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潘家华
目的 结合文献分析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HT1)的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血AFP、血尿氨基酸分析、肝脏影像学和病理)结果临床确诊的1 例HT1 患者,结合文献资料,分析HT1 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以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HT1 是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氨基酸代谢疾病.结论 临床遇到不明原因的肝脏损害,需要注意排除,血尿氨基酸分析是其主要敏感诊断指标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后饮食控制对病情有利.
作者:周志华;王训;韩咏竹;吴筠凡;喻绪恩;严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康艾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GEM)化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近期疗效、生活质量(QOL)、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43 例ⅢB~Ⅳ期老年NSCLC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GEM 化疗,1 200 mg/m2,第1、8 d;治疗组在每个疗程的第1 d 至第14 d 以康艾注射液50 ml/m2加入生理盐水250ml 静脉点滴;两组均21 d 为1 疗程;连用2 疗程后,评价近期疗效、QOL 和毒副反应;反映QOL 的指标包括KPS评分、疼痛程度和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L).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73% vs.19.05%,χ2 =0.0879,P >0.005);治疗组的KPS 评分在治疗后显著升高(P <0.05),提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2.27±6.85 vs 3.81±8.05,P <0.01);应用FACT-L 进行评估,亦显示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12.27±6.85 vs 3.81±8.05,P<0.01);治疗组中治疗相关的血液系统毒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康艾注射液可以减轻老年NSCLC 患者GEM 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樊光华;刘敏知;朱凤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应用YL-1 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针配合尿激酶对经定位CT 片定位的颅内血肿进行穿刺清除治疗,术后配合尿激酶反复抽吸引流,逐渐液化血肿以达到清除血肿目的,并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愈好转率83.7%,病死率3.7%.结论 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病死率、致残率较低,且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适合广泛推广.
作者:谭守文;丛光燕;陈然;严兴亚;李凤;吕鸿燕;张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合肥地区糖尿病及糖调节异常人群患病率,分析与性别、年龄组的分布特点.方法 设计同意表格,采取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某社区内的40 岁以上常住人口,统计糖尿病及糖调节异常患病率,分析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患病率为15.11%,糖耐量异常患病率为16.68 %,糖调节异患病率为36.97%.糖尿病及糖调节异常人群的性别差异及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殷应传;余本富;梅周;何巧娟;周晓惠;何凡;何競;王道年;王佑民;宁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将吸痰管留置深部吸痰法应用于昏迷患者或咳痰无力患者,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加速肺部感染治愈进程.方法 对28 例有咳嗽反射,但因意识障碍或咳痰无效而导致痰液积聚,无法排除,肺部感染迁延不愈的患者进行吸痰管留置深部吸痰法,观察深部吸痰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28 例患者,有效26 例,无效2 例,有效率93%.结论 吸痰管留置深部吸痰法对排除深部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肺部感染的痊愈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程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7 年9 月至2009 年9 月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14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 146 例患者中发生尿道狭窄5 例,发生率为3.4%;其中尿道舟状窝处狭窄2 例,尿道膜部狭窄2 例,尿道球部狭窄1 例.经尿道扩张后全部患者排尿通畅,疗效满意.结论 尿道狭窄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少见并发症,积极消除术前、术中、术后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可有效防治术后尿道狭窄.
作者:江锋;吴鹏飞;闵峰;朱晓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9 年及2010 年马鞍山市细菌耐药监测资料中革兰阴性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临床分离株选取其随机相同月份的菌株,对其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细菌药敏采用琼脂稀释法,并按2010 年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CLSI)指导原则的标准计算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S)、中介率(I)和耐药率(R).结果 2年革兰阴性菌分布由高到低均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及不动杆菌属,2 年分类无明显差异.2 年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敏感度未发生较大变化,2010年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敏感度较前有所下降,但对部分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敏感度有所提升.2 年不动杆菌属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度低于其他革兰阴性菌.结论 马鞍山地区引起临床疾病的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仍占主要地位,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略少.2010 年与2009 年相比革兰阴性菌对一些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已经发生变化,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临床用药.
