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艳亚
传统中药汤剂具有吸收快,疗效迅速,便于随证加减的特点.然而,影响中药汤剂疗效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煎煮时间、火侯、加水量,中药饮片的质量,调剂人员的操作等因素.本文就中药调剂人员操作因素对中药汤剂疗效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发挥出中药汤剂的疗效,服务于患者.
作者:代希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多西紫杉醇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多西紫杉醇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MCF-7),用西亚基偶氮唑蓝(MTT)快速比色多西紫杉醇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研究法检测其不同时间的浓度依赖效应及时间依赖效应,在光镜下观察多西紫杉醇作用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凋亡及周期的改变.结果 多系西杉醇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MCF-7)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有浓度及时间依赖效应,光镜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到细胞凋亡率随时间增加明显提高,呈时间依赖性.细胞周期变化显示多西紫杉醇可使得G2朋期细胞增多.G2m期细胞和S期细胞的比值也随剂量呈递增关系,有丝分裂量阻,导致凋亡.结论 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并且能诱导癌细胞凋亡.多系紫杉醇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与细胞阻滞有密切关系.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云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开展社区儿童视力保健工作,有利于发现儿童的早期视力异常,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治疗,以提升社区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对于本社区0-7岁的4709名儿童开展视力保健工作,筛查与分析儿童的视力异常情况,对于提力不良者进行治疗.结果:本组4709名儿童中,检出视力不良者1245例,总检出率为26.4%.本组检出观力不良者1245例,其中708例为新发现的,过去在其他医疗单位诊断为弱视432例.经本社区进一步筛查、新确诊为弱视的儿童334例.在334例弱视儿童中,330例接受医院眼科门诊治疗,经过社区的定期随访,基本治愈为182例(55.2%),进步为140例(42.4%),无效为8例(2.4%).结论:开展社区儿童视力保健工作,对干预防儿童低视力现象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是社会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作者:林毅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对慢性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住院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日常生活的恢复.
作者:蒋惠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碘酊在临床创伤换药中的应用.更有效的使患者伤口愈合.方法:对我院274例机械损伤伤口和感染伤口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其中137例患者使用2%碘酊处理伤口,并对比愈合效果.结果:用2%碘酊处理伤口的患者效果显著.结论:2%碘酊处理治疗感染伤口及褥疮既简单易行,又经济实用,既减少病人痛苦,又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锡俊;谢秀英;杨德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心血管系统的危急重症,如救治不及时,患者猝死的几率很大,因而容易引发医疗纠纷.本报告中,患方对医方出示的死因证明不服,要求进行尸体解剖,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科患者为男性,41岁,因反复腰痛2年,加重1月入院.现病史:患者2年前于劳累后出现腰痛、改变体位时疼痛明显,自行予以外贴后改善,其后症状时有反复,患者昨日出现胃脘部隐痛,呕吐后诱发腰痛.体格检查:BP140/50mmHg,心率62次/分,律齐、无杂音.入院诊断:(1)腰椎间盘突出征;(2)浅表性胃炎.CT显示其腰5骶1椎间盘膨出并右后突出;腹主动脉、髂动脉硬化,必要时CTA除外血管病变.腹主动脉壁钙化灶内移,多考虑为血管壁病变.ECG显示:(1)窦性心律;(2)左室面电压偏高;(3)Tv5.v6双向改变;(4)P波切迹低;淀粉酶500U/L.医院给出的死因是“心脏骤停,心源性可能性大”.
作者:周成庆;熊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10d序贯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在我院2010年1月~ 2011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抽取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此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治疗组(4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10d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另外一组为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待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HD根除率为92.9%、治愈率为9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对照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71.4%、治愈率为85.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结论:应用10d序贯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消化性溃疡治疗法.
