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局部带蒂转移皮瓣结合外固定支架技术修复肢体软组织伴大段骨缺损

顾志明;王金华;孙旭东;沈祥;张翔海;王学志;崔庆元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 骨折, 不愈合, 游离组织瓣, 支架(骨科)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在减少手术创伤的情况下修复肢体软组织伴大段骨组织缺损.方法 回顾分析3例行局部带蒂转移皮瓣结合外固定支架(Ilizarov技术)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同时伴有大段骨缺损的临床资料,对病人的肢体外形、功能及接受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转移皮瓣3例均成活,骨延长后断端骨性愈合,延长骨段矿化良好,肢体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与传统的游离皮瓣结合转移骨瓣的治疗方法相比较,带蒂转移皮瓣结合Ilizarov技术的术式难度及创伤较小,所有皮瓣全部成活,局部创面修复后,移植皮瓣弹性及耐磨性良好,感觉存在;延长骨质矿化良好,新生骨质强度良好,可承重;病人对手术方式可以接受,肢体功能恢复表示满意.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研究进展

    从结肠的胚胎发育解剖学角度指导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手术,可减少出血量和术中肿瘤播散,增加清扫淋巴结的数量,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改善预后,降低局部复发率.结肠癌手术的规范化、科学化是发展的趋势,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符合精细外科的要求在未来发展的方向,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规范化手术.为了解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操作要点、适应证及其在腹腔镜下手术等研究进展,该研究收集国内外有关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陆明;胡孔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口腔速溶膜剂的研究进展

    口腔速溶膜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口腔黏膜吸收固体速释制剂,具有释药迅速、给药方便、病人顺应性好等优势,尤其适用于吞咽不便的儿童.目前越来越多的药物被开发成此剂型并推向市场.该研究介绍了口腔速溶膜的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质量评价及与其它新剂型结合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对此类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作者:王倩;苏峰;刘为中;何广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脑钠肽水平与左室室壁运动积分指数的关系

    目的 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前后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室壁运动积分指数(LVWMS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诊行PCI治疗STEMI病人的临床病历资料102例,根据急诊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情况再分为再通组(45例)和非再通组(57例),分别于病人入院时、PCI术后24 h、入院后1周测定其外周血BNP和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等心肌损伤指标,同时测定病人三个时间点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LVWMSI.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上述指标在各组内和组间不同时间点的特点及变化规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不同时间点BNP水平与相应时间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并采用偏相关分析,控制影响因素,分析BNP与LVWMSI相关性;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急诊PCI术后再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入院时再通组病人BNP和LVWMSI明显低于对照组, 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CK、CK-MB、cTnI等心肌损伤指标在术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24 h及入院后1周再通组BNP[(5.014±1.843) ng·L-1、(4.621±1.137)ng·L-1]、CK[(1 912.35±468.32)U·L-1、(1 764.27±376.07) U·L-1]、CK-MB[(206.21±30.65)U·L-1、(191.23±24.09) U·L-1]、cTnI[(2.74±3.07)ng·L-1、(10.18±2.86)ng·L-1]和LVWMSI[(57.52±7.27)、(52.72±5.6)]均明显低于非再通组BNP[(5.732±1.207)ng·L-1、(5.462±1.329)ng·L-1],CK[(2 132.06±503.42)U·L-1、(1 924.37±426.68) U·L-1],CK-MB[(228.09±24.31)U·L-1、(213.45±23.17) U·L-1]、cTnI[(14.25±2.89)ng·L-1、(12.64±3.47) ng·L-1],LVWMSI[(63.49±6.87)、(56.17±6.14)];LVEF明显高于非再通组[(51.36±7.58)、(57.69±5.07)]/[(45.39±8.94)、(46.08±6.87)],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LVEF、LVWMSI及CK、CK-MB、cTnI等指标,组内不同时间点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NP[(5.014±1.843) ng·L-1、(5.732±1.207) ng·L-1]和LVWMSI[(57.52±7.27)、(63.49±6.87)]在术后24 h水平高.不同时间点BNP水平与CK、CK-MB、cTnI、LVWMSI均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偏相关分析显示,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外,BNP水平LVWMSI依然呈正相关(r=0.413,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BNP (HR=1.550,P<0.05)和LVWMSI (HR=1.648,P<0.05)均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再发生的风险显著相关.结论 STEMI病人急诊行PCI治疗前后脑钠肽BNP水平与LVWMSI水平始终呈正相关,而且PCI治疗前两者已早于心肌损伤指标表现出明显差异,同时两者均与病人术后再次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独立相关.