作者:邓旭平;余路;程君;李家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1年1 月至2011年12月科住院患儿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到的阳性结果116 例进行分析,区别致病菌和污染菌.结果 116 例血培养阳性结果中,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82 例(70.7%),革兰阴性杆菌33例(28.4%),白色念珠菌1 例(0.9%),判断为血流感染为52 例(44.8%),污染菌为64 例(55.2%),污染菌主要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MRSA、MRCNS 和产ESBLs 细菌在致病菌和污染菌检出率基本一致,耐药谱基本相同;致病菌的阳性报警时间明显少于污染菌报警时间.结论 新生儿血培养报警阳性中,污染率较高,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医师需将实验室结果与临床资料结合考虑,正确区分污染菌,发挥血培养的作用.
作者:张斗星;张林;李宗光;胡安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GSS 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于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GSS 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62 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伤椎前缘高度显著升高,压缩角度和后凸Cobb 角显著减低;神经功能平均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 GSS 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腰椎骨折不仅对于脊椎骨原形态的恢复有重要作用,还对恢复神经系统有促进作用.
作者:于鉴筠;吴承佳;刘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静脉制剂蔗糖铁和口服制剂琥珀酸亚铁分别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52 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各26 例.静脉组患者于血液透析时使用蔗糖铁100 mg,直至完成总预计补铁量.口服组患者服用琥珀酸亚铁200 mg,每日3 次,共12 周.全部病例都合并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剂量为120~150 U.kg-1·w-1,皮下或静脉应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贫血的效果、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血清铁蛋白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口服组升高不明显,升高幅度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静脉组有1例出现皮肤瘙痒,口服组偶有恶心、腹胀.结论 蔗糖铁是治疗肾性贫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静脉补铁比口服补铁效果更好.
作者:刘莉华;马胜银;高军;宫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直接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和生活质量[1].近些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DR 患者也越来越多.现阶段,激光治疗是全世界公认的能阻止DR 发展、减少视力受损、防止失明有效的方法之一[2].本文就激光治疗DR 的机制、临床现状、预后以及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作者:杨胜信;黎金梅;麦丹;文玉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雷公藤多甙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78 例经标准激素治疗无效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基线Ser、24 h 尿蛋白和按不同剂量加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后的疗效.人为地分为常规剂量组(雷公藤多甙20 mg,每日3次) 和高剂量组(雷公藤多甙30 mg,每日3 次) 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共有78 例患者入组.高剂量组完全缓解15 例(44.12%),部分缓解14例(41.17%),无效5例(14.71%),有效率为85.3%.常规剂量组完全缓解9 例(26.47%),部分缓解12例(35.29%),无效13例(38.24%),有效率为61.76%.(85.3% vs 61.76%,χ2=4.83,P <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适当增加雷公藤多甙的剂量可以明显地提高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德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收治的200 名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手术组和手法组,分别进行手术和手法复位治疗.根据随访结果,将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可和差4 个等级,统计各个等级的患者数以及治疗的优良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结果 手术组和手法组的整体优良率分别为79.6%和7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 型骨折治疗优良率方面,手术组与手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由于本次样本数量过少,这一结论是否准确,还需要进一步丰富样本数量予以确认.结论 踝关节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在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于两种方法在治疗C 型踝关节骨折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作者:刘振青;朱东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X 线数字断层融合(DTS)技术显示颞骨茎突的方法,以及该技术在诊断茎突过长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 年5 月至2012 年4 月治疗的30 例茎突综合征患者,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一是用数字X 线机进行断层摄影和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同一个茎突的正侧位长度和角度分别在两种检查方法下进行观察.结果 在茎突正位长度,内倾角以及侧位前倾角,两种方法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侧位断层图像,两种方法检测,X 线机检测的茎突长度明显小于CT 的测量值,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内倾角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X 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颞骨茎突进行测量,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基本上可达到CT检测的标准,辐射小、费用低,在对茎突过长综合征的诊断中,拥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贾绪银;周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妇科围手术期个性化整体护理效果.方法 86例妇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 例,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个性化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整体护理,对两组术中血压、呼吸、心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呼吸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或< 0.01),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 <0.05).结论 个性化整体护理能使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利于手术进行和术后康复.
