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捷
归纳张仲景调理脾胃的11首方剂,各自体现出不同的治法,其各自所治病证又可清晰地分为寒、热、虚、实4大证候及体现出温、清、补、消、和、下等大法,体现出张仲景把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学术思想.
作者:韩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远近结合针法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2例颈椎病患者,采用远近结合针法进行治疗,主要选取颈夹脊穴,落枕穴,悬钟,跗阳,金门,并随病机配穴,随病理分型配穴.结果:1)风寒湿型和颈型、神经根型的患者为多,疗效亦佳.2)病程短者,疗效优于病程长者.结论:远近结合针法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
作者:金龙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求针刺委中穴对腰部好发部位疼痛的影响.方法:以3名有1 a以上腰痛自觉症状的男生为对象,针刺委中穴,测试压痛阈值、皮肤电阻测定.结果:1)压痛阈值呈上升趋势.2)皮肤电阻电流下降.结论:针刺委中穴使各组压痛阈值上升,对慢性腰痛有治疗作用.
作者:森川和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本研究使用中药阴道泡滕片对实验性大鼠宫颈糜烂进行治疗,并与西药醋酸洗必泰进行对比,观察组织形态变化,同时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红细胞CRI分子免疫粘附功能测定,以研究中药阴道泡滕片对宫颈糜烂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如下.
作者:王建玲;胡晓蕙;哈孝贤;萧美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神经症,又称为神经官能症,是目前患病率较高、影响面较广泛的一类精神障碍疾病.属于现代心理卫生学的范畴.
作者:白炳清;刘雅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生存质量,英文为Quality of life(QOL),又译为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生命质素等,是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产生的一类新的与健康有关的多变量指标.
作者:胡学军;张伯礼;蔡光先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猪胆汁膏猪去氧胆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YWG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10 μm),流动相:甲醇-水(80:20),流速:1.0 mL/min,示差折光检测器.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3%,RSD=0.81%(n=6),线性范围10~100μg,r=0.999.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猪胆汁膏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肖学凤;陈新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细菌性痢疾为夏秋季常见的传染病.笔者从1997年以来,自拟止痢方治疗本病6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40例,并与对照组单纯西医药治疗比较,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项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药膳食疗是我国传统中医药领域的瑰宝,随着近年来对其基础理论和多种实践的更深一步探讨,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在治疗疑难疾病方面也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作者:贾晓元;黄卫平;周万里;彭自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自拟中药制剂利胆膏加西药治疗14例辨证符合中医肝郁脾虚血瘀型的患者.检测并观察其血清胆红素、血清谷丙转氨酶、尿胆红质及皮肤瘙痒的变化.采用治疗前后相对照的方法.结果: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利胆膏具有良好的疏肝利胆、通络退黄作用.
作者:张淑萍;杜智;赵晨阳;许建衡;宋继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多种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从而导致心功能障碍和周身症状的疾病,常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
作者:许洪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血瘀型肺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血瘀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使用血府逐瘀胶囊,对照组使用肠溶阿斯匹林,28~30 d为1个疗程,将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血常规、血流变检查进行记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流变、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均有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为治疗血瘀型肺心病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学群;刘军;郑洪;禹玺;陶家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中医、西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长处,为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CRF的长处提供了依据.并总结了江苏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防治CRF的系列临床经验,介绍了中医中药对CRF的三级防治新方法,既有大样本的临床总结、随访,又有独特的诊治经验,防中有治,治中寓防,防治结合.后以摘要形式报告了3类中药保肾片治疗CRF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肾脏中的内皮氧化LDL受体、细胞增殖因子TGF-β、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Ⅰ、Ⅳ型胶原的mRNA表达,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及促进其凋亡有关.
作者:王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救心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NYHA标准将心功能Ⅱ-Ⅳ级的CHF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及西医对照组.治疗组除西药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外,还加服救心汤,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与对照组(6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救心汤可改善心功能,并可降低洋地黄的毒副作用,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作者:邵义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输尿管结石嵌顿性肾积水症是泌尿系统常见症之一,其结石虽有一定的自排率,但如果横径>0.6 cm,或停留时间较长,则较难排除,从而导致肾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作者:陈凌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的传染病,其流行面广、传染性强、发病率高.
作者:魏玉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索疮疡疾患的病理基础;中医、中西医治法治则;筛选活血化瘀中药,以促进治疗疮疡血瘀证的药物开发.方法:追溯自晋代至清代疡科治疗专著30余部,分析疮疡疾患的病因病机;统计疮疡内治处方出现率较高的中药排序,分析药物的功效分类.查阅现代文献,归纳血瘀证时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分析治疗疮疡各类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结果:疮疡疾患病理基础,肿疡以气滞血瘀伴湿热毒为主证;溃疡以血瘀伴气血两虚为主证.治法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药物以甘草、当归、金银花、赤芍、人参、黄芪、桂枝为主药.结论:疮疡疾患以活血化瘀治法为主,辨证佐以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类药物.
作者:王建平;李兰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高脂血症是血脂的病理状态,饮食不节,过逸少劳是高脂血症形成的外因,肾精亏虚,肾阳衰弱是内因,基本病机在于脾失健运,分清泌浊功能失常,主要病理产物为湿浊,痰凝,瘀血.
作者:钱小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随机分成两组,均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组30例加用黄芪注射液60 mL静滴,14 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均较治疗前下降,2周后与1周后比较治疗组血压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血压下降极明显;治疗组显效率60.00%,对照组33.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王红梅;高晟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