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章锡林

关键词:埋藏式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观察, 处理
摘要:目的总结30例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体会.方法从头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起搏电极,心室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心房电极位于右心耳,术中测试电极导线各参数符合起搏要求.注意围术期观察和护理,术后定期随访或病人有不适症状时门诊或住院,根据情况随时程控和调整起搏参数.结果30例中围术期并发症3例:囊袋血肿1例,予切开引流;连接松动2例,重新手术固定.随访发现过感知1例,感知起搏故障1例,自动夺获功能开启呈高输出状态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均经体外程控解决.术后晕厥再发证实为室速所致2例,心衰加重1例,并发心绞痛2例,死于其他疾病2例.结论围术期并发症大多与手术技巧和经验不足有关,可通过总结提高.随访过程中发现的并发症,大多可通过体外程控和加强原发病治疗加以解决.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白血病缓解率、早期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白血病缓解率,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完成初次诱导缓解的10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分成缓解组,未缓解组、早期死亡组对影响缓解率、早期死亡相关因素进行x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x2检验分析认为FAB分型,初诊时白细胞数、血乳酸脱氢酶水平,年龄是影响缓解率,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FAB分型中ALL(L3),MDS转变的AL,慢粒急变,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缓解率低,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100×109/L,PLT<30×109/L,LDH≥1 000 U/L,粗颗粒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上述高危因素要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选择较为强烈的化疗方案以降低AL的早期病死率,提高诱导缓慢率.

    作者:严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76例大肠埃希氏菌尿路感染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氏菌尿路感染的临床发病特点及药敏学变化.方法分析从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住院及门诊诊断尿路感染清洁中段尿培养为大肠埃希氏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尿路感染多见于女性,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较高(青霉素达83%~87%,复方新诺明达72%,庆大霉素达54%),而头孢三代、丁胺卡那耐药性较低,分别为30%、14%.结论大肠埃希氏菌仍然是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上尽量根据细菌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

    作者:杨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干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脑干肿瘤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我院1999年7月~2004年7月,22例脑干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资料,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类型、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予以分析.结果2例中脑肿瘤、8例桥脑肿瘤、2例延髓肿瘤,5例延-脊型肿瘤,术后症状明显改善.2例延髓肿瘤、1例中-桥脑肿瘤、1例桥-延脑肿瘤术出现呼吸衰竭,其中1例好转,2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桥脑肿瘤术后第一天出现肾功能衰竭,昏迷,自动出院.结论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个性化的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及时处理是脑干肿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先祥;冯春国;李长元;万经海;赵兵;王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的临床应用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手术大多采用股动脉途径进行,患者术后需肢体制动,卧床24小时,对心肺功能不全或高度抗凝等患者极为不利.采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trans-v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方法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笔者在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对35例临床诊断冠心病和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冠脉造影(CAG)、PTCA和支架治疗,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王晓晨;杨大严;周文兵;孙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指数与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不同体重指数(BMI)范围的高血压患者其胰岛细胞早期分泌相的改变.方法选取2003年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高血压患者70例,将其按体重指数分为3组:A组BMI<25,B组BMI 25~30,C组BMI>30;通过注射左旋精氨酸(L-ARG),观察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改变.结果B组与A组相比,空腹胰岛素(INS)和C-肽(C-P)均明显升高(P<0.01),C组与B组相比,亦有明显差异(P<0.05);L-ARG刺激试验后,B、C两组峰时延迟;B组与A组相比,各时间点的INS和C-P比空腹增加值之和(△∑)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指数越大,高胰岛素血症就越严重,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功能就越差,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就越大.

    作者:孙向东;付丽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两种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术与简易钻颅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以及疗效评估.方法对各临床资料相匹配52例中等量以上的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术、简易钻颅抽吸术以及内科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的两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内科治疗组;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简易钻颅抽吸术(P<0.05),但远期疗效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两种微侵袭手术方法治疗中等量以上脑出血疗效优于内科治疗,而且对GCS>8分且出血量在30~60ml的脑出血患者疗效佳.

    作者:王国平;李淮玉;任明山;杨毅;孙柏松;朱守政;汪银洲;陈宜鑫;周清潮;周本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与胃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总结分析30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与内镜检查并与30例非老年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临床表现不典型,出血量以小、中量为主,贫血以中、重度为主等;老年组上消化道病因主要是胃癌,其次是胃溃疡(P<0.05);出血病变部位主要在胃底体(P<0.05),其次在胃角胃窦;HP检出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老年人有消化道症状时应及时行胃镜检查可提高胃癌的检出率,减少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管贤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349例老年肺结核病人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结核的基本情况,提高对老年人肺结核的防治意识.方法采用临床资料分析的方法,对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349例老年肺结核病人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肺结核患者以Ⅲ型为主,复治率达58.2%;耐多药病例占总病例的25~%,占涂阳病例的43.6%;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为慢阻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结论老年肺结核病人复治比例偏大,耐多药率高,合并症多、诊断困难,应是我国结核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作者:高爱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31例足月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法,对131例新生儿窒息进行产科原因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的前三位原因分别是脐带因素(27.5%),宫缩因素(22.1%)和妊娠合并症(15.3%).胎儿窘迫于新生儿窒息密切相关.结论加强对脐带绕颈产前诊断和监测,规范产程管理,防止高张性宫缩出现和孕期内正确诊治妊娠合并症和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处理胎儿窘迫可避免或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吴大保;彭程;张秀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同时对鼻腔相关疾病处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中同时处理鼻腔相关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70例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中,对变异的中、下鼻甲及鼻中隔进行矫正处理(处理组);另选60例鼻窦炎病人(对照组),有解剖变异本应处理而未处理.在术后对这两组病人就其解剖形态的恢复、鼻窦炎的疗效、粘连的发生率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处理组中解剖形态恢复正常150例(88.2%);鼻窦炎治愈146例(85.9%);粘连的发生率18例(10.6%).对照组中鼻窦炎治愈22例(36.7%);粘连发生28例(46.7%).结论在鼻内镜手术中同时处理影响鼻腔功能的解剖变异,对于提高鼻窦炎治愈率,改善鼻腔通气引流,降低粘连,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昆;胡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重症呼吸监护技术和机械通气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用机械通气患者明显增加.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患者病情反复和重要致死原因.VAP发生有多种危险因素,护理不当也是其中之一.为了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对我科进行机械通气的住院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到达医院治疗时间的分析

