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分析

刘靖明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 肾结石
摘要:目的:分析选择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对于肾结石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常规的取石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评价并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一次碎石成功率,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结石排净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都明显比对照组更优,两组存在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一次碎石的成功率,同时手术情况也比较良好.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镜联合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0月住院部与门诊共收治的42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患者.观察组采用阴道镜联合LEEP治疗,对照组采用期待治疗,门诊随诊.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症状(存在)、TCT、HPV、阴道镜阳性率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且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也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联合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效果显著.

    作者:钱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X射线及CT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前应用X射线及CT平扫诊断,对于患者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2例.对照组运用X射线诊断后对症处理,研究组在X射线平片后运用C T平扫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符合率及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符合率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发现,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射线平片+CT平扫在诊断颈椎病患者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余钟楠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浅谈手术器械集中管理实践及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室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集中管理的运作和成效.方法:建立手术室术后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处理的工作程序和质量标准,规范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结果:手术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规范了清洗、包装方法,保障了灭菌质量,减少了手术室护士的非护理工作,提高手术周转率;同时提高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品质.结论:手术器械集中处理达到了国家规范的质量要求,也促进了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化发展.

    作者:钟桂萍;蔡水嫦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光凝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挑选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收的80例(158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激光光凝治疗,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所有患者治疗显效73眼,有效68眼,无效17眼,治疗总有效率为89.2%;跟踪随访所有患者1年,其中5眼出现黄斑水肿,8眼产生玻璃体积血现象,经积极治疗后痊愈,且并无患者出现视网膜剥脱或青光眼的现象.结论: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显著提高患者视力,改善患者病情,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作者:段秀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分米波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抗炎作用的机制研究

    目的:使用大鼠动物模型探讨分米波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 D大鼠48只,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造大鼠右踝关节注射尿酸钠悬液诱导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术后30d内观察组行分米波治疗,对照组不行分米波治疗.每组动物分别于术后、进行大体观察和关节肿胀指数评价,光镜观察及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及关节液中所含白介素-1β含量以及图像分析观测大鼠踝关节软骨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分米波处理组造模后10d关节肿胀有减轻缓解的趋势,15d关节肿胀减轻,关节肿胀指数有差异(P<0.05),镜下见滑膜炎症减轻,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造模后30d关节肿胀显著减轻(均P<0.01).镜下见滑膜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新生小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增生较少.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处理组大鼠关节液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L-1β水平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分米波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关节组织局部的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水平有关,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

    作者:钟声;张铁慧;梁武;任远飞;董玉金;杨文峰;尚耀华;徐连春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血液透析中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中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原因,并分析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72例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对透析器凝血和管路凝血的状况进行分析记录,并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护理.结果:在血液透析中出现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次数为98次,原因主要包括血液高凝现象38次,抗凝剂用量问题38次,抗凝剂未使用4次,血流不畅现象12次,其他原因6次.结论:对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和管路凝血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及时采用对应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透析问题的出现,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玉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基于精益理论眼科手术器械供应标准化模型建立与研究

    目的:结合精益管理方法,确立眼科手术器械供应标准化模型,建立目标器械备货数量推导公式,确保备货准确的同时实现小库存,使眼科手术器械供应流程更加稳定高效,提高眼科手术器械管理水平.方法:运用精益理论,从手术量、器械洗消流程和器械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为期两周的数据采集工作,确定模型建立突破点,提出模型假设,并以手术时间、运转间隔、运送时间、放宽率、循环间隔和目标器械数为关键因素,通过定量分析,确定目标器械备货数量推导公式.以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为样本,按模型设想进行为期2个月的试运行,验证模型可行性.计算并对比改进前后眼科手术器械供应不足、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交接有误的特殊事件发生率.结果:公式推导数据与实际临床需求相吻合.眼科手术器械套装数量精准科学,模型流程稳定性高,特殊事件发生率低.结论:以精益理论为指导的眼科手术器械标准化供应模型是一种更加科学且精准的眼科手术器械管理模式.

    作者:任永霞;刘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涂片分析具有的重要性.方法:以90例于2016年5月~2018年6月来本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显示正常的有30例(正常组),显示异常的有60例(异常组).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涂片分析,对比并评价两组的血涂片检验结果.结果:正常组中,2例患者经血涂片分析显示异常,假阴性率为6.7%;异常组中,5例显示正常,假阳性率为8.3%.结论:在对患者展开血常规检验时,通过展开血涂片分析,可有效弥补血液分析仪检验的不足,减少误诊及漏诊的出现.

    作者:张裕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选择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对于肾结石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常规的取石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评价并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一次碎石成功率,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结石排净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都明显比对照组更优,两组存在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一次碎石的成功率,同时手术情况也比较良好.

