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钙磷代谢紊乱的应用效果

王凌溪;王伟;王志宏

关键词: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钙磷代谢紊乱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与钙磷代谢紊乱的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研究组实施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以及临床症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4个月后的血钙、磷、钙磷乘积以及iPTH的含量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且6个月后患者体内的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含量和骨钙素(BG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规范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满意度影响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规范化管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手术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手术患者8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选取对象,收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电脑随机抽取4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4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分别对其实施规范化管理以及常规管理.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科室测评(98.01±1.45)分、知识考核(95.01±3.15)分、护理记录(89.45±2.01)分、无菌情况得分(95.11±1.27)分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患者满意度为95.00%(满意患者30例,一般满意8例,不满意2例),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5.00%(P<0.05);观察组中手术患者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安全有效的规范化器械管理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取得显著的效果.

    作者:康美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医疗设备全程管理中维修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医疗水平也不断进步,在医疗仪器设备等方面,也越来越精密,越来越高科技,正因如此在当前医疗设备全程管理中,尤其是维修管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年限,使治疗过程中,医疗设备能够发挥出大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意义以及当前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展开分析,根据维修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的方法与策略.

    作者:夏启;朱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照护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和探讨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应用.方法:收集自2017年7月~2017年12月本院急诊收治的危重患者44例,院内进行运转期间均采取便携式呼吸机,并对其转运前后SPO2、HR、BP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转运前经过充分准备,运转时严密监控后,使用便携式呼吸机的44例患者在院内转运前后的SPO2、HR、SBP、DBP数据均无明显变化,且运转期间没有出现心律失常、管道脱落、分泌物阻塞等并发症而致死的情况.患者进行比较转运前后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呼吸机可提高急诊危重患者的安全运转概率.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磁共振成像在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和研究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应用磁共振成像诊断效果.方法:本研究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9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研究组,选取76例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并将其作为参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扫描.结果:研究组受检者锁骨下神经、锁骨上神经、神经根、神经节STIR/Long序列以及DWIBS序列显示率较参照组受检者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受检者STIR/Long序列神经根、神经节显示率均明显低于DWIBS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成像表现包括移位、血肿、髓外出血等;T1WI、T2WI检查结果显示神经根缺失或者断裂患者存在明显的神经根消失、减少或者变形现象,肌肉信号提升;T2WI检查结果显示神经干损伤患者有明显增粗神经,信号明显强于健侧.结论:在臂丛神经损伤中应用磁共振成像诊断可使诊断准确率获得提高.

    作者:苏春善;陈静;何春花;温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观察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方法对晚期中心型肺癌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

    目的:研究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方法对晚期中心型肺癌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于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30例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15例,以全身化疗为对照组,以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方法治疗为观察组,分析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方法治疗的价值,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53.3%,对照组为26.7%,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高,观察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方法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可以增强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

    作者:刘武胜;李如梅;宋志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探讨16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骨折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探讨16排螺旋(16-MSCT)以及处理技术对于骨折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50例骨关节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DR平片的基础上进行16-MSCT检查,采用MPR(多平面重建)、SSD(三维表面重建)、VR(容积重建)等进行后处理,比较不同骨关节骨折的检出率.结果:MPR的检出率(100%)明显高于DR(71.33%)、轴位图像(96.67%)、VR(92.67%)、SSD(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不同类型骨关节骨折的检出率有一定差异.结论:16排螺旋CT与MPR、VR图像后处理技术的结果有利于骨折的分型,为临床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袁金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EN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SA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入院后48h内开始进行鼻胃管EN,观察组则进行鼻空肠管EN.观察并记录插管及EN期间两组患者不耐受症状发生情况及营养量达标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N过程中,观察组患者EN不耐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营养量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与鼻胃管相比,鼻空肠管EN更有利于提高SAP患者早期EN的耐受性,并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振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6S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6S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消毒供应中心40例工作人员(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选取),随机分组(每组2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6S管理模式和常规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补充物品时间(15.42±2.65)s、取物品时间(18.69±2.35)s、物品准备完好率(100.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实施6S管理,能够提高物品准备完好率.

