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田军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术后复发与术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R-HPV)病毒载量、术后HR-HPV持续阳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HR-HPV检查的191例宫颈癌及521例CIN患者资料,给予治疗并定期随访,分析不同病毒载量术后转阴的差异,探讨HR-HPV持续阳性、术前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癌患者术后2 年HR-HPV转阴率为97. 3% ,CIN患者术后2 年HR-HPV转阴率为91. 1% ;宫颈癌及CIN患者病毒载量与术后HR-HPV转阴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 -0. 107,P>0. 05;r= -0. 399,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癌及CIN术后复发与术前病毒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P>0. 05;OR=1,P>0. 05);宫颈癌术后复发与HR-HPV持续阳性相关联(OR=6. 631,P=0. 000);CIN术后复发与HR-HPV持续阳性密切关联(OR=18. 926,P=0. 000).结论 宫颈病变复发与术前病毒载量无明显关联,而与术后HR-HPV持续阳性密切关联,如术后HR-HPV持续阳性需警惕宫颈病变的复发.
作者:刘渝;郑秀惠;王婉;罗世福;汪利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在妊娠中晚期的患病率及滴度的变化特点,探讨妊娠中期单纯性TPOAb阳性和单纯性低甲状腺素(T4)血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产科产前门诊接受孕期检查的孕20~27周妊娠妇女2 300例,作为TPOAb阴性( -)组,用于制定妊娠中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值的参考范围,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者2 075例,作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妊娠中期TPOAb阳性孕妇167例,作为TPOAb阳性( +)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于孕20~27周、孕30~34周及孕36~40周序贯检测孕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TSH)、游离甲状腺素(FT4)、TPOAb,追踪记录孕期病情变化直至分娩.结果 妊娠中期FT4的参考值为9. 82~16. 77 pmol·L-1、TSH的参考值为0. 60~4. 88 mIU·L-1;TPOAb( +)组亚临床甲减发病率较TPOAb( -)组高(7. 7% vs. 2. 48% ,P<0. 05);与孕20~27周组相比较,孕30~34周组和孕36~40周组TPOAb阳性发病率均明显下降(P<0. 01);以孕20~27周组的111例TPOAb阳性者为观察对象,三个时期TPOAb滴度呈进行性下降;单纯性TPOAb( +)者149例,单纯性低甲状腺素(T4)血症者111例,单纯性TPOAb( +)组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比较,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异常、胎位异常、胎盘异常、脐带异常、妊娠丢失、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发育异常、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有指征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病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单纯性低T4组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比较,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发病率及有指征剖宫产发生率明显升高(分别为P<0. 01、P<0. 05、P<0. 01),余各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TPOAb阳性率及滴度随孕周增加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妊娠中期单纯性TPOAb阳性不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单纯性低T4血症与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发病率及有指征剖宫产发生率升高有关.
作者:周娟;侯雯雯;朱烨;仲丹;周雪;翟永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宫颈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 USP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并分析两者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病理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7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USP4和MMP2的表达.结果 USP4和MMP2 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1. 4% ,44. 3% ,而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 0% , 4. 3% .它们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80. 0% ,90. 7% ,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分别为47. 5% ,56. 1% .在浸润深度≥1/2间质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2. 2% ,83. 8% ,在<1/2间质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为29. 2% ,37. 5% ,与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 05),但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关(P>0. 05).且USP4和MMP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 05).结论 USP4和MMP2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预后判断和治疗指导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周林艳;罗居东;严菊芳;万美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华法林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用于评价华法林临床使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华法林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华法林药品说明书、国内外华法林临床应用指南及专家共识,并按照DUE标准基本框架的构建原则,构建华法林DUE标准基本框架,结合专家咨询法,对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建立华法林DUE标准.设计调查表,按照排除和纳入标准收集使用的华法林病例资料,评估华法林使用情况.结果 建立的华法林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用药指征、用药过程、用药结果、不良反应及处理等4个方面及11个二级指标.应用结果显示某三甲医院使用华法林适应证选择基本合理,住院患者华法林给药频次较合理,为每天一次给药(用法、用量符合标准),未出现配伍禁忌.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用药过程中患者的初始剂量的选择较少个体化给药(基因型检测占比仅为6.67%),服用华法林2 ~3 d后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患者比例为41. 