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许艳梅;徐剑华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苦参素, 胸腺肽
摘要:目的研究苦参素联合胸腺肽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苦参素和胸腺肽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甘利欣等一般护肝药.结果治疗3个月后ALT、SB、HBsAg(+)、HBeAg(+)、HBV DNA(+)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1.结论采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较好.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尿蛋白、血浆蛋白、血脂的影响并判断临床疗效.方法将黄芪注射液配合强的松为治疗组31例和单纯强的松组为对照组32例对照观察.同时检测两组尿蛋白、血浆蛋白、血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结果缓解率治疗组为90.32%,对照组为78.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4小时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及血脂各项生化指标改善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及降低血脂,从而达到肾病综合征缓解,减轻激素副作用等临床疗效.

    作者:白友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肺隔离症1例

    病例:患儿,男,3岁.因咳嗽3个月,咯血3次入院.3月前受凉后咳嗽,呈阵发性干咳,发热,体温38℃左右.服退热药后体温正常.曾服阿莫西林、罗红霉素、止咳桃花散无明显效果.在当地卫生院按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静滴头孢曲松钠、病毒唑等药10天,咳嗽稍减轻.近1天来患儿咯含泡沫鲜血3次,每次量20~30 ml,遂来我院就诊,收住院.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

    作者:王航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和Vitapex糊剂在一次法根管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和Vitapex糊剂联合应用一次法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32例慢性尖周炎恒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以Vitapex糊剂和牙胶尖根充并口服小剂量地塞米松3~5日;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两次法或多次法)作根管治疗.结果1年后复查,实验组成功率为87.38%,对照组成功率为89.4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地塞米松和Vitapex糊剂联合应用一次法根管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吕友东;黄冬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后的处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后的处理.方法选择44例窒息抢救复苏后的新生儿,对其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尿量、血气、血糖及电解质等进行监护和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作出临床分析.结果44例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合并症,其中以脑损害为主,其次为心、肺、肾及消化道等,经及时监护和综合治疗,40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2例转院.结论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后的及时监护和综合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的重要措施.应加强对孕妇产前检查,提倡产儿科医师合作.

    作者:董召斌;汪香梅;马海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镍钛合金食管网状支架,在X线电视监视下,应用食管支架输送器将支架释放在食管狭窄段.结果30例患者应用食管支架后,吞咽困难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食管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食管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兴来;邹曦;李保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重症心脏病人术后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监测的对比性探讨

    目的探讨在重症心脏病人术后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的误差及原因.方法选取重症心脏术后病人80例对患者进行24小时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的监测比较,在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时,选取同一例上肢动脉,将监测所得的结果按8小时分为一组,每5分钟测压一次,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在术后16小时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在术后16小时以后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重症心脏术后病人早期的有创血压与实际血压值有一定误差,在临床治疗时,应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作出合理判断.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川崎病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诊断及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川崎病的疗效.方法本组病例分别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加阿司匹林治疗,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结果本组病例经两种方法治疗均获痊愈.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仅2例见有冠状动脉扩张.结论在川崎病急性期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可以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疗效肯定.肾上腺皮质激素加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无发生冠状动脉瘤的危险,临床可以应用.

    作者:唐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双侧多发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报告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约80%的患者伴有双侧多发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voiipoma,AML),又称错构瘤(hamartoma),临床较为罕见.本院近期收治4例,报告如下.

    作者:方卫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自体腭扁桃体鼻底粘膜下填充治疗萎缩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又称臭鼻病.2000年8月~2003年8月,笔者应用自体腭扁桃体鼻底粘膜下填充治疗萎缩性鼻炎共17例,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少.报告如下.

    作者:华正茂;黄立真;葛燕萍;劳静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平行皮纹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

    腋臭是美容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之一.目前,对它的治疗方法很多,小切口皮下搔刮术具有基本不留瘢痕,又能保证疗效,是目前较受欢迎的方法.但该方法有一定的并发症,如:皮下血肿、皮肤坏死等,限制了它的推广与应用,为此,我们对它做了一些改进--平行皮纹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敬德;孙畔武;王守界;卫连坤;邢新;祝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额下-翼点联合入路治疗单侧额颞部颅脑损伤

    目的评价额下-翼点联合入路治疗单侧额颞部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额下翼点联合入路开颅术治疗39例单侧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并加以分析、总结.结果根据GOS评估良好29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结论额下-翼点联合入路是治疗单侧额颞部颅脑损伤的较佳手术方法.

