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哲;曹邦明;李佳俊;张弛;夏明;杨向军
目的 研究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1(sVAP-1)与动脉硬度指标(踝-臂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 对579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一般资料的采集,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尿酸等生化指标,sVAP-1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应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baPWV.结果 ①baPWV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肾小球滤过率、高血压、糖尿病存在相关性(r=0.561、0.539、0.29、0.186、0.201、0.114、0.155、0.111、0.202、-0.174、0.382、0.174,P<0.05);sVAP-1与年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具有相关性(r=0.273、-0.176、0.179、-0.130、0.110、0.129、0.141,P<0.05),且sVAP-1与baPWV的Pearson相关分析,两者相关性(r=0.134,P<0.001).②sVAP-1与baPWV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无相关性(β=-0.002,P>0.05),但将年龄分为三组后,在55岁以上人群中,sVAP-1与平均baPWV及大baPWV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β=0.052、0.05,P<0.05),而且在控制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后仍具有明显的独立相关性(β=0.049、0.048,P<0.05).结论 sVAP-1与年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sVAP-1升高,在55岁以上的一般人群中sVAP-1与baPWV存在明显的独立相关性.
作者:张艳迪;陈大伟;姜树强;龙丽娟;张婧;靳英;郭广晋;王建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和射干抗病毒注射液的抗炎作用.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观察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的抗炎作用.结果 口服液的高剂量组与注射液的中、高剂量组都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度(与空白组比较,P<0.05,其中口服液高剂量组P=0.006、注射液中剂量组P=0.004、注射液高剂量组P=0.010).但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和射干抗病毒注射液的抗炎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且口服液与注射液的抗炎作用差异不明显.
作者:贾佳;张平;王银娟;苏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筛选帕博西尼胶囊处方.方法 以帕博西尼胶囊的体外溶出曲线为考察指标,调节帕博西尼胶囊的填充剂比例、崩解剂用量及厂家、原料药粒度,确定帕博西尼胶囊优处方.结果 终确定帕博西尼胶囊内容物:微晶纤维素PH102/无水直压乳糖为1:4,台湾永日化学的羧甲淀粉钠为6.00%,原料药粒度D90为12.00~18.00μm.单剂量处方:帕博西尼125.00 mg,无水直压乳糖231.20 mg,微晶纤维素PH10257.80 mg,羧甲淀粉钠27.00 mg,二氧化硅4.50 mg,硬脂酸镁4.50 mg.自制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四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均一致.结论 筛选的帕博西尼胶囊处方可行.
作者:张银龙;汤继辉;李巧霞;高文远;霍彩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对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矫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11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对照组51例.观察组予以RGP矫正视力,对照组则佩戴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视力矫正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配镜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后矫正视力分别为(4.33±0.31)、(4.52±0.47)、(4.76±0.29),均高于对照组的(4.19±0.30)、(4.33±0.40)、(4.4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80%(40/59),高于对照组的43.14%(2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为100.00%(59/59),高于对照组的90.20%(4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GP对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矫治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好,更容易为患儿所接受.
作者:董玉红;霍敏;张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高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住院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100例高龄产妇临床资料,分为3组,剖宫产组(ERCD)50例、阴道分娩组(VBAC)32例、阴道试产失败组(TOLAC)18例,同期选取无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分娩结局.结果 各组年龄、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D组、TOLAC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产后出血量均高于VBAC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在充分尊重产妇意见的前提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高龄产妇当身体条件和各项指标满足阴道分娩要求时可采取阴道试产,临床工作者在试产过程中严密监测产程进展及胎儿状况,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突发异常情况,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高龄产妇选择阴道分娩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张媛媛;辛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在新西兰大白兔中单剂量服用达比加群酯,对比不同时间点的达比加群血药浓度变化、不同血药浓度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达比加群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对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18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 mg/kg组、10 mg/kg组和对照组三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5 mg/kg、10 mg/kg达比加群酯溶液和等体积的溶剂,于给药前,给药后0.5、1、1.5、2、3、4、6、8、12、24 h取血,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达比加群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分析组间差异;通过检测达比加群浓度(蛇静脉酶发色底物法测定,ECA)、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与LC-MS/MS结果做相关性分析,同时对ECA与LC-MS/MS进行Bland-Altman偏倚性分析.