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闫敬华

关键词:肺癌, PICC置管术,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实施PICC置管术的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通过置入PICC导管进行化疗治疗肺癌患者60例,观察其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全60例患者中有11例发生了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10例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对肺癌患者采取PICC置管治疗时,操作正确,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宫颈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5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研究所选取的50例患者,FIGO分期诊断结果提示:Ⅱb期以下的患者共计41例;经64排螺旋CT诊断,结果显示41例患者的检出率为78.05%(32/41),9例患者未检出;检出的32例患者中,判断完全准确25例、高估4例、低估3例.另Ⅱb期及以上的9例患者,经64排螺旋CT检查,结果提示:检出率100.00%且分期准确.结论:64排螺旋CT在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中整体准确率较高,但是分期诊断的准确率相对较低,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作者:李海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弥散成像和血流灌注成像磁共振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意义

    目的:探讨弥散成像和血流灌注成像磁共振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0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1例,研究组10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脑部CT诊断,研究组患者使用弥散成像和血流灌注成像磁共振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弥散成像和血流灌注成像磁共振进行诊断,可以提高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测准确率.

    作者:方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温针结合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温针结合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10月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强制性脊柱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给予观察组温针灸针刺患者的华佗夹脊穴,以及大椎、百劳、大杼、肝俞、肾俞等.结合中药组方治疗,对伴其他病症者酌情增减药剂;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消炎止痛药物,并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来氟米特片,两种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23/30).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结合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

    作者:马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听诊法评估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设备准确性的要点分析

    血压测量准确性评估是国内行业标准和产品注册对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设备的要求,听诊法是采用的主流评估方法.本文对听诊法评估的适用仪器、总体设计、测量方法、数据处理分析、判定标准、评估报告等要点进行分析.

    作者:许晓萍;吴林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目的:分析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寻找出延长留置时间的措施.方法:分析936例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出现41例脱管、68例外渗、33例堵管、23例静脉炎造成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的原因分析.结果:穿刺部位、穿刺血管的条件、输入药液的性质、患儿及家长的配合程度是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主要因素.结论:为减少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出现的脱管、外渗、堵管、静脉炎的现象,应加强留置针的管理,以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作者:陈小燕;赵锦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与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与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TKA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穿刺置管,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2h、4h、8h、12h、24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优于神经刺激仪,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祁向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LJ-2000大便常规分析仪在季节性腹泻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使用L J-2000大便常规分析仪于季节性腹泻诊治中的有关应用价值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6月期间于本院收治的腹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L J-2000大便常规分析仪、大便培养的方式,并对结果展开分析.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L J-2000大便常规分析仪和大便培养,结果显示在夏秋季节内,溶血性弧菌以及沙门菌具有较高的流行性特点,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不存在季节性流行特点.结论:在季节性腹泻诊治工作中,对患者用L J-2000大便常规分析仪及大便培养,可以及时对患者的致病原因进行了解,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排痰机配合治疗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内感染的体会

    目的:分析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内感染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联合排痰机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内感染患者60例,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另外选择排痰机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治疗后PaCO2、PaO2为(5.23±0.66)kPa、(10.91±0.52)kPa,对照组为(6.64±1.42)kPa、(8.87±1.50)kPa.结论:排痰机配合治疗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内感染能够提高排痰效果,改善患者血气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程美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进行讨论与分析.结论:选取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记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阿尔兹海默患者,记为对照组,采用头颅血管核磁共振的方式来对两组患者进行诊断.结果:经诊断后,对照组患者海马体积为(3.91±0.21)cm3,观察组患者海马体积为(5.13±0.22)cm3,对照组患者颞叶沟回间距(32.89±4.31)mm,观察组患者颞叶沟回间距(25.75±3.78)mm,两组患者海马体积以及颞叶沟回间距两方面的指标对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诊断,诊断效果良好.

