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黄平喘汤联合雾化吸入对小儿喘憋性肺炎疗效及改善肺功能作用分析

尹满满

关键词:麻黄平喘汤, 雾化吸入, 小儿喘憋性肺炎
摘要:目的:对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采取麻黄平喘汤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92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取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46例,采取麻黄平喘汤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为78.26%,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FVC、FEV1、RR、VT等肺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采取麻黄平喘汤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肺功能.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应用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在临床血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40例,依据检验方法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常规生化仪检验的20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快速血糖仪的20例患者为研究组,后比对检验结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葡萄糖、毛细血管血糖、血浆葡萄糖和静脉血,研究组与参照组组间差异证实后呈P>0.05,未产生统计学意义.比对两组患者的检验满意度,研究组(95.0%)较参照组(60.0%)更高,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的检测结果类似,但是快速血糖仪具有简单和便捷的优势,因此可作为临床的首选.

    作者:刘福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与经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接受经阴道超声检查与经腹部超声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与图像呈现的附件包块阳性率、胚芽形成阳性率、原始血管搏动阳性率、盆腔积液阳性率以及子宫内假孕囊阳性率予以对比.结果:58例异位妊娠患者中,经阴道超声检查检出率96.55%,经腹部超声检查检出率58.62%,经腹部超声检查检出率明显低于经阴道超声检查(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确诊的附件包块阳性率、胚芽形成阳性率、原始血管搏动阳性率、盆腔积液阳性率以及子宫内假孕囊阳性率分别为43.10%、22.41%、17.24%、34.48%、31.03%,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的24.14%、8.62%、5.17%、17.24%、10.34%,P<0.05.结论:与经腹部超声检查相比,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的检出率较高,且操作简便.

    作者:于浩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胃镜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胃镜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与活检病理检查诊断相比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使用胃镜检查被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90例,将此90例患者进行病理检查,按照不同检查的结果进行分组:检查发现血管透见的22例患者归为A组,胃镜表现为黏膜呈现出结节或者颗粒状的30例患者归为B组,以上两种表现均有的38例患者归为A+B组.计算观察病理诊断结果与胃镜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以及不同的胃镜表现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的相关性.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有67例,符合率为74.4%,其中上皮内瘤变的患者有21例,肠上皮化生的患者有46例,胃镜表现为黏膜红色和白色相间,主要为白相,黏膜的皱襞消失或变平.A组患者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40.9%,B组患者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6.7%,A+B组患者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2.1%,且A+B组胃镜表现患者的符合率相比于A组和B组较高,B组胃镜表现的符合率相比于A组较高,统计学显示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使用胃镜来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其诊断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相比较具有一定的差异,胃镜表现为黏膜红色和白色相间,主要为白相,黏膜的皱襞消失或变平与黏膜呈现出结节或者颗粒状均有的符合率较高,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诊断时为了提高其准确率应将病理诊断与胃镜诊断相结合.

    作者:尚月华;李岩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用于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从本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急诊科收治呼吸衰竭患者中抽选120例,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接受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1.7%),χ2=6.9878,P=0.008 ;实验组患者心率和呼吸频率改善情况、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等都优于对照组(t=11.8639、14.0209、11.8639、14.0209,P=0.000、0.000、0.00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心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杨睿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腹部CT联合超声检查的操作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腹部CT联合超声检查的操作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100例,于2016年2月~2016年12月间收治,全部患者均进行腹部CT联合超声检查,检查期间需注意收腹、吸气、交替探查以及重压等操作,统计分析腹部CT联合超声检查的效果.结果:10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中,双侧输尿管结石97例(97.00%),单侧输尿管结石3例(3.00%);下段输尿管结石37例(37.00%),中段输尿管结石63例(63.00%);无积水4例,轻度积水91例,中度积水3例,重度积水2例;结石直径<5mm有62例,5~10mm有27例,>10mm有11例.结论:腹部CT联合超声检查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而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操作方便、方法简单.

    作者:秦博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辅助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目的:探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5例本院接受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以静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实施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结果准确率为97.14%,与静脉造影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结果有较高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谢霞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超声在诊断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输尿管结石中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3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全部患者都接受超声诊断,对患者接受超声扫描结果认真观察,并整理后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比,对其准确性有效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结果显示:输尿管下段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分别有16例、5例、14例,所占比例分别为94.12%、83.33%、93.33%,诊断准确率92.11%.结论:输尿管结石中超声的诊断价值显著,可对结石的大小、数量以及位置等准确显示,操作方便快捷,对患者没有损害.

    作者:蒋晶晶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关于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的清查思路

    通过本次医疗设备清查,使医院了解掌握具体固定资产实际数额,使医院资产管理部门知道自己实际固定资产在帐情况,使各使用科室了解到本科室具体固定资产数量及本部门明细账,为今后医院发展提供更加准确数据,通过本次调查为医院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数据.

