数据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术前与术后妊娠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观察组术后妊娠结局与对照组术后妊娠结局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43例子宫中隔合并不孕症患者的分娩情况与对照组43例子宫中隔合并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分娩情况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应用于子宫中隔合并不孕症及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并发症的基础上改善不孕不育症状.

    作者:宋晓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现状与技术发展

    医疗器械产业作为国家整体工业以及制造业的重要成分,其不论是发展速度还是活跃性均较为显著.本文先就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现状进行探析,而后对其技术发展相应策略进行总结,以期为推进行业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陈晓通;邹美芳;于海超;王刚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进行盆底肌肉训练用于产妇产后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析生物反馈治疗仪在产妇产后盆底肌肉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6年7月~2017年10月本院产科收治的产妇中选出240例,根据产后盆底功能训练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产妇产后接受常规盆底肌肉训练,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进行的盆底功能训练,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盆底肌力等.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力明显好于对照组产妇,P<0.05 ;产后6个月,观察组产妇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辅助开展的盆底肌肉训练有利于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提高盆底肌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雪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60例疑似或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2月,28例患者均对其实施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并分析诊断结果.结果:160例疑似或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后,其心率快而不成功者4例,重度狭窄或闭塞者28例.28例患者采取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测140支冠脉,其中闭塞、重度狭窄、中度狭窄、轻度狭窄及无狭窄的支数分别为8、34、16、18、64支,与CAG显示结果进行对比,其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假阳性有4支,偏高有6支,未出现阴性病例患者,其敏感性为95.20%,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46%、94.30%,特异度为90.13%.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效果显著.

    作者:魏显敬;谢莲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小儿肠套叠临床诊断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用于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76例肠梗阻患儿,分别应用彩超和腹部X线平片诊断其是否为肠套叠.比较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结果,灵敏度和特异度,所需时间及费用情况.结果:彩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37%(74/76),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71.05%(54/76),P<0.01],误诊与漏诊率[2.63%(2/76)]显著低于腹部X线平片[28.95% (22/76),P<0.01].彩超检查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97.37%(37/38),均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的灵敏度[73.68 (28/38),P<0.01]和特异度[68.42%(26/38),P<0.01].彩超检查平均花费时间为(5.46±1.33)min,显著高于腹部X线平片[(2.77±0.37)min,P<0.01] ;两种检查方法所需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率高,效果显著,便捷经济.

    作者:纪亚梅;王文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6月,按照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总有效率以及PaCO2和PaO2水平的变化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比对照组患者高18.0%,P<0.05,比较差异显著.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8.0%,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aCO2和PaO2水平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的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更高,患者的通气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作者:王宗玲;王美霞;王凤良;戴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有限元分析法在我国脊柱外科的应用现状及医工合作前景展望

    当前,有限元分析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脊柱外科领域中,应用的成效也是相对良好的,得到普遍的认可.但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陷问题,诸如软硬件获取受限、通用模型匮乏以及非骨性结构建模缺少精准度等,属于对其发展构成影响的重要方面.在此文中,对于有限元分析法应用于我国脊柱外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医工合作前景的展望.

    作者:高军伟;夏英鹏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酶标仪在艾滋病血液检验上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在血液检验中酶标仪的具体应用.方法:在临床化学检验规范操作流程的标准上,进行相应工作程序的设置,完成采血、检测、结果打印、超微量化学检验的全部过程,对酶标仪在血液检验中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以艾滋病为例,对三份血清进行批内、批间20次的重复检测,酶标仪批内精密度及批间精密度均显著高于血液分析仪(P<0.05);以艾滋病血清作为试验标本,结果表明,线性范围临界值为160卡门单位,当艾滋病活性达到上述标准后可通过等渗盐水将其稀释,并完成检测;在三份已确认的艾滋病单位中加入艾滋病,混合后按照艾滋病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酶标仪的标本平均回收率为98.2%,显著高于血液分析仪(P<0.05);在一份艾滋病血清标本进行NaOH的添加,浓度为0.4mmol/L,在显色后的不同时间进行比色,结果表明,10~90min之间显色较为稳定,显色10min后比色情况较好.结论:应用酶标仪对艾滋病的血液检验进行测定,具有准确、微量、简便、稳定、快速等优势,检验效果理想、效率高、成本低、消耗少.

    作者:马天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需要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气管插管麻醉,实验组患者接受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后的相关功能、完全阻滞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完全阻滞时间以及麻醉开始作用时间显著多于实验组患者,P<0.05 ;麻醉后,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P<0.05,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接受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更好.

    作者:洪丽琼;代景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选择无创呼吸机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AE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合并症治疗方式研究.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疗法完成合并症治疗,观察组(30例)应用常规疗法+无创呼吸机疗法完成合并症治疗,就两组AE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心率水平、呼吸频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展开对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心率水平、呼吸频率及血气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无创呼吸机应用对AE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心率水平、呼吸频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有较大的改善.

    作者:孙贤辉;谭成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信息化系统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价值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系统已逐步运用于各个行业中,医疗设备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部分.随着人们对医疗设备管理的要求逐渐提高,信息化系统逐步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中,其不但提高了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率及管理质量,还有效增强了医院综合竞争力.本文简单叙述了医疗设备管理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并对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以及提高医疗器械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

    作者:谢京启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