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信念模式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施熠婷;郭琳琳;方修娥;杨永坚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生存质量, 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探讨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健康教育干预对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心脏外科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在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持续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两组患者分别于出院6个月发放SF-36生存质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在生理职能[(61. 7 ± 19. 4)分]、一般健康状况[(64. 9 ± 7. 1)分]、精力[(67. 3 ± 7. 6)分]、社会功能[(83. 3 ± 11. 0)分]、情感职能[(78. 9 ± 22. 3)分]、精神健康[(81. 8 ± 7. 9)分]6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与常规的健康教育相比,以健康信念为框架的健康教育干预更能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肥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肥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C)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三医院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6例老年肥胖A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被分成两组:腹腔镜手术组77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部分血液检测指标和手术相关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第3天C-反应蛋白分别为(34.5 ±16.4)mg·L-1和(42.8 ±17.9)mg·L-1,丙氨酰氨基转移酶分别为(51.3 ± 12.6)U·L-1和(58.2 ±12.9)U·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48.8 ±9.7)min],但是术中出血少[(21. 3 ± 7. 2)mL],术后肛门排气快[(23. 6 ± 6. 9)h],疼痛程度轻[(3. 0 ± 0. 9)分],住院时间短[(5. 1 ± 1. 8)d];腹腔镜组脂肪液化和感染发生1例,胸腔积液和肺部感染发生3 例,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5 例和7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LC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作为腹腔镜技术经验丰富的医师治疗老年肥胖ACC的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李殿启;李健;赵晓光;王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13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超声图像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总结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对误诊原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3例,结合超声检查及临床表现总结超声图像特征及分型,并分析超声诊断符合率及误诊原因.结果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根据超声图像分为宫壁型8例、宫腔型1例、宫壁及宫腔型2例及盆腔肿块型2例,超声图像特征性较差,误诊率较高.结论 通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总结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图像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一定帮助,降低误诊率.

    作者:梁梅云;何年安;隋秀芳;程东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218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与慢性肝病临床诊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肝病临床诊断结果与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组织病理活检结果的一致性,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对慢性肝病临床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2011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的218例慢性肝病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行肝脏病变处穿刺活检术,常规做苏木精—伊红( HE)染色、Masson及网状纤维染色,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加做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分析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结果 代偿期肝硬化( 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慢性丙型肝炎、脂肪性肝病、乙肝肝硬化(代偿期)与病理诊断分级的符合率分别为74. 3% 、78. 7% 、73. 3% 、80. 6%和67. 9% .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在慢性肝脏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小军;张国梁;刘永华;刘丽丽;侯勇;李艳;韩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是从胎儿脐带血中分离出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潜能,可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如何有效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一直是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该文将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的诱导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陈俊;杨自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恩替卡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HBV相关性不可切除肝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恩替卡韦联合TACE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及Child Pugh评分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相关指标ALT、HBV-DNA水平及Child Pug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 514 5、5. 005 8、5. 346 8,P=0. 005、0. 007、0. 000 6);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为46. 67% ,对照组为20. 00%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为80. 00% ,对照组为50. 00% ,两组ORR和D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800、5. 934,P=0. 028、0. 015).结论 对HBV相关性不可切除肝癌患者进行恩替卡韦联合TACE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肝脏功能,并减缓疾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洪锋;延学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复发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和持续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术后复发与术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R-HPV)病毒载量、术后HR-HPV持续阳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HR-HPV检查的191例宫颈癌及521例CIN患者资料,给予治疗并定期随访,分析不同病毒载量术后转阴的差异,探讨HR-HPV持续阳性、术前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癌患者术后2 年HR-HPV转阴率为97. 3% ,CIN患者术后2 年HR-HPV转阴率为91. 1% ;宫颈癌及CIN患者病毒载量与术后HR-HPV转阴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 -0. 107,P>0. 05;r= -0. 399,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癌及CIN术后复发与术前病毒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P>0. 05;OR=1,P>0. 05);宫颈癌术后复发与HR-HPV持续阳性相关联(OR=6. 631,P=0. 000);CIN术后复发与HR-HPV持续阳性密切关联(OR=18. 926,P=0. 000).结论 宫颈病变复发与术前病毒载量无明显关联,而与术后HR-HPV持续阳性密切关联,如术后HR-HPV持续阳性需警惕宫颈病变的复发.

