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云恺
目的;分析并研究肛周治疗仪和外剥内扎联合皮桥离断缝合术对于环状混合痔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肛肠治疗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和患者疾病恢复时间,两组存在差异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的肛门疼痛、便血、痔核脱肛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肛肠治疗仪治疗环状混合痔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治疗时间,减少患者术后不适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德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观察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应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的优越性.方法:选择74例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治疗的观察组和接受常规锤凿法拔出阻生智齿的对照组,每组均为37例,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中,35例拔牙窝完整,拔牙窝完整率为94.59%(35/37),对照组37例患者中,31例拔牙窝完整,拔牙窝完整率为83.78%(31/37),观察组拔牙窝完整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肿胀程度为(12.17±2.81)mm,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肿胀程度为(18.10±2.20)mm,观察组术后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7例患者治疗后出现术后出血1例,术后肿胀2例,术后疼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4/37),对照组37例患者治疗后出现术后出血2例,术后肿胀4例,术后疼痛2例,张口受限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9/37);观察组患者中5例出现恐惧(13.51%),对照组患者中11例出现恐惧(29.7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和恐惧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速涡轮牙钻和微创拔牙刀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具有明显优势,其手术创伤小、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
作者:赵晶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二氧化锆全瓷冠口腔修复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的口腔修复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患者,观察组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口腔修复方式,对照组采用合金烤瓷冠口腔修复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修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方式对患者口腔进行修复,能够提升患者咀嚼能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王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6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修复方式,给予观察组磁性附着体修复,对比两组患者修复后的固位力、咀嚼效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固位力和咀嚼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舒适度、外观和语音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对口腔修复有助于患者固位力和咀嚼效率的提升,获得患者满意度,修复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程立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中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原因,并分析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72例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对透析器凝血和管路凝血的状况进行分析记录,并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护理.结果:在血液透析中出现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次数为98次,原因主要包括血液高凝现象38次,抗凝剂用量问题38次,抗凝剂未使用4次,血流不畅现象12次,其他原因6次.结论:对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和管路凝血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及时采用对应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透析问题的出现,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玉双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本院2017年7月~2018年9月接诊的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中选取76例进行研究,将选取的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 T血管造影进行检查,分析其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接受诊断的患者中患有颅内动脉瘤15例,颅内动静脉畸形8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11例,双侧内动脉狭窄6例,单侧椎动脉狭窄21例,双侧椎动脉狭窄7例,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狭窄8例.结论:64排螺旋CT应用于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能够直观地显示头颈部血管的情况,有助于医师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患者病情,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程爱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在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及再治疗中采取口腔显微镜的疗效.方法: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60例患者(共计60颗患牙)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直视下颊根第二根管(M B2)检查和治疗,观察组采取显微镜下颊根第二根管(M B2)检查和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的MB2根管在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B2检出率为100%(30例),对照组患者的MB2检出率为%(27例),组间数据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经口腔显微镜下根管在治疗成功的15例,明显比直视状态下再治疗成功的7例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3个月和6个月的治疗成功者各29例,相比对照组的23例和24例,差异明显,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在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及再治疗中采取口腔显微镜检查和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和角膜刀制瓣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6例屈光不正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角膜刀制瓣LASIK治疗,研究组给予飞秒激光制瓣LASIK治疗,比较两组制瓣成功率、制瓣厚度及剩余角膜厚度,同时比较治疗前后屈光、总高阶像差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制瓣过程均成功,术后研究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制瓣厚度更小、剩余角膜厚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屈光、总高阶像差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和角膜刀制瓣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疗效均较为满意,但相对而言,飞秒激光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更佳,更有利于患者视力的恢复.
作者:邓一鹏;麦艺姗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对OLYMPUS-AU2700生化检测系统进行性能验证.方法:对AST等9个生化项目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和携带污染率进行验证,并与OLYMPUS-AU5400生化检测系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OLYMPUS-AU2700生化检测系统AST、CK、GLU、CREA、UA、CA、AMY、Mg和BNN 9个项目的精密度验证均合格;各项目在测定范围内都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斜率0.97~1.03,r≥0.95);AU2700生化分析仪内外圈携带污染率验证合格;两种仪器相关性较好(r2≥0.95,斜率0.9~1.1).结论:OLYMPUS-AU2700生化检测系统9项生化指标的精密度、线性、携带污染率和仪器相关性这四个方面基本满足临床生化检测的实验要求.
作者:郑秀娥;李晋;柴谦;张俊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究在胆囊结石治疗时,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以及其应激反应情况.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6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患者的肝功能和应激反应情况,并实施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肝功能指标和应激指标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和应激指标变化轻微,故应激反应更小且肝功能受影响较小,治疗后上述两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治疗时,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较小,同时应激反应较轻.
作者:张学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对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用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0.95,具有良好相关性,偏倚符合卫生部要求.结论:采用规范管理的POCT血糖仪进行血糖检测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结果准确可靠,实用性高等优势.
作者:景鸣;饶煌辉;夏卫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针对目前临床上深静脉置管留置的必要性及导管维护存在的诸多问题,创新制作了一款接头固定保护装置,提供了一种深静脉输液接头固定保护装置克服了以前敷料包裹弊端,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概率发生,美观舒适,符合消毒隔离制度要求;采用自锁式封口和透明塑料材质,护士输液操作和观察局部时免去了反复打开敷料再包裹的繁琐程序,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目前已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新型实用专利证书.
