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四肢骨折术后并发感染的疗效分析

陆巍;王永健

关键词:感染, 四肢骨折, 持续冲洗, 负压引流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四肢骨折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0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术后并发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做回顾分析,依据其治疗方式分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15例),用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93.33%,66.67%,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再次清创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四肢骨折术后并发感染采用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方式,可实现全范围、彻底引流,组织骨与内置物间形成生物膜,降低疾病复发率,控制感染,促进骨折愈合.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观察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应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的优越性.方法:选择74例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治疗的观察组和接受常规锤凿法拔出阻生智齿的对照组,每组均为37例,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中,35例拔牙窝完整,拔牙窝完整率为94.59%(35/37),对照组37例患者中,31例拔牙窝完整,拔牙窝完整率为83.78%(31/37),观察组拔牙窝完整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肿胀程度为(12.17±2.81)mm,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肿胀程度为(18.10±2.20)mm,观察组术后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7例患者治疗后出现术后出血1例,术后肿胀2例,术后疼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4/37),对照组37例患者治疗后出现术后出血2例,术后肿胀4例,术后疼痛2例,张口受限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9/37);观察组患者中5例出现恐惧(13.51%),对照组患者中11例出现恐惧(29.7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和恐惧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速涡轮牙钻和微创拔牙刀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具有明显优势,其手术创伤小、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

    作者:赵晶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不同CT严重指数及其与血脂、并发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P)患者不同CT严重指数及其与血脂、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HL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严重指数积分将患者分为三组:≤3分(20例),4~5分(20例),>6分(20例),分析三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其与CT严重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预后.结果:患者的甘油三酯(TG)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与患者的CT严重指数积分呈明显的正相关,血脂水平随着CT严重指数积分的增加而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脂水平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P患者的TG水平、TC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与CT严重指数呈明显的正相关,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龚建国;邓渊明;万里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同轴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患者视力水平和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同轴微小切口结合超声乳化技术应用在白内障手术中对视力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诊的白内障手术患者75例列为研究资料,患者均为同轴超声乳化治疗,按照手术切口大小不同,随机分组,分成1.8mm组(39例)和3.0mm组(36例).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对视力水平的影响,并比较临床效果.结果:1.8mm组术后7d与28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1871.68±127.15)个、(1464.92±105.12)个、眼压(14.15±1.02)mmHg、(11.26±0.85)mmHg显著低于3.0mm组,中央前房深度(2.54±0.72)mm、(2.93±0.61)mm、手术源性散光(0.68±0.20)?、(0.41±0.16)?、佳矫正视力(0.63±0.23)?、(0.79±0.27)?显著高于3.0m m组(P<0.05);1.8mm组术后Schiffman评分(3.74±0.29)分显著低于3.0mm组(5.62±0.41)分(P<0.05).结论:1.8mm同轴微小切口超声乳化更适用于白内障手术的治疗,对提升患者视力水平,改善眼部功能有积极意义.

    作者:邹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四肢骨折术后并发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讨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四肢骨折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0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术后并发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做回顾分析,依据其治疗方式分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15例),用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93.33%,66.67%,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再次清创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四肢骨折术后并发感染采用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方式,可实现全范围、彻底引流,组织骨与内置物间形成生物膜,降低疾病复发率,控制感染,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陆巍;王永健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6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修复方式,给予观察组磁性附着体修复,对比两组患者修复后的固位力、咀嚼效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固位力和咀嚼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舒适度、外观和语音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对口腔修复有助于患者固位力和咀嚼效率的提升,获得患者满意度,修复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程立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CT和MRI对脊柱外伤诊断价值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CT和MRI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2017年收治的82例脊柱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82例患者行CT扫描和MRI检查的图像表现和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脊椎骨折、碎骨片、椎管容积改变、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韧带损伤、软组织损伤和椎弓损伤检出率.结果:CT扫描的脊椎骨折、碎骨片和椎弓损伤检出率相比MRI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神经根损伤、韧带损伤、脊髓损伤的检出率相比C T扫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 T扫描和MRI检查在脊柱外伤的诊断中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病情联合应用不同诊断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关闯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4例手术治疗患儿随机分成喉罩麻醉组与气管插管麻醉组,比较2组麻醉效果和并发症.结果:喉罩麻醉组咽喉疼痛、呛咳发生率2.38%,气管插管麻醉组疼痛、呛咳发生率54.7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躁动、呕吐误吸及喉痉挛、声音嘶哑等方面对比无差异(P>0.05).置入喉罩时间长于导管,2组停药至拔管/清醒时间对比无差异.结论:小儿麻醉应用喉罩麻醉对气道损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少,舒适性更高.

    作者:龚长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一种精密过滤封管注射器的研制

    目的:研制一种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封管注射器,消除封管液中输液微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方法:该装置由注射器和配套使用的过滤器组成.该精密过滤封管注射器包括针筒、设置于针筒前端的针座、针头,针头的尾端为针座套,针座前端连接有精密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尾端设置有附加针座,附加针座外围设置有内壁呈圆柱孔状的固定筒,固定筒内壁表面设置有与针座套相适配的螺纹,精密过滤器的前端设置有针座套,精密过滤器中的过滤膜为单透膜.结果: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封管注射器使用操作简单,能够很好地过滤封管液中的输液微粒.结论: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封管注射器结构简单,封管安全可靠.