结果 达比加群在各实验组中药代动力学参数:5 mg/kg组:tmax=(2.42±0.66)h、Cmax=(131.07±49.95)ng/mL、AUC0→t=(814.56±366.86)ng·h-1·mL-1、AUC0→∞=(902.79±426.86)ng·h-1·mL-1、MRT=(5.69±1.74)h、t1/2=(8.12±1.98)h;10 mg/kg组:tmax=(2.83±1.13)h、Cmax=(309.99±189.12)ng/mL、AUC0→t=(1732.26±605.15)ng·h-1·mL-1、AUC0→∞=(1887.63±616.99)ng·h-1·mL-1、MRT=(5.69±1.83)h、t1/2=(8.47±2.87)h,两实验组tmax、MRT和t1/2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药后TT-时间曲线随药-时曲线有类似的变化.APTT与达比加群呈低度相关(R2=0.224);TT与达比加群浓度呈高度相关(R2=0.780)但有过高的敏感性;ECA检测达比加群的血药浓度呈高度相关(R2=0.882),Bland-Altman偏倚性分析提示ECA低估药物浓度.结论 达比加群的药代动力学是可预测的且在体内抗凝效果无时间延迟;APTT不适合作为定量检测达比加群的指标,但其值显著升高提示高浓度的达比加群;TT可作为达比加群的定性指标;ECA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达比加群定量的指标,但需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张培哲;曹邦明;李佳俊;张弛;夏明;杨向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以急性坏死性肠炎收入院的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天津市儿童医院以急性坏死性肠炎收入院的4例CMPA患儿的病史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4例临床表现均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其中2例伴有中重度脱水,1例曾罹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血牛奶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阳性,2例血IgE阴性;4例血常规白细胞(27.9±3.2)×109/L,血小板(563±48)×109/L;血白细胞介素-6(IL-6)0.43~34.67μg/L,C反应蛋白(CRP)21~165 mg/L;1例便常规镜检阴性,3例便常规潜血呈阳性或弱阳性,镜检:红细胞(0~5)个/高倍视野,白细胞(3~6)个/高倍视野;4例培便养均为阴性,其中2例粪便钙卫蛋白<50μg/g(正常值范围),另外2例粪便钙卫蛋白为65~231.1μg/g.4例均予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粉喂养,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腹部影像学检查及各项炎症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CMPA可能会被误诊为急性坏死性肠炎,应做好鉴别诊断.
作者:李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近年来炎症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已日益成为热点,并且取得了很多成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是研究较多的两种生物学指标,在多种肿瘤研究中发现NLR、PLR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关系,并可评估病人预后.该文现就NLR、PLR在肿瘤中的作用以及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胡东东;林海月;冯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居家认知行为疗法在多发性骨髓瘤(MM)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中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行常规护理的MM化疗病人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8周后,对比两组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8周后无疲乏率高于对照组,中度疲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8周后视觉模拟(VAS)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8周后社会功能(SF)、认知功能(CF)、情绪功能(EF)、角色功能(RF)、躯体功能(P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5.16%高于对照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居家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MM化疗病人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赵薇;许勤;谢珺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超声诊断特征,提高产前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发现并部分经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引产后尸检随访证实的12例TAPVC胎儿的声像图特点及临床指导意义.结果 超声诊断11例TAPVC胎儿中,心上型5例,心下型2例,心内型3例,混合型1例.产前超声漏诊1例,产后诊断为心内型TAPVC.4例为单纯性TAPVC,8例合并复杂性先心病或心外其他畸形.典型二维超声表现为:胎儿四腔心观右房稍大于左房,左房后壁光滑,无肺静脉开口,左房与降主动脉间距离增大,于左房后方见共同肺静脉干,追踪共同肺静脉干走形可显示垂直静脉及引流途径.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可诊断TAPVC,提示引流途径梗阻情况,为产前咨询及产后处理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
作者:孔子珍;刘俊;朱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不同部位损伤对颅脑外伤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为病人的早期诊治提供切实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 对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92例颅脑外伤病人,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对不同损伤部位病人的认知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92例病人中认知功能障碍总发生率为67.81%,其中不同部位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丘脑组发生率高90.63%,额叶组次之89.19%,而小脑组发生率低36.67%.不同组别之间MoCA总分、注意与集中、执行功能、语言、记忆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额叶组的执行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枕叶组、顶叶组、丘脑组和基底节组显著低于其他组的记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叶组注意与集中评分、语言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部位颅脑损伤对认知功能的损害特点差异明显,MoCA认知功能评定对指导治疗和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琼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测定曲咪新乳膏中醋酸曲安奈德和硝酸咪康唑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SB-C18(150 mm×4.6 mm,5.0μm);以A甲醇:0.05%乙酸铵(85:15),B甲醇:0.05%乙酸铵(75:25)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0 nm,进样量:20μL.结果 醋酸曲安奈德在0.01~0.06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n=5),平均回收率为100.52%,RSD=0.62%;硝酸咪康唑在0.1~0.6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n=5),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0.86%.结论 此方法可同时测定曲咪新乳膏中两组分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快速.
