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体腭扁桃体鼻底粘膜下填充治疗萎缩性鼻炎

华正茂;黄立真;葛燕萍;劳静静

关键词:自体, 腭扁桃体, 鼻底, 粘膜下, 填充治疗, 缩性鼻炎, 疗效明显, 并发症, 应用, 鼻病, 报告
摘要:萎缩性鼻炎又称臭鼻病.2000年8月~2003年8月,笔者应用自体腭扁桃体鼻底粘膜下填充治疗萎缩性鼻炎共17例,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少.报告如下.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婴儿肝炎综合征71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符合婴儿期起病、阻塞性黄疸、肝脏肿大和肝功能障碍特征的71例婴儿,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21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应用更昔洛韦治疗14例和病毒唑治疗7例进行比较.结果71例婴儿肝炎综合征,在生后2周内出现症状的有44例(62%),生后2~12周发病的有24例(34%).17例(24%)合并先天性异常,8例(11%)并发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Torch血清学检查:CMV-IgM阳性22例(30.9%),RV-IgM阳性2例(2.8%),HSV2-IgM阳性1例.HBsAg和血培养阳性各2例.应用更昔洛韦治疗14例与病毒唑治疗7例相比较,胆红素下降水平和肝功能的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婴儿肝炎综合征多来自先天性感染(62%)和围生期感染(34%),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CMV感染占优势.诊断治疗不及时,预后较差,应加强孕期的保健和宣传工作.临床上应早期应用维生素K预防出血症,及时应用特异性抗病毒药物能改善预后,更昔洛韦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抗DNA病毒药物,诊断明确后应及早应用.

    作者:江世锁;杨秀珍;蒋玉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尿蛋白、血浆蛋白、血脂的影响并判断临床疗效.方法将黄芪注射液配合强的松为治疗组31例和单纯强的松组为对照组32例对照观察.同时检测两组尿蛋白、血浆蛋白、血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结果缓解率治疗组为90.32%,对照组为78.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4小时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及血脂各项生化指标改善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及降低血脂,从而达到肾病综合征缓解,减轻激素副作用等临床疗效.

    作者:白友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骨折病人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

    我院骨科对2000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骨折病人进行了舒适护理的研究,收到了初步的疗效,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和Vitapex糊剂在一次法根管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和Vitapex糊剂联合应用一次法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32例慢性尖周炎恒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以Vitapex糊剂和牙胶尖根充并口服小剂量地塞米松3~5日;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两次法或多次法)作根管治疗.结果1年后复查,实验组成功率为87.38%,对照组成功率为89.4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地塞米松和Vitapex糊剂联合应用一次法根管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吕友东;黄冬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肾损伤36例报告

    我院1986年7月~2002年10月共收治肾外伤患者36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3~50岁,平均32.5岁,左肾外伤25例,右肾外伤11例,合并脑外伤3例,腹腔脏器破裂(脾破裂5例,肝破裂2例)7例,伤后平均就诊时间3小时.闭合性损伤34例,其中车祸伤20例,坠落伤10例,直接暴力伤4例.开放性损伤2例,均为刀刺伤.临床表现低血容量休克,腰腹部疼痛,血尿.急诊B超及CT检查,肾挫伤伴包膜下血肿6例,肾脏全层裂伤伴肾周血肿22例,肾碎裂伤6例,肾蒂断裂伤2例.

    作者:张保平;汪南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肿瘤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初步评价磁共振脑肿瘤灌注成像(PWI)的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3例脑肿瘤患者,根据平扫图像确定PWI层面,层面数为6层,序列为GE-EPI,成像时间81 s,对比剂量为0.2 mmol/kg,注射速率3ml/s,PWI图像经工作站处理,计算并分析PWI图像和PWI参数,包括相对局部脑血流容积(rrCBV)和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结果PWI的时间分辨率为2 s,灰质的rrCBV平均为2.11,6例PWI图像存在几何变形,但未对灌注分析产生影响,3例鞍区肿瘤由于信号缺失致灌注失败,各种脑肿瘤的PWI参数有一定差异.结论GE-EPI是PWI的适宜成像序列,但位于鞍区的小肿瘤PWI容易失败,初步的结果表明PWI有助于脑肿瘤的诊断.

    作者:盛强;钱银锋;余永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笑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我们选择了笑气吸入的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在我院人工流产的健康妊娠妇女,年龄19~40岁,孕周6~10周,自愿接受笑气吸入镇痛者20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200例与观察组条件一致,未吸入笑气者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在年龄、产次、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临床研究具有可比性.

    作者:朱贝利;太真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苦参素联合胸腺肽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苦参素和胸腺肽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甘利欣等一般护肝药.结果治疗3个月后ALT、SB、HBsAg(+)、HBeAg(+)、HBV DNA(+)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1.结论采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较好.

