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金刚
目的:分析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5月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60例,分别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训练,持续3个月.结果:观察组获得随访、完成研究59例,对照组56例.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步长、步速、转身角速度、Berg总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有助于改善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
作者:刘莉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性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麻醉1组(40例)与麻醉2组(40例),麻醉1组采用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麻醉2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探讨实施不同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麻醉1组的HR在T1、T2、T3时均与T0时无显著差异(P>0.05),在中心静脉压上,麻醉1组在T1、T2上与T0时无显著差异(P>0.05),而麻醉2组HR、中心静脉压在T1、T2、T3时均与T0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持续硬膜外麻醉效果更佳,能有效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降低术中风险.
作者:姜丽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器械管理的改进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常规手术室器械管理资料作为对照组(n=376),并以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行品管圈活动的手术室器械管理资料作为观察组(n=398),分别将两组手术室器械管理情况与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消毒合格率为99.5%,器械完好率为98.7%,患者满意度为97.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器械准备时间为(6.0±1.2)min,手术间隔时间为(65.3±10.4)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质量改进有助于完善器械管理质量,改善临床手术操作顺利程度,并促进患者的满意认可程度提高.
作者:刘珅媛;孙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急性穿孔修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治疗的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开腹修补术,观察组为腹腔镜急性穿孔修补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33.333%,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急性穿孔修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了出血量,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鲍文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中干预措施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35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实验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临床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程度、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行体外冲击波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干预措施,既可辅助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又可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煜;高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心脏彩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作探讨.方法:本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以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检查患者90例为对象,行心脏彩超检查获得的数据为观察组,行心电图检查获得的数据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获得的两组数据.结果:观察组确诊准确率88.89%比对照组的51.11%高,左室肥厚35.56%、室间肥厚14.44%、左室后壁肥厚12.22%、左室扩大23.33%检出率均比对照组的21.11%、6.67%、4.44%、12.22%高,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接受心脏彩超检查的效果更佳,该项检查方式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雪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视频软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胸外科收治的124例行单侧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听诊定位,研究组则采取视频软镜定位.比较两组一次导管定位成功率、操作时间以及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导管定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操作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软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一次导管定位成功率较高,且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安全性高.
作者:刘清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CT肠道成像(CTE)诊断克罗恩病(CD)的准确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CNKI、CBM、WangFang和VIP中CTE诊断CD研究,截止至2018年5月.通过Revmann 5.3软件计算合并敏感度(Sen)、特异度(Spe)、SROC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的836例患者,CTE诊断CD的Sen=0.87(0.82,0.92)、Spe=0.92(0.87,0.96)、AUC=0.95(0.93,0.97).结论:CTE对诊断CD具有较高准确性,可有效诊断CD.
作者:李桂珍;刘文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析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经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验呈阳性的105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查,之后进行结果比较.结果:在105例患者中,TCT检验:不典型鳞状细胞瘤变(ASCUS)4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2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26例,鳞状细胞癌3例.病理诊断:炎症2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35例,CINⅡ级16例,CINⅢ级26例,浸润癌5例.与病理诊断对比,TCT检验符合率分别为:ASCUS 56.25%,LSIL 57.14%,HSIL 92.31%,鳞状细胞癌100.00%.LSIL与HSIL及以上病变诊断符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TCT是一种常用初筛方式,可及时检出患者,联合阴道镜活检,能够大限度的提高检出准确性,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
作者:阎晓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荧光免疫层析法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的临床性能.方法:使用荧光免疫层析法和ELISA检测法,通过对比检测结果的精密度、相对灵敏度、特异度,经过统计学分析评价荧光免疫层析法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的价值,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与ELISA检测法相比较,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的结果精密度更好,低浓度和高浓度样本的精密度系数分别为8.6%和4.8%;线性结果提示,在试剂盒标注的检测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8);两种方法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r=0.9681);在0.5ng/mL和2.0ng/mL两个特定浓度值时,荧光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85%.结论:荧光免疫层析法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准确度更高、临床应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线性关系良好,与ELISA检测比较效果更佳,临床价值更高.
