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2例小儿急性肺水肿临床分析

徐卫华;金丹群;沈杨

关键词:肺水肿, 儿科疾病,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肺水肿救治措施.方法 分析32例临床资料,及时联合采用对症与对因治疗措施,正压通气改善呼吸道通畅及换气功能,减轻心脏负担,强心利尿,纠正酸中毒,维持内环境,改善循环以及使用解毒药.结果 28例抢救成功(87.5%),肺水肿2~6 d消退,死亡3例.结论 及时联合采用对症与对因治疗措施,肺水肿大多能得到控制.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9例脑膜瘤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95年至2009年收治并手术的19例脑膜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脑膜瘤Simpson Ⅰ级切除9例,Ⅱ级切除5例,Ⅲ级切除4例,Ⅳ级切除1例,Ⅴ级切除0例.术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16例,较术前明显好转2例,死亡1例.存活者术后随访6个月~14年,1例术后3年复发而再次手术.结论 脑膜瘤通过头颅CT和MRI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肭膜瘤好的手段.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选择手术入路,熟练的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复发及术后严重并发症.

    作者:王遵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外伤伴中枢性高钠血症28例分析

    高钠血症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在神经外科临床上常见到的高钠血症多数是由于失水过多导致血清钠相对增高引起,但有部分高钠血症表现为单纯的高钠血症,并无血容量的不足或失水表现,其血清钠纠正较为困难,尿钠排除量极低.

    作者:王诚;卓志平;罗代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介入治疗的疗效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介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在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入选141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DM)分为DM组(38例)和非DM组(103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即刻手术成功率和近远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 与非DM组相比,DM组平均冠状动脉病变处数、长病变、分叉病变和多支病变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两组之间的PCI操作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M组支架内再狭窄、再次血运重建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复杂,支架内再狭窄和远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需强化血运重建术后管理.

    作者:程静芳;辜和平;项学军;宋德明;乔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梅毒常见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评价

    梅毒螺旋体(TP)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又称苍白密螺旋体,由Fritz Schaudinn(1871-1906)和Erich Hoffmann (1868-1954)于1905年首次发现[1-2].

    作者:高坎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上及早诊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175例,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97例)和无斑块组(78例)两组,记录所有患者血脂情况,包括:三酰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水平(FBG),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同时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史等病史,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斑块组高血压发病率、TC、TG、LDL-C、apoB、Lp(a)、FIB浓度、糖代谢异常发病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均<0.05),两组间吸烟饮酒史、载脂蛋白A(apoA)、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浓度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

    作者:金远志;王邦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注射过程中心理辅导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为了了解心理辅导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注射疼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5月在同一生殖中心由同一人注射的(皮下、肌肉)199例患者(2 962例次注射),随机分为心理辅导组101例(1 500例次注射)和对照组98例(1 462例次注射).结果 心理辅导组无论是皮下注射还是肌肉注射,疼痛的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妊娠率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 心理辅导是减轻注射疼痛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能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付应云;吴丽敏;桑美英;刘雨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珂立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国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方法 将18例孕32周前出生且在出生后6 h内入NICU的早产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经气管插管滴入珂立苏后拔管,联合N-CPAP辅助呼吸,观察应用珂立苏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X线胸片的变化以及N-CPAP参数的变化(氧浓度、呼气末正压).结果 应用珂立苏联合N-CPAP预防RDS,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及氧合情况;N-CPAP参数(FiO2、PEEP)明显下调.结论 珂立苏联合N-CPAP预防RDS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及氧合状况、下调N-CPAP所需的参数、缩短N-CPAP使用的总时间.

    作者:丁为秀;李洁;谢晓曼;何贤明;张海峰;汤薇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72例内固定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和影响因素,以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疗效.方法 2000年以来收治19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内固定治疗并获随访者72例,时间平均为11个月.60例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4例患者用Gamma钉,3例股骨近端髓内钉,其他内固定5例.通过对住院期间和门诊随访的临床资料观察,回顾性分析股骨粗降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和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结果 72例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术后死亡1例,其他71例患者随访5到18个月(平均时间是术后11个月).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髋关节功能良好62例,占87%.9例患者术后有并发症:2例伤口愈合不良为早期并发症,髋内翻2例,缩短1例,感染1例,断钉1例,退钉1例,不愈合1例.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应合理选择内固定方式.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是:骨折端的几何形态、骨骼质量,内固定物的选择,小粗隆的复位及保持股骨内后侧骨皮质的完整性,手术创伤对老年患者的影响.

    作者:陈家麟;严伟;陈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读片窗(6)

    患者,女,74岁,左侧肢体无力伴口齿不清一天.CT检查所见 右侧后颅凹近乙状窦旁见大小约7.6 cm×5.6 cm×7.3 cm的稍高密度肿块,密度尚均匀,周围见条弧形钙化带,轮廓略欠规整,边缘较清晰.

