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淋巴结病变的影像学进展

杨刚;李孝鹏

关键词:淋巴结, 影像学
摘要:淋巴结是周围淋巴器官,由淋巴细胞集合而成,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淋巴结良性病变主要有各种感染、结缔组织病和变态反应.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脱垂痔并发症防治分析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脱垂痔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行PPH治疗的18例痔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吻合均一次成功,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肛门疼痛、肛门坠胀、尿潴留等并发症,经相应的处理后,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较传统手术具有明显的优点,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重视并发症防治的相应措施,可有效地减少其发生.

    作者:柳小刚;李良;陈宏存;葛强;张云峰;李文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0例

    血液灌流(HP)治疗是借助于体外循环使血液通过有吸附作用的装置(灌流器)来清除已吸收入血的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物,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一种方法.

    作者:李有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电图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电图.结果 83例患行共做心电图153例次,其中异常心电图120例次(78.4%),以左室肥厚伴劳损多见,共43例次,其次为ST-T改变,共30例次,房性前期收缩8例次,室性期前收缩8例次,窦速7例次,窦缓5例次,传导阻滞2例次,QT延长4例次,低血钾8例次,高血钾5例次.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功能减退越严重,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 心肌损害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其发生机制与尿毒症心肌病变及电解质紊乱等有关.

    作者:陈小妹;张道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梅毒常见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评价

    梅毒螺旋体(TP)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又称苍白密螺旋体,由Fritz Schaudinn(1871-1906)和Erich Hoffmann (1868-1954)于1905年首次发现[1-2].

    作者:高坎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上及早诊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175例,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97例)和无斑块组(78例)两组,记录所有患者血脂情况,包括:三酰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水平(FBG),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同时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史等病史,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斑块组高血压发病率、TC、TG、LDL-C、apoB、Lp(a)、FIB浓度、糖代谢异常发病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均<0.05),两组间吸烟饮酒史、载脂蛋白A(apoA)、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浓度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

    作者:金远志;王邦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牙冠延长术于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3种不同治疗方法修复残冠残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患牙113颗,分别采用牙冠延长术、根牵引术和牙龈切除术完全显露断面,术后行桩核冠修复,通过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复查时的龈沟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比较3种方法的修复效果.结果 牙龈切除组预后较差,根牵引术组病例局限,治疗周期长,牙冠延长术组能提供一个快速、稳定的修复效果.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牙冠延长术是残冠残根修复的佳术式.

    作者:江长军;周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读者·作者·编者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学龄儿童气质与睡眠障碍关系的研究

    目的 了解学龄儿童气质与睡眠障碍的关系,为睡眠障碍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编制的<儿童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健康问卷>和<中国儿童8~12岁气质量表>对1665名8~12岁儿童的家长进行儿童睡眠健康问卷调查和气质的测评.结果 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不一,依次为麻烦型21.3%、中间偏烦型18.22%、发动缓慢型13.8%、中间偏易型11.6%、平易型9.7%,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89,P=0.000);睡眠障碍儿童的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心境及持久性得分均高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龄儿童气质与睡眠障碍相关.

    作者:陶公民;陈京栋;方红英;朱晓琴;汤银霞;朱梅芳;高红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疱性类天疱疮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54例BP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症BP患者糖皮质激素有效控制剂量(以泼尼松为标准量)为(1.08±0.41)mg/(kg·d),重症BP患者有效控制剂量为(1.48±0.34)mg/(kg·d),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仍是目前治疗BP的首选疗法,可联合免疫抑制剂应用治疗BP.

    作者:曾明;王培光;杨森;张学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治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 对21例患者行颈椎X线平片、CT、MRI检查,颈部制动,并给予脱水剂、激素、神经营养药物运用,结合影像学资料酌情选择手术及具体术式.结果 21例患者中18例在经治疗后脊髓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手术时机、方式的选择不同,显示不同的治疗效果.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有其特定的受伤机制,MRI对于该类损伤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应根据脊髓损伤表现及变化和MRI显示脊髓的病理状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有脊髓压迫的病例手术时机好在1周内.

