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术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和胆汁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 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92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所有患者给予禁饮食等常规干预;对照组应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行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1 d 应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1次/d,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及胆碱酯酶(CHE)水平;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检测两组血清和胆汁中 TNF-α、IL-6和IL-10水平。结果治疗组血清 DBIL 和 ALT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HE 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随访1年后,治疗组患者未见结石残留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5 d,治疗组患者血清和胆汁中 TNF-α和 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三镜联合术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明显,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抑制血清和胆汁中 TNF-α和 IL-6水平及上调 IL-10水平可能与上述疗效有关。
作者:秦禄武;何龙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1,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宽度情况。研究组患者根据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不同分为红细胞宽度增加组和正常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外周血红细胞宽度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均 P <0.05);血红蛋白水平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加组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红细胞分布宽度正常组(均 P <0.05),病死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存在密切联系,红细胞分布宽度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判断。
作者:沈正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开放伤椎置钉和经皮微创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分为开放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组(A 组)和经皮微创短节段固定组(B 组),测量手术前后骨折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凸畸形角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失血和手术时间,并对以上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骨折椎体压缩程度和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椎体高度均有效恢复(P <0.05),且良好维持,术后 VAS 和 ODI 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 <0.05),且 B 组术后 ODI 评分优于 A 组。B 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和住院时间上较 A 组缩短。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改善术后功能,但经皮微创短节段固定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和功能上要优于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组。
作者:杨晓明;徐宏光;刘平;王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测定医院自制制剂苯海拉明乳膏中羟苯乙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Plus-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3 mol·L -1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1%三乙胺,用50%磷酸调 pH 3.0±0.03)=60∶40;检测波长:258 nm;柱温:25℃;流速:0.9 mL·min -1;进样体积:20μL。结果羟苯乙酯测定质量浓度在0.02~0.10 g·L -1范围内与其相应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6%、1.9%、2.0%;平均绝对回收率为92.7%,RSD 为4.3%(n =9);平均相对回收率为102.5%,RSD 为3.6%(n =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重复性、准确性较好,可用于苯海拉明乳膏中羟苯乙酯的含量测定。
作者:湛雯;徐进;孙芳;景霞;许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筛选桂枝汤方剂免疫抑制活性部位。方法处方药材分别水煎浓缩为水提部位,乙醇提取为乙醇提取部位。同时将乙醇部位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和正丁醇部位。CCK-8法考察桂枝汤不同提取物对 ConA 激活 T 细胞和 LPS 激活 B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同时用二硝基氯苯对昆明种小鼠皮肤致敏和诱发,制成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观察桂枝汤方剂不同部位对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干预作用。结果桂枝汤方剂水提物、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位有显著免疫抑制功效,乙醇和石油醚提取物效果佳。浓度200 mg·L -1时 T 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8.3%、45.9%,B 细胞抑制率大于30%。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位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耳廓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胸腺和脾脏无明显影响。结论桂枝汤方剂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萃取物为免疫抑制活性部位,能显著抑制 T 细胞和 B 细胞的增殖,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对正常细胞、胸腺、脾脏无毒性。
