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周刮治器在重度牙周病治疗中的作用探讨

杨悦

关键词:牙周袋内壁刮术, 重度牙周病, 刮治器
摘要:目的:探讨牙周刮治器在重度牙周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重度牙周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均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所有患者均知情的情况下,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在常规龈上洁治术后,参照组34例重度牙周病患者采用牙周袋内壁刮术治疗,实验组34例重度牙周病患者采用好孚迪刮治器进行治疗.对比2组重度牙周病患者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牙周探诊深度(PD)、牙周附着水平(AL)和牙周出血指数(BI).结果: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为(3.56±1.24)分、PD为(3.22±1.42)mm、AL为(1.21±1.41)mm、BI为(1.20±0.55)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好孚迪刮治器治疗重度牙周病患者的效果更为可观,可有效控制炎症,缓解疼痛,可进一步推广.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儿使用X射线、CT两种诊断方式,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度和病灶影像学特征表现效果,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应用效果,并对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CT诊断的准确度相比于X射线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病灶影像学特征表现效果明显高于X射线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准确的呈现病灶影像,便于医师治疗时准确的定位患病位置.

    作者:王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美国FDA增材制造医疗器械技术考量指南简介及思考

    定制式医疗器械因其种种优势,已成为医疗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增材制造是其主流技术手段,但与标准化生产产品相比,其安全有效性评价尚未完善.文章简要介绍了美国FDA增材制造医疗器械技术考量指南相关内容,并就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质量体系和过程控制、临床评价等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作者:张世庆;闵玥;孙嘉怿;刘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超声与CT诊断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与CT诊断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随机数表法抽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1月期间接受诊断的120例急慢性阑尾炎患儿.其中,60例患儿接受超声诊断(对照组),另外60例患儿接受CT诊断(观察组),比两组患儿的确诊率.结果:在急性阑尾炎的确诊率上,CT诊断(97.92%)高于超声诊断(86.0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阑尾炎的确诊率上,CT诊断(91.67%)与超声诊断(70.00%)的差异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CT诊断确诊率尤其是急性阑尾炎的确诊率高于超声诊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但是,会增加患儿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建议首选超声诊断,在存疑等必要情况下选择CT诊断.

    作者:欧阳建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尿液隐血检验应用尿液分析仪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价值对照

    目的:对尿液分析仪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应用于尿液隐血检验领域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本院检验科与尿液检查相关的样本188例,借用尿液分析仪检验(Ⅰ组)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Ⅱ组)进行黏液隐血检验.结果:应用尿液分析仪方法(Ⅰ组)尿蛋白为136例,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Ⅱ组)为62例;Ⅰ组隐血阳性率为112例,Ⅱ组为64例;Ⅰ组尿糖阳性为104例,Ⅱ组为89例.上述三种数据差异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尿常规隐血检测工作,尿液分析仪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两种方法各有千秋,特殊情况下可以将两种方法整合应用,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是极为可观的.

    作者:王双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医疗器械采购的风险管理措施分析

    目的:讨论并采取相应的医疗器械采购风险应对探讨措施,从本质上提高医院医疗器械采购质量.方法:制订采取相应的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安全风险应对探讨措施,并应用于2016年度医疗器械采购管理中,观察比较2015年与2016度医疗器械风险事件发生例数与发生率.结果:2016年度医疗器械风险事件共发生12例,发生率为6.49%.与2015年度未采取相应措施后风险事件发生情况(28例,18.5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恰当的医疗器械采购风险应对措施可从本质上提高医院医疗器械采购质量,从而加速医院发展.

    作者:高雪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乳腺BI-RADS 4级肿块的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BI-RADS 4级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收治52例BI-RADS 4级乳腺肿块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和两者联合诊断的结果,并将其和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常规超声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准确性为65.38%、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准确性为63.46%、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的准确性为92.31%,两者联合诊断的价值明显优于其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可以明显提升乳腺BI-RADS 4级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能力.