    作者:胡磊;胡召云;匡文忠;周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腔内隔绝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腔内隔绝治疗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的影响,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80例行腔内隔绝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术前除常规护理外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并同时测量患者的心率、血压.结果 干预组的患者抑郁评分及心率、收缩压较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 术前积极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庆棉;李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糖尿病性溃疡的综合治疗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溃疡创面难愈的原因并寻找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糖尿病性溃疡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及神经病变,抗感染治疗,将溃疡创面分为四期,分期治疗.结果 16例溃疡创面经换药愈合,11例经植皮或(和)皮瓣修复创面愈合.结论 在全身治疗基础上对溃疡创面进行分期干预和整体外科手术的系统治疗,对加快溃疡创面早期愈合,缩短疗程,降低致残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利刚;朱海燕;葛礼正;焦洋;刘文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注射过程中心理辅导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为了了解心理辅导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注射疼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5月在同一生殖中心由同一人注射的(皮下、肌肉)199例患者(2 962例次注射),随机分为心理辅导组101例(1 500例次注射)和对照组98例(1 462例次注射).结果 心理辅导组无论是皮下注射还是肌肉注射,疼痛的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妊娠率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 心理辅导是减轻注射疼痛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能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付应云;吴丽敏;桑美英;刘雨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治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癌并发梗阻21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并梗阻43例.结果 64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Ⅰ期切除吻合44例(右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21例,左半结肠直肠Ⅰ期切除吻合23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3例,伤口感染7例,切口裂开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2%,除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外,其他病例均通过非手术治疗痊愈,随访统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52.5%,35.7%.结论 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结肠癌并梗阻是可行的,而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正确的术中操作和围手术期处理,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所裨益.

    作者:彭爱国;金小顺;赵怀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542例多瓣膜病变手术经验

    目的 总结多瓣膜病变的手术经验.方法 2001年9月至2008年12月对542例患者行2个或(和)2个以上瓣膜手术.术前心功能(NYHA)Ⅲ~Ⅳ级者392例.MVR+TVP 229例,DVR 205例,DVR+TVP 81例,多瓣膜+CABG 4例,左心房血栓清除、左心耳结扎125例,心脏瓣膜及心内膜SBE赘生物清除19例.结果 全组术后死亡10例,占1.85%,其中DVR 5例,MVR+TVP 3例,DVR+TVP 1例,DVR+TVP+CABG 1例.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21.22%(115/542),室上性心律失常常见.结论 进一步掌握多瓣膜病变手术指征,完善手术技能,强化围手术期处理,提高多瓣膜病变的手术成功率仍有较多空间.

    作者:李峰;周汝元;车轰;彭磊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BNIP3在人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BNIP3在人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髓母细胞瘤组织,10例正常小脑组织中BNIP3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 30例髓母细胞瘤组织标本中有19例表达BNIP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NIP3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核;BNIP3表达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BNIP3表达阳性组的累计生存情况较阴性组差,Cox回归分析表明BNIP3的高表达是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NIP3高表达在髓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

    作者:罗靖;程宏伟;冯春国;徐培坤;肖瑾;李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咽喉部淀粉样变1例报告

    患者,女,33岁.因声嘶渐加重7年余,吞咽疼痛4 d余,于2009年3月31日入院.7年前出现声嘶,未予处理;4 d前出现咽痛及进食梗阻,子抗感染对症治疗,咽痛好转.

    作者:朱玲;刘钢;宋若会;屠彦红;金龙;陈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丘脑区脑出血手术方法的探讨

    我院2005年8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103例高血压丘脑区出血患者,其中75例经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现就丘脑区脑出血的手术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刘明;许春华;刘玉河;刘启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钙离子拮抗剂治疗早产的对照及研究

    目的 探讨钙离子拮抗剂在早产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对心痛定治疗组(31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心痛定组及安保组治疗后显效时间分别为(39.14±18.76)min及(36.50±17.53)min;保胎成功率分别为70.97%(22/31例)及76.67%(23/30例),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分娩时孕周、体质量、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分别为8例(25.8%)和26例(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痛定在治疗早产中作用与安宝相同,且不良反应轻微,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作为一线保胎药物应用.

    作者:陈华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其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探寻HLD肝硬化程度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57例HLD肝硬化患者于空腹静息状态下门静脉内径(Dpv)和脾静脉内径(Ds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脾静脉血流速度(Vspv),计算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pv),同时进行肝功能检查,并以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 ①HLD肝硬化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度明显减慢,脾静脉血流量增加,肝功能损害越严重,变化越明显.②门静脉血流量在Child A、B级组比正常人增加,而在ChildC级组比正常人减少.结论 HLD肝硬化患者肝脏损害程度不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程度不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HLD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了解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作者:伍宏兵;王金萍;王宁新;许红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