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旭
目的:分析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5月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60例,分别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训练,持续3个月.结果:观察组获得随访、完成研究59例,对照组56例.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步长、步速、转身角速度、Berg总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有助于改善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
作者:刘莉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析阴道产钳助产在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产科分娩的52例产妇,采用双盲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各26例.研究组产妇分娩困难时使用阴道产钳助产,对照组产妇分娩困难时直接中转剖宫产,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新生儿健康状况及感染粘连(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泌尿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感染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道产钳助产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及产妇感染粘连问题.
作者:林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联合腹部彩超诊断宫外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0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彩超检测法,研究组采用腹部彩超联合阴道彩超诊断,对两组患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计算各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中有48例患者被检测为宫外孕,占96.0%;对照组中有36例被检测为宫外孕,占72.0%,研究组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除此之外,研究组漏诊率与误诊率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与单纯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升,同时可以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因此可以将阴道彩超+腹部彩超作为诊断宫外孕的首选方案.
作者:刘育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CT和MRI平扫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病变的应用情况进行探究.方法:以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采用抽签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MRI和CT进行诊断,两组均为30例患者,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比较1级骶骼病变的检出率,对照组相对较高,与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2级以上的病变检出率两组情况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骨质异常的检出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病期间,可采用CT和MRI进行联合检测,不仅能提高检测准确率,还能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早发现疾病和采取治疗手段.
作者:宗炬;吴雪贵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本科室收治的5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选择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0例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为对照组,32例患者采取鼻内窥镜治疗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65.0%,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对于慢性鼻窦炎采取鼻内窥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效果显著等优点.
作者:钟康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探讨16排螺旋(16-MSCT)以及处理技术对于骨折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50例骨关节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DR平片的基础上进行16-MSCT检查,采用MPR(多平面重建)、SSD(三维表面重建)、VR(容积重建)等进行后处理,比较不同骨关节骨折的检出率.结果:MPR的检出率(100%)明显高于DR(71.33%)、轴位图像(96.67%)、VR(92.67%)、SSD(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不同类型骨关节骨折的检出率有一定差异.结论:16排螺旋CT与MPR、VR图像后处理技术的结果有利于骨折的分型,为临床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作者:袁金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规范化管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手术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手术患者8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选取对象,收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电脑随机抽取4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4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分别对其实施规范化管理以及常规管理.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科室测评(98.01±1.45)分、知识考核(95.01±3.15)分、护理记录(89.45±2.01)分、无菌情况得分(95.11±1.27)分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患者满意度为95.00%(满意患者30例,一般满意8例,不满意2例),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5.00%(P<0.05);观察组中手术患者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安全有效的规范化器械管理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取得显著的效果.
作者:康美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诊断中超声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30例,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P<0.05).30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经保守方式进行治疗,在超声技术指导下,完成了清宫术,其余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未见明显效果,经子宫修补术优化治疗,无子宫切除病例.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效果显著,准确性高.
作者:张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中干预措施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35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实验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临床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程度、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行体外冲击波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干预措施,既可辅助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又可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煜;高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与钙磷代谢紊乱的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研究组实施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以及临床症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4个月后的血钙、磷、钙磷乘积以及iPTH的含量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且6个月后患者体内的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含量和骨钙素(BG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
作者:王凌溪;王伟;王志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彩超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疑似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患儿85例进行观察,针对85例疑似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患儿分别实施腹部X射线检查及彩超检查,将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与终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超检查对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明显高于腹部X射线检查,两组对比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过程中实施彩超检查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显著检出新生儿肠壁积气及门静脉积气现象,对于疾病的诊断意义重大.
作者:马体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所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比2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参照组,手术出血量、术后止疼药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2.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吕春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急性穿孔修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治疗的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开腹修补术,观察组为腹腔镜急性穿孔修补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33.333%,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急性穿孔修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了出血量,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鲍文成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荧光免疫层析法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的临床性能.方法:使用荧光免疫层析法和ELISA检测法,通过对比检测结果的精密度、相对灵敏度、特异度,经过统计学分析评价荧光免疫层析法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的价值,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与ELISA检测法相比较,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的结果精密度更好,低浓度和高浓度样本的精密度系数分别为8.6%和4.8%;线性结果提示,在试剂盒标注的检测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8);两种方法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r=0.9681);在0.5ng/mL和2.0ng/mL两个特定浓度值时,荧光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85%.结论:荧光免疫层析法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准确度更高、临床应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线性关系良好,与ELISA检测比较效果更佳,临床价值更高.
作者:王艳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在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2月本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进行训练.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偏瘫侧下肢的肌力及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值.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偏瘫侧肌力及膝关节屈伸峰力矩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偏瘫侧下肢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膝关节屈伸峰力矩值显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应用于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中,可显著提高患者偏瘫侧肢体肌力,明显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作者:王莹莹;杜金刚;王艳梦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在胃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6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对象,并将同期来院就诊的胃癌(45例)、胃炎(55例)、出血性胃溃疡(45例)、非出血性胃溃疡(45例)患者以疾病名称化组纳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各组PGⅠ、PGⅡ水平,统计PGR,并记录三项指标的阳性率,分析PG在不同胃相关疾病中的表达差异.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胃癌组PGⅠ水平更低,阳性率更高,但PGⅡ无明显变化,PGR更低且阳性率更高(P<0.05),胃炎组、出血性及非出血性胃溃疡组PGⅠ、PGⅡ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PGR低于对照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胃癌组比较,胃炎组、出血性及非出血性胃溃疡组PGR阳性率较低(P<0.05),与出血性及非出血性胃溃疡组比较,胃癌组和胃炎组PGⅠ、PGⅡ阳性率更低(P<0.05).结论:胃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参考血清胃蛋白酶原指标,能够有效鉴别胃癌、胃炎、出血和非出血性胃溃疡等疾病,为临床对症治疗提供可靠资料.
作者:王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1例肾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35)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n=36)实施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临床效果显著,预后理想.
作者:姚增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性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麻醉1组(40例)与麻醉2组(40例),麻醉1组采用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麻醉2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探讨实施不同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麻醉1组的HR在T1、T2、T3时均与T0时无显著差异(P>0.05),在中心静脉压上,麻醉1组在T1、T2上与T0时无显著差异(P>0.05),而麻醉2组HR、中心静脉压在T1、T2、T3时均与T0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持续硬膜外麻醉效果更佳,能有效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降低术中风险.
作者:姜丽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检查、MRI诊断结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可疑半月板损伤患者198例,实施MRI检查,损伤Ⅱ度以上的78例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对比研究MRI诊断、关节镜检查结果.结果:198例患者中,共计396个半月板,MRI诊断显示,其中有218个存在异常,包括63个Ⅰ度,53个Ⅱ度,71个Ⅲ度,Ⅲ度中包括50个ⅢA(30个横行撕裂,20个纵行撕裂),11个ⅢB;剩余31个属于半月板结构碎裂,参考关节镜检查结果,MRI在半月板撕裂临床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6.8%,特异度为92.9%.结论:MRI在半月板撕裂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即准确性良好,且不存在创伤性,有利于患者远期发展.
作者:管振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比较血气生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急诊入院患者60例,对患者抽取静脉血4mL、动脉血4mL,静脉血标本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标本行血气分析仪检测,对比两种检测结果.结果:血气分析仪对K+、Na+、CI-检测含量低于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Ca2+检测结果比较,P>0.05.血气生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生化检验结果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血气生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各生化检验项目均有较高效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相比,血气分析仪检测速度快,能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可作为急诊治疗行生化指标检验的首选方法.
作者:谭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