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春松;曾万杰;樊一笋;于佳慧
目的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量脓毒症患者搏动指数(PI)及脑血流指数( CBFi),明确PI及CBFi预测脓毒症相关性谵妄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脓毒症患者共42例,使用TCD测量第1天及第3天的PI及CBFi.根据第1天PI值将患者分为两组(高PI组及低PI组).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每日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CAP-ICU阳性即诊断患者为脓毒症相关性谵妄(SAD).结果 22 例(52%)患者出现SAD(CAM-ICU阳性). 75%患者PI值>1. 05.第1天的PI值可以预测脓毒症相关性谵妄的发生(AUC=0. 90, 95% CI:0. 80~0. 98,P<0. 01);以PI=1. 2为阈值,预测SAD的灵敏度为92% ,特异度为86% .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I是与SAD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这种相关性独立于年龄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 APACHE Ⅱ)评分( OR:6. 24,95% CI:1. 14~28. 32, P=0. 02). PI高的患者,第1天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CBFi更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通过TCD监测脓毒症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可以预测SAD的发生.
作者:韩耀国;孙跃喜;叶明荣;陈刚;张涛;雷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对误诊原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3例,结合超声检查及临床表现总结超声图像特征及分型,并分析超声诊断符合率及误诊原因.结果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根据超声图像分为宫壁型8例、宫腔型1例、宫壁及宫腔型2例及盆腔肿块型2例,超声图像特征性较差,误诊率较高.结论 通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总结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图像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一定帮助,降低误诊率.
作者:梁梅云;何年安;隋秀芳;程东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家属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和家庭治疗照护中的延续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遂宁市中医院心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8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92例)和对照组(91例).研究组采用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分析术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家属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 39%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 36% (χ2=9. 189,P<0. 05),研究组干预后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 52% vs. 18. 68% ,χ2=6. 155,P<0. 05),但干预后两组患者在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死亡、再梗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家属干预前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FCTI)评分(8. 24 ± 5. 01)分明显高于干预后评分(3. 97 ± 2. 68)分(t=5. 368,P<0. 05),对照组家属干预前后FCT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再者研究组干预后FCTI评分(3. 97 ± 2. 6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评分(6. 52 ± 3. 25)分(t=3. 257,P<0. 05),研究组干预前FCTI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干预前一般健康问卷-28量表(CHQ-28)评分为(6. 01 ±2. 33)分明显低于干预后评分(9. 25 ±1. 43)分(t=4. 825,P<0. 05),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CHQ-28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研究组CHQ-28评分(9. 25 ± 1. 4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5. 16 ± 2. 10)分(t=2. 684,P<0. 05),但干预前研究组CHQ-28评分与对照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采用家庭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家属的护理技能和生活质量,并能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并发症.
作者:张溯;邓雪莲;文俊;刘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术后复发与术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R-HPV)病毒载量、术后HR-HPV持续阳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HR-HPV检查的191例宫颈癌及521例CIN患者资料,给予治疗并定期随访,分析不同病毒载量术后转阴的差异,探讨HR-HPV持续阳性、术前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癌患者术后2 年HR-HPV转阴率为97. 3% ,CIN患者术后2 年HR-HPV转阴率为91. 1% ;宫颈癌及CIN患者病毒载量与术后HR-HPV转阴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 -0. 107,P>0. 05;r= -0. 399,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癌及CIN术后复发与术前病毒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P>0. 05;OR=1,P>0. 05);宫颈癌术后复发与HR-HPV持续阳性相关联(OR=6. 631,P=0. 000);CIN术后复发与HR-HPV持续阳性密切关联(OR=18. 926,P=0. 000).结论 宫颈病变复发与术前病毒载量无明显关联,而与术后HR-HPV持续阳性密切关联,如术后HR-HPV持续阳性需警惕宫颈病变的复发.
