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彤;朱妍妍;唐丽琴
目的:对比开放伤椎置钉和经皮微创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分为开放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组(A 组)和经皮微创短节段固定组(B 组),测量手术前后骨折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凸畸形角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失血和手术时间,并对以上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骨折椎体压缩程度和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椎体高度均有效恢复(P <0.05),且良好维持,术后 VAS 和 ODI 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 <0.05),且 B 组术后 ODI 评分优于 A 组。B 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和住院时间上较 A 组缩短。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改善术后功能,但经皮微创短节段固定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和功能上要优于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组。
作者:杨晓明;徐宏光;刘平;王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利用 PDCA 质量管理工具,针对药学实验性专题实习的特点和需求,探讨药学专题实习带教模式,使带教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提高药学实验性专题实习带教质量。
作者:童彤;朱妍妍;唐丽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急性外伤性脑梗死(PTCI)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为临床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253例,其中39例1周内发生 PTCI,应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PTCI 的危险因素。结果39例 PTCI患者中5例死亡,6例成植物人,28例意识恢复;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是否合并脑疝、低血压、颅高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是发生 PTCI 的危险因素(P <0.05);入院 GCS 评分、合并脑疝、低血压、DIC 评分、合并感染是引起 PTCI 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像因素(P <0.05)。结论入院 GCS 评分、合并脑疝、低血压、DIC 评分与 PTCI有关,入院 GCS 评分、合并脑疝、低血压、DIC 评分、合并感染与 PTCI 预后有关。
作者:魏小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定量观察和比较米库氯铵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用于婴幼儿短时手术中的组胺释放程度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儿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给予米库氯铵0.2 mg·kg -1(M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 -1(C 组)后插管。分别在静脉麻醉后,注射肌松药前(Ta ),给予肌松药后4 min(Tb ),7 min(Tc )时,采集静脉血样,使用 Elisa 法测定血浆组胺浓度。在入室基础镇静后(T1),麻醉后未给肌松药前(T2),给予肌松药后1 min(T3),3 min (T4),5 min(T5),10 min(T6),记录6个时刻的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观察记录两组麻醉过程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 C 组相比,M组组胺浓度明显增高(P <0.05)。两组在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组胺释放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普通小儿手术麻醉中,与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相比,米库氯铵可引起更大程度的组胺释放,但两者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钟治球;仲山;刘璐;王建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方关节囊拉花(pie -crusting)后经骨隧道重建对防止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髋关节后脱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后外侧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且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531例。A 组201例:不保留后方关节囊,B 组174例:保留后方关节囊,后方关节囊经大转子骨隧道重建。C 组156例:保留后方关节囊,后方关节囊拉花后经大转子骨隧道重建。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假体髋关节的脱位率。结果三组患者中共12例(2.26%)患者发生脱位,均为后脱位。其中 A 组、B 组、C 组术后的脱位例分别是:9例(4.48%)、3例(1.72%)、0(0%)例,且 C 组术后脱位率与其它两组比较均明显低于 A 组和 B 组(P <0.05)。结论后方关节囊拉花后经大转子骨隧道重建有助于恢复髋关节软组织平衡,减少术后引起大转子撕脱性骨折而导致缝合失败的机会,对防止骨质疏松患者全髋置换术后假体后脱位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许康永;朱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健脾安肠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管活性肠肽 VIP、P 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束缚-大黄灌胃致大鼠肝郁脾虚模型,观察健脾安肠丸对血浆 VIP、P 物质水平的影响。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 VIP、SP 水平显著升高(P <0.05或 P <0.01);(2)与模型组相比,大中小剂量组 VIP、SP 水平显著降低(P <0.05或 P <0.01)。结论健脾安肠丸能够显著降低 D-IBS 大鼠模型血浆 SP、VIP 水平,显著改腹泻的症状。
作者:宋亚璐;张梦宇;杨莹;王欣;荀丽英;孙明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300例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观察患者血压达标率、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情况、一年内再住院率及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者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吸烟、超重及肥胖、高钠盐饮食明显少于对照组,血脂达标率及糖耐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一年内再住院率及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可帮助患者减少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作者:周立恒;张丽群;李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回顾性研究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EP)疗效。方法按统一标准入组相关患者,选择接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治并置入胰管支架的10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接受 ERCP 治疗但未置入胰管支架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 PEP 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体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13);两组总体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91)。(2)两组高危人群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7);高危人群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57)。结论胰管支架置入可降低高危人群 ERCP 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
