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生物发酵对黑木耳总糖含量和体外调脂活性的影响

孙凯峰;包怡红

关键词:黑木耳, 乳酸菌, 酵母菌, 微生物发酵, 体外调脂功能
摘要:目的 研究微生物发酵对黑木耳总糖含量及体外调脂功能的影响,筛选出具有改善黑木耳调脂功能的发酵菌种.方法 通过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双歧杆菌面包酵母、酿酒酵母、果酒酵母)与酵母菌(面包酵母、酿酒酵母、果酒酵母)单菌种或复合菌种发酵黑木耳,测定各黑木耳发酵液的总糖含量,以体外胆固醇吸附量、体外胆酸钠吸附量、体外胆酸钠束缚能力为指标评价各发酵液的体外调脂功能.结果 双歧杆菌和面包酵母复配对黑木耳总糖含量和体外调脂功能的影响大,总糖量比发酵前水提物提高了146.58%;体外胆固醇吸附量、体外胆酸钠吸附量、体外胆酸钠束缚力分别比发酵前水提物提高了110.04%、4.44%、27.66%,分别比发酵前醇提物提高了122.58%、4.07%、60.02%.结论 双歧杆菌和面包酵母混合发酵对黑木耳的总糖含量和体外调脂功能有显著提升作用.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同时包载人参3种成分的透明质酸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目的 制备包载人参3种成分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HA-OUR-NLC),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 采用纳米脂质体(nanostructured lipid,NLC)包载人参中3种难溶性有效成分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熊果酸(ursolic acid,UA)、人参皂苷Rg3(ginsenoside Rg3,Rg3)制备纳米脂质载体(OUR-NLC);然后采用HA作为靶向因子,经电荷吸附作用进行修饰.采用动态透析法进行释放度实验.通过流式细胞仪及MTT法考察HA-OUR-NLC对SMMC-7721细胞的细胞摄取及细胞毒性情况.结果 采用溶剂超声分散法制备的OUR-NLC外观呈现淡蓝色乳光.并通过电荷吸附法成功制备了HA-OUR-NLC.其形态圆整,分布均匀.体外释放表明其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摄取实验表明HA-OUR-NLC能被SMMC-7721细胞所摄取.MTT实验结果表明,HA-OUR-NLC对SMMC-772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采用溶剂超声分散法制备的HA-OUR-NLC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且具备一定的缓释长效作用.

    作者:孙爽;尚尔雨;肖洪彬;鞠爱霞;郭玉岩;李永吉;于新;吕邵娃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莫诺苷对TNF-α诱导MC3T3-E1细胞炎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莫诺苷对肿瘤坏死因子-α (TNF-a)诱导成骨细胞MC3T3-E1炎症的保护作用,探讨Caspase、MAPK和NF-κB通路调控机制.方法 TNF-a(50 ng/mL)诱导MC3T3-E1细胞,制备细胞炎症模型;MTT法检测莫诺苷对MC3 T3-E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检测不同浓度的莫诺苷对TNF-α诱导MC3T3-E1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 (IL-1β)、IL-6的水平;Westem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p-ERK、p-JNK、p-p38、p-Iκ Ba、IκBα和NF-κB等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莫诺苷能够促进正常MC3T3-E1细胞增殖,TNF-α诱导MC3T3-E1细胞增殖受到抑制,而莫诺苷对TNF-α诱导MC3T3-E1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莫诺苷可以抑制TNF-α诱导MC3T3-E1细胞IL-1β和IL-6的释放;降低Caspase-3、Caspase-9、p-ERK、p-JNK、p-p38、p-IκBa蛋白的表达,升高IκBa蛋白表达,对NF-κB p65无明显影响.结论 莫诺苷对TNF-α诱导MC3T3-E1炎症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为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抑制MAPK和NF-κB通路的激活、抑制凋亡蛋白Caspase的表达,从而抑制MC3T3-E1细胞的凋亡.

