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南;李美静;李晓睿;高志超;孙涛
目的 研究中药消痤汤联合维A酸对寻常性痤疮病人的疗效及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徐州仁济医院收治的寻常性痤疮病人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予以维A酸乳膏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罗红霉素胶囊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消痤汤治疗.分别对比两组疗效、治疗组病人治疗前后E2水平以及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0%(37/42),高于对照组的69.05%(2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5,P=0.033).治疗后治疗组男性病人血清E2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86,P=0.000),而女性病人血清E2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1,P=0.520).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41,P=0.332;χ2=0.156,P=0.693).结论 中药消痤汤联合维A酸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效果较佳,且能有效改善男性病人E2水平,安全性较好.
作者:王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伐他汀钙对老年脑梗死病人血脂水平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和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46例.按照治疗及随访期间是否服用阿伐他汀钙,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血小板聚集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口服阿伐他汀钙,20 mg/d.对病人进行治疗随访,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半年后两组病人的血脂水平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内膜斑块的面积.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半年后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面积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治疗组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1.2±0.2、3.8±0.4、2.4±0.3)mmol/L]低于对照组[(1.4±0.2、4.7±0.4、3.0±0.3)mmol/L],HDL[(1.4±0.3)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2±0.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厚度和面积[(1.3±0.2)mm、(22.1±9.0)mm2]与对照组[(1.5±0.5)mm、(26.2±10.0)mm2]比较均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伐他汀钙能有效的降低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血脂水平,减轻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作者:窦振华;王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对智利学者Horvath、韩国学者Park、韩国学者Kwak及美国放射学会(ACR)等关于甲状腺影像报告系统(TIRADS)的分级及2015版ACR描述词白皮书做出详细解读,并对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认识,利于临床开展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萌;何年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紫杉醇以及两药联合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单药以及联合紫杉醇干预乳腺癌细胞MCF-7,采用细胞增殖毒性(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磷酸化B淋巴细胞瘤-2基因(phosphate-B-cell lymphoma-2,pBcl-2)、半胱天冬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3以及缺口蛋白(Notch)通路Notch2的表达情况.结果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处理48 h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在100 mmol/L达到大值27%;两药联合组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单药组明显增强尤其在100μmol/L(60.89%比26.98%,t=-0.017,P<0.05);两药联合处理MCF-7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均与空白对照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组和紫杉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9.839,P<0.001;F=40.742,P<0.001);凋亡相关蛋白pBcl-2在空白对照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组、紫杉醇组和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64,P<0.001,联合组的pBcl-2蛋白表达均高于其他三组
作者:徐君南;李美静;李晓睿;高志超;孙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G-蛋白偶联受体5(LGR5)及组织蛋白酶D(Cath D)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LGR5和Cath D在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阳性、局部包膜侵犯、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远处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LGR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69%(42/67)、2.99%(2/67),Cath 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15%(47/67)、4.48%(3/67),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和Cath D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和局部包膜侵犯组织中,LGR5、Cath D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和无局部侵犯者(P<0.05);不同肿瘤大小、不同TNM分期的病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及Cath D的阳性表达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R5及Cath D的阳性表达率与病人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和Cath D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李文翠;高波;张吉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法测定筋骨草胶囊特征图谱鉴别的方法,完善筋骨草胶囊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Kromasil 100-5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为流动相A,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0 nm,流速:1 mL/min,柱温30℃.结果 在供试品特征图谱中选定的3个特征峰中,与木犀草素参照物峰1(S),计算出的峰2、3与S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为:1.218(峰2)、1.794(峰3).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操作方便,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聂万松;汪艳;占晓敏;王云龙;窦玮;汪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江阴市某小学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水痘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年3月6日至5月12日江阴市某小学暴发的水痘疫情及水痘事件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校共有1680名学生,第1例患儿出现于2016年3月8日,3月27日至4月2日出现第1次聚集性暴发;4月11日至4月15日出现第2次暴发高峰;4月19日至5月12日出现第3次聚集性暴发.所有患儿均有疱疹,53.26%的患儿有发热症状,44.57%的患儿有流涕症状,81.52%的患儿有咳嗽症状,57.61%的患儿食欲减退,所有患儿均无其他并发症.该校水痘疫苗接种率为86.79%,曾接种疫苗儿童发病率为0.68%(10/1458);未接种疫苗儿童发病率为36.94%(8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29,P=0.000).结论未接种疫苗儿童是水痘易感人群;有效接种及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可以减少儿童水痘疫情的暴发,学校应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普及水痘防控相关知识,减少水痘疫情的发生.