    作者:刘渝;郑秀惠;王婉;罗世福;汪利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鼻腔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瘤影像学表现

    目的 分析鼻腔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淋巴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 16例患者中10例仅接受CT扫描,其中5例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接受CT平扫;4例仅接受磁共振(MR)扫描,其中3例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接受MR平扫;2例同时接受CT平扫及MR平扫及增强.结果 16例患者单侧肿瘤8例,双侧肿瘤8例.病灶局限性于鼻腔前中部6例,中后部3例,弥漫分布于整个鼻腔7例. 16例NK/T细胞淋巴瘤中10例出现轻度骨质吸收,骨质改变轻微.肿瘤浸润鼻前庭、鼻翼、鼻背或邻近面部软组织11例.病灶与鼻中隔、鼻甲或鼻窦壁间存有小气泡11例. CT平扫肿瘤呈等或稍低密度, MRI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后均轻中度强化.结论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作者:杨金晶;韦炜;刘影;邓克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危险因素评估

    目的 分析宣城市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资料,评估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宣城市人民医院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107例(阳性组)与同期应用相关药物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119例(阴性组).对比分析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药物过敏史等患者自身因素与合并用药、配伍禁忌、溶媒不当及输注过快等药物相关因素,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对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涉及药品品种、主要累及器官系统及严重程度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基础疾病、配伍禁忌、溶媒不当、高龄、药物过敏史与女性性别(OR值分别为4. 649、4. 232、3. 028、2. 879、2. 799、2. 256,P<0. 05);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主要是集中于用药过程中(41. 12% )及用药结束后30 min 内(34. 58% ),涉及药品品种以心脑血管系统用药为主(91. 67% ),累及多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受累所占比例高(36. 04%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为一般不良反应(81. 08% ).结论 对于合并基础疾病并有药物过敏史的老年女性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权衡利弊,注意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选用正确的溶媒与合理的配伍药品,尤其应在用药早期重点关注、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风险.

    作者:李田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方式选择、术后随访及相关并发症等分析,以期为髁突骨折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髁突骨折病例22例(共24侧),术中采用耳屏前切口,颌后切口,应用长螺钉,微型钛板固定或直接游离摘除脱位的髁突头,行颞下颌关节重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拍摄X线片或CT,对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开口功能恢复、颞下颌关节及面神经症状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2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面部对称性、咬合功能及解剖结构稳定性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2)患者术前平均张口度(18.1 ±3.31) mm,术后复查张口度(37.4 ±2.89) mm,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16, P<0. 001);(3)5例患者术后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其中高位骨折出现1例颧支功能障碍;中位骨折3例(颧支2例,颊支+颧支1例);低位骨折1例,为下颌缘支;5例患者面神经损伤均为暂时性,通过口服药物,3个月内面神经功能均得到恢复.结论针对不同髁突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堵梦雨;宋飞翔;张令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Fogarty球囊导管在断肢再植术后联合血栓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Fogarty球囊导管在断肢再植术后联合血栓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探讨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联合血栓的19例患者资料,栓塞位置:右侧8例,左侧11例;足背动脉3例,胫后动脉8例,尺动脉2例,肱动脉2例,桡动脉4例.再植术后临床表现符合联合血栓的病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患者术中取仰卧位,先利用Fogarty球囊导管取出动脉中的血栓,血管出现喷血(搏动性)即可,随后在动脉切口处留置Fogarty导管,注入尿激酶盐水、肝素盐水,将残留的血栓溶解.术后17例成活,观察患肢活动度、血运及感觉等指标.术后3. 5~9. 5 h, 2例再次出现联合血栓动脉危象,予以彩超定位血栓,应用切开探查术式处理,1例血管危象救治成功,1例足部坏死,行截肢术.结果 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伤口感染、空气栓塞及血管穿孔等并发症,取出的血栓平均长度2. 7 cm(0. 4~4. 3 cm). 2例改行切开探查术式处理的患者,不纳入疗效评价,剩余17例患者均严格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10~32个月),患肢外形满意,皮肤颜色正常,肿胀度、活动度明显改善,血运显著改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1~4 s,皮肤温度较患肢低1~2℃或正常,感觉平均位于S3级(S1~S4级),两点辨别觉平均5 mm (4~9 mm).参照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差2例、良4例、优11例,优良率88. 2% .结论 应用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联合血栓,可避免血管吻合口区域二次损伤,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李小东;尹晶;于昌玉;王培;刘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微血管侵犯对单发性小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血管侵犯对术后单发性小肝癌患者预后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达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单发性小肝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微血管侵犯的35例为观察组,无微血管侵犯的45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跟踪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生存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是否乙肝感染、是否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甲胎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和肿瘤直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观察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60. 00% vs. 75. 56% )和总生存率(65. 71% vs. 77. 78% )均略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 05).观察组患者3年内的复发率为34. 29%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3. 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956,P=0. 026).COX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微血管侵犯和肿瘤直径大小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 单发性小肝癌术后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可能增加患者复发概率,降低患者生存率,应在临床治疗中慎重对待.