    作者:许艳梅;徐剑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抢救

    随着交通、建筑等事业发展,颅脑损伤严重威胁着生命,影响其生活质量,特别是20~50岁青壮年.如果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延误诊治和抢救,造成病死率极高.我院于1998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179例重型颅脑损伤,其中伴失血性休克32例,经积极抢救其病死率达46.9%,现将抢救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马学通;吴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肺隔离症1例

    病例:患儿,男,3岁.因咳嗽3个月,咯血3次入院.3月前受凉后咳嗽,呈阵发性干咳,发热,体温38℃左右.服退热药后体温正常.曾服阿莫西林、罗红霉素、止咳桃花散无明显效果.在当地卫生院按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静滴头孢曲松钠、病毒唑等药10天,咳嗽稍减轻.近1天来患儿咯含泡沫鲜血3次,每次量20~30 ml,遂来我院就诊,收住院.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

    作者:王航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宫颈微偏腺癌1例

    病例简介患者,顾某,37岁,农民,因阴道不规则排液1年余伴接触性出血3个月于2003年1月6日入院.患者于2001年上半年开始出现不规则阴道排液,量多,粘液性,2002年9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非经期阴道少量流血,遂去当地县医院求治,发现宫颈息肉,行宫颈息肉摘除术,病理报告为宫颈息肉,术后因有接触性阴道流血,再次就诊于省级医院,临床检查见宫颈肥大,呈乳头状,疑官颈癌先后3次行宫颈多点活切(两次在阴道镜指示下活切),并行颈管诊刮,病理检查均不支持临床诊断.因临床症状未缓解,随后就诊于我科,拟宫颈癌不能排除而收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作者:胡卫平;张雪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31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SPECT脑显像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对发作间期癫痫灶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Elscint AGEX40gAG型SPECT,对31例癫痫患者于发作间期进行99mTC-ECD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并与同期CT和(或)MRI、长程脑电图(AEE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1例患者SPECT脑显像均异常,低血流灶占84%(26例),局限性高灌注灶16%(5例),阳性病灶79个:额叶25个,颞叶26个,顶叶17个,枕叶17个,基底神经节区4个.单个病灶5例,单侧病灶19例.CT和(或)MRl阳性率42%,9例显示局部病灶低密度,4例为血管畸形改变.AEEG阳性率93%,单侧病灶8例,其余为弥漫性病变.病灶阳性检出率SPECT与CT(或)M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而与AEEG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05.结论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是诊断癫痫的有效方法,癫痫发作期病灶处于高代谢和血流增强,而间歇期代谢减弱和血流降低.SPECT对癫痫灶检出的灵敏度优于CT和MRI,定位价值优于AEEG.手术前SPECT检查是为了确定手术部位和范围.

    作者:丛培雨;刘业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药敷贴、穴位注射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

    目的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季节性发作.方法根据祖国医学冬病夏治的原则,对4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夏季哮喘发作间歇期于定喘、肺俞、天突穴位进行中药敷贴,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针剂,每疗程3个月.统计用药前1年和用药后1年的发病率.结果用药前的发病率为100%(43/43),其中发作1次的发病率为33.49%(23/43),2次的发病率为32.56%(14/43),3次的发病率为13.95%(6/43);用药后的发病率分别为27.91%(12/43)、20.93%(9/43)、4.65%(2/43)、2.33%(1/43)(P分别<0.005、0.005、0.005、>0.05),且发作程度明显减轻.结论中药敷贴、穴位注射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作者:杨玉莲;魏希强;朱纯儒;尹萍;于素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超声在肠套叠诊治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超声在肠套叠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应用超声诊断肠套叠47例及其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整复24例肠套叠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47例肠套叠中小儿40例,成人7例;7例成人肠套叠中5例发现肿瘤.在超声指导下经水压灌肠整复肠套叠24例成功,占51%(24/47),手术治疗16例.结论超声检查肠套叠图像典型,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诊断准确及应用经济,便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谢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额下-翼点联合入路治疗单侧额颞部颅脑损伤

    目的评价额下-翼点联合入路治疗单侧额颞部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额下翼点联合入路开颅术治疗39例单侧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并加以分析、总结.结果根据GOS评估良好29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结论额下-翼点联合入路是治疗单侧额颞部颅脑损伤的较佳手术方法.

    作者:李明;姜新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后的处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后的处理.方法选择44例窒息抢救复苏后的新生儿,对其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尿量、血气、血糖及电解质等进行监护和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作出临床分析.结果44例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合并症,其中以脑损害为主,其次为心、肺、肾及消化道等,经及时监护和综合治疗,40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2例转院.结论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后的及时监护和综合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的重要措施.应加强对孕妇产前检查,提倡产儿科医师合作.

    作者:董召斌;汪香梅;马海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跨横窦上下硬膜外血肿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跨横窦上下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例跨横窦上下硬膜外血肿的受伤机理、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手术方法.结果19例患者均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结果,无一例死亡.结论外伤性跨横窦上下硬膜外血肿的预后较好,单纯性硬膜外血肿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汪海旺;方明旺;计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针刀钩切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针刀钩切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R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诊断明确的PRS患者局麻闭合状态下采用小针刀钩切耻骨直肠肌(PRM)约1.5~2.0 cm.结果11例PRS患者中便秘明确改善10例,好转1例,无一例有严重并发症.结论相对于开放性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法治疗PRS,小针刀疗法具有微创、易行、并发症及后遗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作者:章礼和;江小青;葛大胜;姜保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内镜活检标本冰冻切片在消化道癌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为探讨消化内镜活检标本冰冻切片在消化道癌快速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回顾总结我院1995年10月至2003年4月621例消化内镜活检标本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铁臣;邱建学;曹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镍钛合金食管网状支架,在X线电视监视下,应用食管支架输送器将支架释放在食管狭窄段.结果30例患者应用食管支架后,吞咽困难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食管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食管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郭兴来;邹曦;李保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