作者:刘渝;郑秀惠;王婉;罗世福;汪利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肾盏憩室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采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的16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疗效.结果1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 3例通过腹腔镜直接观察识别出肾盏憩室,6例通过输尿管导管注射亚甲蓝致覆盖在结石表面的肾实质变蓝而发现,7例注射亚甲蓝失败术中改用腹腔镜超声成功发现憩室位置.取尽结石后发现7例憩室颈部已闭塞,9例见憩室颈口,电灼颈口并缝合关闭憩室颈部,电灼憩室壁后均采用相邻的肾周脂肪填充憩室腔.平均手术时间为(129. 5 ± 32. 3) min,平均失血量为(76.0 ±28.5)mL,平均住院时间为5.2 d.血红蛋白[术前(138.6 ±2.0)g·L-1vs.术后 (129.8 ±2.1)g· L-1,P=0.85]、血肌酐[术前(43.3 ±3.9)μmol·L-1vs.术后 (46.6 ±2.7)μmol·L-1,P=0.50]等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再出现腰痛、反复泌尿系感染和肉眼血尿等症状,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和超声检查未发现患侧憩室和结石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对于靠近肾盏憩室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可以降低出血的风险,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能有效取尽结石和封闭憩室腔,它可作为经皮肾镜、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失败后首选的替代方法,对肾脏憩室类结石的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熊康林;胡云飞;刘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健康教育干预对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心脏外科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在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持续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两组患者分别于出院6个月发放SF-36生存质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在生理职能[(61. 7 ± 19. 4)分]、一般健康状况[(64. 9 ± 7. 1)分]、精力[(67. 3 ± 7. 6)分]、社会功能[(83. 3 ± 11. 0)分]、情感职能[(78. 9 ± 22. 3)分]、精神健康[(81. 8 ± 7. 9)分]6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与常规的健康教育相比,以健康信念为框架的健康教育干预更能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施熠婷;郭琳琳;方修娥;杨永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方法 运用荧光光谱法结合Stern-Volmer方程和Line Weaver-Burk双倒数函数计算出BSA与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相互作用的猝灭常数和结合常数,通过反应前后热力学参数如焓变ΔH和熵变ΔS的大小对作用力类别进行判断.结果 测得二氢槲皮素与BSA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293 K为2. 27×104L·mol-1,298 K为2. 06×104L·mol-1,303 K为1. 89×104L·mol-1,二氢杨梅素与BSA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293 K为2. 43×104L·mol-1,298 K为2. 39×104L·mol-1,303 K为2. 13×104L·mol-1.确定其使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的过程为静态猝灭过程,通过热力学参数确定其结合力主要为疏水作用.结论 应用荧光猝灭法了解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有较强的结合反应,结合力以疏水作用力为主.
作者:樊超;钟艺青;粟芸;李会娟;吴方评;金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经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病理活检确诊的12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B7H4蛋白水平、生活质量(以KPS评分为标准)、生存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CD3 +、CD4 +百分比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39,P=0. 02).治疗组治疗前后B7H4蛋白水平分别为(61.08 ±9.52)、(55.86 ±7.80) μ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4,P=0.00).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分别为88. 3%和71. 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208,P=0. 039);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个月和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113,P=0. 008).结论 CIK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可能通过降低B7H4蛋白水平,提高了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周美玉;许国发;王泽新;刘如燕;龙艺;李艳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微血管侵犯对术后单发性小肝癌患者预后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达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单发性小肝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微血管侵犯的35例为观察组,无微血管侵犯的45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跟踪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生存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是否乙肝感染、是否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甲胎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和肿瘤直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观察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60. 00% vs. 75. 56% )和总生存率(65. 71% vs. 77. 78% )均略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 05).观察组患者3年内的复发率为34. 29%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3. 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956,P=0. 026).COX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微血管侵犯和肿瘤直径大小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 单发性小肝癌术后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可能增加患者复发概率,降低患者生存率,应在临床治疗中慎重对待.
作者:邹国华;代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患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行为,初步探讨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儿行为问题成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31例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及长沙市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儿( CAH组)及31 例性别年龄匹配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 Conners 父母量表(PSQ)评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行为问题.应用SPSS 19. 0统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CAH组平均品行问题(0. 730 ± 0. 395)分、学习问题(0. 806 ± 0. 611)分、身心障碍(0. 219 ± 0. 265)分、冲动多动(1. 008 ± 0. 672)分及多动指数(0. 890 ± 0. 508)均高于对照组,焦虑得分(0. 379 ± 0. 280)分低于对照组.除学习问题外,其余项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AH组儿童仅身心障碍发生率(25. 8% )高于对照组儿童(3. 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679,P=0. 031).结论 CAH儿童存在行为的问题,同时包括外向性行为问题和内向性行为问题,但外向性行为问题更为普遍.
