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焕丹;张锐锋;彭倩倩;袁婷婷;朱冰冰
目的 了解离休老干部住院疾病谱的发生和发展动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保健和预防工作.方法 对老干部住院次数、不同年龄段住院构成比及不同年度病人疾病谱进行比较.结果 2015—2017年超过2次住院的超过了50%,多的达到10次,80~89岁住院构成比高;3年的前10位疾病基本相同,主要为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椎基底动脉供应不足始终居前2位;平均住院天数呈逐年下降.结论 对老干部进行个体化、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前干预危险因素,可以达到改善老干部身体素质、安度晚年的良好效果.
作者:黄培;钱红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液系统一种常见的获得性免疫性疾病,目前对ITP发病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机体内细胞免疫紊乱、体液免疫紊乱和氧化应激作用等方面,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机体免疫系统平衡状态的改变是疾病发生的前提.该文就近年来ITP发病机制研究中和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萍;唐吉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平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病人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病人入院24~72 h内予以经鼻胃管开始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病人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所有病人均进行为期15d的治疗.分别对比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治疗第1天及第15天营养生化指标、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SOF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3.00%(93/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8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5天观察组病人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分别为(234.5±60.1)μg/mL、(321.1±68.3)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0.2±58.4)μg/mL、(272.7±67.9)ng/mL(均P<0.05).治疗后第15天两组病人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第1天,APACHEⅡ以及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第1天;而观察组病人的GCS评分为(12.8±3.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5±3.8)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鼻胃管开始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病人营养状态,促进康复.
作者:梁宾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鳖甲煎丸辅助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乙肝后肝纤维化病人150例,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鳖甲煎丸治疗,两组病人均连续治疗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的变化情况;肝功能相关指标,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白蛋白/球蛋白(A/G)的变化情况;肝纤维化和炎症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HA[(313.78±50.69)vs.(90.39±25.41)μg/L]、IV-C[(139.16±30.97)vs.(63.38±19.34)μg/L]、LN[(180.16±34.05)vs.(102.29±1.24)μg/L],明显降低,对照组病人血清HA、Ⅳ-C、LN值也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血清ALT、AST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病人血清AST、AL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肝纤维化和炎症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病人肝纤维化和炎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在服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鳖甲煎丸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疗效,有助于抵抗肝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
作者:张文富;黄晶晶;黄鸿娜;王振常;林才志;於丽丽;潘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2017年3月22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奥希替尼(Osimertinib)用于治疗EGFR T790M基因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奥希替尼是第三代EGFR-TKI,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更小,尤其适用于对第一、二代EGFR-TKI耐药或者脑转移的病人.与含铂类治疗药物的二联化学疗法相比,奥希替尼可使NSCLC病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延长5.7个月,疾病进展风险下降70%.该文就奥希替尼的作用机制、研究历程、药效学、药动学、不良反应,耐药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饶晓明;李海燕;李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嗜血细胞综合征(HPS)是多脏器高炎症性反应合并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活化伴随噬血细胞现象的一类综合征,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此病为罕见病,以儿童为主,年龄越小,临床表现差异越大,病情进展迅速,病势凶险.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入HPS患儿1例,经治疗后病情得到较好控制,其病程及诊治经过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盈竞男;陈彩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在新西兰大白兔中单剂量服用达比加群酯,对比不同时间点的达比加群血药浓度变化、不同血药浓度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达比加群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对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18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 mg/kg组、10 mg/kg组和对照组三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5 mg/kg、10 mg/kg达比加群酯溶液和等体积的溶剂,于给药前,给药后0.5、1、1.5、2、3、4、6、8、12、24 h取血,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达比加群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分析组间差异;通过检测达比加群浓度(蛇静脉酶发色底物法测定,ECA)、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与LC-MS/MS结果做相关性分析,同时对ECA与LC-MS/MS进行Bland-Altman偏倚性分析.结果 达比加群在各实验组中药代动力学参数:5 mg/kg组:tmax=(2.42±0.66)h、Cmax=(131.07±49.95)ng/mL、AUC0→t=(814.56±366.86)ng·h-1·mL-1、AUC0→∞=(902.79±426.86)ng·h-1·mL-1、MRT=(5.69±1.74)h、t1/2=(8.12±1.98)h;10 mg/kg组:tmax=(2.83±1.13)h、Cmax=(309.99±189.12)ng/mL、AUC0→t=(1732.26±605.15)ng·h-1·mL-1、AUC0→∞=(1887.63±616.99)ng·h-1·mL-1、MRT=(5.69±1.83)h、t1/2=(8.47±2.87)h,两实验组tmax、MRT和t1/2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药后TT-时间曲线随药-时曲线有类似的变化.APTT与达比加群呈低度相关(R2=0.224);TT与达比加群浓度呈高度相关(R2=0.780)但有过高的敏感性;ECA检测达比加群的血药浓度呈高度相关(R2=0.882),Bland-Altman偏倚性分析提示ECA低估药物浓度.