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彤
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直接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和生活质量[1].近些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DR 患者也越来越多.现阶段,激光治疗是全世界公认的能阻止DR 发展、减少视力受损、防止失明有效的方法之一[2].本文就激光治疗DR 的机制、临床现状、预后以及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作者:杨胜信;黎金梅;麦丹;文玉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近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可能是随着人们卫生观念的加强, 婴儿早期暴露于微生物环境中的机会显著减少, 从而增加了将来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1];而且现在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也加重了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在过敏性疾病中,特别是哮喘,已成为一种危及生命的慢性肺部疾病,全世界大约有30 亿人受其困扰,一直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气道免疫炎性疾病.哮喘的确切发病机制仍尚未完全阐明,但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协调作用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维生素D 不仅具有调节骨代谢和钙平衡的作用,而且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遗传学以及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表明,其在免疫系统功能和调节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维生素D 水平对哮喘发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其相关分子通过调节哮喘相关的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抑制或诱导其发生发展,为深入理解哮喘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找更有效的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作者:李倩;潘家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分析31 例产科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方法及管理,期待提高该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 依据产妇生育史、手术指征、手术和麻醉方法、估计失血量和术中输血补液,以及产妇低血压和血红蛋白等资料进行分析;评估两种麻醉方法的适应证及优缺点.结果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 19 例(61.29%),全身麻醉(GA)12 例(38.71%);未出现1 例麻醉死亡病例.结论 CSEA 用于这类手术是可取的,但术前已呈休克者宜选用气管内全静脉复合麻醉;并认为这类手术的麻醉管理和术中监测,与麻醉方法的选择是同等重要的.
作者:吴战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静脉注射富马酸伊布利特注射液与普罗帕酮注射液对心房颤动患者转复的疗效及安全.方法 持续时间<90 d 的心房颤动患者99 例,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33 例,静脉注射伊布利特)、普罗帕酮组(33 例,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及无药物转复组(33 例),比较3 组患者心房颤动的转复率、转复时间和不良事件.结果 伊布利特组转复房颤的总成功率显著高于普罗帕酮组(72.3%vs 39.1%,P <0.01),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组的转复成功率亦分别高于普罗帕酮组(83.3% vs 50.0%,60.0% vs 22.2%,P <0.05),伊布利特组的转复时间明显缩短[(32.12±4.37)min vs(60.73±13.73)min,P <0.01].未发生有临床意义的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结论 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转复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优于普罗帕酮,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并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甄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 例GIST 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 资料,对肿瘤大小、密度、强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病灶分布于食管1 例,胃7 例,十二指肠1 例,空肠2 例,回肠3 例,肠系膜根部1 例.MSCT 主要表现为圆形、类圆形及不规则肿块,具有跨腔内外生长或腔外生长为主的特征.良性4 例,肿瘤平扫密度均匀,增强肿瘤明显均匀强化.交界性3 例,恶性8 例,其中有7 例直径大于8 cm,肿块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增强肿块不均匀强化,内部出血、坏死、囊变,局部无淋巴结转移.结论 GIST 的CT 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SCT 检查对GIST 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沈昌山;胡元成;郑桥如 刊期: 2012年第10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4 岁,农民,因四肢远端指(趾)关节不对称性肿痛2周于2010年9 月住我院风湿免疫科.入院前2周患者出现多关节肿痛伴右足跟行走痛, 累及右手第2、3、4 远端指间关节及左足趾第2、3 远端趾间关节,疼痛为持续性,程度剧烈,触痛明显,伴有右侧足跟压痛,无明显晨僵,不伴有全身发热、皮疹、腰背痛、骶髂关节痛.