作者:胡啸;张星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GYY4137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缺血再灌注+GYY4137组( C组). B组和C组大鼠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C组在再灌注同时腹腔注射GYY4137(100 μmol·kg-1).方法 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肌酐( Scr)和尿素氮( BUN)含量;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脏组织中的Bax,Bcl-2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B组可见肾小管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等表现,经GYY4137 治疗后明显改善;A组,B组和C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4. 58 ± 0. 43)% 、(23. 52 ± 1.87)%、(10.86 ±0.87)%,SOD活性分别为(235.43 ±5.94)、(115.38 ±3.79)、(162.39 ±3.92) U·mg-1,MDA含量分别为(1.27±0.28)、(3.64±0.53)、(2.33±0.57) nmol·mg-1,Scr分别为(63.26±5.21)、(287.64±10.32)、(106.47±6.29) μmol·L-1,BUN分别为(7.46 ±1.26)、(13.65 ±1.04)、(9.65 ±1.35) mmol·L-1;与A组比较,B组中Bax、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Bcl-2表达水平降低(P<0. 05).和B组比较,C组中Bcl-2表达水平增高和Bax、caspase-3表达减低(P<0. 05).结论 GYY4137可减轻氧化应激水平和抑制凋亡,从而在肾脏组织IRI过程中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胡丽;饶婷;段丹;段菲;黄焱琼;蒋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烧伤救治水平的提高,因烧伤休克和感染而死亡的患者逐渐减少,脏器功能衰竭成为当前烧伤的主要死因,而吸入性损伤所导致的呼吸功能衰竭是脏器功能衰竭发病与死亡的首要原因.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作为烧伤治疗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点,对烧伤患者整体救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研究吸入性损伤的救治,一直是烧伤危重患者救治的重要突破点.近年来,提出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理念也有所改变.该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新研究,对吸入性损伤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郝擎宇;葛乃航;徐建;张林林;温从吉;严晓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 DN)患者血浆趋化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间在黄冈市中心医院就诊的DN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在控糖基础上应用缬沙坦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糖、肾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趋化素、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5.82 ±0.71)mmol·L-1]、糖化血红蛋白(7. 22% ± 0. 82% )、胰岛素抵抗指数(4. 29 ± 0. 56)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5),而空腹胰岛素[(13. 98 ± 3. 02) U·L-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86.23 ±14.57)μmol·L-1]、尿素氮[(4.30 ±1.21)mmol·L-1]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5.12 ±0.72)mPa·s-1]、全血低切黏度[(7.42 ±0.52)mPa·s-1]、纤维蛋白原[(2.58 ±0.47)g·L-1]、血浆比黏度[(1.12 ±0.47)mPa·s-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趋化素[(52.22 ±12.22)μg·L-1]、VEGF[(15.22 ±4.02)ng·L-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可使DN患者血浆趋化素、VEGF水平明显下降,改善血液黏稠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益明;张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方式选择、术后随访及相关并发症等分析,以期为髁突骨折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髁突骨折病例22例(共24侧),术中采用耳屏前切口,颌后切口,应用长螺钉,微型钛板固定或直接游离摘除脱位的髁突头,行颞下颌关节重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拍摄X线片或CT,对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开口功能恢复、颞下颌关节及面神经症状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2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面部对称性、咬合功能及解剖结构稳定性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2)患者术前平均张口度(18.1 ±3.31) mm,术后复查张口度(37.4 ±2.89) mm,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16, P<0. 001);(3)5例患者术后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其中高位骨折出现1例颧支功能障碍;中位骨折3例(颧支2例,颊支+颧支1例);低位骨折1例,为下颌缘支;5例患者面神经损伤均为暂时性,通过口服药物,3个月内面神经功能均得到恢复.结论针对不同髁突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堵梦雨;宋飞翔;张令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宣城市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资料,评估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宣城市人民医院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107例(阳性组)与同期应用相关药物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119例(阴性组).对比分析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药物过敏史等患者自身因素与合并用药、配伍禁忌、溶媒不当及输注过快等药物相关因素,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对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涉及药品品种、主要累及器官系统及严重程度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基础疾病、配伍禁忌、溶媒不当、高龄、药物过敏史与女性性别(OR值分别为4. 649、4. 232、3. 028、2. 879、2. 799、2. 256,P<0. 05);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主要是集中于用药过程中(41. 12% )及用药结束后30 min 内(34. 58% ),涉及药品品种以心脑血管系统用药为主(91. 67% ),累及多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受累所占比例高(36. 04%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为一般不良反应(81. 08% ).结论 对于合并基础疾病并有药物过敏史的老年女性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权衡利弊,注意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选用正确的溶媒与合理的配伍药品,尤其应在用药早期重点关注、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风险.
