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酚酯在妇产科手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

王红仙;陈陈;胡月霞;程高

关键词:镇痛, 病人控制, 舒芬太尼, 氟比洛酚酯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酚酯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妇产科手术的80例患者,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A 组(舒芬太尼150μg),B 组(舒芬太尼50μg +氟比洛酚酯200 mg),C 组(舒芬太尼100μg +氟比洛酚酯200 mg),D 组(舒芬太尼150μg +氟比洛酚酯200 mg),每组各20例,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术后2、6、12、24、48 h 视觉模拟评分(VAS)、Ramasy 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C 组、D 组术后2、6、12、24、48 h VAS 评分低于A 组、B 组(P <0.01)。B 组、C 组术后2、6、12、24、48 h Ramasy 镇静评分低于 A 组、D 组(P <0.01)。A 组、D 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 B、C 组(P <0.01),D 组呼吸抑制、躁动发生率高于 A、B、C 组(P <0.01),四组嗜睡、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舒芬太尼100μg 联合氟比洛酚酯200 mg 行自控静脉镇痛可为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患者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混合核苷片中四种核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混合核苷片中腺嘌呤核苷、鸟嘌呤核苷、尿嘧啶核苷、胞嘧啶核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 C18(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以0.01 mol·L -1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 A,甲醇为流动相 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 -1;检测波长:260 nm。用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面积按外标法定量。结果四种核苷分离良好,线性关系良好(r =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4%~101.9%,RSD%≤2.7%。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混合核苷片中四种核苷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作者:王发;张秉华;王嫦鹤;李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黄芪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状态及免疫调节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呼吸功能、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1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载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呼吸功能、免疫功能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3.33%和85.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33%和70.00%(P <0.05)。治疗后7 d、14 d,观察组 FEV1、FVC 和 PEF 均高于对照组,CD4+、CD8+及 CD4+/CD8+均低于对照组,IgE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通过调节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提高疗效。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产地薄荷饮片中挥发性成分的比较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安徽、湖南、广东、广西及江苏等五个产地薄荷饮片挥发油含量和化学成分,为薄荷饮片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不同产地薄荷饮片挥发油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5个产地薄荷饮片中挥发油提取量存在明显差异,安徽产挥发油含量高,广西产挥发油含量低。5个产地挥发油中共计检出49种化学成分,其中16种为共有成分,11种为产地特有成分。在16种共有成分中,薄荷醇、薄荷酮、胡薄荷酮及乙酸薄荷酯是4种主要成分,其相对含量之和介于51.51%~81.73%之间,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结论不同产地薄荷饮片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存在的地域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目前中药市场薄荷饮片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需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迟玉广;李中阳;黄爱华;肖凤霞;刘国光;江斯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公兔阴部骶髓诱发电位的刺激记录方法及应用

    目的:探讨公兔阴部骶髓诱发电位(SpEp)的刺激和记录方法,并观察其在急性骶髓缺血损伤后的变化特点。方法10只公兔随机区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用于排除麻醉和手术对 SpEp 的影响;实验组结扎左肾动脉和动脉分叉间5条腰动脉建立骶髓缺血损伤动物模型,腰动脉结扎后连续记录 SpEp 波形2 h,观察 SpEp 波在脊髓缺血急性期的变化特点,记录腰动脉结扎后2 h 的 SpEp 波形,2 d 后取骶段脊髓 HE 染色镜下观察。结果麻醉和手术本身不会对公兔 SpEp 结果造成影响;实验组骶髓缺血后可见 SpEp 波幅经过(2.4±0.8)min 开始降低,经(3.7±0.4)min 后波幅完全消失。实验组 SpEp 波稳定后记录到的波幅与基线的比值是(0±0)%,与对照组 t 检验比较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公兔可以记录到稳定的 SpEp 波形,SpEp 波幅变化能够客观的反应骶髓病理损害程度,为术中应用 SpEp 预防术后性功能障碍提供依据。

    作者:刘壮;宋启民;张健;栾金利;陈栋;彭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神经纤毛蛋白1和C-MET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对肿瘤血管生长的关系

