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信息化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郭艳萍

关键词:护理管理, 信息化, 应用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众多领域,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在护理工作中普及信息化管理技术,其在提高护理工作的细致化、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本文对信息化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做一讨论.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直肠癌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本研究收集36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其中,采用腹会阴联合根治切除术(miles手术)22例,经腹直肠癌切除、低位吻合(直肠前切除dixon手术)11例,乙状结肠造漏3例.对本组36例直肠癌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杨锦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甲亢治疗后引起的甲减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甲亢治疗后引起的甲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90例甲亢治疗后引起的甲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9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5例患者.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优甲乐进行治疗,给试验组患者在使用优甲乐的基础上,加用还少胶囊进行治疗.结果:在实验组的145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90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30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23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7%.在对照组的145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80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35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2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6%.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甲亢治疗后引起的甲减疗效确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安全可靠.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娟;张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在疼痛护理中使用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50例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疼痛护理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等.结果:术后疼痛护理是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恢复良好,对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对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时应用护理干预程序,是减轻患者疼痛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谢志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可必特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目的:对可必特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9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必特氧雾化治疗;对照组45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喘憋及肺部细小湿啰音的消失时间,进而对可必特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经过1个疗程7天的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细小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45例患儿,显效率为88.9%;对照组45例患儿,显效率为75.6%.观察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无1例死亡,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可必特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很好的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中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抢救一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合并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合并呼吸骤停患者进行抢救的有效措施.方法:为我院收治的一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并呼吸骤停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并进行用药治疗和长时间的积极抢救.结果:该患者经过12个小时的积极抢救后,意识恢复,呼吸和生命体征平稳,成功脱机.为该患者使用气囊、面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其哮喘病情得到缓解,在2个小时后拔出气管插管.此后经3天的常规治疗,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现其合并呼吸骤停应积极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为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进行个体化治疗.

    作者:夏云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社区慢性阑尾炎患者29例的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阑尾炎的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慢性阑尾炎患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误诊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这29例慢性阑尾炎患者均被误诊为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在手术过程中或后续治疗中得到明确诊断,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慢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且病程较长,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避免发生盲目手术的情况,为患者减少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黄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效果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这类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发病过程及治疗方法.本文着重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防治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李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外科急腹症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2例急性重症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病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66例患者均基本痊愈出院,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在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护理中,尽量明确急腹症的原因,积极抢救重症病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胃肠减压与补液、输血、抗感染等关键工作,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必要手段.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艳丽;张淑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标准预防措施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防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标准预防措施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防护中的作用.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标准预防知识和技术培训,并给予相关硬件建设,观察其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效果.结果:实施标准预防措施以来,医护人员的烫伤和医疗锐器损伤发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工作人员损伤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玉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同分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不同分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照Scharzker的分型方法,进行不同分型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对63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3个月到3年,平均为17个月.在随访的63例患者中,有53例的治疗效果是优,8例的治疗效果为良,仅2例的治疗效果为差,治疗的优良率达到92.06%.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根据其特点,选择相应的固定方法,进行解剖复位,实施固定术、植骨术以及恰当的早期功能锻炼,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库尔班艾克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进行胸腔镜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胸腔镜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8例胸腔镜辅助胸外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舒适度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腔镜辅助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明显提高其舒适感和满意程度,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易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复发翼状胬肉显微切除联合羊膜及自体角膜缘移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复发翼状胬肉显微切除联合羊膜及自体角膜缘移植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72例(90眼)复发翼状胬肉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胬肉切除术+羊膜移植术(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AMT),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胬肉切除术+羊膜移植术(AMT)+自体角膜缘移植术(Limbal autograft transplantation,LAT).结果:对照组36例(44眼)经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4.3±2.2)月.随访期间,11眼眼球运动障碍消除,眼睑球粘连解除;7眼状况得到改善;其中10眼复发,复发率为22.73%.观察组36例(46眼)经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5.2±1.6)月.随访期间,13眼眼球运动障碍消除,眼睑球粘连解除;4眼状况得到改善;其中,3眼复发,复发率为6.52%.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技术+羊膜移植术(AMT)+自体角膜缘移植术(LAT)治疗复发翼状胬肉,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冬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方法

    目的:探讨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28例难治性贫血患者(MDS-RA组)及32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MA组)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的骨髓形态检验结果.结果:MDS-RA组患者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明显多于MA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细胞减少、幼红幼粒细胞及MCV>100fl占据的比例低于MA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贫血患者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病态造血有相同之处,不同的是,难治性贫血临床诊断要将病态造血情况综合考虑在内,而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诊断以骨髓形态学红系巨变为主.

    作者:徐兰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中西药房合并在改善药学服务质量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中西药房合并在改善药学服务质量中的意义.方法:通过总结历年文献资料及临床工作经验,分析目前药学服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中西药房合并有利于整合医院的药学资源,便于管理,节约人力成本;还可以腾出中药房占用的面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同时,患者取药方便,不用中西药房分开排队、两头跑,简化了取药流程,节省了时间,也解决了午间中药取药问题.结论:中西药房合并为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患者取药提供了便利,药学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作者:陈荣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应用尿激酶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5月收治的40例需进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20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尿激酶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再梗死发生率和再灌注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梗死发生率和再灌注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

    作者:韦定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Billroth式胃大部切除术治疗50例急性胃溃疡穿孔的疗效

    目的:探讨毕Ⅰ(Billroth)式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入住的急性胃穿孔患者50例,均采用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治疗,以Visick标准评价其疗效.结果:本组50例胃溃疡患者,术后恢复到Ⅰ级者22例,恢复到Ⅱ级者23例,恢复到Ⅲ级者5例,无Ⅳ级患者.随访发现,仅出现吻合口溃疡1例,复发者1例.结论: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手术能解决溃疡及穿孔的问题,且复发率、死亡率低,对具有手术指征的急性胃溃疡穿孔患者较为适用.

    作者:闫勇;张海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评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社区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12例高血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8例与对照组54例.治疗组给予综合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1%(54/58),77.8%(42/54),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常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宫外孕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并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方法:对两院2010年10月~2011年9月期间两院收诊的127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6例患者进行了传统的开腹手术,其余61例患者进行了腹腔镜手术.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术后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进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开腹手术,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术后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开腹手术患者的相应时间要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较传统的开腹手术有诸多优势,如创伤较小、患者所需的恢复时间短、并发症较少等优点,且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效果,是目前在治疗宫外孕时值得值得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惠;蔡永松;覃雄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形式和特点.方法:对2009年7月到2013年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非糖尿病和糖尿病两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形式及特点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患有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的并发症几率和病死率均明显高出非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并发症几率和病死率均明显高出非糖尿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临床治疗应在确诊的情况下,对患者的血糖进行严格控制;及时有效地处理好随机出现的并发症,特别是针对心源休克和急性左心衰并发症的有效治疗,可将本病的死亡率降到低.

    作者:李鹏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用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天王补心丸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在观察组的6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25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5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8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在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12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1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9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中没有人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有6人出现了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而且不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