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太阳病中风、伤寒两证的临床鉴别

徐鑫;张国骏;李爽

关键词:太阳病, 中风证, 伤寒证, 鉴别
摘要:太阳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而中风、伤寒两证则是太阳病中基本的两个证型,所以明确两证的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故从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的起病经过、发病时间,以及患者的素体状况等几个方面来对两证进行鉴别分析,冀有裨于临床工作者辨证论治之用.
天津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术后康复汤促进妇科术后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自拟术后康复汤对促进妇科手术后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术前基础治疗相同,试验组术后12 h即服用术后康复汤浓煎剂50 mL,2次/d,共3 d.对照组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2d,不服用术后康复汤.观察两组排气、排便时间,术后病率,切口甲级愈合率,术后血红蛋白(Hb)、血浆纤维蛋白原(兀B)、血浆D-D二聚体.[结果]试验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Hb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B、D-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术后康复汤能有效促进肠蠕动、显著降低术后病率、预防术后感染、减少下肢血栓形成,迅速升高血红蛋白,减少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剂量及疗程,降低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殿荣;王建玲;王瑞;张崴;胡丽萍;王玉华;吕力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仲景方治疗乙型肝炎证治发微

    通过文献<伤寒论>方,并结合临床经验与体会,试从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临床治疗等方面分型论述,归纳并探讨了仲景方在乙型肝炎的临床运用规律,以期促进对病毒性肝炎的理论及临床的认识.

    作者:任存霞;孔凡;黄海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何任教授扶正祛邪思想研究

    何任教授,中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全国首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首届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何老70余年的中医教育、临床实践与研究,成就了卓然不凡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1].

    作者:何若苹;徐光星;顾锡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对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的几点意见

    回顾中成药复方源流,分析了目前中药复方发展现状.认为中成药复方体现中医特色,应当重视中成药复方研发;但研发过程中当注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从临床中寻找继承点,探讨研发新药的理论支撑,避免低水平重复.并通过苏黄止咳胶囊的研发过程进一步阐释了中成药复方研发的思路及方向.

    作者:晁恩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试论太阳病中风、伤寒两证的临床鉴别

    太阳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而中风、伤寒两证则是太阳病中基本的两个证型,所以明确两证的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故从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的起病经过、发病时间,以及患者的素体状况等几个方面来对两证进行鉴别分析,冀有裨于临床工作者辨证论治之用.

    作者:徐鑫;张国骏;李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晚期肿瘤中医常用治法探讨

    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表明,对于晚期肿瘤,中医药治疗能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其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主要介绍临床中晚期肿瘤常用的8种中医治法,希望今后能结合现代医学及药理研究的进展为中西医结合防治晚期肿瘤寻找到新的突破口.

    作者:葛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正天丸治疗头痛临床研究

    正天丸是首创于1985年的中成药复合组方,由钩藤、川芎、白芍、当归、地黄、白芷等15味中草药组成,具有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的功效,广泛适用于多种头痛.笔者将正天丸上市至今20余年有关临床研究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曹克刚;高颖;黄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对《金匮要略》惊悸病的辨析与研究

    惊悸病名,源自<内经>,系统论述惊悸病辨证施治,出自<金匮要略>.通过惊悸病名探讨,后世有影响医家对病因病机、疾病的性质、治疗方法、方药应用,以及现代临床应用研究和实验研究,从而掌握目前对<金匮要略>惊悸病研究概况,总结归纳仲景对惊悸病的辨证论治规律,找出切入点,有的放矢地深入研究,并能很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艾华;梁士鹏;曲道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加用清开灵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重症肺原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开灵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症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重症肺心病50例;对照组采用纯西药综合治疗48例,进行疗效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46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有效32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5);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的改善,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清开灵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重症肺心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其对血气的改善可能与其改善心、肺、血流、血管的功能有关.

    作者:齐秋俊;秦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孔树腊纯化山楂叶提取物的工艺考察

    [目的]考察山楂叶提取物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以金丝桃苷为指标,考察了上样量、洗脱溶剂的浓度及用量、树脂重复使用次数、再生后吸附力的恢复等.[结果]选择D101大孔树脂,上样量为树脂体积:生药=1:0.5 g(v/w),洗脱溶剂4倍量为70%乙醇.[结论]工艺经济简单实用,可以应用于纯化山楂叶提取物.

    作者:郝或;刘虹;吴帅;朱晓月;张德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亚健康状态预警指标体系构建设想

    亚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如何进行预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初步提出从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监测指标、量表和问卷评价指标、中医证候等方面构建亚健康状态预警指标体系的设想.