    作者:金小芹;高潮;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超薄瓷贴面的临床应用

    随着生活质量和审美观念的提高,病人对于前牙区所展现的美学要求越来越高.相对于全冠等其他修复方式,超薄瓷贴面具有不磨牙、强度高、生物相容性优及美观性好等优点,被临床医生和病人广泛接受.但超薄瓷贴面终的美学修复效果还受病例的选择、牙齿的处理、黏结剂的选择、医生的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该研究对超薄贴面的应用现状、材料、黏结、临床操作要点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谢小婷;唐旭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难治性鼻出血63例内镜下临床特点及对策

    目的 探讨难治性鼻出血内镜下临床特点,为精准治疗鼻出血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经鼻内镜术下止血的难治性鼻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难治性鼻出血病人内镜下主要出血部位和出血类型.结果 63例病人中男性42例,高血压病史39例,有27例出血位于下鼻道,14例位于鼻中隔,8例位于中鼻道,7例位于嗅裂区,5例位于鼻腔前上区,鼻咽腔及部位不明各1例;动脉瘤样出血51例,黏膜下型出血11例,不明类型1例. 结论 难治性鼻出血部位主要位于下鼻道、鼻中隔和嗅裂区.动脉瘤样型为鼻出血的主要类型,该类型较易止血.鼻内镜技术对岀血部位准确电凝,疗效好且并发症少,可作为难治性鼻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郑玉美;冯益进;徐永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解毒方对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减毒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解毒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6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益气养阴解毒方联合TACE手术为治疗组,共32例;单纯TACE手术为对照组,共30例.观察两组病人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病人免疫功能和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随访两组病人2年,对病人半年、1年、2年生存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治疗组32例病人中,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7例,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8.1%与对照组的56.7%比较,Uc=1.936,P=0.053;治疗组病人治疗后时间段的KP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外周血白细胞(WBC) 、T细胞亚群(CD4 /CD8、CD+4 、CD+3)、自然杀伤细胞(NK) 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功能指标方面,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1、2 年生存率分别为67.65%、36.74%,高于对照组的37.38%、10.10%,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解毒方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在改善生活质量、保护肝功能及延长病人者生存期方面优于单纯TACE.

