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比塔派克斯用于根管充填的近期临床反应分析

张志宏;叶茂昌;王来平;程靖;武瑾;宋中娥;张震东

关键词:比塔派克斯, 根管充填
摘要:目的了解比塔派克斯(Vitapex)糊剂用于根管充填的近期临床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52例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牙采用传统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实验组26牙采用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充填后1周随访.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临床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23%和7.69%.结论Vitapex糊剂是一种近期临床反应较少的根管充填材料.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直接喷洒色素染色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内镜下直接喷洒色素染色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内镜发现的食管、胃粘膜小病灶直接喷洒色素染色,根据病灶着色情况和结构形态表现的提示,进行活组织检查,由病理组织学做出诊断.结果染色后病灶形态于正常粘膜对比明显,界限清楚,轮廓凸显.各种不同病变显示了不同色彩变化.胃炎性病变多染成淡蓝色,浅蓝染多为萎缩和肠化生,深蓝染强烈提示可疑癌灶.食管卢戈氏液染色不染区提示异型增生癌灶.结论内镜下直接喷洒色素染色应用方便,操作简单,根据染色后色彩和形态对比变化,进行活检,可提高上消化道癌及癌前状态的检出率,是一种很好的内镜辅助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杨希宁;叶晓霞;王涛;陈伟;周萍;丁慧;程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双J管在开放性上尿路结石手术中的应用(附70例报告)

    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0月在70例开放性上尿路结石手术中应用双J管作支架及内引流,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更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老年肺结核42例临床分析

    老年肺结核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感染结核杆菌所致的肺部疾病.近年来,结核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老年肺结核在肺结核患者中所占比例有所增加,已成为结核的重要传染源之一.

    作者:刘艳玲;陈庆;刘跃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是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个特殊亚型,较少见.Galton等[1]于1974年首先报道15例,近年来国内亦有数例报道.

    作者:沈鸣华;殷素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电解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新进展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是安全、可靠的.电解可脱弹簧圈(GDC)在熔断前具有可回收性,操作简便、更加安全;用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微创,近十年来发展迅速[1-3].近年来破裂出血的颅内动脉瘤、宽颈动脉瘤、梭形动脉瘤用GDC栓塞治疗,或用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5].

    作者:任千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新型生物相容性材料MTA盖髓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新型生物材料MTA盖髓的临床疗效.方法38颗深龋露髓或意外露髓的患牙,随机分为MTA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MTA和氢氧化钙作为直接盖髓剂,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盖髓后症状、牙髓活力、X线牙本质形成等疗效指标.结果MTA盖髓的成功率超过氢氧化钙(P<0.05),MTA组牙本质形成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MTA盖髓治疗成功率高,是理想的盖髓剂.

    作者:张磊;金爱琼;赵俊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以其符合生理状态,应用安全方便,费用低廉,并发症少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尚希兰;袁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气胸56例分析

    气胸属于呼吸内科急症,既往大多采用粗导管法排气.此法创伤大、操作复杂、并发症多,特别是皮下气肿出现多.我院于2000年9月~2003年12月共对56例气胸病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盒(ARROWinternational)行闭式胸腔排气,由于导管细、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56例均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静平;卜昌荣;方水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苦参素抗病毒、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及调节免疫作用.方法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苦参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测定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7.1%和6.7%(X2=6.85,P<0.01),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1.4%和10.0%,(X2=10.88,P<0.01),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5.7%与3.3%(X2=4.64,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分别为81.43±41.38U/L和120.31±60.34U/L(t=3.61,P<0.01),ALB分别为36.34±5.24g/L和32.46±4.24g/L(t=2.09,P<0.05),治疗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下降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苦参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可靠的药物之一.

    作者:何巍;朱艳;何世荣;王百龄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锁孔手术切除桥脑小脑角肿瘤

    目的探讨锁孔手术理念在桥脑小脑角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开颅(切口长6 cm,骨窗约2.5 cm×3.0 cm大小)显微手术切除一侧桥脑小脑角肿瘤36例,观察肿瘤显露和切除效果.结果术中肿瘤显露满意,无1例切除外侧小脑半球.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11例,近全切除20例,部分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桥脑小脑角肿瘤的一种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

    作者:王卫红;万经海;冯春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带膜食管支架临床应用体会

    我院自2000年起采用镍钛记忆合金带膜食管支架治疗22例食管胃吻合口瘘、食管气管瘘及食管狭窄患者,总疗效满意,现总结临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玉泉;赵玉德;肖影辉;闫晓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食管穿孔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食管穿孔常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需要临床医师迅速做出判断并决定治疗方案,病死率可高达30%[1].我院自1989年以来收治各型食管穿孔4例,总结如下.

    作者:田虎耕;鲍峰;吴胜东;宫为一;陈国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内倒转在子宫下段剖宫产胎头高浮时应用体会

    2000年7月至2004年1月,我们共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826例,其中胎头高浮174例.在这174例中,应用内倒转继之臀牵引顺利娩出胎儿6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宣永红;张玉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经颅多普勒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拟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TCD检测为VBI的阳性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为了解不同年龄段患者经TCD检测为VBI的阳性率有无差异,将123例患者分三组;观测各组椎-基底动脉系血流参数,并应用SPSS11.0软件包分析其差异.结果不同年龄组患者经TCD检测为VBI的阳性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临床拟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TCD检测为VBI的阳性率与年龄有显著的关联性,年龄是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须首要考虑的因素.

    作者:许文华;宋笑凯;杨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多发病,本文观察了前列腺素E1(PGE1)对急性脑梗死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影响,评价其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作者:张成义;张杰;胡斌;张亚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446例胸部外伤的临床治疗

    随着交通及高空建筑业的发展,胸部外伤的患者日渐增多,其中一部分为合并伤,创伤多较严重且复杂,病情变化快,能否尽快抢救往往与患者的存亡密切相关.1989年6月~2003年9月我院共收治胸部外伤446例,现就我们的救治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褚进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16例

    我院于1999~2002年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1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人脑胶质瘤肿瘤标志物研究现状

    肿瘤标志物目前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是指肿瘤组织细胞产生的和异常表达的能反映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和恶性进展等生物学行为标志的物质[1].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诊断,检测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判断肿瘤的临床疗效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同时为研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目前对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有些领域已经成熟地运用于临床实践.

    作者:王先祥;冯春国;李长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肝外伤的治疗对策探讨

    肝脏是腹腔内大的实质脏器,质脆而易受外伤,肝外伤占腹部损伤的15%~20%[1],是腹部外伤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一般肝外伤的病死率为10%,严重肝外伤时达50%[2].肝外伤的诊断并不困难.为进一步提高肝外伤的救治水平,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本文对58例肝外伤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合文献就其治疗对策作一探讨.

    作者:章社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急性胆囊炎少见合并症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少见合并症的诊治体会.方法分析23例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急性胆囊炎引起黄疸、黑便、贫血及胃肠造影改变等临床情况.结果23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5例为胆囊有部分坏疸,8例呈化脓性炎症改变,其中17例胆囊内有结石.18例行胆囊切除术,3例行胆囊部分切除,2例行胆囊切开取石+胆囊造瘘术.术后均未发生其它并发症.结论黄疸、黑便、贫血及胃肠造影改变等不典型临床情况可以由严重胆囊炎症引起,以上情况若经正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一旦B超或CT等检查提示胆囊炎症明显且能排除肿瘤及内科其它疾患引起以上情况应及时考虑手术处理.

    作者:甄茂椅;王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