    目的:探讨神经纤毛蛋白1(NRP1)和 C-MET 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对肿瘤血管生长的关系。方法选取107例肺癌患者和79例正常患者的蜡块组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所有组织中的 NRP1、C-MET 的阳性表达率和 MVD 值,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值进行对比并比较观察组的不同临床症状与的 NRP1、C-MET 的阳性表达率和 MVD 值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 NRP1、C-MET 的表达和 MVD 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NPR1、C-MET 阳性率,MVD 值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胸膜侵犯、Ki67表达、脉管浸润有明显相关性(P <0.05)。NRP1的阳性率与 C-MET 的阳性率存在正相关性(r =0.485,P <0.001),NRP1的阳性率与 MVD 值存在正相关性(r =0.447, P <0.001),C-MET 的阳性率与 MVD 值存在正相关性(r =0.493,P <0.001)。结论NRP1和 C-MET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高表达,二者均可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同时还存在一定的正向协同作用。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脑梗死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90例脑梗死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实施常规的护理治疗措施,此外,对观察组实施早期的康复护理措施。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情况。结果试验1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78%,对照组有效率为31%,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29,P <0.001)。观察组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和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分明显增高,两组 MMSE(t =3.226,P =0.002)、WMS(t =3.394,P =0.001)、ADL(t =7.221,P <0.001)得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兰恒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幽门螺杆菌首次根除失败后两种补救方案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含呋喃唑酮及四环素的四联疗法和含左氧氟沙星及阿莫西林的四联疗法对首次幽门螺杆菌(Hp)根除失败后的补救根除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首次根除失败 Hp 感染者13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治疗方案为:雷贝拉唑20 mg,2次/d;胶体果胶铋300 mg,2次/d;四环素750 mg,2次/d;呋喃唑酮100 mg,2次/d。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雷贝拉唑20 mg,2次/d;胶体果胶铋胶囊300 mg,2次/d;左氧氟沙星500 mg,1次/d;阿莫西林1000 mg,2次/d。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种治疗方案根除的率,并随访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1月复查14 C 呼气试验。治疗组有61例复查,57例为阴性,符合方案集(PP)分析根除率为93.4%,意向性治疗原则(ITT)分析根除率为86.4%;对照组有64例复诊,51例为阴性,PP 分析根除率为79.7%,ITT 分析根除率为72.9%。两组PP 分析根除率及 ITT 根除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2、P =0.041)。治疗组随访的61例共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3%;对照组64人中,有8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26)。结论含呋喃唑酮及四环素的四联疗法对于首次 Hp 根除失败患者行再根除治疗仍然有效,可以做为 Hp 的补救根治的治疗方案之一。而含阿莫西林及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对首次 Hp 根除失败者补救根除疗效欠佳,不推荐用于 Hp 的补救根除治疗。

    作者:王俊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马齿苋合剂治疗实验性皮肤缺失性创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考查马齿苋合剂治疗模式动物皮肤缺失性创伤的效果。方法采收培育的荷兰马齿苋鲜草,经粗磨过滤方法制备马齿苋有效成分混合制剂,配以细叶杜香、波斯菊、蜂蜜等中药成分,配以相应的赋形剂,制成外用中药合剂。选取纯白家兔20只和 Balb /c 小鼠30只,分别随机分组,设马齿苋合剂组、云南白药(阳性对照)组和丁二醇阴性对照组,于背部以外科手术法制造皮肤缺损性创口,施药(施药剂量:家兔20 mg/只、小鼠10 mg/只),每天观测治疗效果。结果马齿苋合剂组与云南白药组相比,创伤创缘的向心性聚缩速度平均慢1~2 d,肉芽组织形成及上皮再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明显优于阴性对照组(P <0.05)。结论马齿苋合剂能明显促进实验动物皮肤缺损性创伤的愈合。