    作者:尹红梅;刘新春;米文杰;王俊忠;刘向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220例血糖试纸不良事件风险分析

    近年来血糖试纸作为一种快速即时监测血糖的工具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呈显著上升趋势.文章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近年来收到的220例血糖试纸的可疑不良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血糖试纸生产企业应加强产品稳定性研究工作和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血糖试纸经营和使用单位应加强对血糖试纸使用人员的培训与指导.

    作者:张苏琳;卞蓉蓉;吴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浅谈手术器械集中管理实践及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室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集中管理的运作和成效.方法:建立手术室术后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处理的工作程序和质量标准,规范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结果:手术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规范了清洗、包装方法,保障了灭菌质量,减少了手术室护士的非护理工作,提高手术周转率;同时提高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品质.结论:手术器械集中处理达到了国家规范的质量要求,也促进了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化发展.

    作者:钟桂萍;蔡水嫦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肠套叠患儿15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研究.结果:150例研究样本中共出现132例单纯水肿将肠套叠患者以及18例坏死性肠套叠患者;6例小肠型肠套叠患者、22例结肠型肠套叠患者以及122例回盲型肠套叠患者;其中30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法,120例患者在X射线指导下采取空气灌肠复位治疗法.其中144例患者超声诊断正确,达到96.0%的符合率水平,出现6例误诊病例,误诊率为4.0%.结论:为小儿肠套叠患者提供超声诊断,可以达到无辐射、无创伤、迅速、简便以及高准确性等方面的要求,所得到的检测结果对于相关的治疗工作的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关于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研究进展概述

    近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联合发表关于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相关的研究进展,主要针对实体瘤中ctDNA变异以及DNA序列或拷贝数情况,从样本前处理过程、分析性能研究、临床评价以及结果解读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未来的循环肿瘤DNA(ctDNA)相关研究提供了框架性建议,旨在更好地指引和规范ctDNA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文章通过对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研究进展分析总结,希望对我国循环肿瘤DNA(ctDNA)相关产品研制起到借鉴意义.

    作者:吴传松;史裕英;傅继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NT-proBNP、心肌酶谱及超声心动图联合应用对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诊断和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析联合应用NT-proBNP、心肌酶谱及超声心动图对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诊断和预后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本院I C U接收的急性左心衰竭60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分设三组,每组20例.A组行NT-proBNP检测,B组行NT-proBNP联合心肌酶谱检测,C组行NT-proBNP、心肌酶谱及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测.观察各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和NT-proBNP等相关指标情况.结果:A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高于B组,而B组显著高于C组(P<0.05);A组患者谷草转氨酶、NT-proBNP指标情况显著低于B组,而B组则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予以NT-proBNP、心肌酶谱及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测,其诊断效果显著优于单一检测及两种联合检测,可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王六媛;汤小风;刘育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喉返神经监测仪术中监测甲状腺癌手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监测仪术中监测甲状腺癌手术的应用价值并作比较分析.方法:选择100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需再次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喉返神经监测仪术中监测甲状腺癌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手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声嘶发生率、呼吸困难发生率、吞咽困难发生率及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运用喉返神经监测仪术中监测甲状腺癌手术价值确切.

    作者:马奔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优势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优势.方法:纳入2016年4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用单纯全麻,观察组进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躁动、疼痛等不良反应率;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值、心率水平;出现自主呼吸、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躁动、疼痛等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压值、心率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值、心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自主呼吸、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减少不良反应,促使患者更快苏醒和恢复.

    作者:王梅力;吴文双;王耀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旨在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7年12月~2018年9月于本院15例行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支气管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连续治疗8周,治疗后复查痰菌阴转率及纤维支气管镜下观察支气管黏膜变化,统计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复查痰菌阴转率情况发现12例患者复查痰菌结果显示转阴成功,占80%.复查纤维支气管镜发现,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结论:全身化疗抗结核治疗基础配合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促进患者病灶吸收,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利于病情康复,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作者:廖佳隆;胡荣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光凝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挑选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收的80例(158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激光光凝治疗,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所有患者治疗显效73眼,有效68眼,无效17眼,治疗总有效率为89.2%;跟踪随访所有患者1年,其中5眼出现黄斑水肿,8眼产生玻璃体积血现象,经积极治疗后痊愈,且并无患者出现视网膜剥脱或青光眼的现象.结论: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显著提高患者视力,改善患者病情,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作者:段秀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章以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为论点,对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应用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条探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处理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所存问题的对策.希望与医院医疗器械管理相关人员一起分享工作经验,共同解除问题,提升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工作运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溪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STZ诱导糖尿病裸鼠模型的剂量探讨

    目的:探讨单次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裸鼠模型的适宜浓度.方法:选取雄性裸鼠60只,随机分成5个试验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STZ诱导糖尿病裸鼠模型.注射后3d,7d,14d,21d对裸鼠体重、血糖进行测量,21d处死动物对胰腺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注射剂量为150mg/kg及180mg/kg STZ组裸鼠成模;对照组、70mg/kg组、100mg/kg组及200mg/kg组未成模.结论:通过腹腔一次性注射STZ 150mg/kg及180mg/kg STZ均可有效建立糖尿病裸鼠模型,为该模型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王涵;薛彬;史建峰;韩倩倩;王春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肛肠治疗仪与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肛周治疗仪和外剥内扎联合皮桥离断缝合术对于环状混合痔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肛肠治疗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和患者疾病恢复时间,两组存在差异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的肛门疼痛、便血、痔核脱肛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肛肠治疗仪治疗环状混合痔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治疗时间,减少患者术后不适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德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