    作者:杨炳友;刘艳;林晓影;韩伟;姜海冰;韩华;吕邵娃;匡海学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蛇床子素对低分化鼻咽癌CNE2干细胞增殖、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蛇床子素对低分化鼻咽癌CNE2干细胞增殖、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低分化鼻咽癌CNE2细胞的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CD24-low的表达和乙醛脱氢酶(ALDH)活性;MTT检测不同质量浓度(0、20、40、80 μg/mL)蛇床子素处理后,CNE2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差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蛇床子素(40 μg/mL)联合放疗后(0、2、5Gy),CNE2干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差异;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蛇床子素处理、蛇床子素联合不同放射剂量放疗后,鼻咽癌CNE2干细胞中p-GSK-3β、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可分离培养稳定传代的低分化鼻咽癌CNE2干性细胞.细胞CD44+/CD24-low、ALDH+的表达高于亲本细胞(P<0.05);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质量浓度的蛇床子素作用不同时间后,干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P<0.05),且随着蛇床子素质量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增强(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干细胞克隆形成率均明显降低,蛇床子素+放疗组显著低于蛇床子素组及放疗组(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蛇床子素质量浓度的增加,放射剂量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干细胞p-GSK-3β、β-catenin、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蛇床子素+放疗组显著低于蛇床子素组及放疗组(P<0.05);结论 蛇床子素能有效抑制低分化鼻咽癌CNE2干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放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蛇床子素抑制肿瘤干细胞p-GSK-3、β-catenin、Cyclin Dl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了干细胞增殖,促进了放疗敏感性.

    作者:陈炯玉;张凡;庄轶轩;陈鑑;洪超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微生物发酵对黑木耳总糖含量和体外调脂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微生物发酵对黑木耳总糖含量及体外调脂功能的影响,筛选出具有改善黑木耳调脂功能的发酵菌种.方法 通过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双歧杆菌面包酵母、酿酒酵母、果酒酵母)与酵母菌(面包酵母、酿酒酵母、果酒酵母)单菌种或复合菌种发酵黑木耳,测定各黑木耳发酵液的总糖含量,以体外胆固醇吸附量、体外胆酸钠吸附量、体外胆酸钠束缚能力为指标评价各发酵液的体外调脂功能.结果 双歧杆菌和面包酵母复配对黑木耳总糖含量和体外调脂功能的影响大,总糖量比发酵前水提物提高了146.58%;体外胆固醇吸附量、体外胆酸钠吸附量、体外胆酸钠束缚力分别比发酵前水提物提高了110.04%、4.44%、27.66%,分别比发酵前醇提物提高了122.58%、4.07%、60.02%.结论 双歧杆菌和面包酵母混合发酵对黑木耳的总糖含量和体外调脂功能有显著提升作用.

    作者:孙凯峰;包怡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基于整合网络药理学和化学物质组学的灯台叶片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化学物质组学探讨灯台叶片生物碱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PLC-Q/TOF解析灯台叶片中的主要吲哚类生物碱,通过网络药理学、反向对接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主要作用靶点和通路,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EAS-2B细胞炎症模型主要节点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进行验证.结果 灯台叶片提取物中主要含有的12种吲哚类生物碱,分别作用于PDPK1 (PDK1)、MAPK1 (ERK2)、MAPK8(JNK1)等多个炎症靶点,灯台叶片提取物能够降低LPS诱导的ERK2、JNK1、IK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灯台叶片中的吲哚类生物碱作为其抗炎的质量标志物,抑制了PI3K/Akt/NF-κB和MAPK通路,是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潜在的分子机制.

    作者:白隆博;马逍遥;常念伟;胡雪岩;程彬峰;侯媛媛;白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解毒祛瘀滋阴方冻干粉和含药血清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解毒祛瘀滋阴方冻干粉与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解毒祛瘀滋阴方含药血清组、冻干粉组、LPS加含药血清组及LPS加冻干粉组.干预24 h后,采用CCK-8法筛选含药血清和冻干粉的佳浓度并检测二者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qRT-PCR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 (NF-κB)、TNF-α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F-κB蛋白表达水平;采用LC-MS检测解毒祛瘀滋阴方含药血清中的有效成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PS刺激组TNF-αt炎性因子水平、NF-κB、TNF-a mRNA表达水平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含药血清组TNF-α炎性因子水平、NF-κB、TNF-α mRNA表达水平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较冻干粉组降低明显(P<0.05);与LPS组比较,LPS加含药血清组TNF-α炎性因子水平、NF-κB、TNF-α mRNA表达水平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较LPS加冻干粉组明显(P<0.05);解毒祛瘀滋阴方含药血清中检测到芍药苷和阿魏酸.结论 解毒祛瘀滋阴方冻干粉和含药血清均具有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的作用.

