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诊断结果、并发症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为:病史长,对血压升高有一定的耐受性;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增大;血压波动较大;高血压分级及危险因素以2、3级为主,高危及极高危比别离;并发症发生率高;降压药物种类、次数多;服药依从性差.结论:老年高血压具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可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降压药物应从小剂量联用开始;个体化选择药物;强调脏器的保护及降压外效应;注意调整用药量.
作者:李晓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医疗机构药品的储存与养护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为此,一定要配备符合药品储存要求的环境,以实现控制药品质量之目标,确保药品的安全与有效利用.本文从对合格药品实施定点定位和分库存放、明确普通与重点养护药物品种、全力加强近效期药品管理、建立健全药品养护档案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药品储存与养护工作的体会.
作者:李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由于医学技术不断更新发展,蒙脱石在儿科临床治疗中逐步得到推广.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蒙脱石在儿科新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分析蒙脱石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参考分析,发现在儿科临床治疗上,蒙脱石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作者:周树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由于疾病、家庭因素及重症监护室环境的特殊性等原因,引起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显得尤其重要.护理人员应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护理措施,缓解其负性情绪,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促使疾病早日康复.本文对重症监护室慢阻肺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作了详细描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佟英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进行药物治疗的效果,为临床诊治真菌性角膜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3例(53只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进行药物治疗的情况.结果 这53例患者中,农民和工人占84.9%(45/53);具有外伤史、激素使用史、抗生素使用史者分别占67.9%(36/53)、15.1%(8/53)、54.7%(29/53);角膜刮取物真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66%(35/53),其中镰孢菌属为首位真菌性角膜炎致病真菌;药物治疗有效率为81.1%(43/53),失败率为18.9 %(10/53).结论 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显著,依据真菌培养结果合理联合用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斌辉;陈艾明;靳光明;朱星梅;赵晓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对与其相应的管理对策做深化探讨,以达到控制护理全过程的目的.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到2011年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患者,对各项护理风险进行分析,采取调查询问的方式对护理工作进行了解,探讨其中的不足及相关管理对策.结果:妇产科医疗护理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患者、护士、药物以及医疗技术等方面.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必须从实际出发,就各个患者的护理要点进行探讨,以此为根据,施行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护理工作不流于形式.
作者:刘成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011年9月~ 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及30例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将30例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我们在观察组患儿住院的当日或次日对其进行的心肌酶检验,在对对照组儿童进行常规体检时对其进行心肌酶检验.结果:在观察组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有55例患儿的乳酸脱氢酶高于正常值,异常率为68.75%;有50例患儿的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于正常值,异常率为62.5%.而在对照组的30例正常儿童中,只有一例儿童的乳酸脱氢酶高于正常值,异常率为3.3%.观察组患儿心肌酶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都会存在心肌酶改变的情况.这种情况可导致心肌受损.因此,临床医生在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诊治的过程中,若发现患儿出现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的症状,应及时为其做心肌酶检查,以便及时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赵承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5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76例患者,观察组有80例患者.对照组的76例患者单独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进行治疗,为观察组的80例患者在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5.2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SDS评分和HAMD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5%,对照组中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和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佳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标导向容量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指的是通过输液、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提高机体氧输送等方法,使机体生理达到一定的状态.本研究旨在观察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的水中目标导向容量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对胃肠手术患者预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于鹏;王志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总结小儿重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护理经验.密切观察病情患儿变化,预防感染,给予患儿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可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谢功群;荣德明;张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提高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质量.方法:注意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协助麻醉医生配合好体位,做好输液输血的配合,积极参与抢救工作.结果:手术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麻醉和手术均顺利进行.结论: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可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关.
作者:陆品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的有效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 ~ 2011年间收治的34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患者行保守治疗,31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脾修补18例,脾全切除8例,脾部分切除5例.结果:本组34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均取得成功,治愈率为100%.患者住院时间为9~ 18d,平均(13.4±2.1)d.治疗3个月后复查,发现脾破裂手术患者切口愈合良好,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早期明确诊断,正确评估患者病情,明确损伤的范围、程度以及有无合并伤,是保证创伤性脾破裂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能够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提供科学的依据.严格掌握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是保证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覃远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自制中药制剂眼伤明目合剂对外伤性视力下降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外伤性视力下降诊断标准的住院及门诊患者62例(65眼),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服用自制中药制剂.结果:治疗组33眼,显效21眼,有效9眼,无效3眼,总有效率为90.09%.对照组32眼,显效16眼,有效8眼,无效8眼,总有效率为75%.结论:自制中药制剂眼伤明目合剂是治疗外伤性视力下降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桂芹;张纪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对发生严重复合伤的患者进行院前的急救护理所带来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09年10月的56例发生严重复合伤的患者,对其进行院前急救的护理.结果:56例患者在院前进行了急救护理,效果良好,均抢救成功.结论:院前急救采取适当的护理对于严重复合伤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作用,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作者:李兴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综合急救措施对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送至我院急诊的78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分为给予院前综合急救措施的观察组和颅脑损伤常规院前处理的对照组,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精神状态、活动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送至急诊时和治疗后一个月时,观察组CSS评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KPS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院前综合急救措施能够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精神状态、活动状态和生活质量,对于颅脑外伤的救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辉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内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对本院周围一社区进行普查,共250人,其中符合高血压病标准的居民为52人,将病患分成A、B、C三组,A组用药卡托普利以及尼群地平,B组用氢氯噻嗪以及尼群地平组,C组用药尼群地平以及美托洛尔.观测病患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变化.结果:三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降幅、血压达标率无显著差异,A组撤药及换药率有显著差异且偏高,各组不同不良症状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社区居民血压达标率明显提高,说明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作者:王蕴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脂肪乳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54例出现过不良反应的病例,对其原发疾病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研究,找出不良反应的发生的原因.结果:54例中为变态反应34例,占63.0%;中枢神经不良反应19例,占35.2%;1例出现脂肪超载综合征,经抢救无效死亡,占1.8%.结论:临床应用脂肪乳注射液时,应结合病例自身原发病等综合状况,酌情慎用.
作者:徐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33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330例患者检查过程顺利,且对整个过程无记忆,只有极少数老年患者在检查结束之后出现恶心、呕吐和眩晕等症状.结论:无痛胃镜的开展,既能保证患者诊疗过程的安全和舒适,又便于临床医生的操作,缩短了胃镜操作时间,减少患者的损害.
作者:吴红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急救与护理对急性脑神经外科老年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2例急性脑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康复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自入院日即进行急救与康复护理,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1个月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康复组(56±38)与对照组(45±35)比较,P<0.01:Barther评分康复组(56.5±3.5)与对照组(43.4±2.7)比较,P<0.01.结论:对脑神经外科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减轻患者的肌肉痉挛和关节挛缩,提高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高明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本文从常用选择性培养基对不同微生物的抑制或筛选能力入手,充分利用各培养基的特殊作用,将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几种微生物分别接种子常用培养基上,对比研究了它们的不同生长特点.文中分析的结果,对院内感染监测及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者,在选择利用各培养基及其组合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作者:高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