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5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徐家丽;孙琦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 CT, 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5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胎儿出生前和出生时窒息是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重视预防宫内窒息、早期诊断和早期正确治疗是极其重要的.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婴儿肝炎综合征71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符合婴儿期起病、阻塞性黄疸、肝脏肿大和肝功能障碍特征的71例婴儿,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21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应用更昔洛韦治疗14例和病毒唑治疗7例进行比较.结果71例婴儿肝炎综合征,在生后2周内出现症状的有44例(62%),生后2~12周发病的有24例(34%).17例(24%)合并先天性异常,8例(11%)并发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Torch血清学检查:CMV-IgM阳性22例(30.9%),RV-IgM阳性2例(2.8%),HSV2-IgM阳性1例.HBsAg和血培养阳性各2例.应用更昔洛韦治疗14例与病毒唑治疗7例相比较,胆红素下降水平和肝功能的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婴儿肝炎综合征多来自先天性感染(62%)和围生期感染(34%),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CMV感染占优势.诊断治疗不及时,预后较差,应加强孕期的保健和宣传工作.临床上应早期应用维生素K预防出血症,及时应用特异性抗病毒药物能改善预后,更昔洛韦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抗DNA病毒药物,诊断明确后应及早应用.

    作者:江世锁;杨秀珍;蒋玉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川崎病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诊断及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川崎病的疗效.方法本组病例分别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加阿司匹林治疗,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结果本组病例经两种方法治疗均获痊愈.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仅2例见有冠状动脉扩张.结论在川崎病急性期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可以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疗效肯定.肾上腺皮质激素加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无发生冠状动脉瘤的危险,临床可以应用.

    作者:唐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包皮岛状皮瓣尿道下裂成形术

    目的探讨应用包皮岛状皮瓣成形尿道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评价.方法1996年至2003年治疗尿道下裂11例,平均6.8岁,其中头下型3例,阴茎体型8例.结果11例术后均随访半年以上,发生尿瘘1例,尿道狭窄1例.一次手术成功率81%.结论该术式操作简便,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便于普及.

    作者:金能成;方文杰;江鉴平;金瑶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开放手术与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的腔内与开放性手术方式的选择,并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对1984至2002年间96例获随访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腔内组:56例,成功率为92.8%,开放组40例,成功率90.5%.结论腔内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推荐作为首选,具体治疗方式应根据狭窄部位,狭窄长度,瘢痕厚度、硬度及全身情况而定.

    作者:单卫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肾损伤36例报告

    我院1986年7月~2002年10月共收治肾外伤患者36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3~50岁,平均32.5岁,左肾外伤25例,右肾外伤11例,合并脑外伤3例,腹腔脏器破裂(脾破裂5例,肝破裂2例)7例,伤后平均就诊时间3小时.闭合性损伤34例,其中车祸伤20例,坠落伤10例,直接暴力伤4例.开放性损伤2例,均为刀刺伤.临床表现低血容量休克,腰腹部疼痛,血尿.急诊B超及CT检查,肾挫伤伴包膜下血肿6例,肾脏全层裂伤伴肾周血肿22例,肾碎裂伤6例,肾蒂断裂伤2例.

    作者:张保平;汪南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脑电监测颅内蛛网膜囊肿伴癫痫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IAC)与癫痫的关系,以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脑电监测对颅内蛛网膜囊肿伴癫痫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癫痫灶局限于脑非功能区者,将癫痫灶和蛛网膜囊肿共同切除;癫痫灶局限于脑功能区者,将蛛网膜囊肿切除的同时,或对癫痫灶行以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或行癫痫灶热凝术加选择性胼胝体切开术;癫痫灶不局限者,仅切除蛛网膜囊肿.结果16例IAC患者中完全不发作者8例,显著改善者5例,无变化者3例,未见癫痫发作加重者.结论颅内蛛网膜囊肿伴癫痫的患者,手术切除蛛网膜囊肿的同时,应用脑电监测对癫痫灶进行手术,对IAC伴癫痫患者的治疗较为理想.

    作者:汪恩焕;郭之通;谭启富;王延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宫颈微偏腺癌1例

    病例简介患者,顾某,37岁,农民,因阴道不规则排液1年余伴接触性出血3个月于2003年1月6日入院.患者于2001年上半年开始出现不规则阴道排液,量多,粘液性,2002年9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非经期阴道少量流血,遂去当地县医院求治,发现宫颈息肉,行宫颈息肉摘除术,病理报告为宫颈息肉,术后因有接触性阴道流血,再次就诊于省级医院,临床检查见宫颈肥大,呈乳头状,疑官颈癌先后3次行宫颈多点活切(两次在阴道镜指示下活切),并行颈管诊刮,病理检查均不支持临床诊断.因临床症状未缓解,随后就诊于我科,拟宫颈癌不能排除而收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作者:胡卫平;张雪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31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SPECT脑显像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对发作间期癫痫灶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Elscint AGEX40gAG型SPECT,对31例癫痫患者于发作间期进行99mTC-ECD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并与同期CT和(或)MRI、长程脑电图(AEE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1例患者SPECT脑显像均异常,低血流灶占84%(26例),局限性高灌注灶16%(5例),阳性病灶79个:额叶25个,颞叶26个,顶叶17个,枕叶17个,基底神经节区4个.单个病灶5例,单侧病灶19例.CT和(或)MRl阳性率42%,9例显示局部病灶低密度,4例为血管畸形改变.AEEG阳性率93%,单侧病灶8例,其余为弥漫性病变.病灶阳性检出率SPECT与CT(或)M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而与AEEG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05.结论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是诊断癫痫的有效方法,癫痫发作期病灶处于高代谢和血流增强,而间歇期代谢减弱和血流降低.SPECT对癫痫灶检出的灵敏度优于CT和MRI,定位价值优于AEEG.手术前SPECT检查是为了确定手术部位和范围.