    作者:杨春华;贺鹏亮;李瑞航;宁鹏;于永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对新生大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内钙浓度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对新生大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凋亡及细胞内钙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已建立的新生SD 大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单细胞克隆系细胞株,将5×108个·L -1活细胞的密度均匀地接种到的12孔培养板中,每孔加入1 mL 含有10%胎牛血清的 DMEM/F12的培养基,放入温度37℃、5%浓度 CO2培养箱中孵育24 h,镜下观察细胞球贴壁后,每孔分别加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的瑞芬太尼(R),分为以下4组:(1)对照组,每孔加入生理盐水;(2)低浓度组,每孔加入瑞芬太尼5μg·L -1,即 R5组;(3)中浓度组,每孔加入瑞芬太尼10μg·L -1,即 R10组;(4)高浓度组,每孔加入瑞芬太尼20μg ·L -1,即 R20组。每组重复4次。加药后培养300、600、900 s 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各组神经干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动态变化,24 h 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神经干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1)各组细胞内钙浓度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比较,R5组细胞内钙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10、R20组细胞内钙浓度明显升高(其中 R10组 P <0.05,R20组 P <0.01)。(2)各组神经干细胞凋亡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比较,R5组神经干细胞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10、R20组神经干细胞凋亡明显升高(其中 R10组 P <0.05,R20组 P <0.01)。结论低浓度的临床有效血药浓度的瑞芬太尼对新生大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内钙浓度、细胞凋亡没有影响,中高浓度的临床有效血药浓度的瑞芬太尼应用使细胞内钙浓度显著升高,从而诱发细胞大量凋亡。

    作者:昌睿杰;姚雪芹;蒙臣;陆江;李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健脾安肠丸对D-IBS大鼠模型血浆VIP、P物质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健脾安肠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管活性肠肽 VIP、P 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束缚-大黄灌胃致大鼠肝郁脾虚模型,观察健脾安肠丸对血浆 VIP、P 物质水平的影响。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 VIP、SP 水平显著升高(P <0.05或 P <0.01);(2)与模型组相比,大中小剂量组 VIP、SP 水平显著降低(P <0.05或 P <0.01)。结论健脾安肠丸能够显著降低 D-IBS 大鼠模型血浆 SP、VIP 水平,显著改腹泻的症状。

    作者:宋亚璐;张梦宇;杨莹;王欣;荀丽英;孙明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四逆汤口服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四逆汤口服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改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方法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3例,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四逆汤和尿激酶溶栓联合治疗。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血浆心肌肌钙蛋白 T(cTn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患者 ST 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治疗后总有效率、血管再通率和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 cTnT 和 LDH 水平分别为[(0.81±0.09)μg·L -1、(262.54±34.16)U·L -1],均优于对照组[(1.21±0.18)μg·L -1、(331.28±45.18)U·L -1],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后观察组 CK-MB 和 SOD 水平分别为(47.14±5.31)、(171.83±25.09)U·L -1,均优于对照组(68.57±6.08)、(135.25±21.74)U·L -1,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治疗后观察组 ST 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为(87.79±3.10)%,高于对照组(71.42±2.9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95%,显著高于对照组58.5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71.43%,对照组65.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率为26.19%,显著低于对照组56.1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四逆汤口服和尿激酶溶栓联合用药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治疗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用药,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晚期肠源性间质瘤临床特征和伊马替尼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肠源性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伊马替尼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肠源间质瘤85例,根据原发部位将全组病例分为十二指肠组12例,小肠组64例,结直肠组9例。均行起始剂量400 mg·d -1的甲磺酸伊马替尼口服治疗。客观疗效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生存分析用 Kaplan -Meier 法,预后多因素分析用 Cox 回归模型。结果患者的性别、年龄和 ECOG 评分等因素对三组基线水平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组中共75例可评价疗效,其中 CR 10例(13.3%)、PR 44例(58.7%)、SD 16例(21.3%)、PD 5例(6.7%),RR 为72.0%,DCR 为90.3%。三组 RR 和 DCR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差异能够影响伊马替尼的疗效,女性患者应用伊马替尼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全组患者的中位 PFS 为51.5个月,中位 OS 为62.0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83.4%、79.2%和54.1%。十二指肠组、小肠组和结直肠组的中位 PFS 分别为23.0、51.5和58.5个月,中位 OS 分别为59.5、63.5和62.5个月。十二指肠组的PFS 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 =0.034),但三组的 O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43)。肿瘤来源于十二指肠、肝转移、年龄<65岁和获 RR 是影响 PFS 的独立因素;单纯肝转移是影响 OS 的独立因素。三组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水肿、白细胞减少、腹泻、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多为1~2级,3~4级少见,患者耐受性良好。各组不良反应仅呕吐和肾功能存在差异,其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可显著改善晚期肠源 GIST 患者的 OS 和PFS,十二指肠来源 GIST 的 PFS 明显低于小肠和结直肠来源 GIST,肿瘤的原发部位、年龄和是否肝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烦繁;胡雪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醋酸甲地孕酮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醋酸甲地孕酮预防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消化道反应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化疗,实验组在进行化疗同时予以醋酸甲地孕酮口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食欲、Karnofsky 评分(KPS)、不良反应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食欲增加、KPS 评分改善、体重增加等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醋酸甲地孕酮可以预防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的相关毒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孟芹;孔凡良;胡丽霞;李成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伤椎置钉和经皮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开放伤椎置钉和经皮微创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分为开放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组(A 组)和经皮微创短节段固定组(B 组),测量手术前后骨折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凸畸形角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失血和手术时间,并对以上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骨折椎体压缩程度和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椎体高度均有效恢复(P <0.05),且良好维持,术后 VAS 和 ODI 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 <0.05),且 B 组术后 ODI 评分优于 A 组。B 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和住院时间上较 A 组缩短。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改善术后功能,但经皮微创短节段固定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和功能上要优于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组。