    目的调查急性脑血管病发作至到达医院及开始治疗的时间,分析不同时间到达及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调查624例急性脑血管病人发病至急诊,急诊至头颅CT,急诊至治疗时间并做卒中知识调查.结果发病后<3小时到达者18.27%、<6小时到达者39.9%、<12小时到达者60.2%、<24小时到达者83.9%,发病至急诊中位时间7.23小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病地点与医院间距离远,发病时症状轻、发病患者及家属不重视而首诊当地小诊所,发病时周围没人,没有使用急救车,病人对卒中的意识以及病人经济困难与到医院时间为相关(P<0.05或P<0.001).结论脑血管病人发病后到医院时间明显不同,需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急性脑血管病发作后的求救意识,尽可能使用急救车快速转至正规医院及时治疗.

    作者:尚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良性病变9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病变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1例卵巢良性病变者在腹腔镜下行囊肿剥除术77例,附件切除术14例,同时行盆腔粘连分解术33例、输卵管通液术11例,1例中转开腹,比较囊肿破裂者与未破裂者术后低热的发生率.结果91例患者术前对肿块性质的判断均正确,腹腔镜下完成手术90例,手术成功率98.90%,术中经充分的盆腔冲洗,囊肿破裂者与未破裂者术后低热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提高卵巢良性病变的术前诊断率,腹腔镜下行卵巢良性病变的手术是可行的.

    作者:孟祥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方法3例小于6个月的婴幼儿采用非开腹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巨结肠;7例1~14岁患儿采用Ikeda[1]手术治疗;2例成人采用胃肠吻合器应用Ikeda手术治疗.结果9例Ikeda术式中,发生炎症性肠梗阻1例,经对症处理痊愈,无其它手术并发症,随访5个月~4年,排便恢复正常,无便秘、污粪等现象.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先天性巨结肠可采用不同的术式,以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好为选择标准.对婴儿的短段型、常见型病例首选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对大龄儿童及成人,则优先选用Ikeda法.

    作者:余一平;徐冰;潘力生;稽成祥;宋玉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住院药疹288例临床分析

    现将我科近5年住院药疹28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资料来源:288例来自我科2000年至2004年住院病例,男性139例,女性149例,男女之比为1:1.07,年龄在1岁4个月至84岁,平均为35.63岁,发病至住院时平均时间为6.44天,平均住院天数为7.92天,治愈261例(占90.63%),好转26例(占9.03%),未愈1例(占0.34%),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90例(占31.25%).

    作者:赵政龙;胡白;张思平;高银花;卫广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钻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附47例报告)

    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4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以下简称CSDH)病人行手术治疗,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何旭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婴幼儿肺结核14例误诊分析

    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收住院的支气管炎和肺炎的患儿中有14例婴幼儿是肺结核而被误诊,给患儿的身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为能使更多的医务人员吸取教训,现将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王国标;顾安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骨瓣开颅与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对86例高血压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瓣开颅组优良率、病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7.5%(24/64)、43.25%(28/64)和18.75%(12/64);立体定向组分别为40.91%(9/22)、54.25%(12/22)、4.54%(1/22).结论立体定向手术组优良率高于骨瓣开颅组;病死率低于骨瓣开颅组.

    作者:杜向阳;李道昌;杨先清;陈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60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介绍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经验.方法通过我院1996~2004年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分析总结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结果60例中,急诊手术41例.治愈及好转27例,轻残19例,死亡14例.结论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及手术方法,配以积极的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拜文涛;刘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40例儿童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目的探讨儿童法洛四联症(TOF)的体外循环(CPB)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我科自2003年3月至2004年11月进行的40例儿童TOF根治手术的CPB情况,包括血液稀释、灌注方式、心脑肺保护等.结果CPB时间50~178(110.9±26.5)分钟(min),主动脉阻断(ACC)时间36~151(79.6±23.6)min.主动脉开放(CCR)后38例心脏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95%.常规应用多巴胺支持撤机,停机顺利.38例采用中低温中低流量灌注,2例采用深低温低流量CPB,CPB中尿量50~1 000(324.7±268.9)毫升(ml).全部应用改良超滤(MUF)7~15(11.2±2.2)min,滤出液500~1 000(651.4±110.3)ml,超滤后红细胞压积(HCT)升至35%~40(36.6±1.4)%.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2.5±99.8(12.4±25.5)小时(h),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1~8(2.2±0.5)天(d),无死亡病例.结论儿童TOF手术的CPB管理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认为:应采用适中的血液稀释和胶体液预充、选择与外科手术相配合的灌注方式、应用MUF、注意术中心脑肺保护.

    作者:胡英超;王雪芹;丁力;张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