作者:曾俊芬;王新桂;鲁建武;宋金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肠道因进食而分泌的一类促胰岛素分泌肽,主要通过作用于 GLP-1受体,激活多种信号通路而对神经系统发挥影响,主要包括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神经轴突的数量,为神经细胞直接提供营养因子,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拮抗氧化应激等作用。GLP-1及其受体激动剂可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万丽娟;陈明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冠心苏合滴丸中的马兜铃酸Ⅰ、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含量。方法采用 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以甲醇(A)-0.5%冰醋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9 mL·min -1,柱温30℃,波长切换法检测(0~21 min,390 nm,马兜铃酸Ⅰ;21~60 min,338 nm,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进样量为10μL。结果马兜铃酸Ⅰ、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5个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16~83.20 mg·L -1(r =0.9996)、6.35~127.00 mg·L -1(r =0.9998)、4.98~99.60 mg·L -1(r =0.9992)、14.33~286.60 mg·L -1(r =0.9997)、16.37~327.40 mg·L -1(r =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及相应的 RSD 分别为98.26%(1.40%),99.23%(1.35%),97.90%(1.58%),96.97%(1.14%),99.11%(1.58%)。结论该文建立的方法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可用于冠心苏合滴丸中的5个指标性成分的同时定量测定。
作者:袁杰;张新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血液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耐药基因分布。方法收集 SMA 阳性菌株,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ESBLs、AmpC、KPC、MBLS 等耐药表型;PCR 法检测耐药基因、正反向测序。结果检测出耐药相关基因片段 blaTEM、blaSHV、blaCARB、blaIMP、bla OXA-10、oprD2、aac(6’)-I、ant(2″)-I、ant(3″)-I 、aac(6’)-II、gyrB 的阳性率分别为22.8%(8/35)、11.4%(4/35)、17.1%(6/35)、94.3%(33/35)、8.6%(3/35)、28.5%(10/35)、68.6%(24/35)、48.6%(17/35)、17.1%(6/35)、8.6%(3/35)、17.1%(6/35)。结论本地区 SMA 耐药情况非常严重,应加强重视。
作者:罗卉丽;张文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醋酸甲地孕酮预防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消化道反应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化疗,实验组在进行化疗同时予以醋酸甲地孕酮口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食欲、Karnofsky 评分(KPS)、不良反应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食欲增加、KPS 评分改善、体重增加等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醋酸甲地孕酮可以预防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的相关毒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孟芹;孔凡良;胡丽霞;李成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肠源性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伊马替尼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肠源间质瘤85例,根据原发部位将全组病例分为十二指肠组12例,小肠组64例,结直肠组9例。均行起始剂量400 mg·d -1的甲磺酸伊马替尼口服治疗。客观疗效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生存分析用 Kaplan -Meier 法,预后多因素分析用 Cox 回归模型。结果患者的性别、年龄和 ECOG 评分等因素对三组基线水平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组中共75例可评价疗效,其中 CR 10例(13.3%)、PR 44例(58.7%)、SD 16例(21.3%)、PD 5例(6.7%),RR 为72.0%,DCR 为90.3%。三组 RR 和 DCR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差异能够影响伊马替尼的疗效,女性患者应用伊马替尼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全组患者的中位 PFS 为51.5个月,中位 OS 为62.0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83.4%、79.2%和54.1%。十二指肠组、小肠组和结直肠组的中位 PFS 分别为23.0、51.5和58.5个月,中位 OS 分别为59.5、63.5和62.5个月。十二指肠组的PFS 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 =0.034),但三组的 O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43)。肿瘤来源于十二指肠、肝转移、年龄<65岁和获 RR 是影响 PFS 的独立因素;单纯肝转移是影响 OS 的独立因素。三组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水肿、白细胞减少、腹泻、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多为1~2级,3~4级少见,患者耐受性良好。各组不良反应仅呕吐和肾功能存在差异,其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可显著改善晚期肠源 GIST 患者的 OS 和PFS,十二指肠来源 GIST 的 PFS 明显低于小肠和结直肠来源 GIST,肿瘤的原发部位、年龄和是否肝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烦繁;胡雪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有效控制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一线临床依据。方法对2010年至2014年5年间入住烧伤病房并送检且培养结果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共分离细菌542株中,相较革兰阳性菌(16.6%),革兰阴性菌(83.39%)多见,且革兰阳性菌检出率逐年降低。而经耐药性分析,仅革兰阴性菌检出率首位的铜绿假单胞菌头孢哌酮/舒巴坦(43.9%)及格兰阳性菌检出率首位的葡萄球菌属中奎奴普丁(1.27%)、复方新诺明(27.85%)和氯霉素(27.85%)敏感性较好外,两菌其余药物耐药率均大于50%。调查结果显示,烧伤因素和性别(χ2=24.318,P <0.001)显著相关;烧伤程度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P <0.05)。与此同时,菌株来源与病原菌分布同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32,P <0.005),且检出部位前两位均为创面与分泌物。结论革兰阳性菌感染率下降,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属耐药性增加,主要与经验性用药和抗菌药物滥用有关,建议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彭天元;徐庆连;蔡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四逆汤口服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改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方法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3例,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四逆汤和尿激酶溶栓联合治疗。