    作者:嵇丽娜;刘丹;邓贤;李荣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基于HPLC-Q/TOF MS/MS技术的菟丝子醇提物的大鼠体内成分分析

    目的 对ig给予具有拟雌激素活性的菟丝子醇提物后大鼠的体内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 应用HPLC-Q/TOFMS/MS技术,对大鼠尿液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进行解析.结果 在含药尿液中表征出14个化学成分,鉴定出12个化学成分,其中包括6个原型成分,分别为山柰酚-3-β-D-葡萄糖醛酸苷、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呋喃果糖-(2→1)-α-D-吡喃葡萄糖苷、山柰酚-7-鼠李糖苷、绿原酸、芹菜素、槲皮苷;6个代谢成分,分别为对羟基桂皮酸、对羟基苯丙酸、异鼠李素、山柰酚-3-O-葡萄糖苷、乙酰化咖啡酸、槲皮素硫酸酯.结论 应用HPLC-Q/TOF MS/MS技术能够简单、快速地分析大鼠ig菟丝子醇提物后尿液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为进一步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靖雅;孙向明;宋辉;胡杨;徐蓓蕾;阎新佳;王昕蕾;张萌萌;李文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紫苏药理作用及其化学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紫苏为我国传统的解表药之一,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紫苏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类、脂肪酸类、黄酮类、酚酸类及色素等成分.因其具有发表散寒、行气和胃之功,传统上常用于风寒表证、脾胃气滞、呕吐、鱼蟹中毒等疾病的治疗.研究表明,紫苏除具有基于传统功效的止咳平喘、抑菌、解热、止痛等药理活性外,还具有镇静、抗氧化、抗抑郁、降血压、调节糖脂代谢等多种药理活性.对紫苏的化学成分及其主要药理活性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药效物质基础,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紫苏提供参考.

    作者:何育佩;郝二伟;谢金玲;韦玮;秦健峰;侯小涛;邓家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柳蒿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目的 研究柳蒿Artemisia integr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等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采用MTT法分别测定化合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增殖抑制活性.结果 从柳蒿中分离得到10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methoxy-tanapartholide(1)、dehydroleucodin (2)、4β-羟基愈创木-2,10(14),11(13)-三烯-12,6α-内酯(3)、4α-羟基愈创木-2,10(14),11(13)-三烯-12,6α-内酯(4)、2β-羟基愈创木-3,10(14),11(13)-三烯-12,6α-内酯(5)、artanomalide (6)、5-epi-seco-tanapartholide A(7)、seco-tanapartholide B(8)、iso-seco-tanapartholide (9)、3-epi-iso-seco-tanapartholide (10).结论 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柳蒿中分离得到,它们对HeLa细胞增殖均显示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l、4、7的活性强,作用48、72 h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均小于7.8 μg/mL.

    作者:王金兰;马耀玲;王美娇;易智聪;李军;赵明;张树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四裂红景天与大花红景天红景天的NMR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基于核磁共振技术1H-NMR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的四裂红景天和大花红景天的品种分类和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高分辨(600 MHz)的核磁共振(NMR)指纹图谱技术,测定四裂红景天和大花红景天的全成分信息1H-NMR指纹图谱,结合相似性分析、层次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结果 1H-NMR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区分、鉴别四裂红景天和大花红景天的方法.四裂红景天和大花红景天的1H-NMR指纹图谱差异性较明显,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红景天中的特征性成分和内在品质,四裂红景天和大花红景天主要差异成分为萜类、黄酮类,尤其萜类成分大花红天素是鉴别四裂红景天和大花红景天的特征性成分,可作为四裂红景天和大花红景天的分类和鉴别指标.结论 1H-NMR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红景天品种分类和鉴别方法,为红景天属药用植物的品种鉴别和品质评价奠定基础.

    作者:李涛;苏趁;李立新;李冲;司梦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兔儿伞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兔儿伞Syneilesis aconitifoli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兔儿伞全草甲醇提取物正己烷萃取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2-甲基-2-丁烯酰氧基)-8-甲氧基-6,15-环氧-艾里莫芬-7(11)-烯-12,8α-内酯(1)、β-芹子烯(2)、(-)-ent-6α-甲氧基桉叶-4(15)-烯-1β-醇(3)、5α,7αH-桉叶-3-烯-15-醛-1-酮(4)、大根香叶-1β-醇(5)、10α-羟基日本刺参萜-4-酮(6)、10β-羟基-6β,8β-二甲氧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α-内酯(7)、8β,10β-羟基-6β-甲氧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α-内酯(8)、4(15)-烯-桉叶-1β,6α-二醇(9).并采用MTT法对化合物1、3、5、6、8、9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毒活性进行体外筛选.结论 化合物1为未见报道的新倍半萜化合物,命名为兔儿伞内酯A,化合物2~5、7为首次从兔儿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6、8、9均对HeLa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军;王富强;丁娜;赵明;王金兰;张树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药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人口增加,中药野生资源逐渐枯竭,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需要,栽培药材成为市场的主要来源,导致了多种药材质量严重下降,对我国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产生严重威胁.栽培是解决资源短缺的基本、有效的手段,提高栽培中药材质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对目前中药材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栽培药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扩大种植区域、缺乏对优质种质资源的重视、优质生产技术缺乏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栽培药材质量和产量的思路.中药材栽培应优化种植区域、规范培育优良种质、改善优质药材生产技术、扩大中药应用市场,在提高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作者:孟祥才;杜虹韦;魏文峰;霍金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药材污染曲霉属真菌鉴定研究进展

