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蒙脱石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研究

周树发

关键词:蒙脱石散, 消化道, 新生儿
摘要:由于医学技术不断更新发展,蒙脱石在儿科临床治疗中逐步得到推广.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蒙脱石在儿科新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分析蒙脱石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参考分析,发现在儿科临床治疗上,蒙脱石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78例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方法 通过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 患者住院治疗10~14天后,分别以痊愈和显效结局出院,有23例遗留后遗症.

    作者:祁相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一例肠造瘘术后轮状病毒腹泻并发惊厥的护理

    轮状病毒腹泻是秋冬季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多发生于6~24个月婴幼儿,起病急.近年来发现轮状病毒不仅引起腹泻,也可发生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肠道外感染,多数预后良好.本文对一例肠造瘘术后轮状病毒腹泻并发惊厥患儿的护理方法及效果作了全程描述,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李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情绪的影响及治愈效果.方法:将12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心理治疗、催眠疗法及暗示疗法,采用自评表对两组患者躯体化症状及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心理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没有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心理治疗后,抑郁、心理情绪及躯体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心理治疗有助于晚期癌症患者减轻疼痛症状及消除消极情绪,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郑克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60例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儿童慢性咳嗽的病例诊治过程,总结诊断思路.方法:回顾分析2010.6-201 2.6期间在我院就诊确定为儿童慢性咳嗽的60例病例,均按照不同原因进行病史询问和查体,随后进行X光检查,大龄儿童进行肺功能等测定.还有一些患儿在无明确病因提示时,按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的顺序进行诊断性治疗.结果与结论:合理的诊断思路有利于提高诊断效率,减少误诊率,并可避免过度检查.

    作者:刘侃;吕雪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小儿外科感染的临床特点

    目的:对小儿外科感染在临床上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对1968例患者中的59例发生感染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例发生感染的患儿因为多种因素的差别导致其感染率病原菌以及感染部位发生差别,并呈现一定的特点.结论:重视医护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医院环境的全面改善,患儿饮食的安全等,可以有效降低患儿发生感染的几率.

    作者:孟福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作用效果分析

    针对患者在急诊护理中进行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还可以帮助患者增强康复信心,消除或者降低疾病带给患者的紧张和不安,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实现生活自理,同时提高全民的健康质量.在患者住院期间,不仅要重视护理工作,更要重视健康教育对其的重要性,相关的医护人员需要增强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

    作者:孙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15例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气候骤变时多发.婴幼儿表述能力差,起病急,变化快,因此小儿肺炎容易并发其他脏器损害.小儿肺炎的治疗一方面需要临床医生准确的诊治,另一方面也需要护士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1].

    作者:杨雪松;秦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子痫前期的护理体会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报道为7%~12%.本病命名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疾病严重的阶段,严重危害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对子痫预防和治疗的护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作者对子痫前期的护理体会.

    作者:郝秀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腹泻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原因及对策.方法:主要以临床表现、试验室抽查结果为依据,对小儿腹泻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结果:在0至3岁(包括3岁)的小儿腹泻中,腹泻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受感染引起,其中占30.0%左右;而在3岁至6岁(包括6岁)的小儿腹泻中,70%属于感染性腹泻.结论:小儿腹泻的主要因素是非感染性腹泻,需要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治疗.

    作者:赵劲松;酆奇;洪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

    母乳中含有大量新生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新生儿理想的食物之一.目前,中国的母乳喂养率很低,这主要归咎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诸如分娩疼痛、体力疲乏和相关知识缺乏等.本文在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理论,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以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息,实现新生儿的纯母乳喂养.

    作者:李素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分析肝素锂抗凝血浆用于生化检验分析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肝素锂抗凝血浆用于生化检验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对本组120例患儿的血清和血浆分别进行20项生化检验,一组采用橙色生化管,另外一组采用绿色的肝素锂抗凝管,对两组的生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检测的20项生化检验中,部分项目具有差异,另一部分项目没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肝素锂抗凝血浆在20项生化检验项目中大部分可以替代正常的血清标本,但是另外的一部分是不能代替的,具有差异性,因此,建议好是建立标准的临床抗凝血浆的参考范围.

