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深静脉置管输液接头固定保护装置的研发与应用

张晓宇;王文俊;朱晶;蒲江玲;张潇月;王媛媛;吴建;尹茂莉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输液接头, 固定保护装置, 研发, 应用
摘要:针对目前临床上深静脉置管留置的必要性及导管维护存在的诸多问题,创新制作了一款接头固定保护装置,提供了一种深静脉输液接头固定保护装置克服了以前敷料包裹弊端,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概率发生,美观舒适,符合消毒隔离制度要求;采用自锁式封口和透明塑料材质,护士输液操作和观察局部时免去了反复打开敷料再包裹的繁琐程序,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目前已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新型实用专利证书.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

    目的:对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用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0.95,具有良好相关性,偏倚符合卫生部要求.结论:采用规范管理的POCT血糖仪进行血糖检测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实用性高等优势.

    作者:景鸣;饶煌辉;夏卫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观察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应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的优越性.方法:选择74例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治疗的观察组和接受常规锤凿法拔出阻生智齿的对照组,每组均为37例,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中,35例拔牙窝完整,拔牙窝完整率为94.59%(35/37),对照组37例患者中,31例拔牙窝完整,拔牙窝完整率为83.78%(31/37),观察组拔牙窝完整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肿胀程度为(12.17±2.81)mm,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肿胀程度为(18.10±2.20)mm,观察组术后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7例患者治疗后出现术后出血1例,术后肿胀2例,术后疼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4/37),对照组37例患者治疗后出现术后出血2例,术后肿胀4例,术后疼痛2例,张口受限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9/37);观察组患者中5例出现恐惧(13.51%),对照组患者中11例出现恐惧(29.7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和恐惧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速涡轮牙钻和微创拔牙刀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具有明显优势,其手术创伤小、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

    作者:赵晶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NT-proBNP、心肌酶谱及超声心动图联合应用对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诊断和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析联合应用NT-proBNP、心肌酶谱及超声心动图对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诊断和预后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本院I C U接收的急性左心衰竭60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分设三组,每组20例.A组行NT-proBNP检测,B组行NT-proBNP联合心肌酶谱检测,C组行NT-proBNP、心肌酶谱及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测.观察各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和NT-proBNP等相关指标情况.结果:A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高于B组,而B组显著高于C组(P<0.05);A组患者谷草转氨酶、NT-proBNP指标情况显著低于B组,而B组则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予以NT-proBNP、心肌酶谱及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测,其诊断效果显著优于单一检测及两种联合检测,可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王六媛;汤小风;刘育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通过对75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的病理特点及癌变率,讨论宫腔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经宫腔镜检查并且经病理结果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占同期绝经期宫内病变的52.1%(75/144),有异常子宫出血、阴道不规则排液、腹痛等症状的占44.0%(33/75).超声检查检出率76.0%(57/75),宫腔镜检查检出率87.2%(75/86).病理结果提示良性息肉占94.7%(71/75),恶性占5.3%(4/75).结论:绝经期女性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宫腔内病变,宫腔镜检出子宫内膜息肉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飞秒激光和角膜刀制瓣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和角膜刀制瓣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6例屈光不正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角膜刀制瓣LASIK治疗,研究组给予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比较两组制瓣成功率、制瓣厚度及剩余角膜厚度,同时比较治疗前后屈光、总高阶像差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制瓣过程均成功,术后研究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制瓣厚度更小、剩余角膜厚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屈光、总高阶像差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和角膜刀制瓣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疗效均较为满意,但相对而言,飞秒激光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更佳,更有利于患者视力的恢复.

    作者:邓一鹏;麦艺姗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一种精密过滤封管注射器的研制

    目的:研制一种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封管注射器,消除封管液中输液微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方法:该装置由注射器和配套使用的过滤器组成.该精密过滤封管注射器包括针筒、设置于针筒前端的针座、针头,针头的尾端为针座套,针座前端连接有精密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尾端设置有附加针座,附加针座外围设置有内壁呈圆柱孔状的固定筒,固定筒内壁表面设置有与针座套相适配的螺纹,精密过滤器的前端设置有针座套,精密过滤器中的过滤膜为单透膜.结果: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封管注射器使用操作简单,能够很好地过滤封管液中的输液微粒.结论: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封管注射器结构简单,封管安全可靠.