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血浆心肌肌钙蛋白 T(cTn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患者 ST 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治疗后总有效率、血管再通率和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 cTnT 和 LDH 水平分别为[(0.81±0.09)μg·L -1、(262.54±34.16)U·L -1],均优于对照组[(1.21±0.18)μg·L -1、(331.28±45.18)U·L -1],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后观察组 CK-MB 和 SOD 水平分别为(47.14±5.31)、(171.83±25.09)U·L -1,均优于对照组(68.57±6.08)、(135.25±21.74)U·L -1,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治疗后观察组 ST 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为(87.79±3.10)%,高于对照组(71.42±2.9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95%,显著高于对照组58.5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71.43%,对照组65.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率为26.19%,显著低于对照组56.1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四逆汤口服和尿激酶溶栓联合用药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治疗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用药,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定量观察和比较米库氯铵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用于婴幼儿短时手术中的组胺释放程度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儿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给予米库氯铵0.2 mg·kg -1(M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 -1(C 组)后插管。分别在静脉麻醉后,注射肌松药前(Ta ),给予肌松药后4 min(Tb ),7 min(Tc )时,采集静脉血样,使用 Elisa 法测定血浆组胺浓度。在入室基础镇静后(T1),麻醉后未给肌松药前(T2),给予肌松药后1 min(T3),3 min (T4),5 min(T5),10 min(T6),记录6个时刻的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观察记录两组麻醉过程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 C 组相比,M组组胺浓度明显增高(P <0.05)。两组在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组胺释放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普通小儿手术麻醉中,与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相比,米库氯铵可引起更大程度的组胺释放,但两者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钟治球;仲山;刘璐;王建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利用 PDCA 质量管理工具,针对药学实验性专题实习的特点和需求,探讨药学专题实习带教模式,使带教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提高药学实验性专题实习带教质量。
作者:童彤;朱妍妍;唐丽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肌尔康对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L-NAME 诱导高血压小鼠心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心肌尔康组。每周测小鼠尾动脉压,实验第8周末,处死小鼠,计算小鼠心脏指数、肺重指数,HE 染色和 V-G 染色观察心脏、胸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测定小鼠血浆 NO 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压明显升高(P <0.01),心脏指数、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心肌纤维化明显升高,胸主动脉发生明显重构。血浆 NO 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心肌尔康能明显降低 L-NAME 诱导的高血压小鼠的血压(P <0.01),升高 NO 含量,改善心血管重构。结论心肌尔康能明显抑制 L-NAME 诱导小鼠血压的升高,改善心血管重构。
作者:王丽;丁玲;胡娟;胡正帅;高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自拟天麻川穹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不同随机单盲法分为西药组和联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川穹汤,每组各34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血压及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等临床症状。结果经西药治疗的34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组患者,有显著疗效的有11例,有疗效的患者12例,血压控制率为67.64%;经联合治疗的34例患者,有显著疗效的有23例,有疗效的有7例,血压控制率为88.24%,两组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联合治疗组患者,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等临床症状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均 P <0.05)。结论天麻川穹汤联合非洛地平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能有效控制老年难治性高血压。
作者:陈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住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住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待病情稳定即开始早期的康复训练;3周后,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Fugl -Meyer 运动功能量表)和 ADL 能力(Barthel 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能力,进一步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脑出血术后早期临床康复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王天舒;谢玉环;相艳艳;钱卫南;高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循环无细胞 DNA(cfDNA)在肝细胞癌(HCC)中检测的价值及其与甲胎蛋白(AFP)、a-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9例 HCC 患者血清以及45例正常对照血清,采用分支 DNA(branched DNA,bDNA)技术检测血清中 cfDNA 的浓度,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 AFP 的浓度,比色法测定血清 AFU 的活性,并讨论这三种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意义。结果39例 HCC 患者血清中有22例 cfDNA 含量增高,45例正常对照血清中有2例 cfDNA 含量增高,HCC 患者血清 cfDNA 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 <0.05);cfDNA 与 AFP、AFU 的一项或者两项联合检测敏感性分别为71.8%、87.2%、89.7%,明显高于单独一项检测敏感性分别为56.4%、53.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相关性分析,cfDNA、AFP 与 AFU 这三种生物标志物均无相关性。结论定量分析 cfDNA 的方法用于 HCC 的检测是一种敏感、有效的方法,与 AFP、AFU 联合检测可以大大提高 HCC 的临床诊断。
作者:陈恳;丁益宏;朱郁飞;魏群;李峰;张弘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