    作者:周秀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盆腔脓肿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盆腔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近期找院收治的53例盆腔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这53例患者在入院时,有36例患者被诊断为患有盆腔脓肿,诊断率为67.9%,有17例患者被误诊,误诊率为32.1%.在这53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在进行联用抗生素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有8例患者在进行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差的情况下,进行了手术治疗.结论:盆腔脓肿是一种误诊率较高的疾病临床医生应综合MRI的检查结果和患者的临床症状来诊断此病.此病患者在得到确诊后,应尽早使用联用抗生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使用联用抗生素法治疗无效或出现脓肿破裂的患者,应及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宫海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长托宁和阿托品全凭静脉麻醉于门诊小儿术前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长托宁和阿托品作为小儿全凭静脉麻醉术前用药的效果.方法:将80例在我院门诊行腹部简单手术的小儿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于入室后静脉给予长托宁0.012mg/kg(A组)或阿托品0.012 mg/kg(B组),观察注药后10、20、30 min的血压、心率、脉氧饱和度、口干程度、及镇静程度.结果:B组心率与基础值比较明显加快,A组心率无明显变化(P> 0.05),镇静作用优于B组(P < 0.05).结论:长托宁具有很好的抑制腺体分泌作用、维持心血管功能稳定和良好的中枢镇静作用,能有效预防术中知晓,是小儿理想的术前用药.

    作者:李元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人慢性胸腔积液的治疗策略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和归纳,探求老年人胸腔积液的治疗策略,以便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当中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老年人胸腔积液治愈率,降低患者的痛苦.方法:仔细查阅和分析70例老年胸腔积液患者的病例资料,归纳总结出治疗的合理策略.结果:70例中43人治愈,占62%,治疗后有后遗症的15人,占21%,治疗无效后死亡的12人,占17%.结论:老年人慢性胸腔积液是由多因素造成,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积极找出致病原因,实行标本兼治,使患者彻底康复.

    作者:尹家琛;雷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PF)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2年7月完成的98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与PF有关的多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98例患者中,胰管扩张50例,发生胰瘘1例,胰管不扩张48例,发生胰瘘7例.对统计结果行单因素分析,表明胰瘘的发生同胰管直径有明显关系.结论:胰管直径大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预示着较高的胰瘘发生率.

    作者:宋巍;张丽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调肝胶囊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和调肝胶囊联合使用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经过确诊的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34例.治疗组采用拉米夫定和调肝胶囊一起服用治疗,对照组则只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经过两年的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血清中的乙肝两对半、HBV-DNA、肝功能以及YMDD的变异等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肝功能指标的评价结果、乙型病毒肝炎各指标转化率的评价结果以及厌食症、腹胀、肝区疼痛等发病率都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拉米夫定和调肝胶囊联合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具有明显作用,且有利于促进肝功能的迅速恢复.

    作者:韦承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小儿疝气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路径

    目的:探讨小儿疝气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99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均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其实施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注重康复期健康指导,增强营养,预防复发.结果:99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2.5d.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保障患儿安全,降低复发率的重要保障.

    作者:常青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研究

    目的:对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40例研究对象,其中,正常60人120眼,HM80人152眼,分为四组,对其眼底病变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HM的AvgRNFL随眼轴变长而渐薄,眼轴大于27mm组有明显差异.对比HM4组和正常组的上、下、鼻象限有明显区别,颞象限没有明显差别.

    作者:李胜寒;张冬花;杨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需求提示板对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护理需求提示板对神经内科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制作护理需求提示板应用于护理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p<0.05).结论:护理需求提示板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内科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的护理效果,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陈佩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低位直肠癌患者8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采取双吻合器吻合术,观察组43例采取双荷包端端吻合术.对两组患者吻合口漏、直肠阴道瘘发生率进行统计;随访两年,对患者复发率和生存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2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双荷包端端吻合保肛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且费用较低,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前提下,可以作为常用的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手术.

    作者:杨春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