    近年来,药材污染真菌毒素事件时有报道,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真菌毒素能引发肝毒性、肾毒性等重大毒性反应,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生命健康.曲霉属真菌是污染中药材的主要优势菌群之一,对中药材污染曲霉属真菌进行快速准确鉴定可对中药材真菌毒素污染进行早期风险预警,这对保障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对曲霉属真菌的分类、鉴定以及中药材污染曲霉属真菌鉴定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同时对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中药材污染真菌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郭梦月;庞晓慧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基于CRITIC-AHP权重分析法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选陈皮饮片炮制工艺

    目的 优选陈皮饮片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芸香柚皮苷、橙皮苷、川陈皮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桔皮素,以层次分析法(CRITIC-AHP)计算权重系数,多指标综合评分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考察加水量、闷润时间、闷润温度对陈皮饮片质量的影响,优选陈皮炮制工艺.结果 佳炮制工艺为每千克陈皮加水量33%,闷润64 min,闷润温度45℃.结论 优选的炮制工艺简单可行,为规范陈皮饮片的炮制工艺提供参考,建立的同时测定陈皮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方法快速可靠,可用于陈皮饮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琳;周欣;闫丹;江敏瑜;毛婵;张传辉;王云红;赵凤平;杨荣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郁金炮制沿革及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郁金不仅是中医临床常用大宗药材,也是常用的天然染料,是历版《中国药典》的收载品种,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之功.现代常用的郁金炮制方法有切制、炒制、醋制和酒制等.饮片作为中医临床治病的基础,其炮制品的正确选用和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梳理郁金炮制沿革,对现有关于郁金的炮制进行修正,同时对郁金饮片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综述,为郁金饮片炮制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陈志敏;权亮;周海婷;张希;赵永峰;曹冬;胡昌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紫丁香树叶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紫丁香Syringa oblata树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对紫丁香树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紫丁香叶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乌苏酸(2)、白桦酸(3)、l,3-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5-丙醇(4)、对羟基苯丙醇(5)、对羟基苯乙醇(6)、丁香苦素D(7)、丁香苦素E(8)、丁香苦素F(9)、丁香苦素A (10)、丁香苦素C(11)、3,4-二羟基苯乙醇(12)、丁香苦素B (13)、syringopicrogenin B(14)、蚱蜢酮(15)、(7R,8S)-4,9,9’-三羟基-3,3’-二甲氧基-7,8-二氢苯并呋喃-1’-丙基新木脂素(16)、落叶松脂醇(17)、丁香苷(18)、3(Z)-己烯醇葡萄糖苷(19)、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20)、(8E)-ligstroside(21)、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22)、(8E)-ligstroside B(23)、(8E)-ligstroside A(24)、红景天苷(25)、7-脱氢马钱子苷(26)、fliederoside B(27)、syringopicroside B(28)、木犀榄苷二甲酯(29)、lilacoside (30)、丁香苦苷(31)、橄榄苦苷(32)、(+)-表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33)、毛蕊花糖苷(34)、(+)-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35).结论 其中化合物4、5、14~16、19、23、24、26、27为首次从紫丁香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树军;时志春;王丹;王金兰;赵明;李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基于UHPLC-ESI-HRMSn的清热灵颗粒中8种活性成分定量研究