作者:张晓宇;王文俊;朱晶;蒲江玲;张潇月;王媛媛;吴建;尹茂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牙科治疗用多功能防护装置,包括耳机主体、可挠性连接部和耳塞,该装置不仅可防护治疗过程中雾气或粉末或强光等不良因素伤害眼睛,还可降低噪音,减少患者的不适感;还可借力撑开口腔,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监测脉搏频率,从而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增加了复杂治疗的安全性.耳机主体可重复使用,开口器和防护镜可拆卸设计便于更换及消毒.该防护装置一物多用,功能齐全,结构简单.
作者:郭竹玲;李斯日古楞;甘姗灵;陶思雨;赵秋怡;岑春桃;李冰霞;郑旭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使用大鼠动物模型探讨分米波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 D大鼠48只,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造大鼠右踝关节注射尿酸钠悬液诱导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术后30d内观察组行分米波治疗,对照组不行分米波治疗.每组动物分别于术后、进行大体观察和关节肿胀指数评价,光镜观察及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及关节液中所含白介素-1β含量以及图像分析观测大鼠踝关节软骨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分米波处理组造模后10d关节肿胀有减轻缓解的趋势,15d关节肿胀减轻,关节肿胀指数有差异(P<0.05),镜下见滑膜炎症减轻,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造模后30d关节肿胀显著减轻(均P<0.01).镜下见滑膜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新生小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增生较少.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处理组大鼠关节液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L-1β水平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分米波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关节组织局部的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水平有关,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
作者:钟声;张铁慧;梁武;任远飞;董玉金;杨文峰;尚耀华;徐连春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保温箱卫生安全标准评估与预防感染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使用新生儿保温箱的患儿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通过建立新生儿保温箱卫生安全标准评估体系,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感染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儿在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医院感染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医院感染评分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建立科学的新生儿保温箱卫生安全标准评估体系,制定科学的预防感染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效果,从而促使患儿早日痊愈.
作者:王蔼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优势.方法:纳入2016年4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用单纯全麻,观察组进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躁动、疼痛等不良反应率;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值、心率水平;出现自主呼吸、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躁动、疼痛等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压值、心率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值、心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自主呼吸、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减少不良反应,促使患者更快苏醒和恢复.
作者:王梅力;吴文双;王耀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分析阴道镜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方法进行调查,抽取本院门诊科室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疑似早期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患者122例进行调查和研究,对于本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分别选择采用阴道镜进行检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验以及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阴道镜检验,对于所有检验结果和术后病理学的检验结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本研究122例患者经过术后病理学检验全部得到确诊,其中联合检验的检验准确率>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验准确率>阴道镜检验准确率,而且阴道镜检验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联合诊断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检验与病理学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镜联合经阴道彩色超声多普勒检验技术对于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行诊断的价值明显优于两种技术单独检验的价值,检验方法能有效提高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效率,可以为早期干预提供可行的参考.
作者:寇磊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对比研究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4例手术治疗患儿随机分成喉罩麻醉组与气管插管麻醉组,比较2组麻醉效果和并发症.结果:喉罩麻醉组咽喉疼痛、呛咳发生率2.38%,气管插管麻醉组疼痛、呛咳发生率54.7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躁动、呕吐误吸及喉痉挛、声音嘶哑等方面对比无差异(P>0.05).置入喉罩时间长于导管,2组停药至拔管/清醒时间对比无差异.结论:小儿麻醉应用喉罩麻醉对气道损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少,舒适性更高.
作者:龚长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近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联合发表关于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相关的研究进展,主要针对实体瘤中ctDNA变异以及DNA序列或拷贝数情况,从样本前处理过程、分析性能研究、临床评价以及结果解读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未来的循环肿瘤DNA(ctDNA)相关研究提供了框架性建议,旨在更好地指引和规范ctDNA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文章通过对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研究进展分析总结,希望对我国循环肿瘤DNA(ctDNA)相关产品研制起到借鉴意义.
作者:吴传松;史裕英;傅继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同轴微小切口结合超声乳化技术应用在白内障手术中对视力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诊的白内障手术患者75例列为研究资料,患者均为同轴超声乳化治疗,按照手术切口大小不同,随机分组,分成1.8mm组(39例)和3.0mm组(36例).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对视力水平的影响,并比较临床效果.结果:1.8mm组术后7d与28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1871.68±127.15)个、(1464.92±105.12)个、眼压(14.15±1.02)mmHg、(11.26±0.85)mmHg显著低于3.0mm组,中央前房深度(2.54±0.72)mm、(2.93±0.61)mm、手术源性散光(0.68±0.20)?、(0.41±0.16)?、佳矫正视力(0.63±0.23)?、(0.79±0.27)?显著高于3.0m m组(P<0.05);1.8mm组术后Schiffman评分(3.74±0.29)分显著低于3.0mm组(5.62±0.41)分(P<0.05).结论:1.8mm同轴微小切口超声乳化更适用于白内障手术的治疗,对提升患者视力水平,改善眼部功能有积极意义.
作者:邹衍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