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石斛枸杞颗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邱涵;吕晓君

关键词:石斛枸杞颗粒, 免疫功能, 小鼠
摘要:目的 研究石斛枸杞颗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60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石斛枸杞颗粒高、中、低剂量组(7.5 g/kg BW、5.0 g/kg BW、2.5 g/kg BW),每组40只,连续灌胃30 d,每日1次.采用耳肿胀法观察其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检测血清溶血素水平、抗体生成细胞数观察其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观察其对小鼠吞噬功能的影响;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法观察其对小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石斛枸杞颗粒中、低剂量组能明显促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P<0.05)、高剂量组可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P<0.05),高、中剂量组可显著增强NK细胞活性(P<0.05);但各剂量组对小鼠体质量、胸腺/体质量比值、脾脏/体质量比值、抗体生成细胞数、血清溶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石斛枸杞颗粒小鼠的细胞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 NK 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骨代谢标志物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意义

    查阅国内外近5年与骨代谢标志物和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性文献,从中梳理骨代谢标志物与RA的诊疗及预后的相关性.早期骨代谢标志物敏感性高于放射学检查及一般的生化检查,骨代谢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发现早期X线尚不能检测出的骨质破坏,这对于RA病人早期诊断及减少致残率都有重要意义.此外,病程发展过程中骨代谢指标与炎症的发展呈正相关,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医生可以据此对RA病人的治疗方案及时进行调整,进而改善RA病人预后.

    作者:闫学朋;毛古燧;付俊;黄传兵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某结核病专科医院门诊处方基本指标评价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某结核病专科医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评价结核病专科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指标和合理用药情况,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门诊处方2400张进行点评,对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结果 2400张门诊处方中结核诊断处方1913张,占79.71%,非结核诊断处方487张,占20.29%;在1913张结核病处方中,含有护肝药物的处方占结核病处方的61.58%,含有其他辅助用药的处方占结核病处方的15.58%.2400张门诊处方中,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08种,每张处方平均金额为310.24元,基本药物使用率55.28%,处方通用名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为6.92%和4.67%.2400张门诊处方中,合理处方1969张(82.04%),不合理处方431张(17.96%);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320张(74.25%),用药不适宜处方111张(25.75%),超常处方0张(0.00%).结论 结核病专科医院门诊处方,病种相对单一,单张处方药物品种多,药量大,金额高,特别是结核病辅助用药金额占比高;抗菌药物和注射剂使用率低;门诊处方不合理现象普遍,不规范处方比率较高,应加强监督,针对性干预,进一步规范医生处方行为,提高门诊的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洪健;潮蓉;张云玲;李影;贺思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与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与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苏州市相城区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病人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2.73%比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15天、第30天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优于常规小腿下段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显著改善手术效果,减轻术后疼痛,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唐桂勇;徐东;杨效飞;刘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叙事医学对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病耻感的影响

    目的 探寻叙事医学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病耻感的作用及影响,以期为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循证途径.方法 采用分级抽样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及陕西省肿瘤医院乳腺病科选取住院期间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489例,2017年1—12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244例设为观察组,行叙事医学式护理干预;2016年1—12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245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式护理干预,两组均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于出院后第1、3、6、12个月进行病耻感评定.结果 两组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的SIS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出院第3、6、12个月时,对照组SIS得分[(62.5±10.4)、(58.2±11.2)、(55.2±11.3)分]高于观察组[(67.9±11.2)、(67.3±11.1)、(67.1±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医学通过科学的方法诱导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宣泄不良情绪,从而改善了病人的身心状况,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敏;黄俊婷;王凌;姚晚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鳖甲煎丸辅助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鳖甲煎丸辅助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纤维化病人150例,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鳖甲煎丸治疗,两组病人均连续治疗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的变化情况;肝功能相关指标,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白蛋白/球蛋白(A/G)的变化情况;肝纤维化和炎症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HA[(313.78±50.69)vs.(90.39±25.41)μg/L]、IV-C[(139.16±30.97)vs.(63.38±19.34)μg/L]、LN[(180.16±34.05)vs.(102.29±1.24)μg/L],明显降低,对照组病人血清HA、Ⅳ-C、LN值也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血清ALT、AST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病人血清AST、AL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肝纤维化和炎症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病人肝纤维化和炎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在服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鳖甲煎丸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疗效,有助于抵抗肝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