    作者:隋东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利普刀宫颈锥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利普刀宫颈锥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6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2).对照组行宫颈锥形电切治疗,观察组行利普刀宫颈锥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上,对照组均远不及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1.25%,96.88%,P<0.05).结论:利普刀宫颈锥切除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郭小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医疗器械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探讨

    系统分析医疗器械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要求,从环境控制、实验室控制、仪器设备控制、人员控制、培养基质量控制、菌种控制、样品控制、记录控制这几方面进行探讨,确保医疗器械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保证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的安全.

    作者:刘东鸣;张成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温度特性对热敷灵质量的影响

    2016年针对热敷灵的生产和经营渠道进行市场抽验,按照产品的注册标准/技术要求进行检验.对不同生产企业的56个批次的热敷灵产品温度特性检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了热敷灵的温度特性对产品质量和使用功效的影响,以及产生的低温烫伤对人体的伤害.因此,建议规范和统一热敷灵温度特性项目的检验方法.

    作者:王海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纵膈肿瘤X射线鉴别诊断与临床研究

    目的:采用X射线对原发性纵隔肿瘤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65例纵隔肿瘤患者,采用X射线进行临床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纵隔肿瘤X射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对其进行分析能够提升确诊率.结论:利用X射线对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进行检查,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但若需进一步确定纵隔肿瘤类别,还需要采用CT或MRI进一步检查.

    作者:胡俊;侯新民;方心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CA125+HE4联合阴道超声在兰州市卵巢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血清癌胚抗原125(CA125)加人附睾蛋白4(HE4)联合阴道超声在卵巢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本院妇科体检的100名患者,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25名,其中CA125组:血清CA125检查阳性,而HE4和阴道超声检查阴性;HE4组:血清HE4检查阳性,而CA125和阴道超声检查阴性;阴道超声组:超声阴道检查阳性,而血清CA125和HE4检查阴性;联合检查组:血清CA125、HE4和阴道超声检查均为阳性.后行病理学检查明确有无卵巢癌.结果:CA125+HE4联合阴道超声检查组患者卵巢癌检出率达92.00%,明显高于单纯CA125阳性组的64.00%、单纯HE4阳性组的68.00%以及单纯阴道超声阳性组的68.00%,经 χ2检验,P<0.05.结论:血清CA125+HE4联合阴道超声检查的方法进行卵巢癌筛查,可以提高卵巢癌的临床诊断率,达到早期筛查的目的.

    作者:景军宁;王梓欣;颉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超声改变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超声改变.方法:选取红斑狼疮患者30例及健康体检人3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无创的心脏监测,分析红斑狼疮患者及同年龄段同性别的健康人群心脏超声影像的变化.结果:经过多普勒超声监测显示,红斑狼疮患者检出心包、心肌、心内膜、心脏大血管及心功能的异常率与同年龄段、同性别的健康人群比较显著增高,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脏异常改变临床上呈现亚进展状态,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无创性监测技术可对其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红斑狼疮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作者:李淼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新生儿监护系统的临床研究

    目的:验证B8新生儿监护系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判断其是否能够达到实际临床应用要求.方法:方法1:对体重<2500g的普通新生儿用B8新生儿监护系统(以下简称观察机)进行培养,验证其是否能够达到出院标准;方法2:对预计培养时间至少14d的新生儿或婴儿分别用观察机及普通保温箱(以下简称对照机)分别进行二阶段交叉培养,观察监护系统在临床保育效果、呼吸暂停监测、呼吸暂停唤醒等功能;全程观察B8新生儿监护系统在临床使用过程是否产生不良事件以验证其安全性.结果:方法1:体重<2500g的普通新生儿在观察机培养下体温和体重从出生到出院均有增加(P<0.05),且出院时的体温95%CI为(36.92,37.11)?C,体重为(2070.65,2205.76)g,均达到出院标准;方法2:培养时间至少14d的新生儿及婴儿二阶段交叉对照结果显示,观察机和对照机主要临床指标:体重、体重增长量、头围增长量、身长增长的95%CI分别为(-0.0378~0.0632)g,(-25.2576,27.8687)g,(-0.0923~0.0284)cm,(-0.079,0.1152)cm,均在相应的等效区间范围内;观察机的呼吸暂停监测成功率为100%,呼吸暂停唤醒率为85.7%.结论:B8新生儿监护系统的保育功能、呼吸暂停监测和呼吸暂停唤醒功能具有预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够达到实际临床应用的要求.