    作者:尹红梅;刘新春;米文杰;王俊忠;刘向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血液透析中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中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原因,并分析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72例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对透析器凝血和管路凝血的状况进行分析记录,并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护理.结果:在血液透析中出现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次数为98次,原因主要包括血液高凝现象38次,抗凝剂用量问题38次,抗凝剂未使用4次,血流不畅现象12次,其他原因6次.结论:对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和管路凝血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及时采用对应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透析问题的出现,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玉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OLYMPUS-AU2700生化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

    目的:对OLYMPUS-AU2700生化检测系统进行性能验证.方法:对AST等9个生化项目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和携带污染率进行验证,并与OLYMPUS-AU5400生化检测系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OLYMPUS-AU2700生化检测系统AST、CK、GLU、CREA、UA、CA、AMY、Mg和BNN 9个项目的精密度验证均合格;各项目在测定范围内都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斜率0.97~1.03,r≥0.95);AU2700生化分析仪内外圈携带污染率验证合格;两种仪器相关性较好(r2≥0.95,斜率0.9~1.1).结论:OLYMPUS-AU2700生化检测系统9项生化指标的精密度、线性、携带污染率和仪器相关性这四个方面基本满足临床生化检测的实验要求.

    作者:郑秀娥;李晋;柴谦;张俊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64排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本院2017年7月~2018年9月接诊的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中选取76例进行研究,将选取的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 T血管造影进行检查,分析其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接受诊断的患者中患有颅内动脉瘤15例,颅内动静脉畸形8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11例,双侧内动脉狭窄6例,单侧椎动脉狭窄21例,双侧椎动脉狭窄7例,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狭窄8例.结论:64排螺旋CT应用于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能够直观地显示头颈部血管的情况,有助于医师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患者病情,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程爱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高频彩超对乳腺脂肪坏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高频彩超对乳腺脂肪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诊治的84例疑似乳腺脂肪坏死患者,分别给予高频彩超与X射线检查.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脂肪坏死的诊断价值.结果:高频彩超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97.37%、96.43%、87.50%)显著比X射线(88.16%、82.14%、25.00%)高(P<0.05).结论:将高频彩超应用于乳腺脂肪坏死诊断时,其诊断效果显著,具有高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

    作者:胡碧娟;明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肠套叠患儿15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研究.结果:150例研究样本中共出现132例单纯水肿将肠套叠患者以及18例坏死性肠套叠患者;6例小肠型肠套叠患者、22例结肠型肠套叠患者以及122例回盲型肠套叠患者;其中30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法,120例患者在X射线指导下采取空气灌肠复位治疗法.其中144例患者超声诊断正确,达到96.0%的符合率水平,出现6例误诊病例,误诊率为4.0%.结论:为小儿肠套叠患者提供超声诊断,可以达到无辐射、无创伤、迅速、简便以及高准确性等方面的要求,所得到的检测结果对于相关的治疗工作的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凝血功能联合检查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凝血功能状态的评估

    目的:通过联合凝血常规、血常规、血栓弹力图(T E G)检查,评估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妇与健康妊娠剖宫产产妇的凝血功能状态.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的剖宫产产妇(A组)、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B组)、健康妊娠剖宫产产妇(N组)各40例,均于剖宫产手术开始前2h抽取肘正中静脉血,使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TEG仪检测,比较三组化验结果并分析评估凝血功能状态.结果:三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血常规中B组与N组比较PT缩短,TT延长,FIB减少、DDIM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FIB值、DDIM值均高于正常值高值;血常规中血小板参数B组与N组比较PLT、M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W增大;TEG检测中R值、K值呈下降趋势,Angle角、CI值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使用三种检测仪能更全面地评估妊娠高血压剖宫产产妇的凝血功能状态,子痫前期妊娠剖宫产产妇较健康妊娠剖宫产产妇总体凝血功能呈高凝趋势,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无明显改变.

    作者:阮惠娟;李立芊;陈金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心脏彩超联合血浆脑钠肽对高血压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断分析

    目的:评估心脏彩超联合血浆脑钠肽(BNP)对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者的诊断价值,以指导本病症临床治疗.方法: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本院确诊的90例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者结合心功能分级将所有病例分为Ⅱ级组(30例)、Ⅲ级组(25例)、Ⅳ级组(35例),选择同期心功能为Ⅰ级的30例患者(空白组),对不同分组病例BNP水平与心脏彩超指标进行对比.结果: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均高于空白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NP水平与心功能损害程度间存在正相关性;心功能异常组(Ⅱ级、Ⅲ级、Ⅳ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在>50%与<50%时,血浆BNP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超联合血浆脑钠肽可用于诊断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辨识心脏损害程度.

