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缺血预处理诱导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马冠峰

关键词:脑缺血预处理, 信号, 感受器, 传感器, 效应物
摘要:Kitagawa和colleagues证明了人脑具有自身保护作用并提出了脑缺血预处理的概念,即一次或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对以后较长时间的缺血性损伤都可产生显著的耐受性.有研究显示,这种耐受性主要是由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所引起的.笔者此次就脑缺血预处理诱导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进行一下论述,希望可以促进此项研究的进展.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宫外孕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

    宫外孕,又名异位妊娠,是指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的妊娠,根据着床部位不同,有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多见.宫外孕的治疗有多种选择,这取决于患者对生育要求,宫外孕包块的大小、位置和患者的身体状况.近年来宫外孕发病率不断上升,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率也有明显提高,在破裂前确诊者增多.要求保留输卵管保留生殖能力而采用保守治疗者也明显增多.我院2010-2011年共收治57例宫外孕患者,其中26例采用甲氨蝶呤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片口服保守治疗成功.

    作者:徐喜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二次剪脐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二次剪脐法与传统剪脐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脐部出血和愈合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出生的新生儿5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0例采用二次剪脐法,对照组290例采用传统剪脐法.比较观察两组在新生儿脐炎、脐部出血的发生率和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能有效降低脐炎、脐部出血的发生率,缩短愈合时间,与传统剪脐法相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剪脐法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和缩短愈合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疾病缠身,且有心理上、经济上等多重痛苦,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就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现代化中医院血液净化室的护理人员,更应该对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有更系统的了解,并把工作做的尽可能的是活、细致和实用.

    作者:丁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探讨新生儿黄疸临床实效借鉴价值体会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出生28天内)、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增高,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病理特征.分为生理黄疸、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危及生命,要早期诊断和救冶.并发症表现为脑机能受损,病理路径是脂溶性游离胆红素增加,透过血脑屏障引起严重脑细胞损坏而遗留日后脑瘫.因此,预防,救治及护理十分重要,实施积极防治监护疾病的方案,更能赢得患儿康复的功效.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8小时出现,第2周后,黄疸开始减少.新生儿病理黄疸,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发现快程度重,消退晚或退而复发等、严重者,因脂溶性游离胆红素增加而透过血脑屏障、引起严重脑细胞损坏.确诊后应立即就诊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付晓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治疗和护理

    创伤性休克属于低血容易性休克,多见于容性快速失血,如大血管损伤、创伤等病人.这类病人常以脏器或组织受损为主.也有其他脏器损伤的病人由于大量失血、失液,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导致休克.这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紧急情况,需要及时正确、完善地处理,以帮助患者摆脱生命危险.本文意在探讨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治疗和进行有效护理的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董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如何与危重肿瘤患者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与患者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也可以说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服务对象之间形成和发展的一种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工作性、专业性、帮助性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护患双方的身心健康.当前医疗环境复杂,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造成医患之间的不和谐事件时有发生,而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长、直接,容易引发纠纷,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因此,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护士占主导地位.肿瘤患者在整个诊治和康复的过程中,内心里都存在着较大幅度的变化,且会表现出各种不良心态.这些不平衡或心理障碍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治疗的效果和患者康复.如果得不到解决,治疗效果会深受其影响,甚至会前功尽弃,这充分证明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也可以说与肿瘤患者建立和谐的关系,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的肿瘤临床护理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如何与肿瘤患者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邓太美;刘长英;杨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卡维地洛.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1年后心功能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93%、73%,两组间的心功能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卡维地洛能够治疗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且副作用较小.

    作者:牛阿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血管病人的心理分型及护理

    当前,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其多见于中老年人,并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大多会遗留有语言障碍、偏瘫等后遗症,使患者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从而引起烦躁或抑郁等心理障碍.然而,患者心理状态的好坏,会对其疾病的转归产生重要的影响.笔者在本文中从现代护理观出发,针对脑血管病人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了分型,并对每种类型的病人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方法,以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患者疾病的影响,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树立战胜病魔的积极心理,以大程度地促进病人疾病的恢复,帮助病人提高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娟;王耿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胰腺癌细胞中AKRlB10表达对溶瘤腺病毒潜能的影响

    胰腺癌细胞PaTu8988T对溶肿瘤腺病毒Ad5敏感度高于PaTu8988S,可能是因为后者AKR1B10高表达所致PaTu8988T- AKR1B10稳定细胞系AKR1B10高表达,对Ad5的敏感性也降低了

    作者:杨少龙;徐文涛;杨晓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呋喃唑酮厌恶治疗酒依赖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呋哺唑酮厌恶治疗在酒依赖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戒断反应消失、躯体状况稳定结合心理治疗后即子出院;研究组患者在戒断反应消失,躯体状况稳定后服用呋喃唑酮7天,在服用第10天后使用厌恶治疗连续4次并结合心理治疗.随访3个月、6个月和1年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3个月、6个月时随访,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1年时,两组复饮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呋喃唑酮厌恶疗法对酒依赖患者的中短期疗效较好,但长期疗效欠佳,预防复饮需结合多种治疗方法.