作者:徐舟舟;帅宗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将吸痰管留置深部吸痰法应用于昏迷患者或咳痰无力患者,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加速肺部感染治愈进程.方法 对28 例有咳嗽反射,但因意识障碍或咳痰无效而导致痰液积聚,无法排除,肺部感染迁延不愈的患者进行吸痰管留置深部吸痰法,观察深部吸痰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28 例患者,有效26 例,无效2 例,有效率93%.结论 吸痰管留置深部吸痰法对排除深部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肺部感染的痊愈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程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临床观察及相关研究证明脑瘫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多数脑瘫患儿经过早期、长期康复,可以获得生活自理、接受教育和社区活动能力[1].因此脑瘫患儿应尽早诊断、早康复,大程度恢复其生活能力.由于脑瘫患儿康复的长期性,康复治疗贯穿日常生活中,因此脑瘫患儿家长的配合极大影响患儿康复效果,因此需要提高脑瘫患儿家长的依从性.本文现就如何提高脑瘫患儿家长依从性综述如下.
作者:朱颖;吴建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是口腔内科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 而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首选方法, 根管充填是根管治疗术的终步骤,根管充填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根管治疗的成效.60%的根管治疗失败在于根管充填的不完善[1].E&Q plus 热牙胶根管充填是近年来研制的应用连续波热牙胶根管充填的改良设备,该系统将SystemB 加热源和ObtureⅡ注射系统合并成一体, 同时包含连续波热充填法和热牙胶注射法.我院于2009 年引入该系统,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宋中娥;李红梅;周红燕;唐桂枝;胡是宁;鲍军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Beckman LH750 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结果假性降低的原因及纠正方法.方法 用手工目视显微镜计数和涂片瑞氏染色对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结果降低的样本进行复检.结果 仪器法在对15 900 人次血细胞计数时,对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1且临床无血小板减少的出血症状及体征的94例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和手工计数进行复查,经复查发现有48 例患者存在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降低现象.结论 仪器法血小板计数结果降低的样本应进行涂片镜检和目视显微镜计数,发现问题并采用相应纠正方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降低的现象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广圣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员整体素质;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实习重点;引入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教学等提高心电图实习教学质量.
作者:高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部分脑外科患者手术后病变邻近脑组织发生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NPPB)的可能发病机制、防止其发生的手术技巧以及对降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2001 至2011 年脑部手术治疗后出现的7 例脑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CT 、MRI 或DSA 的检查.7 例病例均显微镜下切除病灶,3 例清除血肿同时切除病灶,2例行术前造影,然后手术切除病灶.出院时疗效优良共2例(28.5%),病残3 例(42.80%),死亡2 例(28.5%).病灶周围的脑组织内病理解剖可见病理性血管,血管周围的星形细胞足突明显减少或破坏.结论 当血液灌注压力突然加大时,病变周围的病理性血管就可能发生破裂或液体外渗而发生正常灌注压突破并发症.正确地掌握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对预防及减轻NPPB,降低病死率是有益的.
作者:李元斌;陈淳;邓发斌;周宇;郭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结合文献分析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HT1)的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血AFP、血尿氨基酸分析、肝脏影像学和病理)结果临床确诊的1 例HT1 患者,结合文献资料,分析HT1 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以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HT1 是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氨基酸代谢疾病.结论 临床遇到不明原因的肝脏损害,需要注意排除,血尿氨基酸分析是其主要敏感诊断指标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后饮食控制对病情有利.