    作者:许军;施长杲;秦汉林;朱先海;谢韬;周磊;费一鹏;王伟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益气止血方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气止血方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轻、中度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的效果.方法 确诊为轻、中度ANVUGIB的病人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例)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止血治疗,观察组(n=50例)给予益气止血方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止血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人平均出血量、平均输血量和完全止血时间、治疗前后胃管引流液pH值和血红蛋白和治疗后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病人的平均出血量、平均输血量和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239.16±20.15)mL、(467.31±34.97)mL、(22.09±2.73)h均优于对照组[(408.35±30.94)mL、(825.64±50.82)mL、(31.24±3.4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01、41.073、14.680,P=0.000、0.000、0.005).②观察组病人治疗后胃管引流液pH值为(6.53±0.50),高于对照组(5.79±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25,P=0.041);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值为(104.97±5.04)g·L-1,高于对照组(95.72±4.86)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42,P=0.037).③观察组病人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χ2 =6.250,P=0.043).④观察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比例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0%(χ2 =5.828,P=0.045).结论 益气止血方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可减少轻、中度ANVUGIB病人的出血量,控制病人出血时间,优化病人胃管引流液pH值,同时降低治疗后再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联合用药的止血效果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黄伟;黄翔;方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术后持续镇静时间对自发性脑出血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术后应用异丙酚镇静时间长短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150例自发性脑出血手术病人分成镇静A组 (50例)、镇静B组 (50例)和未镇静组(50例),镇静A组病人术后予以异丙酚持续镇静6 h,镇静B组病人术后予以异丙酚持续镇静24 h,未镇静组未予以镇静,监测、记录三组病人术后6 h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肺部感染及再出血情况,记录病人术后6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术后6 h,镇静A组、镇静B组的收缩压,心率均低于未镇静组(均为P<0.05);镇静B组术后6 h的舒张压低于未镇静组(P<0.05).镇静A组的术后再出血率(8.0%)低于未镇静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29),镇静B组的术后再出血率(6.0%)低于未镇静组(24.0%) (χ2=6.353,P=0.012);镇静A组的肺部感染率(18.0%)低于镇静B组(36.0%) (χ2=4.110,P=0.043);术后6个月时镇静A组的预后良好率(84.0%)高于镇静B组(66.0%)(χ2=4.320,P=0.038),更高于未镇静组(56.0%)(χ2=9.333,P=0.002).镇静A组的预后不良率(16.0%)低于镇静B组(34.0%)(χ2=4.320,P=0.038),更低于未镇静组(44.0%)(χ2=9.333,P=0.002).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予以异丙酚镇静6 h能够减少术后再出血的风险,减少肺部感染率,并改善预后.

    作者:朱敏;印五岳;李继武;李英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安全性及有效性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嗜铬细胞瘤的回顾性研究,截止时间为2016年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符合要求的文献计616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性方面:与开放组相比,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肿瘤直径较小.(2)安全性方面:与开放组相比,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引流时间短,术中输血例数、术中血压升高例数及引流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后腹腔镜和开放手术均能有效治疗嗜铬细胞瘤,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具有手术时间短、标准化、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等优点.但后腹腔镜治疗嗜铬细胞瘤的效果及安全性尚需多中心、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作者:兰建江;周善昌;韦华玉;霍仲超;郑宪宁;韦云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24例

    目的 观察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少阳病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小柴胡汤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每组24例,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治疗5周以后,对比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疾病疗效、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T细胞1型/2型(Th1/Th2)、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经治疗后,治疗组各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其总有效率(75.0%)与对照组(45.8%)相比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治疗组尿蛋白24 h定量(1.33±0.90) g较对照组(1.83±0.96) 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上述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后IFN-γ、IL-4、IL-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1/Th2治疗组(0.73±0.49)较对照组(1.96±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两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肌酐、肾小球率过率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柴胡汤可以通过调节病人免疫状态,改善炎性反应,从而起到减轻尿蛋白,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作用.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隐匿性下肢动脉损伤25例的介入治疗

    目的 探讨隐匿性下肢动脉损伤的腔内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5例外伤合并下肢血管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动脉损伤行介入手术病人术后患肢血供正常,未见间歇性跛行及其他缺血症状;4例髂动脉覆膜支架病人,未出现动脉支架内再狭窄,1例髂静脉支架发生血栓,予以静脉导管溶栓后好转,未出现慢性静脉功能不全(PTS)表现.结论 隐匿性下肢动脉损伤因损伤不易发现及手术处理困难,适合行腔内介入手术,其优点是损伤小,能够快速确定损伤位置,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达到及时救治病人的目的.