结论 达比加群的药代动力学是可预测的且在体内抗凝效果无时间延迟;APTT不适合作为定量检测达比加群的指标,但其值显著升高提示高浓度的达比加群;TT可作为达比加群的定性指标;ECA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达比加群定量的指标,但需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张培哲;曹邦明;李佳俊;张弛;夏明;杨向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寻叙事医学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病耻感的作用及影响,以期为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循证途径.方法 采用分级抽样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及陕西省肿瘤医院乳腺病科选取住院期间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489例,2017年1—12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244例设为观察组,行叙事医学式护理干预;2016年1—12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手术病人245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式护理干预,两组均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于出院后第1、3、6、12个月进行病耻感评定.结果 两组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的SIS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出院第3、6、12个月时,对照组SIS得分[(62.5±10.4)、(58.2±11.2)、(55.2±11.3)分]高于观察组[(67.9±11.2)、(67.3±11.1)、(67.1±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医学通过科学的方法诱导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宣泄不良情绪,从而改善了病人的身心状况,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敏;黄俊婷;王凌;姚晚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高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8月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住院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100例高龄产妇临床资料,分为3组,剖宫产组(ERCD)50例、阴道分娩组(VBAC)32例、阴道试产失败组(TOLAC)18例,同期选取无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分娩结局.结果 各组年龄、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D组、TOLAC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产后出血量均高于VBAC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在充分尊重产妇意见的前提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高龄产妇当身体条件和各项指标满足阴道分娩要求时可采取阴道试产,临床工作者在试产过程中严密监测产程进展及胎儿状况,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突发异常情况,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高龄产妇选择阴道分娩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张媛媛;辛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08例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为36.1%,其中足月儿为30.5%,早产儿为67.7%,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高于足月儿(P<0.05).喂养不耐受发生时间多为生后4 d内,其症状表现以呕吐、腹胀、胃潴留及血便为多见.早产儿腹胀及胃潴留发生率高于足月儿(P<0.05);足月儿呕吐及血便发生率高于早产儿(P<0.05).结论 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时间多在生后4 d内,在此期间应严密监测,对相关临床表现早期识别及早期干预.
作者:马丙南;林菁;朱炜春;闵宇懿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免费服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成本-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上海市浦东某社区重性精神病规范化管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服务和自费购买利培酮;干预组除接受常规门诊服务外,还接受免费的利培酮和社区随访等服务;随访观察周期为1年.采用自制成本调查表、大体评定量表(GAS)对两组的成本-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GAS评分、病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1年干预后,两组的成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GAS评分和病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以GAS评分和控制率为干预效果进行成本-效果评价,发现干预组的平均成本-效果比均低于对照组;增量成本-效果(△C/△E)分别为30.89元和8.58元.结论 在传统的常规门诊基础上,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免费的利培酮和社区干预等服务措施,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的病情,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马东阳;周金平;邢晓萍;蔡军;董永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51例基底细胞癌初诊误诊情况,提高诊断水平,避免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基底细胞癌初步诊断误诊病人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51例病人诊断为基底细胞癌待查3例,包块性质待查29例,皮肤溃疡5例,误诊色素痣4例,鳞状细胞癌3例,脂溢性角化症2例,血管瘤2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皮脂腺囊肿1例.临床分型:结节溃疡型37例,色素型11例,纤维上皮瘤型2例,浅表型1例.病理分型:实体型31例,色素型14例,浅表型1例,硬化型2例,囊样型2例,腺样型1例.结论 基底细胞癌皮损多样,易误诊.积累临床经验,仔细查体,结合皮肤镜检查可减少误诊的发生,确诊需要行组织病理检查.
作者:孙振燕;秦晓明;章婧;郑建峰;周奥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细菌及其危险因素,为降低新生儿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濮阳市中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080例新生儿病人临床资料,对发生各系统感染的128例患儿,综合分析感染发生部位、疾病种类、细菌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1080例病人中各种感染128例,感染发生率11.85%;感染部位:呼吸系统感染60例(46.87%),血流感染38例(29.68%),皮肤、软组织损伤感染17例(13.28%),其它部位感染13例(10.16%);新生儿感染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8株(21.8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9株(22.66%)、大肠埃希菌22株(17.19%)、B族链球菌(GBS)12株(9.38%);在可能导致感染的因素中,新生儿性别和分娩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低体质量、住院时间、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入住暖箱、羊水污染、胎膜早破、围产妇B族链球菌(GBS)筛查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感染细菌广、危险因素多,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及时发现可能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御措施,是降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和多重耐药菌在新生儿病房传播的重要措施.
