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莲;魏希强;朱纯儒;尹萍;于素霞
目的了解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HLD)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对首次人院未经正规驱铜治疗的60例HLD患者驱铜治疗前后64 d及继续服药1年后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HA、LN、Ⅳ-C、PC-Ⅲ,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GF-β1,以动态观察驱铜治疗对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驱铜治疗前后64 d内HA、LN、Ⅳ-C、PC-Ⅲ及TGF-β1变化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P值分别为0.550、0.092、0.157、0.614及0.107.而经过驱铜治疗排铜效果满意出院后继续服药维持治疗1年后HA、LN、Ⅳ-C、PC-Ⅲ及TGF-β1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3 57E-5、2.46E-9、0.0133、4.83E-8及1.57E-9.其中HA、LN、Ⅳ-C、PC-Ⅲ及TGF-β1分别有16、29、10、9及18例由增高降至正常水平.结论长期驱铜治疗可使HLD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
作者:丛时兵;洪铭范;韩咏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病例简介患者,顾某,37岁,农民,因阴道不规则排液1年余伴接触性出血3个月于2003年1月6日入院.患者于2001年上半年开始出现不规则阴道排液,量多,粘液性,2002年9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非经期阴道少量流血,遂去当地县医院求治,发现宫颈息肉,行宫颈息肉摘除术,病理报告为宫颈息肉,术后因有接触性阴道流血,再次就诊于省级医院,临床检查见宫颈肥大,呈乳头状,疑官颈癌先后3次行宫颈多点活切(两次在阴道镜指示下活切),并行颈管诊刮,病理检查均不支持临床诊断.因临床症状未缓解,随后就诊于我科,拟宫颈癌不能排除而收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作者:胡卫平;张雪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肠套叠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应用超声诊断肠套叠47例及其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整复24例肠套叠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47例肠套叠中小儿40例,成人7例;7例成人肠套叠中5例发现肿瘤.在超声指导下经水压灌肠整复肠套叠24例成功,占51%(24/47),手术治疗16例.结论超声检查肠套叠图像典型,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诊断准确及应用经济,便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谢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2-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60例老年2-DM并发AMI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收治的老年非糖尿病(NDM)并发AMI 62例作对照.结果2-DM患者无痛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的发生率显著高于NDM组,分别为41.67%与16.13%,56.67%与29.03%,36.67%与9.68%(P<0.01);病死率DM组(20%)明显高于NDM组(6.45%)(P<0.05).主要死亡原因为:泵衰竭、心跳骤停、多脏器衰竭.结论老年2-DM并发AMI症状不典型、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认识其特点有助于本病的处理.
作者:薛开讲;魏尊宽;蒋树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高龄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我院2002年1月1日~2004年1月1日收治年龄≥65岁的高龄大肠癌34例,现就其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中的有关问题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宋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易感者对此类炎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但在临床工作中,可见少数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时无气急,也听不到哮鸣音,而是表现为胸闷、于咳,以夜间阵咳多见,或当吸入冷空气、烟雾、灰尘时,诱发阵发性咳嗽,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但抗炎治疗效果不佳,应用氨茶碱后咳嗽很快缓解.笔者将这类病人归为不典型支气管哮喘(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
作者:吕英;王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胸痛是胸部创伤患者难忍受的症状之一.2001年以来,我们发现口服亚甲蓝对胸部创伤有一定的止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宗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后的处理.方法选择44例窒息抢救复苏后的新生儿,对其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尿量、血气、血糖及电解质等进行监护和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作出临床分析.结果44例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合并症,其中以脑损害为主,其次为心、肺、肾及消化道等,经及时监护和综合治疗,40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2例转院.结论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后的及时监护和综合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的重要措施.应加强对孕妇产前检查,提倡产儿科医师合作.
作者:董召斌;汪香梅;马海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病例,在治疗原发伤病的基础上,采用止血、制酸、保护胃粘膜对症处理.必要时可胃镜下止血及手术.结果本组18例,治愈15例,缓解1例,死亡2例.结论预防和治疗的重点是消除颅脑病灶和保护胃粘膜,常规处理方法效果满意,并且简单、经济、安全、有效,但必要时应及时采用特殊治疗手段,以迅速控制出血.
作者:赵瑞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多联益生菌与单一益生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婴幼儿急性腹泻2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6例,给双歧四联活菌片500 mg口服,每日3次,疗程3天;对照组120例,给乳酸菌素片400 mg口服,每日3次,疗程3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0%,对照组总有效率80.83%(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双歧四联活菌和乳酸菌治疗婴幼儿腹泻安全有效,且多联益生菌比单一益生菌疗效更好.