    作者:肖磊;阚世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白细胞介素17与喉癌侵袭转移的关联性及其预后价值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 (Interleukin-17,IL-17)在喉癌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喉癌病人50例和健康成人50例,使用ELISA法检测两组病人血清IL-17水平,并分析喉癌病人IL-17水平与其临床特征的关联性.结果 与健康成人比较,喉癌病人IL-17水平显著升高[(63.16±19.60)ng·L-1比(46.34±15.38)ng·L-1,t=4.774,P<0.001)].喉癌病人术前IL-17水平显著较术后高[(63.16±19.60)ng·L-1比(51.16±15.71)ng·L-1,t=3.378,P<0.001)].不同性别和年龄病人IL-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转移、临床预后和术后复发与IL-17显著相关(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IL-17是喉癌病人3年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IL-17水平与喉癌病人临床预后紧密相关,是诊断喉癌病人新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魏秀娟;崔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法对抑郁症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法对抑郁症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抑郁症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干预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在常规抑郁症对症药物处理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法,对照组病人仅采用常规抑郁症对症药物处理措施.心理干预在入院时进行,每天上下午各1次,每次干预时间为20 min,共7 d.两组病人均在入院时和入院后7 d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焦虑、悲观等消极不良情绪状况进行相关的综合临床疗效评分,不良反应指标评分评价其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治疗组在实施心理干预后,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10.2±2.1)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0.2±2.1)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30.7±2.9)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中度10例(33.3%)、重度3例(10.0%)、总积分46和总不良反应率43.3%,对照组不良反应中度14例(46.7%)、重度5例(16.7%)、总积分54和总不良反应率63.3%.结论 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抑郁症病人的心理状态,减少其焦虑、悲观等消极不良情绪的发生发展,保障常规药物对症处理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同时能更好地辅助改善病人用药的不良反应,体现医学人文情怀.

    作者:刘星星;许勤伟;李赛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面罩与鼻导管在极早产儿稳定期辅助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面罩和鼻导管在极早产儿稳定期辅助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接受辅助通气治疗的极早产儿80例,采用序贯入组的方法分为鼻导管组与面罩组,各40例.鼻导管组患儿出生后使用单侧鼻导管进行辅助通气,面罩组患儿出生后使用面罩进行辅助通气,采用呼吸监测仪对患儿的辅助通气压力峰值(PIP)、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潮气量、辅助通气呼吸次数、漏气量、大量漏气次数、气道阻塞次数进行测量,并记录出生后第1、5 分钟Apgar 评分、气管插管患儿数、住院期间死亡患儿数,出生第5 分钟心率和氧饱和度.结果 鼻导管组与面罩组患儿呼吸指标比较,PIP,PEEP,平均辅助通气呼吸次数,出生后第1、5 分钟Apgar评分,气管插管患儿数,住院期间患儿死亡率,出生后第1、5 分钟的心率与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导管组患儿平均大量漏气次数为425.11±20.92显著高于面罩组的321.67±17.26,平均漏气量百分比(30.58±9.26)%显著高于面罩组的(14.15±6.76)%,平均气道阻塞次数112.53±13.91显著高于面罩组的46.62±13.04,鼻导管组患儿的平均实际呼气潮气量为(4.62±2.40)mL·kg-1显著低于面罩组的(7.31±2.76)mL·kg-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面罩进行辅助通气比鼻导管能获得更好的辅助通气指标.其使用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晓珍;陈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橡皮筋挂线手术方法制备复杂性肛瘘大动物模型与评估

    目的 制备和评估橡皮筋挂线手术方式的大动物肛瘘模型.方法 选择15头猪(体质量35~42 kg)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实验组(8头)全麻下用橡皮筋挂线手术方法建立24个肛瘘瘘管管道,对照组(7头)全麻下用人工损伤方法建立21个管道.30 d后,所有动物进行MRI检查,实验组取出橡皮筋,两组接受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评估.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体质量、性别、瘘管数量等一般特征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所有动物均存活.实验组24个瘘管中,瘘管不愈合者(符合临床肛瘘者)18个,经核磁共振证实在高信号状态下可清晰呈现典型瘘道结构形态者15个,经病理学确认固定的瘘管样结构者14个,临床造模成功率75.00%.对照组21个瘘管中,15个管道完全愈合,6个不愈合(符合临床肛瘘者),经核磁共振证实在高信号状态下可清晰呈现典型瘘道结构形态者5个,经病理学确认固定的瘘管样结构者4个,临床造模成功率28.57%. 造模成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橡皮筋挂线手术方法建立肛瘘模型稳定可靠,磁共振成像及组织学证实,实验组挂线手术方法建立的大动物瘘管具有出丰富的肉芽组织,大动物肛瘘模型可以进一步用于研究肛瘘的诊断与治疗领域.