    作者:廖文彬;朱友志;陈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式的选择(附54例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手术治疗5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21例,患侧腺叶+峡部全切+对侧大部分切除25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2例,甲状腺全切6例.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9例确诊颈淋巴结转移及10例颈淋巴结肿大者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结果 术后随访1个月~6年,无死亡病例,暂时性声音嘶哑2例,颈淋巴结转移1例,无甲状旁腺功能不全,未发生远处转移.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方宜根据具体情况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加行对侧大部(次全)切除及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

    作者:张兴海;马成权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32例小儿急性肺水肿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肺水肿救治措施.方法 分析32例临床资料,及时联合采用对症与对因治疗措施,正压通气改善呼吸道通畅及换气功能,减轻心脏负担,强心利尿,纠正酸中毒,维持内环境,改善循环以及使用解毒药.结果 28例抢救成功(87.5%),肺水肿2~6 d消退,死亡3例.结论 及时联合采用对症与对因治疗措施,肺水肿大多能得到控制.

    作者:徐卫华;金丹群;沈杨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4例诊治体会

    目的 分析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对比,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病理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44例患者进行术前病理与术后病理对比、分析,总结其临床意义及外科对策.结果 术后病理仅1例(2.27%)仍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其余均证实为腺癌.其中2例伴有肝转移,1例肠系膜种植转移,26例已有局部淋巴结转移.Kappa值为0.286,术前术后差异较大.结论 诊断为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肿瘤绝大多数(97.72%)已存在癌变,部分已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故应予积极的外科处理.

    作者:王刚;童创;王建国;王家米;何磊;曾永庆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

    目的 分析常见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78例,评估内容包括结节数目、大小、密度、轮廓、钙化、强化,以及腺体体积、颈部淋巴结和周围侵犯等情况.结果 本组78例,单发结节37例,多发结节41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40例,甲状腺腺瘤22例,甲状腺癌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的结节大小、密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数目、轮廓、钙化、边缘强化,以及腺体体积、密度、增大淋巴结和周围间隙改变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握各种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特点及腺体与周围结构关系和颈部淋巴结情况,对甲状腺结节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舒荣宝;程刘兵;罗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基础药物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及6个月内喘息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P<0.05);治疗组在3、6个月内喘息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等于4.44与3.91,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有一定疗效.

    作者:汪俊兰;桂金贵;郭占霞;徐朝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细辛脑联合维生素K1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细辛脑联合维生素K1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抗感染.化痰止咳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细辛脑和维生素K1联合治疗.结果 通过追踪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细辛脑联合维生素K1不仅可有效减少支气管痉挛,且可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衍圣;王俊男;郑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患者对血脂及对心肌缺血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冠心病诊断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5例应用辛伐他汀、鲁南欣康、阿司匹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55例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3],接受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血脂及心电图的ST-T段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血脂调控和心电图上的ST-T段缺血性改变均明显优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能有效地改善心肌缺血的治疗和并且能够降低血脂.

    作者:曾昌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钙离子拮抗剂治疗早产的对照及研究

    目的 探讨钙离子拮抗剂在早产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对心痛定治疗组(31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心痛定组及安保组治疗后显效时间分别为(39.14±18.76)min及(36.50±17.53)min;保胎成功率分别为70.97%(22/31例)及76.67%(23/30例),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分娩时孕周、体质量、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分别为8例(25.8%)和26例(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痛定在治疗早产中作用与安宝相同,且不良反应轻微,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作为一线保胎药物应用.

    作者:陈华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其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探寻HLD肝硬化程度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57例HLD肝硬化患者于空腹静息状态下门静脉内径(Dpv)和脾静脉内径(Ds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脾静脉血流速度(Vspv),计算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pv),同时进行肝功能检查,并以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 ①HLD肝硬化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度明显减慢,脾静脉血流量增加,肝功能损害越严重,变化越明显.②门静脉血流量在Child A、B级组比正常人增加,而在ChildC级组比正常人减少.结论 HLD肝硬化患者肝脏损害程度不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程度不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HLD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了解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预后的判断.

    作者:伍宏兵;王金萍;王宁新;许红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糖尿病性溃疡的综合治疗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溃疡创面难愈的原因并寻找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糖尿病性溃疡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及神经病变,抗感染治疗,将溃疡创面分为四期,分期治疗.结果 16例溃疡创面经换药愈合,11例经植皮或(和)皮瓣修复创面愈合.结论 在全身治疗基础上对溃疡创面进行分期干预和整体外科手术的系统治疗,对加快溃疡创面早期愈合,缩短疗程,降低致残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利刚;朱海燕;葛礼正;焦洋;刘文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读者·作者·编者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