    作者:邹国华;代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华法林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构建及运用研究

    目的 建立华法林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用于评价华法林临床使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华法林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华法林药品说明书、国内外华法林临床应用指南及专家共识,并按照DUE标准基本框架的构建原则,构建华法林DUE标准基本框架,结合专家咨询法,对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建立华法林DUE标准.设计调查表,按照排除和纳入标准收集使用的华法林病例资料,评估华法林使用情况.结果 建立的华法林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用药指征、用药过程、用药结果、不良反应及处理等4个方面及11个二级指标.应用结果显示某三甲医院使用华法林适应证选择基本合理,住院患者华法林给药频次较合理,为每天一次给药(用法、用量符合标准),未出现配伍禁忌.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用药过程中患者的初始剂量的选择较少个体化给药(基因型检测占比仅为6.67%),服用华法林2 ~3 d后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患者比例为41. 67% ,以及INR值基本达到目标范围(2~3 d)比例36. 67% .结论 建立的华法林DUE标准,在实践中可用于发现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为华法林的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冯晓俊;邓明影;李宇;汪国玉;赵晓晓;张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横窦及乙状窦闭塞合并大面积梗死后出血1例

    目的 分析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的治疗过程,积累治疗该类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 详细记录该例CVST患者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及治疗过程,分析患者预后不佳的原因.结果 因未能及时明确诊断,后患者出现同侧的大面积梗死伴出血,虽外科积极干预,但终预后不佳.结论 CVST的早期诊断并实施针对性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作者:汪洋;魏祥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药师开展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儿童散瞳验光用药教育的方法探索

    目的 探讨药师开展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儿童散瞳验光用药教育的方法,保障患儿用药安全性,为药师职能转变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方法 选取门诊75例患儿家长,针对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验光散瞳的用法用量、眼用制剂规范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相关注意事项以上内容进行问卷调查,药师在用药咨询中心开展多模式(现场讲解、视频演示、微信收听语音、宣教材料自行学习)用药教育,2~3周后进行回访,用相同的问卷再次调查,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知晓率及问卷整体正确率,收集不良反应并评价.结果 药师耐心细致的用药教育使得问卷中5道题的知晓率和整体正确率比例均大幅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75例患儿用药过程中,出现15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20. 00% .通过用药宣教,所有出现的不良反应家长均合理应对,未造成恐慌.结论 药师开展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儿童散瞳验光用药教育保障了用药安全,提高了药学服务质量.在减轻眼科医生工作强度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药师价值,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肯定.