作者:刘晓玲;梁晓东;崔杨;王婷婷;刘琳;丁银春;周化;范石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免费服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成本-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上海市浦东某社区重性精神病规范化管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服务和自费购买利培酮;干预组除接受常规门诊服务外,还接受免费的利培酮和社区随访等服务;随访观察周期为1年.采用自制成本调查表、大体评定量表(GAS)对两组的成本-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GAS评分、病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1年干预后,两组的成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GAS评分和病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以GAS评分和控制率为干预效果进行成本-效果评价,发现干预组的平均成本-效果比均低于对照组;增量成本-效果(△C/△E)分别为30.89元和8.58元.结论 在传统的常规门诊基础上,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免费的利培酮和社区干预等服务措施,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的病情,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马东阳;周金平;邢晓萍;蔡军;董永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离休老干部住院疾病谱的发生和发展动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保健和预防工作.方法 对老干部住院次数、不同年龄段住院构成比及不同年度病人疾病谱进行比较.结果 2015—2017年超过2次住院的超过了50%,多的达到10次,80~89岁住院构成比高;3年的前10位疾病基本相同,主要为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椎基底动脉供应不足始终居前2位;平均住院天数呈逐年下降.结论 对老干部进行个体化、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前干预危险因素,可以达到改善老干部身体素质、安度晚年的良好效果.
作者:黄培;钱红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查阅国内外近5年与骨代谢标志物和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性文献,从中梳理骨代谢标志物与RA的诊疗及预后的相关性.早期骨代谢标志物敏感性高于放射学检查及一般的生化检查,骨代谢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发现早期X线尚不能检测出的骨质破坏,这对于RA病人早期诊断及减少致残率都有重要意义.此外,病程发展过程中骨代谢指标与炎症的发展呈正相关,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医生可以据此对RA病人的治疗方案及时进行调整,进而改善RA病人预后.
作者:闫学朋;毛古燧;付俊;黄传兵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液系统一种常见的获得性免疫性疾病,目前对ITP发病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机体内细胞免疫紊乱、体液免疫紊乱和氧化应激作用等方面,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机体免疫系统平衡状态的改变是疾病发生的前提.该文就近年来ITP发病机制研究中和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萍;唐吉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回顾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机制,症状、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新进展.牛奶蛋白过敏主要是由IgE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其症状可表现为消化、呼吸、皮肤等一个或多个系统受损,牛奶回避-双盲激发试验为诊断的金标准,牛奶蛋白回避是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主要方法.
作者:徐正国;温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持续性干预对医院丙氨酰谷氨酰胺临床合理应用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对2016年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的出院病人病历进行收集与分析,同时针对相应问题开展持续性的药学干预.结果 临床药师对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使用进行持续性药学干预后,医院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临床应用合理率从62%上升至96%.结论 持续性干预有利于提高病人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
作者:杨玉琴;陈斌;张晓明;谢加力;陶云松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合并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HSP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435例HSP患儿,根据血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检查分为两组,HSP合并链球菌感染者为HSP+ASO组78例,HSP不合并链球菌感染者为HSP-ASO组357例,同时选用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患儿临床特点、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3、C4的变化.结果 (1)HSP发病以秋冬季节为主,男童多于女童.链球菌感染阳性率为17.93%,HSP+ASO组关节肿痛发生率及年龄较HSP-ASO组偏高.与HSP-ASO组相比,HSP+ASO组男童所占的比例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5,P=0.025).而两组间腹痛及肾脏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6,P=0.613);(2)与HSP-ASO组相比,HSP+ASO组血清IgG、IgA有明显增高(t=4.68,t=3.20,P=0.000,P=0.002);(3)与HSP-ASO组相比,HSP+ASO组血清C3、C4有下降(t=2.49,t=2.43,P=0.025,P=0.023),而HSP-ASO组及对照组相比,血清C3、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t=1.31,P=0.206,P=0.200);(4)各组血清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SP合并链球菌感染在较大年龄男童更常见,实验室检查以严重的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及低补体血症为主,临床能增加关节肿痛的发生率,对腹痛及肾脏损害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但其远期的损害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焕丹;张锐锋;彭倩倩;袁婷婷;朱冰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膝关节后外侧手术人路治疗单独性后外侧胫骨平台劈裂塌陷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采用后外侧入路对11例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劈裂塌陷骨折病人进行钢板固定治疗,男4例,女7例;年龄45.8岁,年龄范围18~7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5例,高处坠落伤3例,其它伤3例,合并伤:合并腓骨小头骨折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例.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获12~31个月的随访,平均17.2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无腓总神经损伤、无手术切口感染、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无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患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8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膝关节后外侧入路能够有效显露手术区域,内固定方便、创伤小、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单独胫骨后外侧平台劈裂塌陷骨折较理想的入路.
作者:张逸飞;周业金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