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散瘀化痰法治疗小儿肺炎后期湿罗音久不消失

月辰;庄欣

关键词:散瘀化痰, 清热解毒, 肺炎, 湿罗音
摘要:小儿肺炎在使用抗生素有效治疗之后,多在体温恢复正常时,肺脏的湿罗音亦随之消失.
天津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三散外涂治疗口腔及咽喉溃疡66例报告

    本院采用冰硼散、锡类散、牛黄散(简称三散)混合外涂的方法治疗口腔及咽喉部溃疡66例,同时口服P-转移因子口服液及金施尔康,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姜法祥;杨存礼;李连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27例

    糖尿病足[1],又称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动脉闭塞症,是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作者:张兰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雷诺氏病20例临床观察

    雷诺氏病是由于血管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肢端动脉痉挛的一种疾病,以阵发性四肢肢端(主要是手指)呈对称性苍白、麻木、疼痛、紫绀或紫蓝色为其特点.

    作者:李椿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红外热像观察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肢体温度的影响

    目的:通过红外热像观察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肢体温度的影响,以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87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采用针刺、西药、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肢体温度的变化.结果:针刺组治疗前后患者肢体温度的升高幅度优于西药组及中西药结合组(P<0.05或P<0.01),经治疗后针刺组患者肢体温度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临床效果较其他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程宇;石学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系列临床报告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中医、西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长处,为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CRF的长处提供了依据.并总结了江苏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防治CRF的系列临床经验,介绍了中医中药对CRF的三级防治新方法,既有大样本的临床总结、随访,又有独特的诊治经验,防中有治,治中寓防,防治结合.后以摘要形式报告了3类中药保肾片治疗CRF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肾脏中的内皮氧化LDL受体、细胞增殖因子TGF-β、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Ⅰ、Ⅳ型胶原的mRNA表达,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及促进其凋亡有关.

    作者:王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复语汤治疗中风失语63例观察

    中风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临床上由本病引起的语言障碍非常多见,约占发病患者的70%~75%.

    作者:李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试论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

    高脂血症是血脂的病理状态,饮食不节,过逸少劳是高脂血症形成的外因,肾精亏虚,肾阳衰弱是内因,基本病机在于脾失健运,分清泌浊功能失常,主要病理产物为湿浊,痰凝,瘀血.

    作者:钱小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散瘀化痰法治疗小儿肺炎后期湿罗音久不消失

    小儿肺炎在使用抗生素有效治疗之后,多在体温恢复正常时,肺脏的湿罗音亦随之消失.

    作者:月辰;庄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对宫颈糜烂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使用中药阴道泡滕片对实验性大鼠宫颈糜烂进行治疗,并与西药醋酸洗必泰进行对比,观察组织形态变化,同时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红细胞CRI分子免疫粘附功能测定,以研究中药阴道泡滕片对宫颈糜烂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如下.

    作者:王建玲;胡晓蕙;哈孝贤;萧美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儿退热颗粒的工艺优选

    目的:观察小儿退热颗粒的提取工艺,以确定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栀子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选小儿退热颗粒的提取工艺,同时以巴豆油致小鼠耳肿实验结果为参照.结果:确定了以14倍水煎,2 h,分两次提取的佳提取工艺.结论:采用正交设计和药效学考察的方法,优化提取工艺是可行的.

    作者:马莉;戴广训;唐永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血瘀型肺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血瘀型肺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血瘀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使用血府逐瘀胶囊,对照组使用肠溶阿斯匹林,28~30 d为1个疗程,将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血常规、血流变检查进行记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流变、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均有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为治疗血瘀型肺心病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学群;刘军;郑洪;禹玺;陶家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芪防海金汤治疗输尿管结石嵌顿性肾积水69例临床观察

    输尿管结石嵌顿性肾积水症是泌尿系统常见症之一,其结石虽有一定的自排率,但如果横径>0.6 cm,或停留时间较长,则较难排除,从而导致肾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作者:陈凌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药膳食疗辅助治疗艾滋病合并感染者探讨与运用

    药膳食疗是我国传统中医药领域的瑰宝,随着近年来对其基础理论和多种实践的更深一步探讨,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在治疗疑难疾病方面也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作者:贾晓元;黄卫平;周万里;彭自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疮疡血瘀证与活血化瘀

    目的:探索疮疡疾患的病理基础;中医、中西医治法治则;筛选活血化瘀中药,以促进治疗疮疡血瘀证的药物开发.方法:追溯自晋代至清代疡科治疗专著30余部,分析疮疡疾患的病因病机;统计疮疡内治处方出现率较高的中药排序,分析药物的功效分类.查阅现代文献,归纳血瘀证时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分析治疗疮疡各类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结果:疮疡疾患病理基础,肿疡以气滞血瘀伴湿热毒为主证;溃疡以血瘀伴气血两虚为主证.治法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药物以甘草、当归、金银花、赤芍、人参、黄芪、桂枝为主药.结论:疮疡疾患以活血化瘀治法为主,辨证佐以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类药物.

    作者:王建平;李兰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四总穴的功用--委中穴的针刺效果

    目的:探求针刺委中穴对腰部好发部位疼痛的影响.方法:以3名有1 a以上腰痛自觉症状的男生为对象,针刺委中穴,测试压痛阈值、皮肤电阻测定.结果:1)压痛阈值呈上升趋势.2)皮肤电阻电流下降.结论:针刺委中穴使各组压痛阈值上升,对慢性腰痛有治疗作用.

    作者:森川和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常脉辨析

    脉诊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具特色的一种诊断方法,在临证中有其独到的作用,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作者:王学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生存质量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生存质量,英文为Quality of life(QOL),又译为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生命质素等,是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产生的一类新的与健康有关的多变量指标.

    作者:胡学军;张伯礼;蔡光先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散偏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0例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属中医学头痛范畴,病程较长(常半年或数年),亦称顽固性头痛.

    作者:郝海燕;李景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开展中西医结合急救的思路和方法

    为了开拓新学科首先要以身作则,培养素质好的队伍.

    作者:王今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远近结合针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远近结合针法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2例颈椎病患者,采用远近结合针法进行治疗,主要选取颈夹脊穴,落枕穴,悬钟,跗阳,金门,并随病机配穴,随病理分型配穴.结果:1)风寒湿型和颈型、神经根型的患者为多,疗效亦佳.2)病程短者,疗效优于病程长者.结论:远近结合针法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

    作者:金龙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天津中医药杂志

天津中医药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