作者:谢爱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分析其与病人营养状况、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其25-羟维生素D水平分为A组(重度缺乏组,25-羟维生素D<5 ng/mL)、B组(轻度缺乏组,25-羟维生素D 5~15 ng/mL)和C组(非缺乏组,25-羟维生素D 16~30 ng/mL).观察三组病人血实验室营养指标、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差别,分析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血实验室营养指标、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B、C三组病人白蛋白(Alb)[(42.35±4.63)g/L比(57.62±4.13)g/L比(68.95±5.57)g/L]、前白蛋白(PA)[(398.78±13.65)mg/L比(425.36±12.23)mg/L比(463.15±15.02)mg/L]、血红蛋白(Hb)[(65.74±6.11)g/L比(78.02±7.82)g/L比(95.86±10.02)g/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1.22±0.34)mmol/L比(1.39±0.46)mmol/L比(1.51±0.52)mmol/L]水平为C组>B组>A组(P<0.05);三组病人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C)、胆固醇(TG)、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为A组>B组>C组(P<0.05);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25-羟维生素D水平与Alb、PA、Hb、HDL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TC、TG、LDL、CRP和IL-6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其营养状况、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晓华;房婧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对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矫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11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对照组51例.观察组予以RGP矫正视力,对照组则佩戴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视力矫正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配镜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后矫正视力分别为(4.33±0.31)、(4.52±0.47)、(4.76±0.29),均高于对照组的(4.19±0.30)、(4.33±0.40)、(4.4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80%(40/59),高于对照组的43.14%(2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为100.00%(59/59),高于对照组的90.20%(4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GP对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矫治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好,更容易为患儿所接受.
作者:董玉红;霍敏;张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回顾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机制,症状、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新进展.牛奶蛋白过敏主要是由IgE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其症状可表现为消化、呼吸、皮肤等一个或多个系统受损,牛奶回避-双盲激发试验为诊断的金标准,牛奶蛋白回避是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主要方法.
作者:徐正国;温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1(sVAP-1)与动脉硬度指标(踝-臂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 对579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一般资料的采集,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尿酸等生化指标,sVAP-1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应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baPWV.结果 ①baPWV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肾小球滤过率、高血压、糖尿病存在相关性(r=0.561、0.539、0.29、0.186、0.201、0.114、0.155、0.111、0.202、-0.174、0.382、0.174,P<0.05);sVAP-1与年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具有相关性(r=0.273、-0.176、0.179、-0.130、0.110、0.129、0.141,P<0.05),且sVAP-1与baPWV的Pearson相关分析,两者相关性(r=0.134,P<0.001).②sVAP-1与baPWV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无相关性(β=-0.002,P>0.05),但将年龄分为三组后,在55岁以上人群中,sVAP-1与平均baPWV及大baPWV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β=0.052、0.05,P<0.05),而且在控制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后仍具有明显的独立相关性(β=0.049、0.048,P<0.05).结论 sVAP-1与年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sVAP-1升高,在55岁以上的一般人群中sVAP-1与baPWV存在明显的独立相关性.
作者:张艳迪;陈大伟;姜树强;龙丽娟;张婧;靳英;郭广晋;王建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D)照顾者应对方式和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AD病人的主要照顾者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名,对照组主要照顾者仅提供门诊或电话咨询,每月电话随访1次.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入组时、居家6个月后采用Zung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调查主要照顾者情绪状态,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评价照顾者应对方式.结果 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SAS、SDS评分为(35.35±2.00)、(37.57±0.70)分,明显低于入组时的(51.24±2.73)、(47.43±1.16)分,且低于对照组6个月后的(51.68±1.98)、(47.12±1.41)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积极应对因子得分为(26.36±1.11)分,明显高于入组时的(20.44±0.83)分,且高于对照组6个月后的(20.87±0.89)分,消积应对因子得分(9.48±0.59)分,低于入组时的(15.34±0.73)分,且低于对照组6个月后的(15.67±0.50)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AD照顾者情绪状态,促进应对方式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使病人在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中有质量的生活.
作者:黄滨;韦海楼;何剑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以急性坏死性肠炎收入院的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天津市儿童医院以急性坏死性肠炎收入院的4例CMPA患儿的病史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4例临床表现均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其中2例伴有中重度脱水,1例曾罹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血牛奶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阳性,2例血IgE阴性;4例血常规白细胞(27.9±3.2)×109/L,血小板(563±48)×109/L;血白细胞介素-6(IL-6)0.43~34.67μg/L,C反应蛋白(CRP)21~165 mg/L;1例便常规镜检阴性,3例便常规潜血呈阳性或弱阳性,镜检:红细胞(0~5)个/高倍视野,白细胞(3~6)个/高倍视野;4例培便养均为阴性,其中2例粪便钙卫蛋白<50μg/g(正常值范围),另外2例粪便钙卫蛋白为65~231.1μg/g.4例均予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粉喂养,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腹部影像学检查及各项炎症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CMPA可能会被误诊为急性坏死性肠炎,应做好鉴别诊断.
作者:李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内皮细胞损伤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重要性,其损伤标志物可作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疾病早期诊断.该文就缺血再灌注中内皮细胞损伤及其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作者:邹洋洋;杨旻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