    作者:张文富;黄晶晶;黄鸿娜;王振常;林才志;於丽丽;潘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达比加群在家兔中的药代动力学及其对实验室检查的影响

    目的 通过在新西兰大白兔中单剂量服用达比加群酯,对比不同时间点的达比加群血药浓度变化、不同血药浓度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达比加群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对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18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 mg/kg组、10 mg/kg组和对照组三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5 mg/kg、10 mg/kg达比加群酯溶液和等体积的溶剂,于给药前,给药后0.5、1、1.5、2、3、4、6、8、12、24 h取血,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达比加群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分析组间差异;通过检测达比加群浓度(蛇静脉酶发色底物法测定,ECA)、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与LC-MS/MS结果做相关性分析,同时对ECA与LC-MS/MS进行Bland-Altman偏倚性分析.结果 达比加群在各实验组中药代动力学参数:5 mg/kg组:tmax=(2.42±0.66)h、Cmax=(131.07±49.95)ng/mL、AUC0→t=(814.56±366.86)ng·h-1·mL-1、AUC0→∞=(902.79±426.86)ng·h-1·mL-1、MRT=(5.69±1.74)h、t1/2=(8.12±1.98)h;10 mg/kg组:tmax=(2.83±1.13)h、Cmax=(309.99±189.12)ng/mL、AUC0→t=(1732.26±605.15)ng·h-1·mL-1、AUC0→∞=(1887.63±616.99)ng·h-1·mL-1、MRT=(5.69±1.83)h、t1/2=(8.47±2.87)h,两实验组tmax、MRT和t1/2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药后TT-时间曲线随药-时曲线有类似的变化.APTT与达比加群呈低度相关(R2=0.224);TT与达比加群浓度呈高度相关(R2=0.780)但有过高的敏感性;ECA检测达比加群的血药浓度呈高度相关(R2=0.882),Bland-Altman偏倚性分析提示ECA低估药物浓度.结论 达比加群的药代动力学是可预测的且在体内抗凝效果无时间延迟;APTT不适合作为定量检测达比加群的指标,但其值显著升高提示高浓度的达比加群;TT可作为达比加群的定性指标;ECA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达比加群定量的指标,但需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张培哲;曹邦明;李佳俊;张弛;夏明;杨向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乳腺癌术后存活10年以上病人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存活10年以上病人自我感受负担(SPB)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乳腺癌术后存活10年以上的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评价表(FACT-B)判定病人的SPB和生活质量.采用直线相关分析SPBS量表各维度和FACT-B量表各维度间的相关性.结果 (1)乳腺癌术后存活10年以上的病人SPB得分为(35.78±4.19)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条目平均分高的维度为情感负担[(3.33±0.40)分],低的为身体负担[(3.04±0.43)分];生活质量得分为(114.53±14.71)分,处于中上水平,其中条目平均分高的为附加关注[(3.81±0.49)分],低的为功能状况[(2.76±0.52)分].(2)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肿瘤分期及手术方式对病人SPB评分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5、0.000、0.000、0.000、0.001);年龄、文化程度、肿瘤分期及手术方式对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1、0.000、0.000).(3)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病人SPB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分均呈负相关,其中,相关性高的为社会/家庭状况(r=-0.674,P=0.000);病人生活质量与SPB各维度及总分均呈负相关,其中相关性高的为情感负担(r=-0.783,P=0.000).结论 乳腺癌术后存活10年以上的病人SPB处于中等水平,生活质量处于中上水平,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肿瘤分期及手术方式可对病人的SPB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SPB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对于乳腺癌术后存活10年以上的病人应增加社会和家庭支持,缓解情感负担,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任艳伟;孙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比伐卢定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急诊介入治疗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白细胞介素-4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比伐卢定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急诊介入治疗(PCI)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接受PCI术治疗的STEMI病人100例.根据病人术中所用抗凝药物种类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则采用比伐卢定进行抗凝,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进行抗凝.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 d后血清hs-CRP、Lp-PLA2、IL-4水平,治疗前与治疗30 d后心功能指标水平,MACE发生情况以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 d后两组病人血清hs-CRP、Lp-PLA2、IL-4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hs-CRP、IL-4水平分别为(22.7±5.4)mg/L、(2.0±0.5)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8±5.6)mg/L、(3.7±0.9)pg/m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LVEF水平为(46.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2±4.0)%,而BNP水平为(284.5±113.8)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2.8±103.7)n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病人MACE发生率为2.00%(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伐卢定可有效降低STEMI病人PCI术后hs-CRP、Lp-PLA2、IL-4水平,改善病人心功能,同时有利于降低MACE发生率以及出血事件发生率.