    作者:水宏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体表软组织包块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对体表软组织包块实施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本科室98例体表软组织包块患者(2016年1月~2018年6月)实施研究,均通过病理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总结患者鉴别诊断效果.结果: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敏感性为88.89%(16/18),特异性为95.00%(76/80),准确率为93.88%(92/98).良性肿块患者边界清晰检出率93.75%明显高于恶性患者27.78%,良性肿块患者后方回声衰减检出率8.75%、血流信号检出率61.25%明显低于恶性患者77.78%、100.00%,恶性肿块有血流信号患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28.98±2.45)cm/s、阻力指数(0.78±0.38)明显高于良性肿块患者(16.48±2.35)cm/s、(0.60±0.35),P<0.05.结论:对体表软组织包块实施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果良好.

    作者:黄雪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6月,按照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总有效率以及PaCO2和PaO2水平的变化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比对照组患者高18.0%,P<0.05,比较差异显著.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8.0%,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aCO2和PaO2水平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的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更高,患者的通气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作者:王宗玲;王美霞;王凤良;戴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员锐器损伤发生情况及防护分析

    目的:探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员锐器损伤发生情况及防护知识.方法: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选取100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员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锐器伤发生因素、种类分布、处理方式等情况分析,再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注射针头、玻璃碎屑、安瓿均可导致锐器伤,其中常见的为安瓿,所占比例为39.00%.结论:为了预防锐器伤现象发生,还需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建立锐器伤报告制度,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作者:李飞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CT诊断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价值及征象分析

    目的:对CT诊断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及征象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0例疑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行X线片及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0.00%,灵敏度为86.00%,特异度为100.00%.X线片:准确率为77.14%,灵敏度为68.00%,特异度为100%,CT检查准确率及灵敏度显著高于X线片(P<0.05).结论:对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CT检查具有高诊断率、敏感度与特异性等优点,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柏林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例,采取输尿管镜碎石术)和观察组(n=34例,采取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但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取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可取得一定效果,结石清除率高,且并发症少.

    作者:罗雪理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三类医疗器械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发展

    目前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挑战,本文将从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终给出一些解决思路.

    作者:李江浩;段晓蒙;罗培;李振红;杜美;鲁清月;付光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微量泵阻塞报警时间推迟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目的:分析微量泵阻塞报警时间推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方法:选择三通人为制造微量泵泵注阻塞模型和2×2×3×3析因设计,将微量泵阻塞报警压力、泵用延长管材质、注射器规格、泵注速度当成变量,对各种条件下的微量泵阻塞报警推迟时间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则选择析因方差分析法来完成.结果:微量泵阻塞报警推迟在各种条件下均存在,推迟时间为几十秒到1h以上不等;顺应性理想的泵用延长管、微量泵阻塞报警压力界限高、大规格注射器、泵注速度慢会增加阻塞报警的推迟时间.结论:阻塞报警的阈值设置,泵用延长管的选择,微量泵泵注速度以及注射器的规格是影响微量泵阻塞报警的推迟时间的主要原因.护理人员应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不断提高微量泵的使用安全性.

    作者:闫琴;邓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多功能取环钳与传统取环钩进行取出闭合性节育器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多功能取环钳与传统取环钩进行取出闭合性节育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闭合性节育器取环的15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150例妇女分到观察组(n=75例)和对照组(n=75例),观察组通过多功能取环钳将闭合性节育器取出,对照组通过传统取环钩将闭合性节育器取出,比较两组妇女的手术时间、出血量、VAS评分、取环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妇女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取环成功率分别为98.67%(74/75)、92.00%(69/75);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2/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33%(19/75),两组比较,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取环钩取环,采用多功能取环钳将闭合性节育器取出,可有效提高取环成功率,并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梅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观察早期应用佩戴踝足矫形器(AFO)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佩戴踝足矫形器(AFO)实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步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佩戴踝足矫形器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步长、步频、步速、步态周期支撑相、摆动相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佩戴踝足矫形器实施康复训练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步态患者恢复,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永跃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肝脾损伤患者诊断过程中使用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检查技术应用在肝脾损伤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肝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接受超声检查,对比手术检查结果和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超声检查准确率(92.00%)与手术检查准确率(100.00%)相差不大(P>0.05).结论:利用超声技术诊断肝脾损伤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作者:宣洪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超声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前筛查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前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100例的胆囊结石疾病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进行腹腔镜手术前进行B超检查,分析术前经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经多普勒的彩色超声检查,患有单纯性的胆囊结石的患者发病率是30%,患有胆囊息肉样的病变的患者发病率是50%,患有慢性的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患者发病率是20%.患有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患者当中,有1.5%发生胆囊周围粘连.经术后证实,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是96%,中转率是2.08%.结论:对于胆囊结石疾病患者来说,在正式进行腹腔镜的手术之前,及时进行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患者的胆囊息肉及胆囊结石情况,并能良好判断胆囊周围粘连的情况,能够有效预测腹腔镜下手术的难度,为胆囊结石疾病患者提供可靠的临床治疗依据.

    作者:徐春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手术室治疗措施评价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手术室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2015年10月~2018年6月,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超声乳化治疗的白内障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制定常规治疗干预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超声乳化专用治疗车,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 P<0.05 ;观察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2%,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2%,低于对照组的22.88%,P<0.05.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中,本院创新性地使用了超声乳化专用治疗车,切实提高了治疗干预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且术中不良事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实用.

    作者:曾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