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玲;张祖涛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血液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耐药基因分布。方法收集 SMA 阳性菌株,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ESBLs、AmpC、KPC、MBLS 等耐药表型;PCR 法检测耐药基因、正反向测序。结果检测出耐药相关基因片段 blaTEM、blaSHV、blaCARB、blaIMP、bla OXA-10、oprD2、aac(6’)-I、ant(2″)-I、ant(3″)-I 、aac(6’)-II、gyrB 的阳性率分别为22.8%(8/35)、11.4%(4/35)、17.1%(6/35)、94.3%(33/35)、8.6%(3/35)、28.5%(10/35)、68.6%(24/35)、48.6%(17/35)、17.1%(6/35)、8.6%(3/35)、17.1%(6/35)。结论本地区 SMA 耐药情况非常严重,应加强重视。
作者:罗卉丽;张文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自拟天麻川穹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不同随机单盲法分为西药组和联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川穹汤,每组各34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血压及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等临床症状。结果经西药治疗的34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组患者,有显著疗效的有11例,有疗效的患者12例,血压控制率为67.64%;经联合治疗的34例患者,有显著疗效的有23例,有疗效的有7例,血压控制率为88.24%,两组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联合治疗组患者,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等临床症状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均 P <0.05)。结论天麻川穹汤联合非洛地平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能有效控制老年难治性高血压。
作者:陈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健脾安肠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管活性肠肽 VIP、P 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束缚-大黄灌胃致大鼠肝郁脾虚模型,观察健脾安肠丸对血浆 VIP、P 物质水平的影响。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 VIP、SP 水平显著升高(P <0.05或 P <0.01);(2)与模型组相比,大中小剂量组 VIP、SP 水平显著降低(P <0.05或 P <0.01)。结论健脾安肠丸能够显著降低 D-IBS 大鼠模型血浆 SP、VIP 水平,显著改腹泻的症状。
作者:宋亚璐;张梦宇;杨莹;王欣;荀丽英;孙明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含呋喃唑酮及四环素的四联疗法和含左氧氟沙星及阿莫西林的四联疗法对首次幽门螺杆菌(Hp)根除失败后的补救根除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首次根除失败 Hp 感染者13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治疗方案为:雷贝拉唑20 mg,2次/d;胶体果胶铋300 mg,2次/d;四环素750 mg,2次/d;呋喃唑酮100 mg,2次/d。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雷贝拉唑20 mg,2次/d;胶体果胶铋胶囊300 mg,2次/d;左氧氟沙星500 mg,1次/d;阿莫西林1000 mg,2次/d。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种治疗方案根除的率,并随访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1月复查14 C 呼气试验。治疗组有61例复查,57例为阴性,符合方案集(PP)分析根除率为93.4%,意向性治疗原则(ITT)分析根除率为86.4%;对照组有64例复诊,51例为阴性,PP 分析根除率为79.7%,ITT 分析根除率为72.9%。两组PP 分析根除率及 ITT 根除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2、P =0.041)。治疗组随访的61例共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3%;对照组64人中,有8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26)。结论含呋喃唑酮及四环素的四联疗法对于首次 Hp 根除失败患者行再根除治疗仍然有效,可以做为 Hp 的补救根治的治疗方案之一。而含阿莫西林及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对首次 Hp 根除失败者补救根除疗效欠佳,不推荐用于 Hp 的补救根除治疗。
作者:王俊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利用 PDCA 质量管理工具,针对药学实验性专题实习的特点和需求,探讨药学专题实习带教模式,使带教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提高药学实验性专题实习带教质量。
作者:童彤;朱妍妍;唐丽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开放伤椎置钉和经皮微创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分为开放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组(A 组)和经皮微创短节段固定组(B 组),测量手术前后骨折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凸畸形角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失血和手术时间,并对以上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骨折椎体压缩程度和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椎体高度均有效恢复(P <0.05),且良好维持,术后 VAS 和 ODI 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 <0.05),且 B 组术后 ODI 评分优于 A 组。B 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和住院时间上较 A 组缩短。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改善术后功能,但经皮微创短节段固定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和功能上要优于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组。
作者:杨晓明;徐宏光;刘平;王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继发急性外伤性脑梗死(PTCI)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为临床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253例,其中39例1周内发生 PTCI,应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PTCI 的危险因素。结果39例 PTCI患者中5例死亡,6例成植物人,28例意识恢复;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是否合并脑疝、低血压、颅高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是发生 PTCI 的危险因素(P <0.05);入院 GCS 评分、合并脑疝、低血压、DIC 评分、合并感染是引起 PTCI 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像因素(P <0.05)。结论入院 GCS 评分、合并脑疝、低血压、DIC 评分与 PTCI有关,入院 GCS 评分、合并脑疝、低血压、DIC 评分、合并感染与 PTCI 预后有关。