    作者:刘靖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探索研究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建设,推进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信息化.方法:根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6年上线的设备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探讨了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在2018年,着手开发具有采购模块、设备基本信息模块、质量管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处置模块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结果:对医疗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是合理购置、使用医疗设备的重要保证.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建立促进了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现代化.结论: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及分析是设备购置论证的重要依据以及设备高效、安全使用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肛肠治疗仪与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肛周治疗仪和外剥内扎联合皮桥离断缝合术对于环状混合痔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肛肠治疗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和患者疾病恢复时间,两组存在差异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的肛门疼痛、便血、痔核脱肛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肛肠治疗仪治疗环状混合痔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治疗时间,减少患者术后不适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德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可调式皮肤牵张器在创面修复中运用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可调式皮肤牵拉器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2例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创面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将入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方式,给予观察组可调式皮肤牵张器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予以对比.结果: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中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9.2%,观察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存在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对两组疼痛程度、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创面损伤患者可调式皮肤牵张器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感,同时有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余志好;朱顺文;顾忠强;何勇;徐汤灵;林谋俊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分析高场磁共振(MR)诊断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高场磁共振诊断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患者19例,均经关节镜诊疗措施证实,且在治疗前接受高场磁共振检查,分析扫描结果.结果:下胫腓韧带远侧束异常增厚7例(36.84%),远侧束部分撕裂者3例(15.79%),距腓前韧带完全撕裂者5例(26.32%),下胫腓及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异常增厚4例(21.05%);软骨损伤9例(47.37%),软组织肿胀11例(57.89%),局部脂肪组织与邻近组织边界欠清晰10例(52.63%),关节内积液过多17例(89.47%);磁共振显示软组织损伤与关节镜检查相符率21.05%(4/19).结论:磁共振诊断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为关节镜手术提供可靠的检查依据.

    作者:叶云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一种深静脉置管输液接头固定保护装置的研发与应用

    针对目前临床上深静脉置管留置的必要性及导管维护存在的诸多问题,创新制作了一款接头固定保护装置,提供了一种深静脉输液接头固定保护装置克服了以前敷料包裹弊端,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概率发生,美观舒适,符合消毒隔离制度要求;采用自锁式封口和透明塑料材质,护士输液操作和观察局部时免去了反复打开敷料再包裹的繁琐程序,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目前已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新型实用专利证书.

    作者:张晓宇;王文俊;朱晶;蒲江玲;张潇月;王媛媛;吴建;尹茂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四肢骨折术后并发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讨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四肢骨折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0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术后并发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做回顾分析,依据其治疗方式分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15例),用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93.33%,66.67%,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再次清创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四肢骨折术后并发感染采用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方式,可实现全范围、彻底引流,组织骨与内置物间形成生物膜,降低疾病复发率,控制感染,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陆巍;王永健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T-组合婴儿复苏系统中关于压力采样的研究

    通过流体力学理论对气路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流体计算分析软件对T-组合婴儿复苏系统气路进行模拟,并通过实验设计及测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

    作者:彭铁成;肖瑞柳;封志纯;吴本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超微血管成像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价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148例患者,根据头部C T检查有无脑梗死分为两组:脑梗死患者75例,对照组73例,两组患者颈动脉行常规超声及SMI检查,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探查并分级.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大的低回声斑、等回声斑、混合回声斑例数多于对照组;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显示率脑梗死组(77.3%)高于对照组(27.4%);脑梗死组斑块内新生血管以Ⅰ级、Ⅱ级为主,对照组斑块内新生血管以0级、Ⅰ级为主(P<0.05).结论: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可以观察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为临床评价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预测脑梗死的发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袁惠;陈洪艳;黄月;文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64排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本院2017年7月~2018年9月接诊的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中选取76例进行研究,将选取的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 T血管造影进行检查,分析其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接受诊断的患者中患有颅内动脉瘤15例,颅内动静脉畸形8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11例,双侧内动脉狭窄6例,单侧椎动脉狭窄21例,双侧椎动脉狭窄7例,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狭窄8例.结论:64排螺旋CT应用于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能够直观地显示头颈部血管的情况,有助于医师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患者病情,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程爱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元宫Cu365与Tcu380宫内节育器临床应用价值比较探讨

    目的:将元宫C u365和Tc u380宫内节育器分别应用于有放置宫内节育器需求的育龄女性中,比较及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收入分析的资料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要求采取宫内节育器进行避孕的3350名育龄女性,依据所放置的宫内节育器类型不同实施分组,Tcu380宫内节育器用于对照组(1650名),元宫C u365宫内节育器用于观察组(1700名),统计并计算2组育龄女性的1年内带器妊娠总计率及1年内节育器脱落或因症取出总计率.结果:对照组育龄女性的1年内带器妊娠总计率比对于观察组育龄女性统计数据,P>0.05,未证明数据值参比及检测的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育龄女性的1年内节育器脱落或因症取出总计率比对于观察组育龄女性统计数据,P<0.05,证明数据值参比及检测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有放置宫内节育器需求的育龄女性应用元宫Cu365宫内节育器的效果明显优于Tcu380宫内节育器.

    作者:李姝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在胃息肉治疗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胃息肉应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08例胃息肉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术式分2组,各组54例,对照组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观察组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比较两组疗效及胃泌素、胃蛋白酶原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比对照组62.96%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G-17和P GⅠ均比对照组水平高(P<0.05).结论:胃息肉应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能有效清除息肉,缓解疾病症状,上调血清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水平,改善胃肠道,效果显著.

    作者:王福成;王宇;张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