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渝;郑秀惠;王婉;罗世福;汪利亚
目的 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家属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和家庭治疗照护中的延续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遂宁市中医院心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8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92例)和对照组(91例).研究组采用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分析术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家属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 39%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 36% (χ2=9. 189,P<0. 05),研究组干预后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 52% vs. 18. 68% ,χ2=6. 155,P<0. 05),但干预后两组患者在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死亡、再梗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家属干预前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FCTI)评分(8. 24 ± 5. 01)分明显高于干预后评分(3. 97 ± 2. 68)分(t=5. 368,P<0. 05),对照组家属干预前后FCT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再者研究组干预后FCTI评分(3. 97 ± 2. 6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评分(6. 52 ± 3. 25)分(t=3. 257,P<0. 05),研究组干预前FCTI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干预前一般健康问卷-28量表(CHQ-28)评分为(6. 01 ±2. 33)分明显低于干预后评分(9. 25 ±1. 43)分(t=4. 825,P<0. 05),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CHQ-28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研究组CHQ-28评分(9. 25 ± 1. 4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5. 16 ± 2. 10)分(t=2. 684,P<0. 05),但干预前研究组CHQ-28评分与对照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采用家庭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家属的护理技能和生活质量,并能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并发症.
作者:张溯;邓雪莲;文俊;刘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为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住院及门诊的脑卒中后偏瘫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项目及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肢体功能障碍程度的偏瘫患者心理障碍筛查阳性率以及SCL-90 各因子均分的差异.结果 女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恐怖、躯体化、抑郁等因子均分均高于男性;离异或丧偶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等因子均分均高于已婚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程度严重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均高于较轻组.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文化程度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各因子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研究对象心理障碍筛查阳性检出率87. 5%,以女性,年龄≥60岁的离异或丧偶且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障碍筛查阳性检出率高(均P < 0. 05).结论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状况差,以女性、年龄≥60岁,离异或丧偶,文化程度较低,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更容易出现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等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牟杨;邓北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烧伤救治水平的提高,因烧伤休克和感染而死亡的患者逐渐减少,脏器功能衰竭成为当前烧伤的主要死因,而吸入性损伤所导致的呼吸功能衰竭是脏器功能衰竭发病与死亡的首要原因.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作为烧伤治疗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点,对烧伤患者整体救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研究吸入性损伤的救治,一直是烧伤危重患者救治的重要突破点.近年来,提出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理念也有所改变.该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新研究,对吸入性损伤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郝擎宇;葛乃航;徐建;张林林;温从吉;严晓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检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水平,了解该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分布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苏州九龙医院就诊的171例过敏性疾病患者,采用Allergy Screen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对171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液进行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sIgE检测.结果 10种吸入性过敏原中位居前5 位的是户尘螨、混合真菌、狗毛皮屑、猫毛皮屑、屋尘,阳性率分别为40. 54% 、19. 82% 、10. 81% 、7. 21%和7. 21% ;9种食入性过敏原中位居前5 位的是牛奶、鸡蛋白、牛肉、腰果和蟹,阳性率分别为29. 94% 、21. 47% 、16. 95% 、10. 17%和9. 04% .吸入性过敏原血清sIgE总阳性率(55. 64% )高于食入性过敏原(44. 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 581,P<0. 05).结论 引起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种类众多,吸入性过敏原发病率高于食入性过敏原,过敏原的确定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耿春松;曾万杰;樊一笋;于佳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丹参(叶、茎、花、根)不同部位中的可利用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与分析.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法对丹参(叶、茎、花、根)中酚酸类、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丹参中不同部位中丹酚酸类、黄酮类含量差异较大,丹参地上部分(叶、茎、花)中除了含有大量丹酚酸类成分外,相对根而言,还富含以芦丁为主的黄酮类成分,叶、茎、花中分别含有芦丁的质量分数为3. 53、0. 56、0. 66 mg·g-1.结论 丹参叶、茎、花中含有大量的丹参酚酸类、黄酮类等资源性化学成分,对丹参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以及扩大丹参新药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开发前景.