    作者:杨晓明;徐宏光;刘平;王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阴道超声联合两种不同手术方式诊治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53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两种不同手术方式诊治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PCSD 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 A 组27例患者行经阴道手术,B 组26例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随访治疗效果。结果53例患者手术有2例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3.8%;A 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 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手术时间与 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疗效评估:A 组治愈21例,好转5例,有效率96.30%(26/27);B 组治愈15例,好转4例,有效率73.10%(19/26),两组总有效率为84.90%。53例阴道超声诊断病例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阴道超声可推荐作为 PCSD 首选诊断方法;两种手术方式均能一定程度改善 PCSD 的症状,但阴式手术效果更显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苏玲;张祖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神经退行性疾病状态下血-脑屏障变化机制及中药对血脑屏障的影响研究进展

    血-脑屏障(BBB)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动态平衡的关键因素。BBB 异常伴随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过程,不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 BBB 异常的病理机制不同,而药物对 BBB 异常的改善作用也严重影响药物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本文主要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状态下 BBB 异常的分子机制及中药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两方面进行综述,为神经退行性疾病靶向血脑屏障药物的研发提供基础理论参考。

    作者:张伟;石海莲;吴晓俊;杨睿;王峥涛;刘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关于文稿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肌尔康对L-NAME诱导高血压小鼠的降压作用和对靶器官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肌尔康对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L-NAME 诱导高血压小鼠心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心肌尔康组。每周测小鼠尾动脉压,实验第8周末,处死小鼠,计算小鼠心脏指数、肺重指数,HE 染色和 V-G 染色观察心脏、胸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测定小鼠血浆 NO 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压明显升高(P <0.01),心脏指数、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心肌纤维化明显升高,胸主动脉发生明显重构。血浆 NO 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心肌尔康能明显降低 L-NAME 诱导的高血压小鼠的血压(P <0.01),升高 NO 含量,改善心血管重构。结论心肌尔康能明显抑制 L-NAME 诱导小鼠血压的升高,改善心血管重构。

    作者:王丽;丁玲;胡娟;胡正帅;高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后关节囊拉花后重建对防止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作用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方关节囊拉花(pie -crusting)后经骨隧道重建对防止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髋关节后脱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后外侧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且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531例。A 组201例:不保留后方关节囊,B 组174例:保留后方关节囊,后方关节囊经大转子骨隧道重建。C 组156例:保留后方关节囊,后方关节囊拉花后经大转子骨隧道重建。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假体髋关节的脱位率。结果三组患者中共12例(2.26%)患者发生脱位,均为后脱位。其中 A 组、B 组、C 组术后的脱位例分别是:9例(4.48%)、3例(1.72%)、0(0%)例,且 C 组术后脱位率与其它两组比较均明显低于 A 组和 B 组(P <0.05)。结论后方关节囊拉花后经大转子骨隧道重建有助于恢复髋关节软组织平衡,减少术后引起大转子撕脱性骨折而导致缝合失败的机会,对防止骨质疏松患者全髋置换术后假体后脱位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许康永;朱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加压滑动鹅头钉和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加压滑动鹅头钉(DHS)和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FL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PFNA 组45例,DHS 组50例,PFLP 组35例,分别观察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等。结果PFNA 组在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面,与 DHS 和 PFLP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过程中,PFNA 组无一例并发症,DHS 组有一例螺钉退钉,PFLP 组有一例钢板断裂。结论PFNA 在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方面明显优于 DHS 和 PFLP 组,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华荣;顾军;倪英杰;徐宏亮;孙建飞;惠利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