作者:张中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AD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科治疗及转归诺果18例AD患者首发症状多为胸部和或背部剧烈疼痛、腹痛、休克亦可为其首要表现;高血压是导致AD的主要原因;多层螺旋CT及MRI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和定位;止痛、降压是内科治疗重要的方法.结论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是挽救AD患者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冬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骨性关节炎(OA)是中老年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肢体困重麻木,行走困难.局部压痛.活动障碍等症状.目前治疗骨性关节炎的药品中,化学药品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激素作用,副作用明显且对消化道刺激较大,易产生医源性疾病.经我院采用中药内服和药物透入经皮给药,治疗骨性关节炎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慧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通心络,疗程均为6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组的患者的血脂永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斑块数目及总积分变化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 通心络能够有效的降低血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顾宏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社区综合防治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社区中高血压患者以及其他居民进行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采取综合防治干预,对照组不采取措施,对比两组治疗成效.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前后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高血压控制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防治干预方式,对干预防、控制和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的成效,具有推广价值与意义.
作者:葛向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表现肺隔离症的特点以及CT检查的价值.方法:分析22例肺膈离症患者的CT表现.结果:有11例患者表现为异常的主动脉供血;有12例患者的相对恒定的发病部位在左下肺后基底段;有14例患者有单房或者是多房的囊性肿块;4例患者有囊实性肿块;2例患者有实性肿块;2例患者局部肺野内有增粗以及增多的血管结构;有10例患者的病灶周围肺组织内有局限性肺气肿.结论:CT能够显示肺隔离症的具体部位以及异常主动脉的供血情况,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岳学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对患者进行安全用药是指要对患者对症下药,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病情、家族遗传病史、个人疾病史以及药物成份等因素,再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在为患者用药时,要掌握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剂量和时间要把握准确,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合理、有效和安全地用药.
作者:李雪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与妇产科医院感染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妇产科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围手术期选择抗菌药物时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严格控制术前给药时间及累计给药时间并不会增加妇产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的原则,严格控制和累计用药,防止医院感染.
作者:聂朝侠;郑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因素进行分析,总结预防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92例患者做回顾性调查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显示17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8%.结论:定期对我院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整体医疗水平.备皮时间尽量接近于手术开始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应遵循越短越好的原则,同时尽量避免夏季进行手术,对病房及手术室进行严格消毒.
作者:王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宫外孕,又名异位妊娠,是指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的妊娠,根据着床部位不同,有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多见.宫外孕的治疗有多种选择,这取决于患者对生育要求,宫外孕包块的大小、位置和患者的身体状况.近年来宫外孕发病率不断上升,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率也有明显提高,在破裂前确诊者增多.要求保留输卵管保留生殖能力而采用保守治疗者也明显增多.我院2010-2011年共收治57例宫外孕患者,其中26例采用甲氨蝶呤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片口服保守治疗成功.
作者:徐喜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进行小儿腹腔镜下腹部手术时,对患儿进行硬膜外麻醉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选择5-12岁ASAⅠ~Ⅱ级腹腔镜下行疝囊腹壁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患儿120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行常规气管插管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静脉全麻.B组60例,行基础麻醉后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紧用面罩给氧、辅助呼吸;术中连续监测HR、SBP、DBP、SpO2、PETCO2.结果:两组患儿术中安静、麻醉满意,肌松良好.结论:对于手术时间较短的小儿腹腔镜手术,硬腹外麻醉的效果确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是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曾开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联合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抽取44例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手术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22例.在手术前分别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进行麻醉.结果 B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麻醉后的生理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少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 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可以便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在麻醉过程中保持平稳,尽量减少或消除麻醉给手术过程带来的影响
作者:龚建;吴文玉;尹罗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卵巢囊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明例卵巢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CT诊断,分析CT诊断卵巢囊性病变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诊断发现、68例患者中有72个病灶,其中内膜异位囊肿23例,囊性畸胎瘤19例,卵巢囊腺瘤21例,卵巢囊腺癌5例,准确率为97.1%.结论:CT诊断可为卵巢囊性病变微创手术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输液中的风险因素及多部门合作的风险防范,提高患者的输液安全.方法 由护理部、医务科、医生、护士,药剂人员等共同完成输液患者的风险防范工作.结果 通过各部门参与风险防范,降低了输液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结论 输液工作涉及医院多个部门,只有紧密合作才能做好工作.
作者:朱清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