作者:陈旭青;陈醒;吴苏亚;骆雨璇;王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作为麻醉剂应用于剖宫产术中防寒战和牵拉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广饶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接收的剖宫产产妇92例,将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均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5 μg)+0. 75%罗哌卡因(1. 5 mL) +10%葡萄糖(2. 5 mL);对照组采用0. 75%罗哌卡因(1. 5 mL) +10%葡萄糖(2. 5 mL).统计记录两组产妇手术前、注药1、3、5、10 min以及手术结束产妇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水平,寒战、牵拉痛评分,手术时间、踝关节运动恢复时间和不同时间点的大感觉阻滞平面.结果 两组麻醉前和麻醉后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注药后各时段的寒战和牵拉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手术时间、踝关节运动恢复时间和大感觉阻滞平面,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作为麻醉剂应用于剖宫产术中防寒战和牵拉疼痛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徐砚华;张丽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自拟温阳解毒消瘿方和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片( LST)对高碘地区结节性甲状腺肿( NG)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黄骅市人民医院接受救治的200 例NG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 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LST 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温阳解毒消瘿方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片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甲状腺肿症状与甲状腺大直径肿物、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12. 00% (12/100),总有效率89. 00% (89/100),显著高于对照组4. 00%(4/100),77. 00%(7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甲状腺肿症状与甲状腺肿物的大直径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显著下降(均P <0. 05);治疗前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FT3、FT4 指标均显著升高,且TSH 指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TPOAb 及TGAb 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显著降低(均P < 0. 05).结论 自拟温阳解毒消瘿方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片治疗高碘地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研究效果显著,对有效控制甲状腺肿症状与甲状腺大直径肿物,改善患者FT3、FT4、TSH 及TPOAb和TGAb指标效果明显,同时还具有相对优越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邓晓辉;高福兰;杨艳丽;王世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状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7年6月南京市第一医院120例住院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平均得分(59. 44 ± 17. 98)分,患者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平均得分为(50. 59 ± 4. 64)分.家庭月收入、临床病理分期、肿瘤是否转移和屈服应对方式是影响放疗鼻咽癌患者总体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P<0. 05);患者正面应对方式与总体健康状况、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呈正相关(P<0. 05),回避应对方式与情感功能呈正相关(P<0. 05),屈服应对方式与总体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 05).结论 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多数患者采用正面应对方式,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与正面、回避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屈服应对方式呈负相关.
作者:石文娟;徐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HBV相关性不可切除肝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恩替卡韦联合TACE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及Child Pugh评分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相关指标ALT、HBV-DNA水平及Child Pug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 514 5、5. 005 8、5. 346 8,P=0. 005、0. 007、0. 000 6);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为46. 67% ,对照组为20. 00%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为80. 00% ,对照组为50. 00% ,两组ORR和D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800、5. 934,P=0. 028、0. 015).结论 对HBV相关性不可切除肝癌患者进行恩替卡韦联合TACE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肝脏功能,并减缓疾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洪锋;延学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刀联合腋窝处皮肤外固定用于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期间于黄冈市中心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120例患者纳入临床研究,根据其入院检查时间编号并按单双号分作两组,其中单号60例为对照组采取电刀联合腋窝处皮肤外固定治疗,双号60例为研究组采取超声刀联合腋窝处皮肤外固定,对比手术疗效差异及术后皮下积液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08. 45 ± 5. 87) min、术中出血量(54.67±4.16) mL、淋巴结清扫数目(20.43 ±1.72)枚,平均住院时间(11.66 ±1.77) d,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t =31. 805,33. 806,4. 832,13. 826,P<0. 05).研究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357. 65 ± 18. 54) mL、引流管拔除时间(8. 48 ± 0. 65) d,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t=29. 478,27. 581,P<0. 05).研究组患者术中副损伤0. 00% 、皮下积液3. 33% ,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χ2=4. 386,3. 927,P<0. 05);而两组术后再出血、游离皮瓣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00,0. 000, P>0. 05).结论 超声刀联合腋窝处皮肤外固定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较传统电刀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能预防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利于皮瓣愈合,安全、可行,值得推荐.