    作者:穆金兴;李雪霞;李延鑫;曹亚冰;陈要起;陈洪波;齐丽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主要照顾者应对方式和情绪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D)照顾者应对方式和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AD病人的主要照顾者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名,对照组主要照顾者仅提供门诊或电话咨询,每月电话随访1次.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入组时、居家6个月后采用Zung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调查主要照顾者情绪状态,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评价照顾者应对方式.结果 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SAS、SDS评分为(35.35±2.00)、(37.57±0.70)分,明显低于入组时的(51.24±2.73)、(47.43±1.16)分,且低于对照组6个月后的(51.68±1.98)、(47.12±1.41)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积极应对因子得分为(26.36±1.11)分,明显高于入组时的(20.44±0.83)分,且高于对照组6个月后的(20.87±0.89)分,消积应对因子得分(9.48±0.59)分,低于入组时的(15.34±0.73)分,且低于对照组6个月后的(15.67±0.50)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AD照顾者情绪状态,促进应对方式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使病人在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中有质量的生活.

    作者:黄滨;韦海楼;何剑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外周血Th17细胞对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长期疗效的预测价值

    目的 评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病人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对大剂量地塞米松(DXM)长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初诊ITP病人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分析Th17细胞比例在持续反应组病人(15例)及复发组(18例)病人之间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法(ROC)分析Th17细胞比例对大剂量DXM长期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复发组病人治疗前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持续反应组病人(P<0.01).应用治疗前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预测大剂量DXM的长期疗效,其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0.717~0.998,P<0.01),cut-off值为1.235%.结论 初诊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有助于预测大剂量DXM在ITP的长期疗效.

    作者:李颢;姜海华;王新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多元化肿瘤专业临床药师培训教学模式探讨

    针对肿瘤专业临床药师培训,将基于讲授的教学模式(LBL)、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BL)和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CBL)结合,并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合理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增强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肿瘤专业临床药师的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作者:唐慕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基于HPLC波长切换法对养胃宁胶囊中6种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养胃宁胶囊中花旗松素、山姜素、乔松素、小豆蔻明、桤木酮和 α-香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9 mL/min;柱温25℃.结果 花旗松素、山姜素、乔松素、小豆蔻明、桤木酮和 α-香附酮分别在2.18~54.50μg/mL(r=0.9999)、7.89~197.25μg/mL(r=0.9996)、6.57~164.25μg/mL(r=0.9998)、4.89~122.25μg/mL(r=0.9997)、5.76~144.00μg/mL(r=0.9999)、1.79~44.75μg/mL(r=0.999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3%、100.18%、98.47%、97.42%、99.04%和96.99%,RSD分别为1.13%、0.59%、1.49%、1.36%、0.80%和0.9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养胃宁胶囊多指标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孙辉;何胜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3158人次离休老干部住院疾病谱分析及保健对策

    目的 了解离休老干部住院疾病谱的发生和发展动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保健和预防工作.方法 对老干部住院次数、不同年龄段住院构成比及不同年度病人疾病谱进行比较.结果 2015—2017年超过2次住院的超过了50%,多的达到10次,80~89岁住院构成比高;3年的前10位疾病基本相同,主要为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椎基底动脉供应不足始终居前2位;平均住院天数呈逐年下降.结论 对老干部进行个体化、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前干预危险因素,可以达到改善老干部身体素质、安度晚年的良好效果.

    作者:黄培;钱红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平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病人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病人入院24~72 h内予以经鼻胃管开始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病人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所有病人均进行为期15d的治疗.分别对比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治疗第1天及第15天营养生化指标、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SOF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3.00%(93/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8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5天观察组病人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分别为(234.5±60.1)μg/mL、(321.1±68.3)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0.2±58.4)μg/mL、(272.7±67.9)ng/mL(均P<0.05).治疗后第15天两组病人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第1天,APACHEⅡ以及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第1天;而观察组病人的GCS评分为(12.8±3.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5±3.8)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鼻胃管开始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病人营养状态,促进康复.