67% ,以及INR值基本达到目标范围(2~3 d)比例36. 67% .结论 建立的华法林DUE标准,在实践中可用于发现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为华法林的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冯晓俊;邓明影;李宇;汪国玉;赵晓晓;张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综合探讨我国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继发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信息网等,搜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1月.收集有关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对符合要求的文献提取数据,应用STATA 12. 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总共纳入文献1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被动吸烟(OR=6. 84,95% CI:4. 48~10. 44)、特应性体质(OR=6. 93,95% CI:4. 56~0. 52)、重症毛细支气管炎(OR=4. 81,95% CI:2. 89 ~8. 02)、肥胖(OR=5. 67,95% CI:2. 96 ~10. 86)、哮喘家族史(OR =14. 45,95% CI:8. 61~24. 24)、下呼吸道感染(OR=12. 66,95% CI:3. 52~45. 60)是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4个月龄(OR=5. 31,95% CI:2. 75~10. 25)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针对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应采取预防性措施,鼓励母乳喂养时间至少4个月龄可以防治其发生,从而降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
作者:李远波;丁圣刚;王亚亭;荣杰鑫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子痫前期是影响孕产妇及胎儿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目前与子痫前期相关的免疫细胞因子、系统炎性指标备受关注,故该文将对免疫因子、系统炎性指标与子痫前期的关系予以综述,为子痫前期的病因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曹丽;冯卫红;李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饮食指导对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及血磷、血糖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未接受个体化饮食指导的MHD治疗CRF患者49例为对照组, 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接受个体化饮食指导的MHD治疗CRF患者4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钙、血磷、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SF)、体质量指数(BMI),干预前后评价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 SGA)、肾病饮食依从态度量表( RAAQ)与行为量表( RABQ)评分,并统计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ALB、PA、SF、BMI、血钙、RAAQ、RABQ评分均升高,血磷和SG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8% vs.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饮食指导提高MHD治疗CRF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可改善其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杜丽;祖明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肺复苏( CPR)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名ICU规培医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名学员.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员CPR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的成绩,并调查两组学员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90. 50 ± 3. 42)分vs. (85. 47 ± 4. 66)分,t=4. 769,P<0. 001),研究组学员操作考试成绩也高于对照组[(90. 17 ± 2. 79)分vs. (86. 33 ± 3. 12)分,t=5. 012,P<0. 001],学员对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模式(93. 3% vs. 73. 3% ,χ2=4. 320,P=0. 038).结论 在ICU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CPR培训可以提高培训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云林;王毅;潘鹏飞;白林林;杜欣欣;于湘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测定盐酸丙酰左卡尼汀片中盐酸丙酰左卡尼汀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Aps-2氨基柱(4. 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0. 05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35∶65),流速1. 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05 nm.结果 盐酸丙酰左卡尼汀在0.505 0~5.050 2 g·L-1(r=0.9999)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 1% .结论 该文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丙酰左卡尼汀片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肖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12例奥卡西平引起皮疹患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奥卡西平引起皮疹的患儿资料.对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奥卡西平的用法用量、皮疹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以及转归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12例皮疹患儿,其中10例为轻度斑丘疹,2例为药物超敏综合征,未收到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病例.1例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药物基因检测结果阳性, 11例为阴性. 12例皮疹患儿经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针对皮疹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制定奥卡西平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药学监护建议,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红健;王婷婷;鲍思臣;孙岩;于鲁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老年患者麻醉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人格、社交能力及认知能力的改变.