    作者:李先涛;于春泉;王泓午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天津市大学生痤疮患病率及心理因素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天津市大学生面部寻常痤疮的流行现况并作心理因素分析.[方法]2008年9-11月对天津市2006~2008级在校大学生痤疮发病情况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 709例,现患寻常痤疮830例,总现患病率为48.57%,男性:42.46%,女性:51.96%.两性间现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回避、焦虑及综合总分的疾病组和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各种压力不是导致痤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但是痤疮的发生会影响大学生社交行为及情绪苦恼状态.

    作者:夏庆梅;高岩;李戈;步怀恩;王泓午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针刺干预脑梗死侧支循环重建的分子机制研究

    脑梗死发生的病理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但是其始动环节是由脑缺血所触发,由于脑血流占心输出量的13%,而本身又不能丰富贮存能量,因此,脑组织对血液循环的依赖性比其它任何器官更大.脑血管堵塞后,其支配区能否重新获得代偿血流决定着该区脑细胞的命运.好的侧枝血供对限制脑缺血性梗死范围及对自发性或药物诱导的再通是重要的前提条件.改善脑循环是治疗脑梗死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从侧枝循环角度研究脑梗死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脑梗死发生后,促进侧枝循环包括两个方面:侧支血管的及早开放与启动和血管的新生.

    作者:杜元灏;李晶;石磊;樊小农;郑健刚;盂智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点按头痛患者列缺穴配合针刺止痛96例观察

    笔者用点按列缺穴治疗头痛迅速止痛,配合针刺治疗,效果甚佳.近6年来,运用此经验在临床中治疗头痛患者9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兰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辨病与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辨病与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NAS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辨病组给予疏肝丸;辨证组在疏肝丸基本方的基础上根据辨证进行加减,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肝功能、血脂及肝脏彩超变化.[结果]辨证组总有效率为85.O%;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结论]应用疏肝丸基本方及其加减治疗NASH均有明显疗效,并未发现辨证与辨病治疗的区别.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对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成方制剂功能主治一些问题的探讨

    中药成方制剂功能与主治项内容是指导临床正确用药的依据,对人们正确认识中成药治疗作用具有导向作用.对<中国药典>成方制剂在功能表述方面以及功能与主治的对应关系之间等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白晓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基于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的证候/证候要素提取研究木

    [目的]探索运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对四诊症状的分析,提取中医的证候,证候要素.[方法]对于临床采集的1787例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37个四诊症状,采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对未经事先辨证的症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得到39组四诊症状的组合,经初步诠释,发现存在有肾阳虚、肝气郁结、肝脾不和、肝胃不和、气阴两虚、心气虚等证候.涉及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主要有心、肝、脾、胃、肾,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有气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痰、湿、热.[结论]通过运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分析方法对基于临床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的一些症状组合可为中医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王天芳;吴秀艳;陈建新;于春光;赵燕;李志更;西广成;王庆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葛花醒酒汤抑制小鼠乙醇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葛花醒酒汤对小鼠肝纤维化模型星形细胞活化、转型和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粘连蛋白(LN)水平的影响,探讨葛花醒酒汤对小鼠乙醇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0只、模型组25只,治疗组25只,采用白酒灌胃[60°白酒,0.015 mL/20(g·d)]的方法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12周末处死小鼠,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Desmin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血清PⅢP、LN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GFAP、Desmin表达增加(P<0.01),血清PⅢP、LN水平升高(P<0.05),纤维组织增生较明显.和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肝组织GFAP、Desmin表达减少(P<0.01),血清PⅢP、LN水平降低(P<0.05),纤维组织增生不明显.[结论]葛花醒酒汤可以有效抑制小鼠乙醇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苏金玲;姜希娟;李广斌;宋星星;范英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红藤方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藤方对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选用SD成熟雌性大鼠建立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模型.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方式的红藤颗粒剂含药血清作用24、48、72和96 h后对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生长的影响,用达那唑含药培养液作阳性对照.[结果]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培养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相应时间后,细胞的增殖活性随含药血清浓度升高而降低,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随作用时间延长而降低,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结论]红藤方颗粒剂可显著抑制大鼠体外培养的内膜细胞的生长.

    作者:刘津晕;张婷婷;束兰娣;戴德英;曹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辨证分型与Fas/FasL蛋白表达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分型与Faa、FasL蛋白表达的相关性,解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辨证分型的物质基础.[方法]选择9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中脾肾阳虚、肾阴阳两虚、肝肾阴虚者各30例;另设15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印迹杂交技术检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正常人骨髓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Fas蛋白、FaaL蛋白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而且脾肾阳虚组、肾阴阳两虚组与肝肾阴虚组组间Fas蛋白、FaaL蛋白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P<0.05或P<0.01),按脾肾阳虚组、肾阴阳两虚组与肝肾阴虚组次序依次升高.[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辨证分型与Fas、FasL蛋白表达存在相关性,可作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辨证分型的物质基础.

    作者:刘宝山;顾民华;王兴丽;戴锡盂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天津中医药杂志

天津中医药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