作者:魏小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有效控制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一线临床依据。方法对2010年至2014年5年间入住烧伤病房并送检且培养结果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共分离细菌542株中,相较革兰阳性菌(16.6%),革兰阴性菌(83.39%)多见,且革兰阳性菌检出率逐年降低。而经耐药性分析,仅革兰阴性菌检出率首位的铜绿假单胞菌头孢哌酮/舒巴坦(43.9%)及格兰阳性菌检出率首位的葡萄球菌属中奎奴普丁(1.27%)、复方新诺明(27.85%)和氯霉素(27.85%)敏感性较好外,两菌其余药物耐药率均大于50%。调查结果显示,烧伤因素和性别(χ2=24.318,P <0.001)显著相关;烧伤程度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P <0.05)。与此同时,菌株来源与病原菌分布同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32,P <0.005),且检出部位前两位均为创面与分泌物。结论革兰阳性菌感染率下降,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属耐药性增加,主要与经验性用药和抗菌药物滥用有关,建议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彭天元;徐庆连;蔡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90例脑梗死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实施常规的护理治疗措施,此外,对观察组实施早期的康复护理措施。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情况。结果试验1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78%,对照组有效率为31%,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29,P <0.001)。观察组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和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分明显增高,两组 MMSE(t =3.226,P =0.002)、WMS(t =3.394,P =0.001)、ADL(t =7.221,P <0.001)得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兰恒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本文以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导师制为切入点,以建立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探索培养模式的创新,着力构建多样化的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寻适合目前中国国情的药学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作者:张磊;刘昌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参照 WHO/IN-RUD(合理用药国际网络)选择性用药指标调研方法(SDUIS)设置调研指标,对干预前后的处方用药合理性进行点评,并进行干预效果分析。结果总体干预效果明显。干预前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65种,较干预后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2种,下降显著;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27.13%,较干预后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16.15%,下降显著(χ2=5.19,P <0.05);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和抗菌药物费用占处方总费用百分率无明显变化。结论采取监测-培训-计划(MTP)模式干预和评价方法可明显降低儿科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处方注射剂使用百分率等指标,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谢永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Toll 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活动期 RA 患者外周血进行单核细胞的分离培养,并与健康志愿者做对照。分为以下5组观察:健康对照组、健康+LPS 组、RA 对照组、RA + LPS 组、RA +LPS +TAK-242组,并采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各组 TLR4、MyD88蛋白的表达。结果健康+LPS 组或 RA +LPS 组 TLR4、MyD88蛋白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或 RA 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均 P <0.01);RA 对照组或 RA +LPS 组 TLR4、MyD88蛋白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或健康+LPS 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均 P <0.01);RA +LPS +TAK-242组 TLR4、MyD88蛋白表达与 RA +LPS 组比较明显降低(均 P <0.01)。结论RA 活动期单核细胞可能存在 TLR/MyD88信号通路的激活,且对 LPS 的刺激反应性增强。
作者:姚茹冰;王圆圆;蔡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济安舒能联合氟哌酸外用治疗Ⅱ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Ⅱ期压疮患者在实施压疮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分为两组,观察组Ⅱ期压疮20例,共27处,采用济安舒能联合氟哌酸外用治疗;对照组Ⅱ期压疮18例,共23处,仅以外喷济安舒能处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压疮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出现及愈合的时间明显缩短[(8.9±6.2) vs (16±11.3)d,P <0.001)];治愈率明显升高(93%vs 61%,P =0.014)。两组 PUSH 评分均明显下降(P <0.01);但实验组在Ⅱ期压疮的 PUSH 评分下降更加明显。结论济安舒能联合氟哌酸外用治疗Ⅱ期压疮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永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1,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宽度情况。研究组患者根据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不同分为红细胞宽度增加组和正常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外周血红细胞宽度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均 P <0.05);血红蛋白水平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加组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红细胞分布宽度正常组(均 P <0.05),病死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存在密切联系,红细胞分布宽度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判断。