作者:郑桃晓;漆晓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检测p53、p21、MDM2 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53、p21、MDM2 基因和细胞凋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 法)检测29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29 例子宫腺肌症组织标本的p53、p21、MDM2 表达情况,对p53、p21、MDM2 的表达及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p53 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中分泌期表达高于增生期(P <0.05),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和子宫腺肌症组织中增生期与分泌期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子宫内膜组p53 蛋白表达率高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 <0.05)和子宫腺肌症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53 蛋白表达率与子宫腺肌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21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的表达率高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0.05)和子宫腺肌症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21蛋白表达率与子宫腺肌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DM2 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低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 <0.05)和子宫腺肌症组(P <0.0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与子宫腺肌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中p53 与p21 呈正相关(r =0.611,P <0.01),p53 与MDM2 呈负相关(r =-0.541,P <0.01),p21 与MDM2 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中表达无相关性(r =0.404,P >0.05).结论 细胞凋亡调控蛋白p53、p21、MDM2 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发展相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发病机制可能存在相同之处.
作者:桑琳;赵卫东;杜世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某院终末病案缺陷情况,以提高病案质量.方法 对照2010 年3 月卫生部新颁布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住院病历书写质量评估标准>对某二甲医院2011 年出院的全部9 435 份终末病案进行质量检查,分析缺陷情况.结果 甲级病案8 663 份,乙级病案569 份,丙级病案203 份.病历资料缺失是造成病案质量重要缺陷的主要原因.外科系统病案质量较差.结论 加强培训、实时监控、增强各级医师的责任心是改变目前病案质量的惟一途径.
作者:范玉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静脉注射富马酸伊布利特注射液与普罗帕酮注射液对心房颤动患者转复的疗效及安全.方法 持续时间<90 d 的心房颤动患者99 例,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33 例,静脉注射伊布利特)、普罗帕酮组(33 例,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及无药物转复组(33 例),比较3 组患者心房颤动的转复率、转复时间和不良事件.结果 伊布利特组转复房颤的总成功率显著高于普罗帕酮组(72.3%vs 39.1%,P <0.01),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组的转复成功率亦分别高于普罗帕酮组(83.3% vs 50.0%,60.0% vs 22.2%,P <0.05),伊布利特组的转复时间明显缩短[(32.12±4.37)min vs(60.73±13.73)min,P <0.01].未发生有临床意义的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结论 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转复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优于普罗帕酮,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并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甄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混合痔进行PPH 术后5 年的病情变化情况.方法 对2005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进行PPH 术的80 例混合痔患者开展术后5 年随访,分析术后5 年患者的痔疮治愈情况.结果 大部分患者术后效果令人满意,少部分患者出现痔核脱出、便血、肛门疼痛、肛门瘙痒等不良情况.结论 混合痔实施PPH 术较为安全,术后近远期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孙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讨论腹膜透析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有关原因.方法 对2005 年11 月至2012 年7 月收治的150 例腹膜透析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选择同期血液透析患者150 例作为对照,比较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将150 例腹膜透析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非心力衰竭组及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以评价有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在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心力衰竭组、感染组与非心力衰竭组、非感染组在血液检测、心脏功能及血压检测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心力衰竭组和感染组,更容易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腹膜透析患者,要密切关注有心力衰竭及各种感染的病患,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汪裕伟;高潮清;杨利才;杨沿浪;张道友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