作者:梅俊;易茂林;彭程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影响胸外伤后生命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太和县中医院胸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住院98例胸外伤患者,并同时选择同期95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6个月生命质量调研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的生命质量状况,心理领域[(12. 56 ± 2. 45)分vs. (13. 78 ± 1. 78)分]、生理健康[(12. 01 ± 2. 31)分vs. (14. 98 ± 2. 10)分]和独立性领域[(11.29±2.67)分vs.(15.39±2.41)分]等方面对胸外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大(t= -3.64、-9.13、-1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胸外伤患者以消极情绪[(12. 39 ± 2. 55)分vs. (8. 76 ± 2. 19)分]、疼痛感[(12. 97 ± 2. 10)分vs. (8. 90 ± 2. 42)分]和治疗依赖[(11. 59 ± 2. 65)分vs. (6. 84 ± 3. 25)分]方面差距更为明显(t=11. 52、14. 98、13. 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影响胸外伤患者生命质量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外伤原因、病情程度、受伤后病程、积极情绪、消极应对、医疗配合度等为影响胸外伤生命质量的显著意义因素(t=3. 01、0. 91、-0. 18、5. 97、-0. 94、2. 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胸伤后患者医疗诊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患者生理方面的改变,同时患者心理和社会因素方面的障碍也要得到及时疏导和纠正,并进行早期的干预,从而提高患者伤后的生命质量.
作者:随涛;樊志伟;谢克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比不同术式对肺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深圳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41例肺癌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差异分为单孔组和两孔组,对比两组疗效及预后效果.结果 两孔组手术时间(164. 8 ± 65. 7) min、失血量(84.1 ±16.9)mL、胸管留置时间(4.2 ±1.8)d、前3 d总引流量(660.8 ±232.7)mL、术后住院时间(8.2 ±2.3)d、住院费用(59. 9 ± 12. 3)千元,两孔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单孔组(t=3. 698,P<0. 05);组间胸管留置与术后住院时间、失血量、前3 d总引流量及手术费用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284、0. 273、0. 837、0. 528、1. 155,P>0. 05).两孔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例(11. 26% ),显著低于单孔组18例(25. 7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89,P<0. 05);两孔组淋巴清扫数(15. 6 ± 4. 3)个,显著低于单孔组(20. 4 ± 6. 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 466,P<0. 05);两孔组术后3 d疼痛评分(24. 4 ± 5. 9)分、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15. 0 ± 3. 2)分、术后3个月疼痛评分(5. 1 ± 2. 5)分、术后6个月疼痛评分(2. 9 ± 0. 6)分,与单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310、1. 061、0. 212、0. 451,P>0. 05).结论 临床予以肺癌患者近距离两孔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治疗,相较于单孔法而言,能够降低手术对患者的伤害,且并发症率更少和更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洪英财;周海榆;杨泓;陈怀生;饶展鹏;彭彬;胡泓;廖碧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Fogarty球囊导管在断肢再植术后联合血栓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探讨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联合血栓的19例患者资料,栓塞位置:右侧8例,左侧11例;足背动脉3例,胫后动脉8例,尺动脉2例,肱动脉2例,桡动脉4例.再植术后临床表现符合联合血栓的病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患者术中取仰卧位,先利用Fogarty球囊导管取出动脉中的血栓,血管出现喷血(搏动性)即可,随后在动脉切口处留置Fogarty导管,注入尿激酶盐水、肝素盐水,将残留的血栓溶解.术后17例成活,观察患肢活动度、血运及感觉等指标.术后3. 5~9. 5 h, 2例再次出现联合血栓动脉危象,予以彩超定位血栓,应用切开探查术式处理,1例血管危象救治成功,1例足部坏死,行截肢术.结果 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伤口感染、空气栓塞及血管穿孔等并发症,取出的血栓平均长度2. 7 cm(0. 4~4. 3 cm). 2例改行切开探查术式处理的患者,不纳入疗效评价,剩余17例患者均严格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10~32个月),患肢外形满意,皮肤颜色正常,肿胀度、活动度明显改善,血运显著改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1~4 s,皮肤温度较患肢低1~2℃或正常,感觉平均位于S3级(S1~S4级),两点辨别觉平均5 mm (4~9 mm).参照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差2例、良4例、优11例,优良率88. 2% .结论 应用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联合血栓,可避免血管吻合口区域二次损伤,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李小东;尹晶;于昌玉;王培;刘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三叶因子3(TEF3)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在解放军第一四八医院接受治疗的45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选取院内体检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TEF3、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差异,分析DN患者TEF3水平与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DN组患者的TEF3、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分别为(15. 86 ± 2. 34)μg·L-1、(50. 16 ± 8.98)mg·L-1、(13.96 ±2.08)mg·L-1、(7.83 ±0.73)mg·L-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8.608、-17.817、-21.374、-53.140,P<0.001);DN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别为(2.46 ±0.51)、(4.95 ±1.03)、(2.46 ±0.55) mmol·L-1和(30.01 ±5.04)μmol·L-1,明显高于对照组(t= -6. 613、-7. 692、-7. 924、-15. 331,P<0. 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t=3. 974,P<0. 001);DN患者的TEF3水平与 IL-18、IL-6、hs-CRP、TG、TC、LDL-C和 Hcy水平正相关(r=0. 465、0. 398、0. 413、0. 382、0. 402、0. 369、0. 352,P=0. 012、0. 027、0. 035、0. 