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清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分娩时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选取2006年1月到2006年12月在我院分娩时接受多普勒胎心听诊的产妇12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对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则低于对照组,且P均<0.05.结论:全产程进行胎心监护可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及时处理,避免新生儿重度窒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许金平;张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宫-腹腔镜联合行输卵管插管通液术配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186例,行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通液术配合中药口服3个疗程,记录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及1年内受孕情况.结果:186例患者输卵管复通成功率94.38%,随诊6-12个月,宫内妊娠率达50.86%.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插管通液术配合中药治疗提高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贠秀丽;刘红艳;李秀莲;杨敏贤;李玉芝;李采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农村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在实施对农村常见疾病进行防控干预前,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体检的80名农村居民为对照组,并对对照组成员的饮食习惯依从度、运动习惯依从度、生活习惯依从度进行调查.之后,对对照组成员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并在随访期间记录其发生糖尿病、高血压和过敏性疾病的情况.在实施对农村常见疾病进行防控干预后,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体检的80名农村居民为观察组,并对观察组成员进行与对照组成员相同的实验步骤.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数据.结果:对照组居民的饮食习惯依从度、运动习惯依从度和生活习惯依从度分别为40.00%、35.00%和55.00%,随访期间发生糖尿病、高血压和过敏性疾病的比例为13.75%、16.25%和11.25%.观察组居民的饮食习惯依从度、运动习惯依从度和生活习惯依从度分别为88.75%、85.00%和96.25%,随访期间发生糖尿病、高血压和过敏性疾病的比例为0.00%、2.50%和0.00%.观察组居民的疾病防控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居民,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开展健康宣传教育、积极建立疾病防治体系是帮助农村居民提高疾病防控意识、改善农村常见疾病防控效果的关键所在.
作者:谭步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婴儿氧舱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总结相关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加强婴儿氧舱的安全管理,掌握正确的操舱方法,对预防治疗中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自1998年投入使用至今,经婴儿氧舱治疗的患儿均安全出舱.结论:婴儿高压氧舱在儿科特殊病例的治疗中有其独特性,只要工作人员认真负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舱,选择好适应证,就可保证治疗安全.
作者:张宇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肾结石并轻度肾积水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方法,并总结相关心得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来我院体检的2名招飞对象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两名招飞对象均采用超声进行检测.结果:经检测发现,两名招飞对象均有肾结石,招飞体检结果不合格.结论:超声在检测肾结石的效果良好.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乡镇卫生院药房药库管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方法:通过实地考察、个别访谈、查阅资料等形式,对该地区内的药学技术人员流失现象、乡镇卫生院药房药库硬件设施及药品管理规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结果:乡镇药学技术人员流失严重,药房药库硬件设施较差,且药品管理不规范.结论:该地区乡镇卫生院药房药库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必须提高认识,加强硬件设施投入,强化监督,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以期从根上解决问题
作者:钱新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06年7月~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同时按住个体性差异给予平喘与祛痰或强心等系统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对两组的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2)观察组心功能分级出现明显改善,其中,Ⅰ级心功能患者显著性提高,两组Ⅱ、Ⅲ、Ⅳ级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王爱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本文旨在探讨感冒后咳嗽的治疗方法.笔者搜集近年来的文献资料,并将资料中的治疗手段进行研究归纳,以求寻找各文献中关于感冒后咳嗽治法的共同点,旨在获得更简洁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脑出血患者7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入院时均采取血压控制和颅内降压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于2天后按照康复计划训练,对照组患者于10天后进行患肢康复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巴塞尔指数)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为24.52±9.14,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25.37±8.76,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74.71±6.95,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51.33±6.38,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有利于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乃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周期性麻痹伴随甲亢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78例周期性麻痹伴随甲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进行常规甲亢治疗,选取抗甲状腺药物、放射碘进行治疗,观察4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积极补钾.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周期性麻痹伴随甲亢时,必须合理选取抗甲状腺药物及放射碘,同时还要及时补钾,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尽可能地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红燕;郭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抽取我院115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和X现表现;本组患者有一半出现表现异常,临床症状显示为肺间质性病变、肺实变、心脏增大、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等.总体来看,系统性硬皮病的胸部X线表现并不单一,临床上正确对待和及时确诊病变因素对相关器官的保护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史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甘露醇在临床运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012年期间临床治疗中出现的40例甘露醇使用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临床使用甘露醇的时间为1-11d,平均为5.5d,静脉注射和口服分别为37例和3例,出现不良反应类型为急性肾功能损害、肺及心血管系统损害、过敏反应、静脉血管损害、局部组织坏死、中枢系统损害、体液失衡、心律失常,分别有11例、10例、8例、3例、3例、2例、2例、1例.经对症治疗,全部康复出院.结论:甘露醇在临床使用中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医护人员以及药师要加以重视,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置,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加快康复进程.
作者:史光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的手术患者100例,划分为实验、对照两组,对照组不行术前访视;实验组术前24h至病房行术前访视,将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并发症:实验组为2例,占4%;对照组6例,占12%.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实验组49例,占98%;对照组36例,占72%.两组满意度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访视可提高围手术期护理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顾慧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儿科食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总结相关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配合医生选取合适器械,开展异物取出术.自开展内镜下异物取出术以来,有450例患儿安全取出异物,无1例出现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方法,可减少患儿的痛苦及后遗症,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该手术的成功需要医、护、患三方的密切配合.
作者:邹晓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比较长效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与长效干扰素单药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传染病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标记为单药组和联合治疗组.将单药组中的安慰剂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加拉米夫定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进行比较分析.一般情况下,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为48周,随防约24周.结果:两组患者在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药组治疗结束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联合组治疗结束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24周后均未发生1例不良事件.结论:与长效干扰素单药治疗相比,拉米夫定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在持续应答率方面并没有显著优势.
作者:伍建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早期作业疗法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和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及早期作业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使用简易上肢功能评价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结合早期作业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结合运动疗法.
作者:解陆诘;吴超;李林根;施丽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天后患者的动脉血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分压值(PaO2).结果:观察组PaCO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aO2值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可以较迅速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尹华;徐刚;张承;李华伟;张含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整体护理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整体护理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配合情况、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排气时间、住院的时间、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在手术过程中,整体护理组患者中有45例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医生,有14例患者能够正常地配合医生,只有1例患者不能配合医生.对照组患者中有24例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医生,有30例患者能够正常地配合医生,有6例患者不能配合医生.整体护理组患者中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整体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5.4±6.8分钟、42.6±5.9毫升、1.2±0.4天和3.3±0.7天.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9.3±7.3分钟、53.8±6.4毫升、2.5±0.7天和6.4±1.5天.整体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手术后,整体护理组患者中有11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为18.3%.对照组患者中51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为85%.整体护理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整体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6.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76.7.整体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程度,减少其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排气时间和住院的时间,降低其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肖富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标准预防措施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防护中的作用.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标准预防知识和技术培训,并给予相关硬件建设,观察其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效果.结果:实施标准预防措施以来,医护人员的烫伤和医疗锐器损伤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工作人员损伤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玉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天王补心丸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在观察组的6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25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5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8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在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12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1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9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中没有人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有6人出现了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而且不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栋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