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好峰;李习珍
目的探讨纳洛酮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纳洛酮干预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05~0.1 mg/kg,每6~8小时1次,疗程5~7天,观察干预组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症状改善情况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干预组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心肌酶谱改善明显.结论纳洛酮早期干预能改善神经系统症状,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作者:刘娅;蒋红侠;高秀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诊断及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川崎病的疗效.方法本组病例分别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加阿司匹林治疗,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结果本组病例经两种方法治疗均获痊愈.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仅2例见有冠状动脉扩张.结论在川崎病急性期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可以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疗效肯定.肾上腺皮质激素加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无发生冠状动脉瘤的危险,临床可以应用.
作者:唐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和Vitapex糊剂联合应用一次法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32例慢性尖周炎恒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以Vitapex糊剂和牙胶尖根充并口服小剂量地塞米松3~5日;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两次法或多次法)作根管治疗.结果1年后复查,实验组成功率为87.38%,对照组成功率为89.4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地塞米松和Vitapex糊剂联合应用一次法根管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吕友东;黄冬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小儿颅脑损伤是常见外伤性疾病,由于小儿生理特点,临床表现与成年人不一致,易造成误诊,延误诊断和抢救.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小儿颅脑损伤64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黄好峰;李习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初步评价磁共振脑肿瘤灌注成像(PWI)的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3例脑肿瘤患者,根据平扫图像确定PWI层面,层面数为6层,序列为GE-EPI,成像时间81 s,对比剂量为0.2 mmol/kg,注射速率3ml/s,PWI图像经工作站处理,计算并分析PWI图像和PWI参数,包括相对局部脑血流容积(rrCBV)和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结果PWI的时间分辨率为2 s,灰质的rrCBV平均为2.11,6例PWI图像存在几何变形,但未对灌注分析产生影响,3例鞍区肿瘤由于信号缺失致灌注失败,各种脑肿瘤的PWI参数有一定差异.结论GE-EPI是PWI的适宜成像序列,但位于鞍区的小肿瘤PWI容易失败,初步的结果表明PWI有助于脑肿瘤的诊断.
作者:盛强;钱银锋;余永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病例:患儿,男,3岁.因咳嗽3个月,咯血3次入院.3月前受凉后咳嗽,呈阵发性干咳,发热,体温38℃左右.服退热药后体温正常.曾服阿莫西林、罗红霉素、止咳桃花散无明显效果.在当地卫生院按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静滴头孢曲松钠、病毒唑等药10天,咳嗽稍减轻.近1天来患儿咯含泡沫鲜血3次,每次量20~30 ml,遂来我院就诊,收住院.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
作者:王航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交通、建筑等事业发展,颅脑损伤严重威胁着生命,影响其生活质量,特别是20~50岁青壮年.如果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延误诊治和抢救,造成病死率极高.我院于1998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179例重型颅脑损伤,其中伴失血性休克32例,经积极抢救其病死率达46.9%,现将抢救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马学通;吴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经配制的西瓜霜局部喷敷治疗阿弗它溃疡68例,疗效颇佳.本组病例为口腔科门诊就诊病例,女性37例,男性31例,年龄10~60岁,病变多发生于唇、舌、颊粘膜.以西瓜霜2.5g加维生素C 500 mg、复合B 10片、地塞米松3.75 mg研末置入西瓜霜塑料瓶内,摇匀备用.清洗口腔,搽于患处,用肖毒棉棒蘸少许碘甘油,涂于溃疡面,将配好的复方西瓜霜喷敷于溃疡面,一次适量,每日4~6次,直至愈合,嘱患者喷药后禁水10 min.68例患者用药治疗后及时复诊,有效率达97.06%(66/68).
作者:吴卫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1986年7月~2002年10月共收治肾外伤患者36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3~50岁,平均32.5岁,左肾外伤25例,右肾外伤11例,合并脑外伤3例,腹腔脏器破裂(脾破裂5例,肝破裂2例)7例,伤后平均就诊时间3小时.闭合性损伤34例,其中车祸伤20例,坠落伤10例,直接暴力伤4例.开放性损伤2例,均为刀刺伤.临床表现低血容量休克,腰腹部疼痛,血尿.急诊B超及CT检查,肾挫伤伴包膜下血肿6例,肾脏全层裂伤伴肾周血肿22例,肾碎裂伤6例,肾蒂断裂伤2例.