019、0. 033、0. 041、0. 025),而与HDL-C水平负相关(r= -0. 422,P=0. 030).结论 DN患者的TEF3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和血脂等水平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王霜;杨正国;杨波;郑金亮;贾伟;赵金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活髓切断术在由龋病所致的成人不可复性牙髓炎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例符合标准的牙髓炎患者,局部麻醉下使用牙科手机去尽患牙龋损,用生理盐水冲洗暴露牙髓直至牙髓停止出血,再使用三氧化物聚合体(MTA)作为盖髓剂,进而观察患者术后牙髓状况及X线片表现.结果 经过活髓切断术后,符合要求的24例成人24颗恒磨牙不可复性牙髓炎中,21例患者活髓保存成功,活髓保存成功率较高,达到87. 5% .结论 与乳牙和年轻恒牙相比,活髓切断术在牙根发育完全的成人不可复性牙髓炎中也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马晓楠;韩晓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对全麻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昆山市中医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全身麻醉组(GA组),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全身麻醉组(LG组)、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全身麻醉组(PG组),每组20例.监测并记录三组患者入室时(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术毕(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及术后24 h(T5)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水平;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T3~T5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结果 与LG组相比,PG组T4~5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 05),GA组T3~4VAS评分明显升高(P<0. 05);与T0相比,GA组T2~4时的NE和Cor明显升高(P<0. 05),且T3~4时的E、ACTH明显升高(P<0. 05);LG组T3~4时的NE、E、ACTH和Cor明显升高(P<0. 05);PG组T4时NE、E、ACTH和Cor明显升高(P<0. 05);与LG组相比,GA组T2~4时的NE和Cor明显升高(P<0. 05),且T3~4时的E、ACTH明显升高(P<0. 05);PG组血清NE、E、ACTH和Cor在T3~4时明显降低(P<0. 05).结论 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可明显减轻全麻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
作者:张代玲;冯树全;邵安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是从胎儿脐带血中分离出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潜能,可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如何有效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一直是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该文将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的诱导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陈俊;杨自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宫颈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 USP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并分析两者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病理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7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USP4和MMP2的表达.结果 USP4和MMP2 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1. 4% ,44. 3% ,而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 0% , 4. 3% .它们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80. 0% ,90. 7% ,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分别为47. 5% ,56. 1% .在浸润深度≥1/2间质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2. 2% ,83. 8% ,在<1/2间质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为29. 2% ,37. 5% ,与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 05),但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关(P>0. 05).且USP4和MMP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 05).结论 USP4和MMP2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预后判断和治疗指导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周林艳;罗居东;严菊芳;万美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血流动力学支持设备可以改善心源性休克患者紊乱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以确保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实现有效再灌注治疗,故其在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该文旨在讨论不同血流动力学支持设备在心源性休克中应用的优缺点,进而为临床中血流动力学支持设备的选择提供相关依据.血流动力学支持设备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目前临床中应用多且相对成熟的;Tandem Heart及Impella设备在逆转心源性休克的代谢参数及血流动力学方面优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且其创伤小无需体外循环;而体外膜氧合器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循证医学依据尚不充足,需要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证实其临床作用.
作者:方瑾;黄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监测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皮肤温度在预测糖尿病足溃疡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门诊部行糖尿病足溃疡治疗及护理的86例患者,采用红外皮肤测温仪对所有参与者足部皮肤温度进行测试,然后比较足部皮肤温度差.所有参与者随访2 年,依据Wagner分级标准判断糖尿病足溃疡病例.结果 足部皮肤温度差≥2 ℃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率为77. 6% ,明显高于足部皮肤温度差<2 ℃患者的51. 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475,P=0. 011).足部皮肤温度差与糖尿病足溃疡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皮肤温度差异越大,则发生糖尿病足溃疡的可能性越大,溃疡严重程度也越大,这为预测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云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