作者:周志华;王训;韩咏竹;吴筠凡;喻绪恩;严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康艾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GEM)化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近期疗效、生活质量(QOL)、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43 例ⅢB~Ⅳ期老年NSCLC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GEM 化疗,1 200 mg/m2,第1、8 d;治疗组在每个疗程的第1 d 至第14 d 以康艾注射液50 ml/m2加入生理盐水250ml 静脉点滴;两组均21 d 为1 疗程;连用2 疗程后,评价近期疗效、QOL 和毒副反应;反映QOL 的指标包括KPS评分、疼痛程度和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L).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73% vs.19.05%,χ2 =0.0879,P >0.005);治疗组的KPS 评分在治疗后显著升高(P <0.05),提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2.27±6.85 vs 3.81±8.05,P <0.01);应用FACT-L 进行评估,亦显示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12.27±6.85 vs 3.81±8.05,P<0.01);治疗组中治疗相关的血液系统毒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康艾注射液可以减轻老年NSCLC 患者GEM 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樊光华;刘敏知;朱凤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1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63 岁,胸闷不适5 年余,偶有呼吸困难症状.CT 检查所见前纵隔胸腺区见一巨大类圆形稍低密度肿块影, 大小约11 cm ×13 cm ×14 cm, 密度较均匀, 测其CT 值25.4Hu,边界较清,与主动脉弓、腔静脉间脂肪间隙存在,气管稍受压,增强后病变未见明显强化,双肺内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作者:李小虎;刘斌;余永强;王万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初步探讨雷帕霉素抑制A549 细胞增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20 nmol/L 雷帕霉素作用A549 细胞24、48、72 h后,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 法检测Survivin mRNA 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Survivin 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和雷帕霉素作用A549 细胞24、48、72 h 后,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61±0.09)%、(12.13±0.68)%、(20.82±1.02)%、(51.68±2.9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7±0.07)%、(10.01±0.34)%、(16.68±0.52)%、(38.23±1.04)%,Survivin mRNA 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77±0.09)、(0.54±0.13)、(0.33±0.08)、(0.19±0.12)和(0.62±0.06)、(0.46±0.08)、(0.29±0.08)、(0.15±0.11).雷帕霉素能够呈时间依赖性的抑制A549 细胞的增殖及诱导A549 细胞的凋亡(P <0.05),并能够下调Survivin 的表达(P <0.05).结论 雷帕霉素能够抑制A549 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效应与下调Survivin 的表达有关.
作者:解艳丽;黄小梅;吴一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7 年9 月至2009 年9 月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14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 146 例患者中发生尿道狭窄5 例,发生率为3.4%;其中尿道舟状窝处狭窄2 例,尿道膜部狭窄2 例,尿道球部狭窄1 例.经尿道扩张后全部患者排尿通畅,疗效满意.结论 尿道狭窄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少见并发症,积极消除术前、术中、术后尿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可有效防治术后尿道狭窄.
作者:江锋;吴鹏飞;闵峰;朱晓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静脉制剂蔗糖铁和口服制剂琥珀酸亚铁分别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52 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各26 例.静脉组患者于血液透析时使用蔗糖铁100 mg,直至完成总预计补铁量.口服组患者服用琥珀酸亚铁200 mg,每日3 次,共12 周.全部病例都合并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剂量为120~150 U.kg-1·w-1,皮下或静脉应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贫血的效果、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血清铁蛋白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口服组升高不明显,升高幅度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静脉组有1例出现皮肤瘙痒,口服组偶有恶心、腹胀.结论 蔗糖铁是治疗肾性贫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静脉补铁比口服补铁效果更好.
作者:刘莉华;马胜银;高军;宫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肺开放式通气治疗与常规通气治疗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在治疗的SAP 合并ARDS 患者,按照通气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 例采用肺开放式通气治疗,对照组24例采取常规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动脉血气变化.结果 ①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通气治疗,PaO2,PaCO2 和SaO2在治疗8、16、24、48 h 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 ②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PaO2、SaO2和PaO2/FiO2在治疗后16、24 h 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患者在治疗48 h 后PaO2,PaCO2,pH,SaO2,PaO2/FiO2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肺开放通气治疗方式相对于非开放式通气治疗在短时间内更为有效.③在小潮气量、低PEEP 水平维持下,逐步提高PEEP,VT 和FiO2水平,观察组16例患者中12例首次肺开放通气即改善明显,3 例患者2 次开放通气有效,1 例患者失败,操作过程中患者HR,MAP 均较为稳定;另外,无气胸、纵膈气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肺开放通气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呼吸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道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有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8 年1 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机械通气时间>48 h 的132 例患者,其中经临床确诊为VAP 的32 例,非VAP 为100 例,分别对性别、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留置胃管、血糖、抗生素使用时间、使用激素、制酸剂、APHY+PEEP 通气模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昏迷、APACHEⅡ评分等13 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显著相关性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留置胃管、制酸剂、APHY+PEEP 通气模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昏迷、APACHEⅡ评分8 项指标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机械通气时间、制酸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昏迷、APACHEⅡ评分这5项指标是VAP 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VAP 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实践中各因素相互关联影响,应重视这些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避免医源性危险因素,降低VAP 发病率及病死率.
作者:周瑞清;吕俊雅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