    作者:陈倩倩;范爱月;汤义平;陈文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主诉咽痛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临床表现为咽痛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并不少见,容易误诊和漏诊,给治疗造成困难.鉴于本病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且临床变化复杂,本文就32例主诉为咽痛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陈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碘伏与小苏打结合克霉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碘伏与小苏打分别结合克霉唑治疗霉菌性明道炎的疗效.方法:①碘伏组:该组患者均采用碘伏联合克霉唑的方法治疗霉菌性阴道炎,首次治疗时先用温热的生理盐水冲洗阴道,然后用消毒棉球浸泡0.05%碘伏溶液后擦洗阴道壁,反复擦洗3次;此外,每晚睡前要清洗外阴,然后将一枚克霉唑检(江西瑞金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置于阴道深处;②小苏打组:该组患者均采用小苏打联合克霉唑的方法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先用20ml的注射器抽取4%碳酸氢盐溶液冲洗阴道,然后每晚睡前要清洗外阴,并将一枚克霉唑栓置于阴道深处.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一周,在治疗期间均不服用抗生素.结果:碘伏组的痊愈率(94%)明显高于小苏打组的痊愈率(48%),且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小苏打组的好转率(10%)要高于碘伏组的好转率(4%),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碘伏组的无效率(4%)要显著低于小苏打组的无效率(10 %),两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碘伏组总的有效率(96%)也要远高于小苏打组的总的有效率(76%),且两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碘伏联合克霉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较之于传统的小苏打联合克霉唑治疗法,治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且快速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高先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糖尿病社区防治的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社区防治策略.方法:对我社区26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非为教育组和对照组,教育组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定期给予血糖测量和健康教育的社区恢复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空腹血糖进行比较.结论: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比较,教育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医务人员应当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防治工作,由此对于患者的血糖控制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并能够有效降低该病的病死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鲍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马尾综合征的研究与临床诊治

    马尾综合征(CES)是由于马尾神经受到压迫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临床试验和国内外文献报道也不少.本文对CE S的概念、病因、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陈聪;李伟;刘贵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做好食品微生物检验中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是做好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就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果集和保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确保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马天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使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几种不同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段骨颈骨折中的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诊断标准选取我院120例具有手术指征且需择期行股骨头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骨水泥型单动头置换组(Ⅰ组)、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组(Ⅱ组)、和非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组(Ⅲ组).比较3组手术方式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结果 3组股骨头置换术均获成功,经术后随访对比,Ⅱ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Ⅱ组假体松动、髋臼磨损、异位骨化、关节活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2.5%,显著低于Ⅰ组的50%Ⅲ组的47.5%;Ⅱ组死亡率10%低于Ⅰ组的12.5%和Ⅲ组的1 5%;Ⅱ组假体稳定性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Ⅰ组和Ⅲ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针对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术能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康复能力,降低死亡率,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曹多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研讨支气管哮喘病理阐述治疗和护理措施要点

    支气管哮喘是免疫性、呼吸道性共同参与病理过程的疾病.所病理改变是是机体由于外界的过敏原及非过敏因素及体内多种细胞参与炎症,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而导致高气道可逆性的痉挛、狭窄,引发临床反复发作性喘息,喘憋、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特点不易治愈易反复发作,并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与肺心病等并发症,提倡预防为主,早期诊断、有效治疗都利于疾病的转归及患者康复,有着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刘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降压治疗

    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可进一步加重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损害,降压治疗可使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下降10%,将患者血压降至<130/80mmHg是较为理想的状态.目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是治疗糖尿病伴发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作者:朱卫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卒中后肢体麻木中医治疗进展

    卒中是全球性的常见病,病患以中老年人多见,病症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等症状、因其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发病率高、合并症多、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已成为造成死亡原因的三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卒中后肢体麻木是卒中患者常见的病症,本文就中医在治疗率中后肢体麻木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简单阐述,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黄义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剂量硫酸镁对小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硫酸镁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方法:将144例喘息性疾病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静滴3天,计数显效、有效、无效病例.结果:治疗组显效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硫酸镁对小儿哮喘性疾病有显著平喘作用.

    作者:邹登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