作者:蒋新;束方燕;姚建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其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甲氰米胍及止血、护胃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辩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儿的补体C3(1.47±0.45)g/L、IgA水平(2.78±0.54)g/L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2.87±0.64)g/L、(3.11±0.6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儿IgM(1.35±0.23)g/L、IgG(9.12±1.21)g/L、IL-2(21.43±4.58)ng/L、IL-4(13.42±3.37)ng/L免疫学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IgM(2.43±0.75)g/L、IgG(10.32±1.54)g/L、IL-2(18.56±3.12)ng/L、IL-4(17.33±4.87)ng/L(P<0.05).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促进患儿免疫血指标恢复,改善免疫功能.
作者:孙捷;曾玲;董琳;彭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表现和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并了解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探讨AnuA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65例SLE住院病人病历资料,其中AnuA阳性者96例,分析其主要的实验室指标与临床特征,并与69例同期住院的AnuA阴性病人比较.结果 AnuA阳性病人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率高,更易出现C3及C4下降,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关节炎、肾损害、浆膜炎、光敏感、血小板减少阳性率较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87、5.667、4.708、6.660、5.686、12.062、6.793、7.323、4.850、12.617、5.251、6.178、4.850、4.521、7.446、4.377,均P<0.05),两组SLEDA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两组病人在抗核糖体P蛋白、抗心磷脂抗体、雷诺现象、心包炎、胸膜炎、脱发、神经系统损害、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uA与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高阳性率、C3下降、C4下降、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关节炎、肾损害、浆膜炎、光敏感、血小板减少相关,AnuA与SLE活动性相关,AnuA在SLE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成娟;陈宏;门剑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运用系统评价体系探讨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入住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并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50例病人的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运用系统评价系统从症状(术中)、术后并发症、实验室检测及彩超检查等多方面评估其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一步客观、全面明确其临床价值.结果 所有病人术中不适主诉发生率低,且均可耐受;术后颈部无疤痕;术后并发症少,1周后均明显恢复,未出现永久性后遗症.与术前甲状腺功能相比,术后3 d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FT3、FT4及TSH均与术前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炎症因子相比,术后第一天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其炎症因子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直径(2.58±0.50)cm,结节体积(3.50±0.51)cm3;随访6个月后病人的结节直径(0.65±0.33)cm,结节体积(0.37±0.46)cm3,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治疗6月后总有效率达90%,痊愈10%,有效80%,好转10%,失败0%.结论 系统评价体系评估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具有创伤小、无疤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林宗武;陈洁;马成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体位改变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位置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需置入PICC导管的70例病人,在X线透视下置管,置管过程中观察当病人由置管体位即平卧手臂外展90°(体位1)转变成平卧手臂内收于躯体侧(体位2)、由体位1转变成体位3(病人直立手臂内收于躯体侧)时导管尖端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并探讨性别、置管静脉、置管手臂等自变量对尖端移动总幅度的影响.结果 体位1到体位2转变时导管尖端平均向右心房方向移动(1.59±0.58)cm,体位1到体位3转变时导管尖端平均向右心房方向移动(3.02±0.87)cm.性别、置管静脉、置管手臂、对导管移动幅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改变是导管尖端位移的重要影响因素.PICC初尖端位置的确定、置管后X线定位报告、带管病人的健康教育都应将此因素考虑其中.
作者:马玉娟;李秀川;郑海燕;白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将近红外光谱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建立佐匹克隆片的定量分析模型,用于佐匹克隆片的快速检验.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获得不同批次佐匹克隆片的光谱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降维,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佐匹克隆片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显示,选取前10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9.07%,可以解释原始光谱99.07%的信息.建立的10-6-1三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整个样本集的回归系数达到0.994,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很好吻合,其大偏差为2.85%,小偏差为0.02%,平均偏差为0.70%.结论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所建立的佐匹克隆片定量分析模型快速、准确、绿色环保,可以用于佐匹克隆片的快速检验.
作者:王小亮;黄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各种外伤常常导致体表软组织缺损,如何得到大限度的生理性修复,给临床医生带来巨大挑战.螺旋桨穿支皮瓣可以选择不同穿支血管,克服了传统的皮瓣只有一个穿支可选的缺点;可以一次修复多个复杂程度的软组织缺损创面,有更好的美容效果和供区瘢痕隐蔽的优势.随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穿支血管技术日益成熟,必将为螺旋桨皮瓣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前景.本研究就螺旋桨皮瓣的概念、分类、设计等相关基础与临床应用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遵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门诊处方双重点评模式的建立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门诊处方双重点评模式:初评药师由门诊药师组成,包括高年资主管药师2人、低年资主管药师5人,药剂师5人;再点评药师由高年资药师组成,包括主任药师1人、副主任药师1人、高年资主管药师2人;回顾性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9月份270份处方的双重点评模式点评结果,包括适宜性类型的处方分布、不合理处方的科室分布及再点评组修正作用的总体情况、有修正作用处方的疾病分布.结果270份处方中,初评组、再点评组合理处方分别为0份(0.00%)、50份(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02,P<0.001).两组不合理处方的科室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97,P=0.976).再点评组完全认同初评结果的处方有199份(73.70%);修正初评处方71份(26.30%),修正用药指征不适宜为用药指征适宜且发现新问题的有14份;对初评结果进行修正涉及的疾病主要为糖尿病22份(30.99%)、心血管疾病17份(23.94%).结论 门诊药师初评处方后,高年资药师再点评处方并反馈,形成门诊处方双重点评模式;该模式能提高处方点评质量,促进药师更好地开展处方点评.