    作者:丛培雨;刘业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平行皮纹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

    腋臭是美容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之一.目前,对它的治疗方法很多,小切口皮下搔刮术具有基本不留瘢痕,又能保证疗效,是目前较受欢迎的方法.但该方法有一定的并发症,如:皮下血肿、皮肤坏死等,限制了它的推广与应用,为此,我们对它做了一些改进--平行皮纹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敬德;孙畔武;王守界;卫连坤;邢新;祝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5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5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胎儿出生前和出生时窒息是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重视预防宫内窒息、早期诊断和早期正确治疗是极其重要的.

    作者:徐家丽;孙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糖状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变化情况.方法检测138例非糖尿病性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72小时内空腹血糖,并根据血糖值分为高血糖和非高血糖组.观察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升高与病变的性质及部位的关系.结果血糖升高在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10.7,P<0.01),并且血糖升高与脑卒中病变部位有一定关系,靠近脑中线部位脑卒中血糖升高发生率高于脑叶.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升高与卒中的性质及部位有明显关系;故应尽量避免引起血糖增高的因素,以避免加重脑卒中.

    作者:汪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口服亚甲蓝对胸部创伤止痛效果的初步观察

    胸痛是胸部创伤患者难忍受的症状之一.2001年以来,我们发现口服亚甲蓝对胸部创伤有一定的止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宗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苦参素联合胸腺肽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苦参素和胸腺肽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甘利欣等一般护肝药.结果治疗3个月后ALT、SB、HBsAg(+)、HBeAg(+)、HBV DNA(+)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1.结论采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较好.

    作者:许艳梅;徐剑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镍钛合金食管网状支架,在X线电视监视下,应用食管支架输送器将支架释放在食管狭窄段.结果30例患者应用食管支架后,吞咽困难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食管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食管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兴来;邹曦;李保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复方西瓜霜喷敷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观察

    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经配制的西瓜霜局部喷敷治疗阿弗它溃疡68例,疗效颇佳.本组病例为口腔科门诊就诊病例,女性37例,男性31例,年龄10~60岁,病变多发生于唇、舌、颊粘膜.以西瓜霜2.5g加维生素C 500 mg、复合B 10片、地塞米松3.75 mg研末置入西瓜霜塑料瓶内,摇匀备用.清洗口腔,搽于患处,用肖毒棉棒蘸少许碘甘油,涂于溃疡面,将配好的复方西瓜霜喷敷于溃疡面,一次适量,每日4~6次,直至愈合,嘱患者喷药后禁水10 min.68例患者用药治疗后及时复诊,有效率达97.06%(66/68).

    作者:吴卫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肺隔离症1例

    病例:患儿,男,3岁.因咳嗽3个月,咯血3次入院.3月前受凉后咳嗽,呈阵发性干咳,发热,体温38℃左右.服退热药后体温正常.曾服阿莫西林、罗红霉素、止咳桃花散无明显效果.在当地卫生院按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静滴头孢曲松钠、病毒唑等药10天,咳嗽稍减轻.近1天来患儿咯含泡沫鲜血3次,每次量20~30 ml,遂来我院就诊,收住院.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

    作者:王航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额下-翼点联合入路治疗单侧额颞部颅脑损伤

    目的评价额下-翼点联合入路治疗单侧额颞部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额下翼点联合入路开颅术治疗39例单侧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并加以分析、总结.结果根据GOS评估良好29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结论额下-翼点联合入路是治疗单侧额颞部颅脑损伤的较佳手术方法.

    作者:李明;姜新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自体腭扁桃体鼻底粘膜下填充治疗萎缩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又称臭鼻病.2000年8月~2003年8月,笔者应用自体腭扁桃体鼻底粘膜下填充治疗萎缩性鼻炎共17例,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少.报告如下.

    作者:华正茂;黄立真;葛燕萍;劳静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尿蛋白、血浆蛋白、血脂的影响并判断临床疗效.方法将黄芪注射液配合强的松为治疗组31例和单纯强的松组为对照组32例对照观察.同时检测两组尿蛋白、血浆蛋白、血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结果缓解率治疗组为90.32%,对照组为78.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4小时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及血脂各项生化指标改善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及降低血脂,从而达到肾病综合征缓解,减轻激素副作用等临床疗效.

    作者:白友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2-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60例老年2-DM并发AMI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收治的老年非糖尿病(NDM)并发AMI 62例作对照.结果2-DM患者无痛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的发生率显著高于NDM组,分别为41.67%与16.13%,56.67%与29.03%,36.67%与9.68%(P<0.01);病死率DM组(20%)明显高于NDM组(6.45%)(P<0.05).主要死亡原因为:泵衰竭、心跳骤停、多脏器衰竭.结论老年2-DM并发AMI症状不典型、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认识其特点有助于本病的处理.

    作者:薛开讲;魏尊宽;蒋树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