    作者:王美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2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分析对象,并对其展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在所有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真性脾破裂者16例,中央型脾破裂者6例,包膜下脾破裂者3例.超声直接征象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2.0%.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在对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中,能有效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明确病情程度,有助于正确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并为保守治疗过程中动态随访观察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黄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6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B组采用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前视力、眼压、散光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视力高于B组,眼压、散光度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中干预措施的作用探究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中干预措施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35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实验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临床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程度、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行体外冲击波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干预措施,既可辅助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又可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煜;高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家庭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实施家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特定时段内住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分为2组,实施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给予家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为观察组;对比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呼吸困难评分、辅助呼吸评分、年住院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为97.1%,对照组为82.8%,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经治疗后PaCO2、mPAP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FVC低于对照组,FEV1、6MWD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辅助呼吸评分、年住院次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实施家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疗效,还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吴荭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医院对医疗设备的依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大.先进的医疗设备有着强大的功能,用来诊断多种疾病,为医疗开展提供科学上的依据.但是,医疗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损坏.因而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文章从多个角度作出了阐述,指出了医疗设备质量管控的几个要点.

    作者:王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四维彩超联合胎儿颈项部皮肤透明厚度超声检测胎儿畸形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四维彩超和胎儿颈项部皮肤透明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超声联合检查在胎儿畸形临床诊断中的研究.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8月间来本院接受孕前检查,并经后期随访或终于本院分娩确认为胎儿畸形的6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孕11~13周和22~28周对孕妇行NT超声检查和四维彩超检查,统计并记录胎儿畸形诊断结果,并与产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计算诊断准确率,评价诊断价值.结果:NT超声检查下,检出胎儿畸形59例,漏诊1例,误诊1例,检出率为98.33%,诊断符合率为96.67%;四维彩超检查下,继续妊娠的44例孕妇中,异常检出44例,检出率100.00%,无漏诊、误诊1例,诊断符合率97.72%.结论:联合运用NT超声检查和四维彩超,能及时准确进行胎儿畸形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应用价值.

    作者:梁凤华;吴传慧;廖春圆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MRI诊断与关节镜检查对照思路构架

    目的:对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检查、MRI诊断结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可疑半月板损伤患者198例,实施MRI检查,损伤Ⅱ度以上的78例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对比研究MRI诊断、关节镜检查结果.结果:198例患者中,共计396个半月板,MRI诊断显示,其中有218个存在异常,包括63个Ⅰ度,53个Ⅱ度,71个Ⅲ度,Ⅲ度中包括50个ⅢA(30个横行撕裂,20个纵行撕裂),11个ⅢB;剩余31个属于半月板结构碎裂,参考关节镜检查结果,MRI在半月板撕裂临床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6.8%,特异度为92.9%.结论:MRI在半月板撕裂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即准确性良好,且不存在创伤性,有利于患者远期发展.

    作者:管振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视频软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视频软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胸外科收治的124例行单侧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听诊定位,研究组则采取视频软镜定位.比较两组一次导管定位成功率、操作时间以及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导管定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操作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软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一次导管定位成功率较高,且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安全性高.

    作者:刘清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洁净手术部空气净化与环境管理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洁净手术部空气净化与环境管理的护理对策,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通过总结本院启用洁净手术部以来的空气净化与环境管理中的护理对策,找出不足,并分析改进.结果:有针对性地规范和执行洁净手术部环境管理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实施洁净手术部空气净化与环境管理相关的护理对策是防范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姚建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小儿消化道异物经胃镜下取出术的临床配合研究

    目的:研究小儿消化道异物经胃镜下取出术的临床配合措施.方法:本院于2017年2月对小儿消化道异物经胃镜下取出术采取一系列配合措施进行干预,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胃镜下取出术的38例消化道异物患儿为研究组,同时纳入2016年3月~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实施胃镜下取出术的38例消化道异物患儿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对象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患儿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等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2.15±2.15)min和(3.08±0.6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9.37±2.08)min和(5.87±0.71)d;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25.08±3.05)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0.11±3.67)mL,两者之间相差较大,P<0.05;手术后,两组患儿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消化道异物时,新型器械的应用对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意义重大,本院对小儿消化道异物经胃镜下取出术提出一系列配合措施,有效提高了消化道异物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汪婷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1例肾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35)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n=36)实施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临床效果显著,预后理想.

    作者:姚增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抗核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抗核抗体(ANA)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包括3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29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和27例原发性硬化胆管炎(PSC)患者,34例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以及40例体检健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进行抗核抗体检测,检测结果分别记为PBC组、AIH组、PSC组、HBV组和对照组,观察每组患者的抗核抗体(ANA)检出率.结果:PBC组的ANA检出率为85.3%,AIH组的ANA检出率为72.4%,PSC组的ANA检出率为40.7%,HBV组的ANA检出率为11.8%,对照组的ANA检出率为2.5%,各组与对照组的ANA阳性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临床采用抗核抗体检测可以有效帮助疾病的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于后续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杨结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