作者:杨龑;丁小曼;徐为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老年人中胆结石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我院自1995年至2003年7月对120例老年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下简称LC).现就老年人的临床特点对老年胆囊患者行LC手术的有关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董云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年来,我们选择了笑气吸入的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在我院人工流产的健康妊娠妇女,年龄19~40岁,孕周6~10周,自愿接受笑气吸入镇痛者20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200例与观察组条件一致,未吸入笑气者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在年龄、产次、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临床研究具有可比性.
作者:朱贝利;太真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和Vitapex糊剂联合应用一次法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32例慢性尖周炎恒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以Vitapex糊剂和牙胶尖根充并口服小剂量地塞米松3~5日;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两次法或多次法)作根管治疗.结果1年后复查,实验组成功率为87.38%,对照组成功率为89.4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地塞米松和Vitapex糊剂联合应用一次法根管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吕友东;黄冬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包皮岛状皮瓣成形尿道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评价.方法1996年至2003年治疗尿道下裂11例,平均6.8岁,其中头下型3例,阴茎体型8例.结果11例术后均随访半年以上,发生尿瘘1例,尿道狭窄1例.一次手术成功率81%.结论该术式操作简便,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便于普及.
作者:金能成;方文杰;江鉴平;金瑶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对发作间期癫痫灶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Elscint AGEX40gAG型SPECT,对31例癫痫患者于发作间期进行99mTC-ECD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并与同期CT和(或)MRI、长程脑电图(AEE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1例患者SPECT脑显像均异常,低血流灶占84%(26例),局限性高灌注灶16%(5例),阳性病灶79个:额叶25个,颞叶26个,顶叶17个,枕叶17个,基底神经节区4个.单个病灶5例,单侧病灶19例.CT和(或)MRl阳性率42%,9例显示局部病灶低密度,4例为血管畸形改变.AEEG阳性率93%,单侧病灶8例,其余为弥漫性病变.病灶阳性检出率SPECT与CT(或)M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而与AEEG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05.结论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是诊断癫痫的有效方法,癫痫发作期病灶处于高代谢和血流增强,而间歇期代谢减弱和血流降低.SPECT对癫痫灶检出的灵敏度优于CT和MRI,定位价值优于AEEG.手术前SPECT检查是为了确定手术部位和范围.
作者:丛培雨;刘业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初步评价磁共振脑肿瘤灌注成像(PWI)的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3例脑肿瘤患者,根据平扫图像确定PWI层面,层面数为6层,序列为GE-EPI,成像时间81 s,对比剂量为0.2 mmol/kg,注射速率3ml/s,PWI图像经工作站处理,计算并分析PWI图像和PWI参数,包括相对局部脑血流容积(rrCBV)和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结果PWI的时间分辨率为2 s,灰质的rrCBV平均为2.11,6例PWI图像存在几何变形,但未对灌注分析产生影响,3例鞍区肿瘤由于信号缺失致灌注失败,各种脑肿瘤的PWI参数有一定差异.结论GE-EPI是PWI的适宜成像序列,但位于鞍区的小肿瘤PWI容易失败,初步的结果表明PWI有助于脑肿瘤的诊断.
作者:盛强;钱银锋;余永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变化情况.方法检测138例非糖尿病性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72小时内空腹血糖,并根据血糖值分为高血糖和非高血糖组.观察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升高与病变的性质及部位的关系.结果血糖升高在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10.7,P<0.01),并且血糖升高与脑卒中病变部位有一定关系,靠近脑中线部位脑卒中血糖升高发生率高于脑叶.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升高与卒中的性质及部位有明显关系;故应尽量避免引起血糖增高的因素,以避免加重脑卒中.
作者:汪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重症心脏病人术后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的误差及原因.方法选取重症心脏术后病人80例对患者进行24小时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的监测比较,在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时,选取同一例上肢动脉,将监测所得的结果按8小时分为一组,每5分钟测压一次,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在术后16小时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在术后16小时以后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重症心脏术后病人早期的有创血压与实际血压值有一定误差,在临床治疗时,应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作出合理判断.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纳洛酮干预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05~0.1 mg/kg,每6~8小时1次,疗程5~7天,观察干预组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症状改善情况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干预组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心肌酶谱改善明显.结论纳洛酮早期干预能改善神经系统症状,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作者:刘娅;蒋红侠;高秀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探讨消化内镜活检标本冰冻切片在消化道癌快速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回顾总结我院1995年10月至2003年4月621例消化内镜活检标本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铁臣;邱建学;曹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