    目的 基于UHPLC-ESI-HRMSn建立一种快速定量检测清热灵颗粒中甘草苷、牡荆苷、黄芩苷、芦丁、隐绿原酸、绿原酸、槲皮素、山柰酚的分析方法,为清热灵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采用BEH C18 (100 mm×2.1mm,1.7 μm)色谱柱,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质谱采用ESI离子源,全扫描模式进行检测;多批次清热灵颗粒定量测定结果采用SIMCA1 4.1软件进行模式判别分析,评估其质量.结果 甘草苷、黄芩苷、芦丁、牡荆苷、槲皮素、绿原酸、隐绿原酸、山柰酚分别在570~9 127、10 032~160 500、293~4 690、1 625~26 000、40.5~645、41~1 325、44~1 413、13~209 n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8.83%~100.65%,RSD值均小于3%.5批所测清热灵颗粒中甘草苷、黄芩苷、芦丁、牡荆苷、槲皮素、绿原酸、隐绿原酸、山柰酚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02.07~438.15、10 258.03~11 046.56、56.09~87.75、689.19~818.56、4.95~6.07、8.87~18.37、22.49~42.12、3.21~4.11 μg/g;定量数据经SIMCA 14.1分析表明,5批清热灵颗粒质量标准偏差均在±2范围内.结论 建立的定量测定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度高,准确度好;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测定要求;可以作为清热灵颗粒多种活性成分定量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曾锐;陈俊可;雍潘;李燕芳;徐燕;陈晓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不同加工方式对梅花鹿三叉茸不同区段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比较梅花鹿三叉茸不同加工方式及不同区段20种矿物质元素(Na、Mg、Al、P、K、Ca、Mn、Fe、Co、Ni、Cu、Zn、Se、Cr、As、Cd、Ag、Pb、Ba、Au)含量的差异,旨在为鹿茸的合理利用及鹿茸药效价值的有效挖掘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对采集自吉林地区的梅花鹿三叉茸进行预处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方法测定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 所测样品中Cd元素和Ag元素检出结果均小于0.001 μg/kg.Na、Mg、A1、P、K和Ca在鹿茸中含量较高,尤其是Ca含量,从鹿茸尖部蜡片区到基部骨片区大幅度增加,骨片区Ca质量分数高达148.6~164.4 g/kg.元素Na、Mg、A1、P、K和Ca在不同区段之间含量差异显著(P<0.05);元素Mn、Cu、Zn和Ba在鹿茸中含量高于Fe、Co、Ni、Se和Cr.重金属元素Cr、As、Au和Pb在鹿茸中含量很低,在食品重金属限量范围内.鹿茸中富含Se元素,从骨片至蜡片Se元素含量逐渐提高,蜡片区质量分数为260.35~357.29 μg/kg.烘干处理和冻干处理2种方式对鹿茸中Al等元素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整体水平呈现A1、P和Ca含量煮炸茸高于冻干茸,Na、Mg和K含量煮炸茸低于冻干茸的规律.结论 不同初加工方式对三叉鹿茸部分矿物质元素含量有影响,不同区段体现出不同的规律;鹿茸不同区段之间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很大,不同区段发挥不同的药用价值,研究结果能有效指导科学使用鹿茸.

    作者:孙伟丽;赵海平;张国坤;张伟;张婷;李光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紫龙金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紫龙金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53例在常规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紫龙金片口服,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实体瘤近期疗效中稳定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紫龙金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杨爱莲;林锦培;林浩;吴丹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基于UHPLC-ESI-QqQ-MS/MS技术的中药复方新天泰1号多类别多成分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同时快速测定新天泰1号制剂中19种药效成分(人参皂苷Rg1、Rb1、Rd,小檗碱、表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非洲防己碱、黄连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柠檬苦素、金丝桃苷、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三重四极杆质谱(UHPLC-ESI-QqQ-MS/MS)新方法,为产品提供全面高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1290Ⅱ高效液相色谱系统,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3.5 μm),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对各成分特定离子对进行监测,测定新天泰1号样品中19种活性成分含量.结果 在15 min内完成19种活性成分的准确测定,极大地提高了分析效率;19种活性成分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19种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1、Rb1、Rd及小檗碱、表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非洲防己碱、黄连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柠檬苦素、金丝桃苷、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的回收率分别为94.80%、96.78%、95.59%、96.88%、97.74%、100.08%、96.27%、100.25%、98.32%、97.16%、95.60%、95.28%、96.81%、95.22%、96.85%、95.31%、93.86%、94.79%、95.20%;19种成分在3批样品中的定量测定结果分别为2.28~2.49 mg/g、0.82~0.90 mg/g、1.22~1.32 mg/g、14.44~15.50 mg/g、3.71~3.99 mg/g、3.26~3.49 mg/g、3.09~3.33 mg/g、4.39~4.72 mg/g、4.56~4.92 mg/g、0.52~0.57 mg/g、0.30~0.33 mg/g、4.46~4.76 mg/g、3.02~3.24 mg/g、2.59~2.76 mg/g、6.03~6.38 mg/g、1.47~1.58 mg/g、1.90~2.08 mg/g、3.40~3.88 mg/g、1.53~1.74 mg/g.结论 UHPLC-ESI-MS/MS多反应监测法可同时快速对新天泰1号中多种不同类型的活性成分进行监测,该方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品质量控制,亦为中药质量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曾永长;梁少瑜;吴俊洪;卢键滢;谭晓梅;罗焕敏;吴正治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