    作者: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陈慧;刘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酸性含糖量多的蛋白类激素,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导致的贫血.但此前有研究发现,EPO还具有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这种心肌保护效应主要体现在各种组织器官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时.现就EPO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的可能信号转导机制及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国科;刘达兴;容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肠道准备方式对结肠镜检查病人结肠动力学、Boston肠道准备量表评分及应用耐受度的影响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肠道准备方式对结肠镜检查病人结肠动力学、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及应用耐受度的影响,以期寻找理想肠道准备方法.方法 收集进行结肠镜检查病人200例,随机单盲取法将病人分为三组,对照组46例,给予清洁灌肠肠道准备,观察A组84例,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联合酚酞片口服灌肠,观察B组70例,在观察A组基础上给予联合莫沙必利口服观察,由内镜操作师详细观察三组病人全结肠、左半结肠、横结肠及右半结肠清洁情况.检查毕由专人询问病人不适情况,以评定胃肠蠕动功能,同时询问病人可以承受情况,以评定耐受度.结果 观察A、B组不同结肠段BBPS评分、肠腔内液体量评分、总分、耐受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BBPS总分分别为(7.13±1.05)分、(8.73±0.95)分、(8.92±0.85)分,三组BBP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678,P=0.000);耐受度分别为58.70%、90.48%、90.00%,A、B组与对照组耐受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40、15.643,P=0.000).观察A、B组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8.243、30.934,P=0.000).结论 PEG联合胃肠蠕动剂和缓泻药物疗效满意,可提高BBPS评分、提高病人耐受度、减低检查后不良反应及对胃肠动力学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波;彭志;陈再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是目前唯一被国内外认可并广泛用于临床的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然而PSA在早期诊断、区分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增生、区别进展缓慢型前列腺癌和浸润性前列腺癌时表现不佳.相比于PSA,前列腺癌基因3、TMPRSS2-ETS融合基因、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和一些前列腺癌相关MicroRNA有着较高特异度,且能用非侵入性方式检测,易于临床的推广应用,有成为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的潜力.随着研究深入,还可能成为新的前列腺癌治疗靶点.

    作者:史振雷;张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病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317例老年病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结果 纳入研究的317例中男性占64.7%,女性占35.3%;分离出的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占74.1%,其余分别为引流液占6.6%,全血占4.1%,尿占3.8%,胆囊胆汁占2.9%,导管占2.9%,胸腹水占2.2%,分泌物占1.6%,脑脊液及咽刷各占0.6%,皮屑及肺泡灌洗液分别占0.3%;老年病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科室主要是呼吸科,占40.1%,其次是重症监护室(ICU),占32.2%;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低的是替加环素和阿米卡星,分别为7.4%和41.2%,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0%以上,而氨曲南、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替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等耐药率则达到100%.结论 目前老年病人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不断增加,研究显示细菌感染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已居第3位.临床治疗中可选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等药物.

    作者:万小旭;刘丹;王佳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013-2015年临床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近3年医院收治感染病人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3-2015年医院收治感染病人的各类标本病原菌检测结果,并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统计分析.结果 3年内分离出7 744株感染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 501株占71.0%,革兰阳性菌1 909株占24.7%,真菌334株占4.3%;其中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病原菌对大部分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但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为1.5%~40.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0.结论 革兰阴性菌仍然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病原菌耐药性严重;应加强对病原菌耐药性监测.

    作者:叶峥嵘;吴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