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贤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诊断中超声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30例,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P<0.05).30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经保守方式进行治疗,在超声技术指导下,完成了清宫术,其余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未见明显效果,经子宫修补术优化治疗,无子宫切除病例.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效果显著,准确性高.
作者:张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析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和前置镜在白内障患者术前黄斑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100眼)白内障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OCT和前置镜检查,以手术结果为依据,对两种检查技术在术前黄斑病变检查中的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经手术确诊为20例(23眼)患者有黄斑病变,占23.0%.经OCT检查,黄斑病变检出17例(19眼),检出率为19.0%;经前置镜检查,黄斑病变检出7例(9眼),检出率为9.0%,经统计学分析,OCT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前置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在黄斑水肿、黄斑前膜、黄斑渗出、出血、裂孔、玻璃膜疣方面的检出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OCT在病理性近视脉络膜萎缩、萎缩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方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前置镜,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前置镜相比,OCT对黄斑部细微结构的分辨率较高,可用于术前黄斑病变检查,以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卢童娟;崔世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便携式呼吸机对院前急救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44例院前急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患者,实验组利用便携式呼吸机进行院前急救,对照组利用人工气囊辅助呼吸方式进行院前急救,比较两组急救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抢救效果97.22%,对照组抢救效果90.27%,实验组心率(96.41±10.37)次/min,呼吸频率(20.47±5.01)次/min,血氧饱和度(94.53±2.44)%,对照组心率(123.74±10.24)次/min,呼吸频率(30.48±6.41)次/min,血氧饱和度(80.27±9.41)%,两组抢救期间生命体征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对救治措施的速度、效率要求高,传统人工气囊辅助呼吸无法保证呼吸效果,气囊使用受客观因素影响,便携式呼吸机能够改善呼吸效果,帮助患者减少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等症状,为急救带来更多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马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6例.给予实验组患者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小切口肩袖修复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缓解情况及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情况显著下降,实验组患者术后肩关节疼痛缓解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肩关节镜肩袖修复术与小切口肩袖修复术均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术后二者在恢复肩关节功能、缓解肩关节疼痛上差异显著.可见,采用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快速提高肩关节功能水平、缓解肩关节疼痛.
作者:辛世樵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析阴道产钳助产在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产科分娩的52例产妇,采用双盲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各26例.研究组产妇分娩困难时使用阴道产钳助产,对照组产妇分娩困难时直接中转剖宫产,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新生儿健康状况及感染粘连(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泌尿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感染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道产钳助产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及产妇感染粘连问题.
作者:林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实施家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特定时段内住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分为2组,实施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给予家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为观察组;对比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呼吸困难评分、辅助呼吸评分、年住院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为97.1%,对照组为82.8%,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经治疗后PaCO2、mPAP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FVC低于对照组,FEV1、6MWD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辅助呼吸评分、年住院次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实施家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疗效,还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吴荭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视频软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胸外科收治的124例行单侧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听诊定位,研究组则采取视频软镜定位.比较两组一次导管定位成功率、操作时间以及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导管定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操作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软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一次导管定位成功率较高,且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安全性高.
作者:刘清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分析经颅磁刺激仪联合言语训练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发生运动性失语症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语言训练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仅单纯进行语言训练,分别于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20.0%(5/25),治疗总有效率80.0%(20/25);对照患者的治愈率8.0%(2/25),治疗总有效率44.0%(11/25),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仪联合言语训练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治疗的效果明显,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实用性相对较高.
作者:雷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5月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60例,分别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训练,持续3个月.结果:观察组获得随访、完成研究59例,对照组56例.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步长、步速、转身角速度、Berg总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有助于改善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
作者:刘莉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烧伤创面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配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80例烧伤患者,平行对照法分为研究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红外线治疗仪)与对照组(红外线治疗仪).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与红外线治疗仪联合治疗烧伤,能促使创面尽快愈合,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作者:孙俊锋;付丹;汪显林;叶华;曾皓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荧光免疫层析法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的临床性能.方法:使用荧光免疫层析法和ELISA检测法,通过对比检测结果的精密度、相对灵敏度、特异度,经过统计学分析评价荧光免疫层析法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的价值,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与ELISA检测法相比较,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的结果精密度更好,低浓度和高浓度样本的精密度系数分别为8.6%和4.8%;线性结果提示,在试剂盒标注的检测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8);两种方法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r=0.9681);在0.5ng/mL和2.0ng/mL两个特定浓度值时,荧光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85%.结论:荧光免疫层析法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准确度更高、临床应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线性关系良好,与ELISA检测比较效果更佳,临床价值更高.