作者:鲍峻峻;梅俏;孟翔凌;许建明;刘付宝;李冬;苏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寒战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行腰硬联合麻醉手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每组30例。麻醉开始分别静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 -1(D 组)和生理盐水(C 组)。按照设定的时间记录患者麻醉期间寒战发生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D 组患者麻醉期间寒战发生率为13.3%,明显低于 C 组的43.3%(P <0.05),D 组患者腋下体温在 T3~T6时点低于 C 组(P <0.05);D 组患者麻醉后在 T2~T5时点收缩压明显高于 C组(P <0.05),并且心率在 T1-T6时点心率明显低于 C 组(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安全地预防腰硬联合麻醉期间的寒战反应,并且能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作者:朱牡丹;王萍;陈金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筛选桂枝汤方剂免疫抑制活性部位。方法处方药材分别水煎浓缩为水提部位,乙醇提取为乙醇提取部位。同时将乙醇部位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和正丁醇部位。CCK-8法考察桂枝汤不同提取物对 ConA 激活 T 细胞和 LPS 激活 B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同时用二硝基氯苯对昆明种小鼠皮肤致敏和诱发,制成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观察桂枝汤方剂不同部位对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干预作用。结果桂枝汤方剂水提物、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位有显著免疫抑制功效,乙醇和石油醚提取物效果佳。浓度200 mg·L -1时 T 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8.3%、45.9%,B 细胞抑制率大于30%。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位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耳廓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胸腺和脾脏无明显影响。结论桂枝汤方剂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萃取物为免疫抑制活性部位,能显著抑制 T 细胞和 B 细胞的增殖,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对正常细胞、胸腺、脾脏无毒性。
作者:曾俊芬;王新桂;鲁建武;宋金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1,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宽度情况。研究组患者根据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不同分为红细胞宽度增加组和正常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外周血红细胞宽度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均 P <0.05);血红蛋白水平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加组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红细胞分布宽度正常组(均 P <0.05),病死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存在密切联系,红细胞分布宽度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判断。
作者:沈正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肾性贫血治疗方案评价标准,促进肾性贫血治疗方案的规范化。方法依据国内外肾性贫血治疗相关指南、参考文献及药品说明书建立肾性贫血治疗方案评价标准。回顾性对某三甲医院一年期间420例患者肾性贫血治疗方案进行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建立的肾性贫血治疗方案评价标准中包含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叶酸及维生素 B12使用的合理情况和不合理情况。420例患者肾性贫血治疗方案合理率为36.19%,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理使用率高。结论建立的肾性贫血治疗方案评价标准具有针对性强、评价内容明确、干预方便等优点,可以规范肾性贫血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圣雨;王霞;江洁龙;姜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住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住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待病情稳定即开始早期的康复训练;3周后,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Fugl -Meyer 运动功能量表)和 ADL 能力(Barthel 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能力,进一步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脑出血术后早期临床康复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王天舒;谢玉环;相艳艳;钱卫南;高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酚酯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妇产科手术的80例患者,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A 组(舒芬太尼150μg),B 组(舒芬太尼50μg +氟比洛酚酯200 mg),C 组(舒芬太尼100μg +氟比洛酚酯200 mg),D 组(舒芬太尼150μg +氟比洛酚酯200 mg),每组各20例,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术后2、6、12、24、48 h 视觉模拟评分(VAS)、Ramasy 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C 组、D 组术后2、6、12、24、48 h VAS 评分低于A 组、B 组(P <0.01)。B 组、C 组术后2、6、12、24、48 h Ramasy 镇静评分低于 A 组、D 组(P <0.01)。A 组、D 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 B、C 组(P <0.01),D 组呼吸抑制、躁动发生率高于 A、B、C 组(P <0.01),四组嗜睡、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舒芬太尼100μg 联合氟比洛酚酯200 mg 行自控静脉镇痛可为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患者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仙;陈陈;胡月霞;程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肠道因进食而分泌的一类促胰岛素分泌肽,主要通过作用于 GLP-1受体,激活多种信号通路而对神经系统发挥影响,主要包括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神经轴突的数量,为神经细胞直接提供营养因子,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拮抗氧化应激等作用。GLP-1及其受体激动剂可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万丽娟;陈明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研究俯卧位与改良平卧截石位下经皮肾镜术治疗肾结石时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疗效。方法选取收住的肾结石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平卧位组与俯卧位组各30例,分别在改良平卧位、俯卧位下手术,观察疗效,患者麻醉前30 min(T0)、麻醉成功后(T1)、术中30 min(T2)、拔管时(T3)等不同时点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改良平卧位组、俯卧位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6.67%、9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 T0、T1、T2、T3等不同时点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高危患者 T0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T1、T2、T3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两组高危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1、T2、T3时 SpO2两组高危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俯卧位与改良平卧截石位下经皮肾镜术治疗肾结石时疗效及血流动力学均无明显差别,但是高危患者采用改良平卧截石位下手术术中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相对影响较小。
作者:李锋;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以纳米微囊为载介导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低氧诱导因子-1(HIF-1)对大鼠随意性皮瓣缺氧耐受的作用。方法SD 大鼠40只,背部设计6 cm ×2 cm 的随意性皮瓣。采用随机方法分为4组:A 组为联合应用含 bFGF和 HIF-1的试验组;B 组为单纯应用 bFGF 的基因对照组1;C 组为单纯应用 HIF-1的基因对照组2;D 组为应用生理盐水的空白对照组。采用皮瓣下注射的方式,术后测量皮瓣成活面积,病理切片 HE 染色,皮瓣组织的 bFGF 和 HIF-1免疫组化检测及皮瓣下毛细血管的数目密度统计。结果纳米微囊介导的试验组与其他对照组相比,皮瓣成活率更高,目的蛋白表达和皮瓣新生血管密度计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纳米微囊为载体,联合应用 bFGF 和 HIF-1的基因治疗能促进皮瓣血管的增生,显著提高大鼠随意性皮瓣的缺氧耐受,增加其成活率。
作者:王之学;肖继州;赵振霞;于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呼吸功能、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1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载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呼吸功能、免疫功能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3.33%和85.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33%和70.00%(P <0.05)。治疗后7 d、14 d,观察组 FEV1、FVC 和 PEF 均高于对照组,CD4+、CD8+及 CD4+/CD8+均低于对照组,IgE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通过调节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提高疗效。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