作者:王艳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评估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98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给予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治疗,对照组给予使用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9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轻度渗血1例(2.04%),未发生灼伤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2.04%(1/49),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4.08%)、呕吐现象2例(4.08%),轻度头昏1例(2.04%),溃疡1例(2.04%),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6/49),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息肉未发生癌变前采取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治疗具有明显效果,且术后不良反应也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狄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探讨16排螺旋(16-MSCT)以及处理技术对于骨折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50例骨关节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DR平片的基础上进行16-MSCT检查,采用MPR(多平面重建)、SSD(三维表面重建)、VR(容积重建)等进行后处理,比较不同骨关节骨折的检出率.结果:MPR的检出率(100%)明显高于DR(71.33%)、轴位图像(96.67%)、VR(92.67%)、SSD(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不同类型骨关节骨折的检出率有一定差异.结论:16排螺旋CT与MPR、VR图像后处理技术的结果有利于骨折的分型,为临床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袁金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比分析安诺血管神经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案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采取常规治疗+甲钴胺肌肉注射治疗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甲钴胺肌肉注射+安诺血管神经治疗仪干预为观察组,将15d作为治疗周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情况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观察组联合治疗方式优于对照组联合治疗方式,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诺血管神经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明显.
作者:袁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本科室收治的5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选择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0例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为对照组,32例患者采取鼻内窥镜治疗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65.0%,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对于慢性鼻窦炎采取鼻内窥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效果显著等优点.
作者:钟康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联合腹部彩超诊断宫外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0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彩超检测法,研究组采用腹部彩超联合阴道彩超诊断,对两组患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计算各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中有48例患者被检测为宫外孕,占96.0%;对照组中有36例被检测为宫外孕,占72.0%,研究组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除此之外,研究组漏诊率与误诊率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与单纯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升,同时可以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因此可以将阴道彩超+腹部彩超作为诊断宫外孕的首选方案.
作者:刘育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2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分析对象,并对其展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在所有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真性脾破裂者16例,中央型脾破裂者6例,包膜下脾破裂者3例.超声直接征象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2.0%.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在对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中,能有效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明确病情程度,有助于正确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并为保守治疗过程中动态随访观察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黄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烧伤创面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配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80例烧伤患者,平行对照法分为研究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红外线治疗仪)与对照组(红外线治疗仪).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与红外线治疗仪联合治疗烧伤,能促使创面尽快愈合,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作者:孙俊锋;付丹;汪显林;叶华;曾皓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与钙磷代谢紊乱的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研究组实施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以及临床症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4个月后的血钙、磷、钙磷乘积以及iPTH的含量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且6个月后患者体内的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含量和骨钙素(BG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
作者:王凌溪;王伟;王志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应用.方法:收集自2017年7月~2017年12月本院急诊收治的危重患者44例,院内进行运转期间均采取便携式呼吸机,并对其转运前后SPO2、HR、BP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转运前经过充分准备,运转时严密监控后,使用便携式呼吸机的44例患者在院内转运前后的SPO2、HR、SBP、DBP数据均无明显变化,且运转期间没有出现心律失常、管道脱落、分泌物阻塞等并发症而致死的情况.患者进行比较转运前后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呼吸机可提高急诊危重患者的安全运转概率.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血常规检验中,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对联合检验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260份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在接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同时,还实施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检验结果,总结出联合检验的应用价值.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警报提示阳性率和阴性率分别为14.2%、85.8%,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镜检提示阳性率和阴性率分别为8.1%、91.9%,二者之间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幼稚粒细胞、杆状粒细胞、红细胞形态异常、单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原始细胞检测的符合率方面,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分别为50.0%、60.0%、57.1%、33.3%、62.5%、50.0%.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常见,均已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且效果良好,联合应用的形式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提升检验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作者:邱文东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