    作者:付忠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分米波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抗炎作用的机制研究

    目的:使用大鼠动物模型探讨分米波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 D大鼠48只,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造大鼠右踝关节注射尿酸钠悬液诱导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术后30d内观察组行分米波治疗,对照组不行分米波治疗.每组动物分别于术后、进行大体观察和关节肿胀指数评价,光镜观察及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及关节液中所含白介素-1β含量以及图像分析观测大鼠踝关节软骨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分米波处理组造模后10d关节肿胀有减轻缓解的趋势,15d关节肿胀减轻,关节肿胀指数有差异(P<0.05),镜下见滑膜炎症减轻,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造模后30d关节肿胀显著减轻(均P<0.01).镜下见滑膜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新生小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增生较少.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处理组大鼠关节液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L-1β水平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分米波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关节组织局部的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水平有关,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

    作者:钟声;张铁慧;梁武;任远飞;董玉金;杨文峰;尚耀华;徐连春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同轴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患者视力水平和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同轴微小切口结合超声乳化技术应用在白内障手术中对视力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诊的白内障手术患者75例列为研究资料,患者均为同轴超声乳化治疗,按照手术切口大小不同,随机分组,分成1.8mm组(39例)和3.0mm组(36例).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对视力水平的影响,并比较临床效果.结果:1.8mm组术后7d与28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1871.68±127.15)个、(1464.92±105.12)个、眼压(14.15±1.02)mmHg、(11.26±0.85)mmHg显著低于3.0mm组,中央前房深度(2.54±0.72)mm、(2.93±0.61)mm、手术源性散光(0.68±0.20)?、(0.41±0.16)?、佳矫正视力(0.63±0.23)?、(0.79±0.27)?显著高于3.0m m组(P<0.05);1.8mm组术后Schiffman评分(3.74±0.29)分显著低于3.0mm组(5.62±0.41)分(P<0.05).结论:1.8mm同轴微小切口超声乳化更适用于白内障手术的治疗,对提升患者视力水平,改善眼部功能有积极意义.

    作者:邹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选择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对于肾结石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常规的取石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评价并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一次碎石成功率,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结石排净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都明显比对照组更优,两组存在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一次碎石的成功率,同时手术情况也比较良好.

    作者:刘靖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现状与循环使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现状与循环使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方法:2017年12月应用自制问卷表调查本地区10所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现状,并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为所选的10所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循环使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回顾分析管理前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以及各科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程度.结果:根据现状调查可知,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存在设备不完善、人员分配少、人员老龄化、质量管理薄弱等问题,且管理后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管理前,管理后各科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根据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现状分析,为消毒供应室实施循环使用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为基层医院各科室提供清洁、安全、实用的医疗器械.

    作者:别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尿微量白蛋白双试剂盒的研究及性能分析

    目的:利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研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的双试剂,并进行性能评价.方法:选用不同批次产品,分别在OLYMPUS AU2700、罗氏C501、迈瑞BS-800生化分析仪上设置项目参数并进行检测校准;方法学评价包括准确度、分析灵敏度、精密度、线性范围等性能指标.结果:该试剂盒检测准确度符合要求.用试剂盒测试15.5mg/L尿微量白蛋白时,灵敏度变化均大于0.010,符合行业标准.低值样本S低和高值样本S高批内精密度结果CV≤4.0%,批间精密度≤10.0%,符合行业标准.线性范围(0.3~200.0mg/L)符合行业标准.结论:新研究的双试剂盒在一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性能能够满足临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作者:曲怡蓉;王学亮;韩玉环;王华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2017年度境内外医疗器械飞行检查结果的汇总与分析

    汇总2017年度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境内外飞行检查情况.对比分析境内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检查结果、缺陷项分布情况,并对重复出现的缺陷项汇总分析,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监管机构提供参考.

    作者:王军;王越;包世勇;甄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新生儿保温箱卫生安全标准评估与预防感染措施

    目的:分析新生儿保温箱卫生安全标准评估与预防感染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使用新生儿保温箱的患儿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通过建立新生儿保温箱卫生安全标准评估体系,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感染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儿在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医院感染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医院感染评分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建立科学的新生儿保温箱卫生安全标准评估体系,制定科学的预防感染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效果,从而促使患儿早日痊愈.

    作者:王蔼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