作者:李田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并发恶性心律失常(MVA)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6月205例因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STEMI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A组)38例,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B组)167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STEMI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1)两组相比,年龄[(70. 08 ± 10. 19)岁 vs. (61. 09 ± 14. 79)岁],女性比例(28. 9% vs. 13.2%),白蛋白[(37.36±4.61) ×109L-1vs.(39.49±4.29) ×109L-1]、肌酐清除率[(66.26±28.96)mL·min·1.73m-2 vs.(91.52±26.79)mL·min·1.73m-2)、纤维蛋白原[(3.81±1.03)g·L-1vs.(3.47±0.82)g·L-1]、尿酸[(384.07±137.00) μmol·L-1vs.(337.24±111.43)μmol·L-1]、血肌酐(98.5 μmol·L-1vs.78.0 μmol·L-1)、三酰甘油(1.0 mmol·L-1vs.1.31 mmol·L-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13. 57 g·L-1vs. 6. 29 g·L-1)、心功能凯氏分级3~4级(18. 4% vs. 6. 6% )、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分级0 ~1(89. 5% vs. 74. 1%)、病变支数[三支(23. 7% vs. 11. 7%)]、右冠状动脉病变(RCA)(27. 9% vs. 29.9%)、血压[(113.39±23.66)/(68.18±14.21)mmHg vs.(124.92±18.83)/(75.66±12.25)mmHg]、血红蛋白[(121.97± 15.78)g·L-1vs.(131.37±18.75)g·L-1)等指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罪犯血管(右冠状动脉)、hs-CRP是STEMI患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2. 314、1. 152,P<0. 05).结论 STEMI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比例较高,RCA、hs-CRP可能是STEMI发生MVA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史云桃;蒋廷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某医院新员工对用药安全的认知情况,为开展用药安全入职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就合理用药、药品不良反应、合理输液、特殊人群用药、中药合理应用、用药错误及临床药师制方面对100名新员工进行认知情况调查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0% .新员工对涉及合理用药、药品不良反应、合理输液、特殊人群用药概念的问题掌握较好,正确率均超过80. 0% ,对于涉及这些知识点的用药安全实践题正确率58. 0% ~99. 0% ;对于中药合理应用认知程度较好,选题正确率超过90. 0% ;对于用药错误、临床药师工作职责的认知程度低,选题正确率均未超过50. 0% .新员工用药安全认知程度与学历水平有关.结论 医院新员工在用药安全认知上存在短板,入职教育应向新员工,特别是低学历水平的新员工,传播非惩罚性用药安全文化、宣传临床药师制内涵、强化用药安全知识临床实践培训.
作者:吴亮;陈永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管渗漏患者中使用自黏性软聚硅硐有边型泡沫吸收性敷料联合防漏膏换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PTCD管渗漏患者147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法无菌纱布块换药;观察1组使用无菌纱布联合防漏膏换药;观察2组应用自黏性软聚硅硐有边型泡沫吸收性敷料联合防漏膏保护引流口周皮肤黏膜.观察三组患者带管期间舒适度、并发症、渗漏和换药情况.结果 观察2组与对照组在舒适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 921,P<0. 001),观察1组与对照组在舒适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 748,P=0. 454);观察2组患者在周围刺激性皮炎方面并发症(2例)低于观察1组(8例)和对照组(12例)患者(P<0. 167),三组患者在意外脱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2组患者渗液和换药频次为(2.25 ±0.17)次,明显低于对照组(F=881.03,P=0.000).结论 使用自黏性软聚硅硐有边型泡沫吸收性敷料联合防漏膏处理PTCD管渗漏,增加了患者带管期间的舒适度,减少了刺激性皮炎的发生,同时换药次数的减少也减轻了临床医疗护理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寇丽;尚红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慢性肝病临床诊断结果与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组织病理活检结果的一致性,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对慢性肝病临床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2011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的218例慢性肝病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行肝脏病变处穿刺活检术,常规做苏木精—伊红( HE)染色、Masson及网状纤维染色,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加做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分析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结果 代偿期肝硬化( 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慢性丙型肝炎、脂肪性肝病、乙肝肝硬化(代偿期)与病理诊断分级的符合率分别为74. 3% 、78. 7% 、73. 3% 、80. 6%和67. 9% .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在慢性肝脏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小军;张国梁;刘永华;刘丽丽;侯勇;李艳;韩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监测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皮肤温度在预测糖尿病足溃疡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门诊部行糖尿病足溃疡治疗及护理的86例患者,采用红外皮肤测温仪对所有参与者足部皮肤温度进行测试,然后比较足部皮肤温度差.所有参与者随访2 年,依据Wagner分级标准判断糖尿病足溃疡病例.结果 足部皮肤温度差≥2 ℃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率为77. 6% ,明显高于足部皮肤温度差<2 ℃患者的51. 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475,P=0. 011).足部皮肤温度差与糖尿病足溃疡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皮肤温度差异越大,则发生糖尿病足溃疡的可能性越大,溃疡严重程度也越大,这为预测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云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