作者:叶根深;忻志鸣;杨阳;余兴群;陈继亮;王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抑制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分为siRNA-FAK组、siRNA-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FAK基因表达,细胞增殖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检测分别采用MTT法和Transwell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FAK、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ol 3 kinase,PI3K)、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Akt,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phosphorylation-mammalian rapamycin,p-mTOR)蛋白表达.结果 siRNA-FAK组细胞中FAK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1±0.15)、(0.26±0.08),均低于siRNA-阴性对照组[(2.06±0.18)、(0.62±0.11)]和空白对照组[(2.11±0.20)、(0.64±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NA-FAK组24 h、48 h、72 h、96 h时细胞吸光度A值均低于siRNA-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RNA-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FAK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降低,siRNA-FAK组细胞中FAK、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相对表达量均降低,而Akt和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沉默FAK基因表达可抑制HEC-1A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有关.
作者:贾冬丽;方丽丽;司晓辉;王远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运用戴明循环(PDCA)解决中药制剂质量问题的可行性.方法 调查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制剂的质量管理现状,并以产能、成品报废数量和不合格数量为评价指标,运用PDCA制定改进计划,执行改进措施,检查效果并总结.结果 改进措施对提升中药制剂产能和减少成品报废量有效,但对减少不合格制剂的效果有限.结论 应用PDCA可提高医院中药制剂的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杨盼鑫;黄文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3D腹腔镜联合纳米炭示踪剂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潍坊市人民医院为82例病人行纳米炭引导下3D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记录围手术期情况,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 8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5.3±23.2)min,术中出血量(105.7±22.3)mL,术后排气时间(2.1±0.5)d,术后住院时间(8.5±1.3)d;术后腹腔出血1例,吻合口瘘2例;共检获淋巴结2567枚,平均(31.3±4.3)枚,黑染淋巴结总数1930枚,黑染率75.2%,黑染淋巴结转移个数为737枚,黑染淋巴结转移率38.2%,未黑染淋巴结转移率13.2%,淋巴结总转移率32.0%.结论 纳米炭示踪剂具有良好的淋巴结示踪效果,3D腹腔镜联合纳米炭示踪剂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杨帅帅;李海玲;崔景利;张文星;孙作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抗磷脂综合征(the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以持续存在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为特征,以动静脉血栓形成和妊娠并发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PS常伴发其他疾病,常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SLE的存在或缺失可能会改变临床或血清学APS表达.除了经典的表现外,SLE相关的APS的临床表现还多见于关节痛、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网状青斑、癫痫、肾小球血栓和心肌梗死.SLE和APS/APL病人的管理应包括血管风险因素精确分层.SLE合并APS/aPL预后较差,因此亟需新的治疗方法.未来的目标是通过早期诊断和佳预防性治疗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张静;林彤彤;蔡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使用莫西沙星治疗对血气指标、内皮素-1(ET-1)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治疗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莫西沙星组、左氧氟沙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祛痰、止咳吸氧、解痉等基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及ET-1.结果 治疗后,莫西沙星组病人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ET-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左氧氟沙星组(t值分别为3.679、4.912、3.831、6.357、6.775、1.079,P<0.05),莫西沙星组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t值分别为:2.184、4.074,P<0.05);莫西沙星组病人的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低于左氧氟沙星组(t值分别为:4.275、3.679、3.909、3.923,P<0.05).莫西沙星组病人的显效率80%、有效率16%,左氧氟沙星组显效率60%、有效率3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4,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使用莫西沙星治疗能更加显著的改善病人的血气指标水平及降低CRP、TNF-α、IL-6、IL-8、ET-1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武金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制度是行政机关内部法制监督制度,是由法制机构或法制人员对执法机构的执法行为进行合法性及合理性审核的制度.笔者通过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食品药品监管行政处罚法制审核权的主体、性质、运行程序及效力等问题进行分析,以促进此类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制度的完善.
作者:欧元军;陆维福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