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健
目的:分析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所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比2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参照组,手术出血量、术后止疼药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2.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吕春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给予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联合椎间融合治疗,B组给予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术前、术后1月、6月、12月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1年手术节段活动度和上位节段活动度.结果:2组术后1月、术后6月、术后1年腰痛和腿痛VAS与术前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B组术后6月、术后1年腰痛和腿痛VAS与A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后路小开窗髓核摘除结合弹性棒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留患者手术节段活动度,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作者:邱宇;魏立;魏祥科;向前生;郑海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医院对医疗设备的依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大.先进的医疗设备有着强大的功能,用来诊断多种疾病,为医疗开展提供科学上的依据.但是,医疗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损坏.因而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文章从多个角度作出了阐述,指出了医疗设备质量管控的几个要点.
作者:王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肺癌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肿瘤疾病,是一种治疗难度大风险大、生存率的疾病极低.治疗肺癌重要的是治疗时机,16排螺旋CT用于中心型肺癌能够提前发现病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自2015年6月~2018年7月入院的82例肺癌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诊断仪进行扫描诊断.并根据研究数据进行比对,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中心型肺癌,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胸痛、发热等现象,对比作为研究对象的两组患者的综合资料,确保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进行了16排螺旋CT诊断后的对照组与仅进行常规诊断的观察组对比明显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螺旋CT诊断方法对于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有极高的诊断价值,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参考,对于肺癌的确诊和治疗、遏制病情的发展、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有极高的意义.
作者:赵其书;陈昌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心脏彩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作探讨.方法:本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以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检查患者90例为对象,行心脏彩超检查获得的数据为观察组,行心电图检查获得的数据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获得的两组数据.结果:观察组确诊准确率88.89%比对照组的51.11%高,左室肥厚35.56%、室间肥厚14.44%、左室后壁肥厚12.22%、左室扩大23.33%检出率均比对照组的21.11%、6.67%、4.44%、12.22%高,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接受心脏彩超检查的效果更佳,该项检查方式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雪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在胃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6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对象,并将同期来院就诊的胃癌(45例)、胃炎(55例)、出血性胃溃疡(45例)、非出血性胃溃疡(45例)患者以疾病名称化组纳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各组PGⅠ、PGⅡ水平,统计PGR,并记录三项指标的阳性率,分析PG在不同胃相关疾病中的表达差异.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胃癌组PGⅠ水平更低,阳性率更高,但PGⅡ无明显变化,PGR更低且阳性率更高(P<0.05),胃炎组、出血性及非出血性胃溃疡组PGⅠ、PGⅡ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PGR低于对照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胃癌组比较,胃炎组、出血性及非出血性胃溃疡组PGR阳性率较低(P<0.05),与出血性及非出血性胃溃疡组比较,胃癌组和胃炎组PGⅠ、PGⅡ阳性率更低(P<0.05).结论:胃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参考血清胃蛋白酶原指标,能够有效鉴别胃癌、胃炎、出血和非出血性胃溃疡等疾病,为临床对症治疗提供可靠资料.
作者:王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中干预措施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35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实验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临床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程度、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行体外冲击波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干预措施,既可辅助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又可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煜;高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应用磁共振成像诊断效果.方法:本研究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9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研究组,选取76例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并将其作为参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扫描.结果:研究组受检者锁骨下神经、锁骨上神经、神经根、神经节STIR/Long序列以及DWIBS序列显示率较参照组受检者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受检者STIR/Long序列神经根、神经节显示率均明显低于DWIBS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成像表现包括移位、血肿、髓外出血等;T1WI、T2WI检查结果显示神经根缺失或者断裂患者存在明显的神经根消失、减少或者变形现象,肌肉信号提升;T2WI检查结果显示神经干损伤患者有明显增粗神经,信号明显强于健侧.结论:在臂丛神经损伤中应用磁共振成像诊断可使诊断准确率获得提高.