    作者:杨玉兰;吴习之;苏锦珍;涂惠英;燕旭东;丁璐;吴本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腺性膀胱炎患者46例,所有患者先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之后行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73.91%,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71.74%,差异无显著(P>0.05);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1.30%,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进行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腺性膀胱炎中准确率相对较高,临床上应结合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诊断腺性膀胱炎,以促进临床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作者:余卫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尼龙绳套扎与金属止血夹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对尼龙绳套扎与金属止血夹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7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金属止血夹治疗为对照组,给予尼龙绳套扎与金属止血夹联合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转外科手术概率、即时止血概率以及再次出血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为94.29%,转外科手术、即时止血概率分别为2.86%、100.00%,再次出血概率为2.86%,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优异(P<0.05).结论:尼龙绳套扎与金属止血夹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武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在硝酸-Vc-硫脲体系中原子荧光法测试食品中汞的方法与研究

    在氢化法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汞的过程中,介质是影响汞空白值以及荧光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介质对Hg的灵敏度及记忆效应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选择在硝酸-Vc-硫脲体系中对汞进行测试,有效降低了介质的空白值,并增加了汞的测试灵敏度,且记忆效应小.据我们所知,利用氢化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在硝酸-Vc-硫脲体系中测汞还未见报道.在佳测定条件下,线性回归方程为y=2068x+218.8,线性范围为0.1~1.0 ng/mL,相关系数为r=0.9999,检出限为0.0034 ng,RSD为0.28%.本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记忆效应低等优点,用于汞含量测定.

    作者:庄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与胸腔镜辅助手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三切口食管癌手术常规切除术与采用胸腔镜辅助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过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5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手术治疗组32例,对其采用常规的切除手术.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组24例,对其采取利用胸腔镜对患者的食管游离和开腹游离胃,以及对颈部进行吻合的手术.比对两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手术花费时间、出血量、患者疼痛感、淋巴结清除量、胸引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无死亡病例,淋巴结清除量、出血量比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医疗费用、手术花费时间、患者疼痛感胸引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将胸腔镜运用到食管癌的手术中,在实施的初期阶段效果并不明显,应该尽量对手术的适应症进行控制,选择手术相对容易以及身材偏瘦的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常旭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的40例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病例分析显示:40例患者经CT平扫显示:结节状且边界清楚影像学病灶31例,小片状且边界模糊影像学病灶9例.CT增强扫描:选择药物优维显100mL经患者的肘静脉以3.0mL/s的速率注射,在注射药物优维显1、2 min时,经CT增强扫描的病灶达到大强化值20~60 HU,这时的影像学显示完全性强化患者33例,周围性强化患者7例;在注射药物优维显4min后,CT增强扫描的病灶CT值逐渐降低,呈现出抛物线状的强化时间密度曲线.结论:CT灌注影像学检查已成为临床常规检查中的一项,但CT增强扫描过程中,对CT值的改变及强化时间密度的曲线的变化应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已确定肺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避免误诊.

    作者:王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基于图像分割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血管研究

    目的:研究图像分割法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6月间本院接诊的糖尿病病患27例,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图像分割法,对所选病例的眼底图像视网膜血管进行规范化的分割、提取.综合分析本组27例病患视网膜血管分割、提取的结果,总结图像分割法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血管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结果:在病变以及正常眼底图像当中,利用图像分割法分割出来的视网膜血管都比较完整,并且相比较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图像与眼底图像,经图像分割法分割出来的视网膜血管更加的精确与清晰.结论:积极利用图像分割法,分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血管,可取得比眼底图像等方法更好的分割效果,且也更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病情的诊断,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洪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初步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初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9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并且依据这两种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比较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病变效果较为显著,并且对于早期临床诊断也具有十分重大的帮助.

    作者:杜俊彦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