作者:张保平;汪南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2-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60例老年2-DM并发AMI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收治的老年非糖尿病(NDM)并发AMI 62例作对照.结果2-DM患者无痛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的发生率显著高于NDM组,分别为41.67%与16.13%,56.67%与29.03%,36.67%与9.68%(P<0.01);病死率DM组(20%)明显高于NDM组(6.45%)(P<0.05).主要死亡原因为:泵衰竭、心跳骤停、多脏器衰竭.结论老年2-DM并发AMI症状不典型、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认识其特点有助于本病的处理.
作者:薛开讲;魏尊宽;蒋树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针刀钩切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R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诊断明确的PRS患者局麻闭合状态下采用小针刀钩切耻骨直肠肌(PRM)约1.5~2.0 cm.结果11例PRS患者中便秘明确改善10例,好转1例,无一例有严重并发症.结论相对于开放性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法治疗PRS,小针刀疗法具有微创、易行、并发症及后遗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作者:章礼和;江小青;葛大胜;姜保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萎缩性鼻炎又称臭鼻病.2000年8月~2003年8月,笔者应用自体腭扁桃体鼻底粘膜下填充治疗萎缩性鼻炎共17例,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少.报告如下.
作者:华正茂;黄立真;葛燕萍;劳静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重症心脏病人术后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的误差及原因.方法选取重症心脏术后病人80例对患者进行24小时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的监测比较,在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时,选取同一例上肢动脉,将监测所得的结果按8小时分为一组,每5分钟测压一次,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在术后16小时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在术后16小时以后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重症心脏术后病人早期的有创血压与实际血压值有一定误差,在临床治疗时,应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作出合理判断.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镍钛合金食管网状支架,在X线电视监视下,应用食管支架输送器将支架释放在食管狭窄段.结果30例患者应用食管支架后,吞咽困难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食管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食管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兴来;邹曦;李保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HLD)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对首次人院未经正规驱铜治疗的60例HLD患者驱铜治疗前后64 d及继续服药1年后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HA、LN、Ⅳ-C、PC-Ⅲ,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GF-β1,以动态观察驱铜治疗对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驱铜治疗前后64 d内HA、LN、Ⅳ-C、PC-Ⅲ及TGF-β1变化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P值分别为0.550、0.092、0.157、0.614及0.107.而经过驱铜治疗排铜效果满意出院后继续服药维持治疗1年后HA、LN、Ⅳ-C、PC-Ⅲ及TGF-β1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3 57E-5、2.46E-9、0.0133、4.83E-8及1.57E-9.其中HA、LN、Ⅳ-C、PC-Ⅲ及TGF-β1分别有16、29、10、9及18例由增高降至正常水平.结论长期驱铜治疗可使HLD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
作者:丛时兵;洪铭范;韩咏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易感者对此类炎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但在临床工作中,可见少数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时无气急,也听不到哮鸣音,而是表现为胸闷、于咳,以夜间阵咳多见,或当吸入冷空气、烟雾、灰尘时,诱发阵发性咳嗽,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但抗炎治疗效果不佳,应用氨茶碱后咳嗽很快缓解.笔者将这类病人归为不典型支气管哮喘(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
作者:吕英;王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苦参素联合胸腺肽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苦参素和胸腺肽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甘利欣等一般护肝药.结果治疗3个月后ALT、SB、HBsAg(+)、HBeAg(+)、HBV DNA(+)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1.结论采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较好.
作者:许艳梅;徐剑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肠套叠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应用超声诊断肠套叠47例及其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整复24例肠套叠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47例肠套叠中小儿40例,成人7例;7例成人肠套叠中5例发现肿瘤.在超声指导下经水压灌肠整复肠套叠24例成功,占51%(24/47),手术治疗16例.结论超声检查肠套叠图像典型,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诊断准确及应用经济,便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谢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多联益生菌与单一益生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婴幼儿急性腹泻2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6例,给双歧四联活菌片500 mg口服,每日3次,疗程3天;对照组120例,给乳酸菌素片400 mg口服,每日3次,疗程3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0%,对照组总有效率80.83%(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双歧四联活菌和乳酸菌治疗婴幼儿腹泻安全有效,且多联益生菌比单一益生菌疗效更好.
作者:杨龑;丁小曼;徐为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以下心血管反射试验:安静时心率(A)、立卧位心率差(B-A)、深呼吸心率改变(HRV)、30:15比值、乏氏动作指数及立卧位收缩压差等,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B-A、30:15、HRV、乏氏动作指数及立卧位收缩压差的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立卧位收缩压差P<0.05外,其余均P<0.001).另外,糖尿病组中,反映迷走神经病变的B-A、30:15、HRV、乏氏动作指数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反映交感神经病变的立卧位收缩压差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的发生率高,以迷走神经损害为主.
作者:章结楼;吕雪峰;毕连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