作者:苏春善;陈静;何春花;温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应用.方法:收集自2017年7月~2017年12月本院急诊收治的危重患者44例,院内进行运转期间均采取便携式呼吸机,并对其转运前后SPO2、HR、BP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转运前经过充分准备,运转时严密监控后,使用便携式呼吸机的44例患者在院内转运前后的SPO2、HR、SBP、DBP数据均无明显变化,且运转期间没有出现心律失常、管道脱落、分泌物阻塞等并发症而致死的情况.患者进行比较转运前后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呼吸机可提高急诊危重患者的安全运转概率.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腹主动脉阻断球囊植入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剖宫产术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54例,入组时间2016年4月~2018年3月,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参考组27例患者实行单纯剖宫产术,治疗组27例患者在剖宫产术前实行腹主动脉阻断球囊植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要比参考组少(P<0.05),而治疗组和参考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和子宫切除率比较不存在差异.结论:将腹主动脉阻断球囊植入术应用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术后子宫生育功能,降低术后出血等概率,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曲凤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分析经颅磁刺激仪联合言语训练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发生运动性失语症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语言训练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仅单纯进行语言训练,分别于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20.0%(5/25),治疗总有效率80.0%(20/25);对照患者的治愈率8.0%(2/25),治疗总有效率44.0%(11/25),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仪联合言语训练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治疗的效果明显,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实用性相对较高.
作者:雷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烧伤创面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配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80例烧伤患者,平行对照法分为研究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红外线治疗仪)与对照组(红外线治疗仪).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与红外线治疗仪联合治疗烧伤,能促使创面尽快愈合,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作者:孙俊锋;付丹;汪显林;叶华;曾皓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度混合痔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52例Ⅲ度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疼痛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无复发状况,对照组出现2例复发,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患者Ⅲ度混合痔,效果显著.
作者:刘新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EN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SA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入院后48h内开始进行鼻胃管EN,观察组则进行鼻空肠管EN.观察并记录插管及EN期间两组患者不耐受症状发生情况及营养量达标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N过程中,观察组患者EN不耐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营养量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与鼻胃管相比,鼻空肠管EN更有利于提高SAP患者早期EN的耐受性,并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振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测定不同年龄老年人腰椎2-4骨质密度的CT值,分析老年性骨折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进行腰椎CT检查的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共105例,分为三组,其中,60~69周岁35例;70~79周岁36例;80~89周岁34例.应用西门子螺旋欢星CT机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进行腰椎的L2到L4椎体扫描检查,并采用医学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4.0读取CT值,后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差异.结果:在同一年龄范围内,男性与女性相比均具有差异(P<0.05),且随年龄的增加,差异变小;在不同年龄范围内,女性各年龄段患者相比,显示60~69岁与70~79岁及80~89岁比较(P<0.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0~79岁与80~89岁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男性与女性一致.结论:不同年龄范围的老年人的腰椎2-4骨质密度的CT值差异显著,年龄越大,CT值越低,其患老年性骨折的可能性越大,可初步预测老年性骨折的发生.
作者:向大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索6S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消毒供应中心40例工作人员(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选取),随机分组(每组2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6S管理模式和常规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补充物品时间(15.42±2.65)s、取物品时间(18.69±2.35)s、物品准备完好率(100.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实施6S管理,能够提高物品准备完好率.
作者:王美贤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视频软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胸外科收治的124例行单侧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听诊定位,研究组则采取视频软镜定位.比较两组一次导管定位成功率、操作时间以及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导管定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操作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软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一次导管定位成功率较高,且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安全性高.
作者:刘清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洁净手术部空气净化与环境管理的护理对策,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通过总结本院启用洁净手术部以来的空气净化与环境管理中的护理对策,找出不足,并分析改进.结果:有针对性地规范和执行洁净手术部环境管理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实施洁净手术部空气净化与环境管理相关的护理对策是防范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姚建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便携式呼吸机对院前急救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44例院前急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患者,实验组利用便携式呼吸机进行院前急救,对照组利用人工气囊辅助呼吸方式进行院前急救,比较两组急救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抢救效果97.22%,对照组抢救效果90.27%,实验组心率(96.41±10.37)次/min,呼吸频率(20.47±5.01)次/min,血氧饱和度(94.53±2.44)%,对照组心率(123.74±10.24)次/min,呼吸频率(30.48±6.41)次/min,血氧饱和度(80.27±9.41)%,两组抢救期间生命体征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对救治措施的速度、效率要求高,传统人工气囊辅助呼吸无法保证呼吸效果,气囊使用受客观因素影响,便携式呼吸机能够改善呼吸效果,帮助患者减少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等症状,为急救带来更多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马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定本院妇科接诊的可疑宫颈癌患者200例,研究时段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100例,对照组采纳传统宫颈刮片检查,观察组采纳TCT检查,两组均以组织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CT检查可有效提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杨锦旭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