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也相对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POCD,然而目前关于POCD的发生机制并不清楚.因此,该文总结了POCD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其可能机制和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为临床麻醉方案的实施和POCD的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刘欢;顾小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活髓切断术在由龋病所致的成人不可复性牙髓炎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例符合标准的牙髓炎患者,局部麻醉下使用牙科手机去尽患牙龋损,用生理盐水冲洗暴露牙髓直至牙髓停止出血,再使用三氧化物聚合体(MTA)作为盖髓剂,进而观察患者术后牙髓状况及X线片表现.结果 经过活髓切断术后,符合要求的24例成人24颗恒磨牙不可复性牙髓炎中,21例患者活髓保存成功,活髓保存成功率较高,达到87. 5% .结论 与乳牙和年轻恒牙相比,活髓切断术在牙根发育完全的成人不可复性牙髓炎中也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马晓楠;韩晓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宣城市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资料,评估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宣城市人民医院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107例(阳性组)与同期应用相关药物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119例(阴性组).对比分析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药物过敏史等患者自身因素与合并用药、配伍禁忌、溶媒不当及输注过快等药物相关因素,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对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涉及药品品种、主要累及器官系统及严重程度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基础疾病、配伍禁忌、溶媒不当、高龄、药物过敏史与女性性别(OR值分别为4. 649、4. 232、3. 028、2. 879、2. 799、2. 256,P<0. 05);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主要是集中于用药过程中(41. 12% )及用药结束后30 min 内(34. 58% ),涉及药品品种以心脑血管系统用药为主(91. 67% ),累及多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受累所占比例高(36. 04%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为一般不良反应(81. 08% ).结论 对于合并基础疾病并有药物过敏史的老年女性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权衡利弊,注意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选用正确的溶媒与合理的配伍药品,尤其应在用药早期重点关注、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风险.
作者:李田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自拟温阳解毒消瘿方和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片( LST)对高碘地区结节性甲状腺肿( NG)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黄骅市人民医院接受救治的200 例NG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 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LST 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温阳解毒消瘿方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片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甲状腺肿症状与甲状腺大直径肿物、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12. 00% (12/100),总有效率89. 00% (89/100),显著高于对照组4. 00%(4/100),77. 00%(7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甲状腺肿症状与甲状腺肿物的大直径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显著下降(均P <0. 05);治疗前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FT3、FT4 指标均显著升高,且TSH 指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TPOAb 及TGAb 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显著降低(均P < 0. 05).结论 自拟温阳解毒消瘿方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片治疗高碘地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研究效果显著,对有效控制甲状腺肿症状与甲状腺大直径肿物,改善患者FT3、FT4、TSH 及TPOAb和TGAb指标效果明显,同时还具有相对优越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邓晓辉;高福兰;杨艳丽;王世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方式选择、术后随访及相关并发症等分析,以期为髁突骨折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髁突骨折病例22例(共24侧),术中采用耳屏前切口,颌后切口,应用长螺钉,微型钛板固定或直接游离摘除脱位的髁突头,行颞下颌关节重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拍摄X线片或CT,对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开口功能恢复、颞下颌关节及面神经症状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2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面部对称性、咬合功能及解剖结构稳定性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2)患者术前平均张口度(18.1 ±3.31) mm,术后复查张口度(37.4 ±2.89) mm,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16, P<0. 001);(3)5例患者术后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其中高位骨折出现1例颧支功能障碍;中位骨折3例(颧支2例,颊支+颧支1例);低位骨折1例,为下颌缘支;5例患者面神经损伤均为暂时性,通过口服药物,3个月内面神经功能均得到恢复.结论针对不同髁突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堵梦雨;宋飞翔;张令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GYY4137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缺血再灌注+GYY4137组( C组). B组和C组大鼠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C组在再灌注同时腹腔注射GYY4137(100 μmol·kg-1).