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康华
目的:观察急性肾衰竭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尿素氮、血肌酐、尿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尿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肾衰竭治疗中,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的方式可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肾功能进一步改善.
作者:赵玉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医疗水平也不断进步,在医疗仪器设备等方面,也越来越精密,越来越高科技,正因如此在当前医疗设备全程管理中,尤其是维修管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年限,使治疗过程中,医疗设备能够发挥出大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意义以及当前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展开分析,根据维修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的方法与策略.
作者:夏启;朱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血常规检验中,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对联合检验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260份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在接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同时,还实施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检验结果,总结出联合检验的应用价值.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警报提示阳性率和阴性率分别为14.2%、85.8%,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镜检提示阳性率和阴性率分别为8.1%、91.9%,二者之间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幼稚粒细胞、杆状粒细胞、红细胞形态异常、单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原始细胞检测的符合率方面,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分别为50.0%、60.0%、57.1%、33.3%、62.5%、50.0%.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常见,均已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且效果良好,联合应用的形式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提升检验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作者:邱文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6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B组采用囊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前视力、眼压、散光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视力高于B组,眼压、散光度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度混合痔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52例Ⅲ度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疼痛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无复发状况,对照组出现2例复发,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患者Ⅲ度混合痔,效果显著.
作者:刘新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检查、MRI诊断结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可疑半月板损伤患者198例,实施MRI检查,损伤Ⅱ度以上的78例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对比研究MRI诊断、关节镜检查结果.结果:198例患者中,共计396个半月板,MRI诊断显示,其中有218个存在异常,包括63个Ⅰ度,53个Ⅱ度,71个Ⅲ度,Ⅲ度中包括50个ⅢA(30个横行撕裂,20个纵行撕裂),11个ⅢB;剩余31个属于半月板结构碎裂,参考关节镜检查结果,MRI在半月板撕裂临床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6.8%,特异度为92.9%.结论:MRI在半月板撕裂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即准确性良好,且不存在创伤性,有利于患者远期发展.
作者:管振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CT肠道成像(CTE)诊断克罗恩病(CD)的准确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CNKI、CBM、WangFang和VIP中CTE诊断CD研究,截止至2018年5月.通过Revmann 5.3软件计算合并敏感度(Sen)、特异度(Spe)、SROC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的836例患者,CTE诊断CD的Sen=0.87(0.82,0.92)、Spe=0.92(0.87,0.96)、AUC=0.95(0.93,0.97).结论:CTE对诊断CD具有较高准确性,可有效诊断CD.
作者:李桂珍;刘文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荧光免疫层析法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的临床性能.方法:使用荧光免疫层析法和ELISA检测法,通过对比检测结果的精密度、相对灵敏度、特异度,经过统计学分析评价荧光免疫层析法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的价值,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与ELISA检测法相比较,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的结果精密度更好,低浓度和高浓度样本的精密度系数分别为8.6%和4.8%;线性结果提示,在试剂盒标注的检测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8);两种方法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r=0.9681);在0.5ng/mL和2.0ng/mL两个特定浓度值时,荧光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85%.结论:荧光免疫层析法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准确度更高、临床应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线性关系良好,与ELISA检测比较效果更佳,临床价值更高.
作者:王艳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比超声、CT技术诊断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阑尾炎的患儿进行研究,所有患儿术前均行CT与超声检查,对比其诊断结果.结果:本组患儿术前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方面,CT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诊断(P<0.05);但在非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方面,两种诊断结果则无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超声及CT诊断在小儿急慢性阑尾炎患儿的诊断中均可发挥一定功效,而CT扫描易给患儿造成较大辐射,故而可将超声检查作为首选方式,必要时再配合CT诊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陈美华;王琳;刘志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适今可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效果并作评价分析.方法:选择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50例.对照组接受适今可治疗,研究组接受适今可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PASI评分(25.85±5.28)分、MIF含量(361.40±78.30)pg/mL及VEGF含量(853.72±180.35)pg/mL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PASI评分(15.82±3.25)分、MIF含量(253.50±50.25)pg/mL及VEGF含量(611.85±156.35)pg/m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应用适今可联合液氮冷冻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本科室收治的5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选择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0例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为对照组,32例患者采取鼻内窥镜治疗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65.0%,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对于慢性鼻窦炎采取鼻内窥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效果显著等优点.
作者:钟康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与钙磷代谢紊乱的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研究组实施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以及临床症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4个月后的血钙、磷、钙磷乘积以及iPTH的含量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且6个月后患者体内的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含量和骨钙素(BG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
作者:王凌溪;王伟;王志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EN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SA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入院后48h内开始进行鼻胃管EN,观察组则进行鼻空肠管EN.观察并记录插管及EN期间两组患者不耐受症状发生情况及营养量达标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N过程中,观察组患者EN不耐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营养量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与鼻胃管相比,鼻空肠管EN更有利于提高SAP患者早期EN的耐受性,并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振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腹主动脉阻断球囊植入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剖宫产术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54例,入组时间2016年4月~2018年3月,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参考组27例患者实行单纯剖宫产术,治疗组27例患者在剖宫产术前实行腹主动脉阻断球囊植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要比参考组少(P<0.05),而治疗组和参考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和子宫切除率比较不存在差异.结论:将腹主动脉阻断球囊植入术应用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术后子宫生育功能,降低术后出血等概率,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曲凤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钬激光机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6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并结合中医中药方式排石,观察组使用钬激光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输尿管下段结石,膀胱结石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9%、100%、1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应用钬激光机,临床效果良好,手术安全可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剑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诊断中超声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30例,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P<0.05).30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经保守方式进行治疗,在超声技术指导下,完成了清宫术,其余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未见明显效果,经子宫修补术优化治疗,无子宫切除病例.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效果显著,准确性高.
作者:张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索6S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消毒供应中心40例工作人员(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选取),随机分组(每组2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6S管理模式和常规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补充物品时间(15.42±2.65)s、取物品时间(18.69±2.35)s、物品准备完好率(100.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实施6S管理,能够提高物品准备完好率.
作者:王美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联合腹部彩超诊断宫外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0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彩超检测法,研究组采用腹部彩超联合阴道彩超诊断,对两组患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计算各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中有48例患者被检测为宫外孕,占96.0%;对照组中有36例被检测为宫外孕,占72.0%,研究组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除此之外,研究组漏诊率与误诊率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与单纯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升,同时可以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因此可以将阴道彩超+腹部彩超作为诊断宫外孕的首选方案.
作者:刘育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定本院妇科接诊的可疑宫颈癌患者200例,研究时段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100例,对照组采纳传统宫颈刮片检查,观察组采纳TCT检查,两组均以组织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CT检查可有效提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杨锦旭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便携式呼吸机对院前急救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44例院前急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患者,实验组利用便携式呼吸机进行院前急救,对照组利用人工气囊辅助呼吸方式进行院前急救,比较两组急救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抢救效果97.22%,对照组抢救效果90.27%,实验组心率(96.41±10.37)次/min,呼吸频率(20.47±5.01)次/min,血氧饱和度(94.53±2.44)%,对照组心率(123.74±10.24)次/min,呼吸频率(30.48±6.41)次/min,血氧饱和度(80.27±9.41)%,两组抢救期间生命体征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对救治措施的速度、效率要求高,传统人工气囊辅助呼吸无法保证呼吸效果,气囊使用受客观因素影响,便携式呼吸机能够改善呼吸效果,帮助患者减少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等症状,为急救带来更多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马欢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