作者:王艳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哮喘急性发作主要是指由哮喘病史患者由于接触外界刺激,诱发呼吸道疾病,引发气促、喘息、咳嗽等急性发作,同时伴有气流受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治疗哮喘主要采用雾化吸入的给药途径,此种给药方式可直接将药物定向作用于靶器官,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效果.喷射式雾化器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可有效高患者的大呼气流量,改善患儿的气促、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本文就喷射式雾化器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及其进展进行探讨.
作者:赵毅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微骨折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膝骨性关节炎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AKS功能评分、VAS疼痛评分,生活质量QDL评分膝关节屈曲度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实验组患者的HSS膝关节评分、VAS疼痛评分,生活质量QDL评分、膝关节屈曲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增大膝关节活动度及运动水平,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董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稽留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2例稽留流产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清宫术,观察组实施宫腔镜下清宫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第一次复潮月经量及术后宫腔残留、宫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月经量不变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宫腔残留、宫腔粘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稽留流产患者采用宫腔镜检查可提高对子宫情况的了解程度,提高清宫率,预防组织残留,可及时观察到子宫异常,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吕媛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1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在颈动脉狭窄中的检出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颈部血管彩超在椎动脉病变中的检出率显著低于CT血管成像,差异显著(P<0.05).结论:颈部血管彩超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检测方法,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肖嘉懿;杨洪艳;李敏;刘建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腹主动脉阻断球囊植入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剖宫产术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54例,入组时间2016年4月~2018年3月,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参考组27例患者实行单纯剖宫产术,治疗组27例患者在剖宫产术前实行腹主动脉阻断球囊植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要比参考组少(P<0.05),而治疗组和参考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和子宫切除率比较不存在差异.结论:将腹主动脉阻断球囊植入术应用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术后子宫生育功能,降低术后出血等概率,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曲凤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检查、MRI诊断结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可疑半月板损伤患者198例,实施MRI检查,损伤Ⅱ度以上的78例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对比研究MRI诊断、关节镜检查结果.结果:198例患者中,共计396个半月板,MRI诊断显示,其中有218个存在异常,包括63个Ⅰ度,53个Ⅱ度,71个Ⅲ度,Ⅲ度中包括50个ⅢA(30个横行撕裂,20个纵行撕裂),11个ⅢB;剩余31个属于半月板结构碎裂,参考关节镜检查结果,MRI在半月板撕裂临床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6.8%,特异度为92.9%.结论:MRI在半月板撕裂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即准确性良好,且不存在创伤性,有利于患者远期发展.
作者:管振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所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比2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参照组,手术出血量、术后止疼药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2.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吕春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索6S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消毒供应中心40例工作人员(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选取),随机分组(每组2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6S管理模式和常规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补充物品时间(15.42±2.65)s、取物品时间(18.69±2.35)s、物品准备完好率(100.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实施6S管理,能够提高物品准备完好率.
作者:王美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在胃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6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对象,并将同期来院就诊的胃癌(45例)、胃炎(55例)、出血性胃溃疡(45例)、非出血性胃溃疡(45例)患者以疾病名称化组纳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各组PGⅠ、PGⅡ水平,统计PGR,并记录三项指标的阳性率,分析PG在不同胃相关疾病中的表达差异.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胃癌组PGⅠ水平更低,阳性率更高,但PGⅡ无明显变化,PGR更低且阳性率更高(P<0.05),胃炎组、出血性及非出血性胃溃疡组PGⅠ、PGⅡ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PGR低于对照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胃癌组比较,胃炎组、出血性及非出血性胃溃疡组PGR阳性率较低(P<0.05),与出血性及非出血性胃溃疡组比较,胃癌组和胃炎组PGⅠ、PGⅡ阳性率更低(P<0.05).结论:胃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参考血清胃蛋白酶原指标,能够有效鉴别胃癌、胃炎、出血和非出血性胃溃疡等疾病,为临床对症治疗提供可靠资料.
作者:王蓉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