    作者:梁宾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和射干抗病毒注射液抗炎作用的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和射干抗病毒注射液的抗炎作用.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观察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的抗炎作用.结果 口服液的高剂量组与注射液的中、高剂量组都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度(与空白组比较,P<0.05,其中口服液高剂量组P=0.006、注射液中剂量组P=0.004、注射液高剂量组P=0.010).但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和射干抗病毒注射液的抗炎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且口服液与注射液的抗炎作用差异不明显.

    作者:贾佳;张平;王银娟;苏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复方消化酶胶囊(Ⅱ)佐治胆管Ⅱ型奥迪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消化酶胶囊(Ⅱ)佐治胆囊切除术后病人胆管Ⅱ型奥迪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胆囊切除术后肝功能正常的胆管Ⅱ型奥迪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病人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消化酶胶囊(Ⅱ)1粒,每天3次,疗程均为6周.观测两组病人用药前后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 (1)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6周后腹痛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8.46%和57.6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2)治疗前后观察组腹痛症状总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4.23±2.49)分比(2.46±1.56)分,P=0.040],观察组腹胀症状评分下降幅度亦显著大于对照组[(3.31±1.89)分比(1.84±1.41)分,P=0.035];(3)用药后观察组胆总管直径改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53.85% 比23.08%,P=0.023).结论 复方消化酶胶囊(Ⅱ)有助于改善胆囊切除术后肝功能正常的胆管Ⅱ型奥迪括约肌功能障碍病人的腹痛、腹胀症状.

    作者:吴天军;王光;朱理珂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主要致病菌及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细菌及其危险因素,为降低新生儿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濮阳市中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080例新生儿病人临床资料,对发生各系统感染的128例患儿,综合分析感染发生部位、疾病种类、细菌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1080例病人中各种感染128例,感染发生率11.85%;感染部位:呼吸系统感染60例(46.87%),血流感染38例(29.68%),皮肤、软组织损伤感染17例(13.28%),其它部位感染13例(10.16%);新生儿感染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8株(21.8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9株(22.66%)、大肠埃希菌22株(17.19%)、B族链球菌(GBS)12株(9.38%);在可能导致感染的因素中,新生儿性别和分娩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低体质量、住院时间、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入住暖箱、羊水污染、胎膜早破、围产妇B族链球菌(GBS)筛查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感染细菌广、危险因素多,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及时发现可能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御措施,是降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和多重耐药菌在新生儿病房传播的重要措施.

    作者:谢爱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对SD大鼠表皮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对大鼠表皮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 分离获得饲养了1~3天的新生SD大鼠表皮基底层组织,利用10 min快速贴壁法消化、分离获得表皮干细胞,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表皮干细胞的形态.培养表皮干细胞的培养基为K-SFM,然后按照不同密度表皮干细胞进行分组处理(0.1×107/mL,0.3×107/mL,0.5×107/mL,0.1×106/mL),每组加入20 ng/mL的bFGF,利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标志物Nestin和NSE的变化,以及观察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结果 成功分离得到SD大鼠表皮干细胞;bFGF诱导后,0.3×107/mL组和0.1×107/mL组细胞第3天即可见细胞开始伸展生长,在约1周时细胞开始分化成神经细胞;且在细胞形态发生双极化改变的数目趋势上也具有一致性;Nestin和NSE检测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bFGF有助于诱导表皮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而且该诱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细胞密度依赖性.

    作者:许正伟;贺宝荣;刘团江;郭华;郝定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免费服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干预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免费服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成本-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上海市浦东某社区重性精神病规范化管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服务和自费购买利培酮;干预组除接受常规门诊服务外,还接受免费的利培酮和社区随访等服务;随访观察周期为1年.采用自制成本调查表、大体评定量表(GAS)对两组的成本-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GAS评分、病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1年干预后,两组的成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GAS评分和病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以GAS评分和控制率为干预效果进行成本-效果评价,发现干预组的平均成本-效果比均低于对照组;增量成本-效果(△C/△E)分别为30.89元和8.58元.结论 在传统的常规门诊基础上,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免费的利培酮和社区干预等服务措施,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的病情,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马东阳;周金平;邢晓萍;蔡军;董永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进展

    回顾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机制,症状、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新进展.牛奶蛋白过敏主要是由IgE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其症状可表现为消化、呼吸、皮肤等一个或多个系统受损,牛奶回避-双盲激发试验为诊断的金标准,牛奶蛋白回避是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主要方法.

    作者:徐正国;温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