作者:沈正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住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住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待病情稳定即开始早期的康复训练;3周后,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Fugl -Meyer 运动功能量表)和 ADL 能力(Barthel 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能力,进一步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脑出血术后早期临床康复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王天舒;谢玉环;相艳艳;钱卫南;高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无痛人流手术中,应用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对女性宫颈软化、子宫收缩、手术时间、出血的影响。方法将自愿实施无痛人流妊娠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961例,术前30 min 和术后阴道放置卡孕栓各0.5 mg,静脉注射麻醉药0.2 g 丙泊酚;对照组221例,未予卡孕栓,经静脉注射麻醉药0.2 g 丙泊酚,比较两组的宫颈软化程度、子宫收缩、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并发症和残留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中885例(92.09%)宫颈口可以通过6号扩张棒在宫内操作,对照组仅69例(31.22%),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和残留率分别为(4.96±0.89)min、(14.86±6.83)mL、(6.04±1.27)d、12例(1.25%),对照组分别为(8.65±1.92)min、(20.34±8.62)mL、(9.37±1.82)d、11例(4.98%),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无痛人流术,术前使用卡孕栓可使术中子宫收缩良好,手术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减少,降低了手术风险术后残留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樊迎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冠心苏合滴丸中的马兜铃酸Ⅰ、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含量。方法采用 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以甲醇(A)-0.5%冰醋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9 mL·min -1,柱温30℃,波长切换法检测(0~21 min,390 nm,马兜铃酸Ⅰ;21~60 min,338 nm,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进样量为10μL。结果马兜铃酸Ⅰ、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5个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16~83.20 mg·L -1(r =0.9996)、6.35~127.00 mg·L -1(r =0.9998)、4.98~99.60 mg·L -1(r =0.9992)、14.33~286.60 mg·L -1(r =0.9997)、16.37~327.40 mg·L -1(r =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及相应的 RSD 分别为98.26%(1.40%),99.23%(1.35%),97.90%(1.58%),96.97%(1.14%),99.11%(1.58%)。结论该文建立的方法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可用于冠心苏合滴丸中的5个指标性成分的同时定量测定。
作者:袁杰;张新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普通荧光定量 PCR 技术与罗氏内标法荧光定量 PCR 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采集 HBV 患者的血清190份,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通过相关性分析和 Kappa 检验评价两种试剂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性及一致性。结果(1)190份标本中,罗氏 Cobas 试剂与国产试剂检测结果呈线性相关(R2=0.6707,P <0.05);(2)分成 HBeAg (+)与 HBeAg(-)两组比较,两组中 Cobas 试剂与国产试剂检测均呈线性相关(R2=0.5864,P <0.05;R2=0.5226,P <0.05);(3)根据不同 HBeAg 状态和抗病毒要求的 DNA 载量对标本进行一致性分析,HBeAg(+)组 Kappa 值为0.752;HBeAg (-)组 Kappa 值为0.381。结论对于 HBeAg(+)患者,可以应用国产试剂检测患者的 HBV-DNA 水平,而对于 HBeAg(-)患者,建议应用 Cobas 试剂检测其患者的 HBV-DNA 水平。
作者:朱明岩;叶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非 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归性分析99例非 M3型初治 AML 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数据,探讨和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初诊时白细胞数、血小板数、有无贫血、乳酸脱氢酶水平、染色体核型以及融合基因等因素对 AML 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DFS)及总体生存时间(OS)的影响。结果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44岁(1~84岁),中位随访时间为12.6月(0.33~59.47月),化疗后达完全缓解(CR)率为62.7%,复发率为44.1%,不同年龄段患者 CR 率有明显差异(P =0.03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老年及染色体数目异常为 AML 患者 OS 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t(8,21)/inv(16)系其独立预后良好因素。结论老年及染色体数目异常为非 M3型 AML 患者独立预后不良因素;t(8,21)/inv(16)是其独立预后良好因素。AML 临床应结合年龄、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预后因素进行预后评估,据此制定个体化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熊术道;胡林辉;蒲莲芳;丁洋洋;李曼曼;刘军;杨冬冬;王会平;张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