    作者:梁楠;肖宁;龚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丙酰左卡尼汀片中盐酸丙酰左卡尼汀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测定盐酸丙酰左卡尼汀片中盐酸丙酰左卡尼汀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Aps-2氨基柱(4. 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0. 05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35∶65),流速1. 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05 nm.结果 盐酸丙酰左卡尼汀在0.505 0~5.050 2 g·L-1(r=0.9999)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 1% .结论 该文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丙酰左卡尼汀片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肖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活髓切断术在成人不可复性牙髓炎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活髓切断术在由龋病所致的成人不可复性牙髓炎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例符合标准的牙髓炎患者,局部麻醉下使用牙科手机去尽患牙龋损,用生理盐水冲洗暴露牙髓直至牙髓停止出血,再使用三氧化物聚合体(MTA)作为盖髓剂,进而观察患者术后牙髓状况及X线片表现.结果 经过活髓切断术后,符合要求的24例成人24颗恒磨牙不可复性牙髓炎中,21例患者活髓保存成功,活髓保存成功率较高,达到87. 5% .结论 与乳牙和年轻恒牙相比,活髓切断术在牙根发育完全的成人不可复性牙髓炎中也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马晓楠;韩晓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对全麻下肩关节镜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对全麻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昆山市中医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全身麻醉组(GA组),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全身麻醉组(LG组)、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全身麻醉组(PG组),每组20例.监测并记录三组患者入室时(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术毕(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及术后24 h(T5)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水平;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T3~T5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结果 与LG组相比,PG组T4~5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 05),GA组T3~4VAS评分明显升高(P<0. 05);与T0相比,GA组T2~4时的NE和Cor明显升高(P<0. 05),且T3~4时的E、ACTH明显升高(P<0. 05);LG组T3~4时的NE、E、ACTH和Cor明显升高(P<0. 05);PG组T4时NE、E、ACTH和Cor明显升高(P<0. 05);与LG组相比,GA组T2~4时的NE和Cor明显升高(P<0. 05),且T3~4时的E、ACTH明显升高(P<0. 05);PG组血清NE、E、ACTH和Cor在T3~4时明显降低(P<0. 05).结论 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可明显减轻全麻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

    作者:张代玲;冯树全;邵安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行为研究

    目的 研究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患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行为,初步探讨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儿行为问题成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31例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及长沙市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儿( CAH组)及31 例性别年龄匹配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 Conners 父母量表(PSQ)评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行为问题.应用SPSS 19. 0统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CAH组平均品行问题(0. 730 ± 0. 395)分、学习问题(0. 806 ± 0. 611)分、身心障碍(0. 219 ± 0. 265)分、冲动多动(1. 008 ± 0. 672)分及多动指数(0. 890 ± 0. 508)均高于对照组,焦虑得分(0. 379 ± 0. 280)分低于对照组.除学习问题外,其余项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AH组儿童仅身心障碍发生率(25. 8% )高于对照组儿童(3. 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679,P=0. 031).结论 CAH儿童存在行为的问题,同时包括外向性行为问题和内向性行为问题,但外向性行为问题更为普遍.

    作者:胡啸;张星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调查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状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7年6月南京市第一医院120例住院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平均得分(59. 44 ± 17. 98)分,患者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平均得分为(50. 59 ± 4. 64)分.家庭月收入、临床病理分期、肿瘤是否转移和屈服应对方式是影响放疗鼻咽癌患者总体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P<0. 05);患者正面应对方式与总体健康状况、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呈正相关(P<0. 05),回避应对方式与情感功能呈正相关(P<0. 05),屈服应对方式与总体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 05).结论 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多数患者采用正面应对方式,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与正面、回避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屈服应对方式呈负相关.

    作者:石文娟;徐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三叶因子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三叶因子3(TEF3)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在解放军第一四八医院接受治疗的45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选取院内体检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TEF3、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差异,分析DN患者TEF3水平与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DN组患者的TEF3、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分别为(15. 86 ± 2. 34)μg·L-1、(50. 16 ± 8.98)mg·L-1、(13.96 ±2.08)mg·L-1、(7.83 ±0.73)mg·L-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8.608、-17.817、-21.374、-53.140,P<0.001);DN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别为(2.46 ±0.51)、(4.95 ±1.03)、(2.46 ±0.55) mmol·L-1和(30.01 ±5.04)μmol·L-1,明显高于对照组(t= -6. 613、-7. 692、-7. 924、-15. 331,P<0. 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t=3. 974,P<0. 001);DN患者的TEF3水平与 IL-18、IL-6、hs-CRP、TG、TC、LDL-C和 Hcy水平正相关(r=0. 465、0. 398、0. 413、0. 382、0. 402、0. 369、0. 352,P=0. 012、0. 027、0. 035、0. 019、0. 033、0. 041、0. 025),而与HDL-C水平负相关(r= -0. 422,P=0. 030).结论 DN患者的TEF3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和血脂等水平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王霜;杨正国;杨波;郑金亮;贾伟;赵金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