方法 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肌酐( Scr)和尿素氮( BUN)含量;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脏组织中的Bax,Bcl-2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B组可见肾小管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等表现,经GYY4137 治疗后明显改善;A组,B组和C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4. 58 ± 0. 43)% 、(23. 52 ± 1.87)%、(10.86 ±0.87)%,SOD活性分别为(235.43 ±5.94)、(115.38 ±3.79)、(162.39 ±3.92) U·mg-1,MDA含量分别为(1.27±0.28)、(3.64±0.53)、(2.33±0.57) nmol·mg-1,Scr分别为(63.26±5.21)、(287.64±10.32)、(106.47±6.29) μmol·L-1,BUN分别为(7.46 ±1.26)、(13.65 ±1.04)、(9.65 ±1.35) mmol·L-1;与A组比较,B组中Bax、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Bcl-2表达水平降低(P<0. 05).和B组比较,C组中Bcl-2表达水平增高和Bax、caspase-3表达减低(P<0. 05).结论 GYY4137可减轻氧化应激水平和抑制凋亡,从而在肾脏组织IRI过程中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胡丽;饶婷;段丹;段菲;黄焱琼;蒋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影响胸外伤后生命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太和县中医院胸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住院98例胸外伤患者,并同时选择同期95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6个月生命质量调研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的生命质量状况,心理领域[(12. 56 ± 2. 45)分vs. (13. 78 ± 1. 78)分]、生理健康[(12. 01 ± 2. 31)分vs. (14. 98 ± 2. 10)分]和独立性领域[(11.29±2.67)分vs.(15.39±2.41)分]等方面对胸外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大(t= -3.64、-9.13、-1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胸外伤患者以消极情绪[(12. 39 ± 2. 55)分vs. (8. 76 ± 2. 19)分]、疼痛感[(12. 97 ± 2. 10)分vs. (8. 90 ± 2. 42)分]和治疗依赖[(11. 59 ± 2. 65)分vs. (6. 84 ± 3. 25)分]方面差距更为明显(t=11. 52、14. 98、13. 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影响胸外伤患者生命质量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外伤原因、病情程度、受伤后病程、积极情绪、消极应对、医疗配合度等为影响胸外伤生命质量的显著意义因素(t=3. 01、0. 91、-0. 18、5. 97、-0. 94、2. 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胸伤后患者医疗诊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患者生理方面的改变,同时患者心理和社会因素方面的障碍也要得到及时疏导和纠正,并进行早期的干预,从而提高患者伤后的生命质量.
作者:随涛;樊志伟;谢克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鼻腔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淋巴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 16例患者中10例仅接受CT扫描,其中5例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接受CT平扫;4例仅接受磁共振(MR)扫描,其中3例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接受MR平扫;2例同时接受CT平扫及MR平扫及增强.结果 16例患者单侧肿瘤8例,双侧肿瘤8例.病灶局限性于鼻腔前中部6例,中后部3例,弥漫分布于整个鼻腔7例. 16例NK/T细胞淋巴瘤中10例出现轻度骨质吸收,骨质改变轻微.肿瘤浸润鼻前庭、鼻翼、鼻背或邻近面部软组织11例.病灶与鼻中隔、鼻甲或鼻窦壁间存有小气泡11例. CT平扫肿瘤呈等或稍低密度, MRI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后均轻中度强化.结论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作者:杨金晶;韦炜;刘影;邓克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对全麻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昆山市中医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全身麻醉组(GA组),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全身麻醉组(LG组)、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全身麻醉组(PG组),每组20例.监测并记录三组患者入室时(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术毕(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及术后24 h(T5)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水平;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T3~T5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结果 与LG组相比,PG组T4~5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 05),GA组T3~4VAS评分明显升高(P<0. 05);与T0相比,GA组T2~4时的NE和Cor明显升高(P<0. 05),且T3~4时的E、ACTH明显升高(P<0. 05);LG组T3~4时的NE、E、ACTH和Cor明显升高(P<0. 05);PG组T4时NE、E、ACTH和Cor明显升高(P<0. 05);与LG组相比,GA组T2~4时的NE和Cor明显升高(P<0. 05),且T3~4时的E、ACTH明显升高(P<0. 05);PG组血清NE、E、ACTH和Cor在T3~4时明显降低(P<0. 05).结论 喷他佐辛复合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可明显减轻全麻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
作者:张代玲;冯树全;邵安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健康教育干预对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心脏外科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在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持续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两组患者分别于出院6个月发放SF-36生存质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在生理职能[(61. 7 ± 19. 4)分]、一般健康状况[(64. 9 ± 7. 1)分]、精力[(67. 3 ± 7. 6)分]、社会功能[(83. 3 ± 11. 0)分]、情感职能[(78. 9 ± 22. 3)分]、精神健康[(81. 8 ± 7. 9)分]6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与常规的健康教育相比,以健康信念为框架的健康教育干预更能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施熠婷;郭琳琳;方修娥;杨永坚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