    作者:李明;姜新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5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5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胎儿出生前和出生时窒息是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重视预防宫内窒息、早期诊断和早期正确治疗是极其重要的.

    作者:徐家丽;孙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抢救

    随着交通、建筑等事业发展,颅脑损伤严重威胁着生命,影响其生活质量,特别是20~50岁青壮年.如果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延误诊治和抢救,造成病死率极高.我院于1998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179例重型颅脑损伤,其中伴失血性休克32例,经积极抢救其病死率达46.9%,现将抢救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马学通;吴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脑电监测颅内蛛网膜囊肿伴癫痫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IAC)与癫痫的关系,以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脑电监测对颅内蛛网膜囊肿伴癫痫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癫痫灶局限于脑非功能区者,将癫痫灶和蛛网膜囊肿共同切除;癫痫灶局限于脑功能区者,将蛛网膜囊肿切除的同时,或对癫痫灶行以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或行癫痫灶热凝术加选择性胼胝体切开术;癫痫灶不局限者,仅切除蛛网膜囊肿.结果16例IAC患者中完全不发作者8例,显著改善者5例,无变化者3例,未见癫痫发作加重者.结论颅内蛛网膜囊肿伴癫痫的患者,手术切除蛛网膜囊肿的同时,应用脑电监测对癫痫灶进行手术,对IAC伴癫痫患者的治疗较为理想.

    作者:汪恩焕;郭之通;谭启富;王延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抢救急性氯气中毒1例

    国内医学杂志有关氯气中毒的病例未曾见过报道,本人在临床上曾见到两个小孩玩耍时,将装满漂白精片剂的瓶口直接对准另一小孩口鼻吸入引起急性中毒.

    作者:鲁尊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开放手术与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的腔内与开放性手术方式的选择,并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对1984至2002年间96例获随访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腔内组:56例,成功率为92.8%,开放组40例,成功率90.5%.结论腔内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推荐作为首选,具体治疗方式应根据狭窄部位,狭窄长度,瘢痕厚度、硬度及全身情况而定.

    作者:单卫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笑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我们选择了笑气吸入的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在我院人工流产的健康妊娠妇女,年龄19~40岁,孕周6~10周,自愿接受笑气吸入镇痛者20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200例与观察组条件一致,未吸入笑气者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在年龄、产次、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临床研究具有可比性.

    作者:朱贝利;太真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0例体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老年人中胆结石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我院自1995年至2003年7月对120例老年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下简称LC).现就老年人的临床特点对老年胆囊患者行LC手术的有关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董云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婴儿肝炎综合征71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符合婴儿期起病、阻塞性黄疸、肝脏肿大和肝功能障碍特征的71例婴儿,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21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应用更昔洛韦治疗14例和病毒唑治疗7例进行比较.结果71例婴儿肝炎综合征,在生后2周内出现症状的有44例(62%),生后2~12周发病的有24例(34%).17例(24%)合并先天性异常,8例(11%)并发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Torch血清学检查:CMV-IgM阳性22例(30.9%),RV-IgM阳性2例(2.8%),HSV2-IgM阳性1例.HBsAg和血培养阳性各2例.应用更昔洛韦治疗14例与病毒唑治疗7例相比较,胆红素下降水平和肝功能的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婴儿肝炎综合征多来自先天性感染(62%)和围生期感染(34%),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CMV感染占优势.诊断治疗不及时,预后较差,应加强孕期的保健和宣传工作.临床上应早期应用维生素K预防出血症,及时应用特异性抗病毒药物能改善预后,更昔洛韦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抗DNA病毒药物,诊断明确后应及早应用.

    作者:江世锁;杨秀珍;蒋玉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内镜活检标本冰冻切片在消化道癌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为探讨消化内镜活检标本冰冻切片在消化道癌快速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回顾总结我院1995年10月至2003年4月621例消化内镜活检标本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铁臣;邱建学;曹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