    作者:赵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术后恢复室患者使用麻醉气体吸附器对苏醒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术后恢复室患者使用麻醉气体吸附器对苏醒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到2016年7月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常规吸入纯氧,对实验组患者采用麻醉气体吸附器.记录两组患者的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即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异氟醚浓度及其达标时间,以及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在不同时间的异氟醚浓度及其达标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苏醒时间上,实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为(13.67±2.43)min,对照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为(26.14±3.46)min,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2%,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处于手术恢复室的患者使用麻醉气体吸附器,能更快的使异氟醚浓度达标,从而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同时还可以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作者:李宝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疼痛评定与测量方法的研究

    疼痛及其相关研究已经得到了世界的广泛重视,评定方法和测量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着重分析了疼痛定量评定的6种方法,包括:数字评定法、词语描述法、面部表情法、视觉模拟法、McGill疼痛问卷和简明疼痛量表.接着介绍并分析了疼痛测量3种常用方法,包括压痛阈测试法、温度痛阈测试法和电刺激痛阈测试法,文章结尾对疼痛测试的新方法做出了展望.

    作者:毕军;陈玉中;朱成;谢鑫;王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5月收治入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h、24h、48h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有效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状况,治疗期间并发症减少,促进病情好转,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韩永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院设备器材采购管理规范化的应用价值

    随着医院设备器材更新换代和现代化医院建设需求,医院设备器材采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通过规范采购管理,可提高设备器材的经济性,并可保障医院设备器材采购质量,为此本文经采购不同时期开展规范管理,以提高采购管理能力,并实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化.

    作者:李嘉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肺癌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实施PICC置管术的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通过置入PICC导管进行化疗治疗肺癌患者60例,观察其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全60例患者中有11例发生了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10例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对肺癌患者采取PICC置管治疗时,操作正确,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

    作者:闫敬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hilips胎儿监护仪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

    目的:介绍Philips胎儿监护仪常见故障,总结维修经验.方法:通过研究Philips胎儿监护仪工作原理,结合本院近年来的故障案例.结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临床科室的使用.结论:通过结合维修故障实例和设备工作原理,总结维修方法积累经验,明确设备日常使用注意事项,保障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青圣涛;吴艾琼;何兴;胡吴晓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50例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辅助治疗组,每组25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为2个月.对于常规治疗组的患者进行常规强迫症药物治疗;对于辅助治疗组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颅磁刺激辅助治疗,治疗仪器为MagProR100型重复经颅磁刺激仪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观察治疗期结束后,辅助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辅助治疗组的患者痊愈6例,治疗效果显著10例,治疗效果一般8例,治疗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常规治疗组的患者痊愈3例,治疗效果显著11例,治疗效果一般5例,治疗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7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仅靠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广大患者的认同,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6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宫腔镜用于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30例进行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5例采用传统的刮宫手术,观察组65例应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8%;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5.6±9.5)min、(10.5±3.2)mL、(6.5±2.4)d明显优于对照组(30.5±10.2)min、(38.1±3.5)mL、(12.8±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出现1例感染,对照组并发组出现7例,其中4例感染,3例子宫穿孔,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宫腔镜治疗创伤小,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刘春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重症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安置DDD起搏器的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安置DDD起搏器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重症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的患者14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康复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康复情况.结果:康复组27例(38.82%)射血分数(EF)明显改善,23例(31.85%)可生活自理.而对照组为18例(22.21%)和16例(19.18%),两组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对重症心律失常并心力衰竭安置DDD起搏器的患者有明显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用于急腹症诊断意义评价

    目的:研究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用于急腹症诊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78例急腹症患者,盲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39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采用传统腹部超声检查.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检查时长明显偏长,诊断时长明显缩短,诊断符合率也明显偏高,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的腹部超声检查,全面腹部超声检查耗时相对较长,但有效缩短了患者疾病的检查时间,从而更快、更为准确地对患者病情做出诊断,因此对患者临床诊断治疗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检查对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对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实施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间来本院诊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与合并子宫局限性收缩患者68例,其中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34例作为肌瘤组,合并子宫局限性收缩34例作为收缩组,对比两组超声检查情况.结果:应用超声检查后,肌瘤组RI指数及大小相比收缩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部位、数量、回声、形态变化、边缘、结构关系也各有不同.结论:通过超声检查的应用,使得两组疾病的诊断更加清晰,减少混淆的可能.

    作者:潘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