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例丙肝患者应用派罗欣治疗后的心理护理

李艳波

关键词:派罗欣, 利巴韦林, 丙肝,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对使用派罗欣的丙肝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0例慢性丙肝患者使用派罗欣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并进行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20例患者在使用派罗欣治疗期间仅出现轻度的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脱发、焦虑、失眠等不良反应,均未发生需终止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其转氨酶均恢复正常,均获得了持续应答.结论:为应用派罗欣的丙肝患者适时地采取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其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外固定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骨缺损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骨外固定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骨损伤的相关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胫骨干骨髓炎骨缺损治疗的患者60名,其中30名患者采用骨外固定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另30名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血管神经损伤的有无及临床治疗效果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骨外固定术对于创伤后胫骨骨干骨髓炎骨损缺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何洪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股沟疝术后应用电子镇痛泵镇痛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应用电子镇痛泵镇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8例腹股沟疝患者术后采用电子镇痛泵实施镇痛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促进患者的睡眠、排痰、帮助患者早期活动.结论:应用镇痛泵对腹股沟疝术后患者实施镇痛,是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止痛方法.

    作者:刘小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56例小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3年1月~ 2011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住院患儿271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在这2718例住院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有156例,总感染率为5.7%.其中,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有82例,占所有发生医院感染患儿总数的52.6%,发生胃肠道感染的患儿有24例,占所有发生医院感染患儿总数的15.4%,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患儿有21例,占所有发生医院感染患儿总数的13.5%,发生皮肤感染的患儿有13例,占所有发生医院感染患儿总数的8.3%,发生口腔感染的患儿有8例,占所有发生医院感染患儿总数的4.9%,发生其他感染的患儿有8例,占所有发生医院感染患儿总数的4.9%.结论:小儿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与入院时间、年龄、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有关,加强对住院患儿的临床监控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吴胜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胎儿畸形探讨

    引发胎儿畸形的原因除了遗传基因突变以外,还和环境污染、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等相关.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方法早期干预,既会增加孕产妇的生理,心理,压力,也给孕产妇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多经济上的负担,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因此,加强产前胎儿排畸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对超声诊断胎儿畸形做出探讨.

    作者:王洪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

    酒精性肝病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酒精性肝病的发展包括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发生机制主要为乙醇及其代谢物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作用,内毒素、细胞因子介质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等.目前认为酒精性肝病的治疗主要有戒酒、营养及药物治疗等方法.

    作者:张文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数据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医院信息系统应具有的功能:要有一个大规模、高效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要有很强的联机事务处理支持能力;典型的24小时不间断系统、绝对安全、可靠;易学易用的友善人机界面,能适压医院的发展计划需求;开放性与可移植性,适应不同的硬软件平台;模块化结构,可扩充性等.本文主要探讨医院数据亿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作者:周生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实践

    目前,我国的护理工作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护士实施的护理措施和患者所需脱轨,特别是消化内科护理,更是存在严重的问题.有很多护理工作还需要患者的家属来做.要改善护理消化内科的护理质量,主要体现在落实人性化服务上.对任何护士来说,责任心、爱心、护理技巧都是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如何为消化内科患者提供更周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减轻患者家属的护理压力,成为当前护理研究的主要课题.

    作者:沈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用药治疗红皮病15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用药治疗15例红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雷公藤多甙、阿维A酯、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对15例红皮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例红皮病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有8例患者痊愈,有3例患者显效,有2例患者好转,有2例患者无效.结论:红发病患者的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其预后与初的病因密切相关.根据此病患者的病因为其选用不同的药物及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往住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淑文;赵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

    股骨上端包括股骨头、股骨颈及大小粗隆.由股骨颈基底以远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所发生的骨折,称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慎跌倒摔跤所致.骨折的原因:老年人骨质疏松,同时老年人防御能力差,反应迟钝.由于骨折后不能活动,卧床时间长,再加上老年人体弱多病,各脏器功能衰退,骨折部位血供差等因素,若不及时给予治疗及适当的护理就会发生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威胁生命.故做好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汪淑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调肝胶囊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和调肝胶囊联合使用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经过确诊的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34例.治疗组采用拉米夫定和调肝胶囊一起服用治疗,对照组则只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经过两年的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血清中的乙肝两对半、HBV-DNA、肝功能以及YMDD的变异等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肝功能指标的评价结果、乙型病毒肝炎各指标转化率的评价结果以及厌食症、腹胀、肝区疼痛等发病率都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拉米夫定和调肝胶囊联合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具有明显作用,且有利于促进肝功能的迅速恢复.

    作者:韦承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长托宁和阿托品全凭静脉麻醉于门诊小儿术前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长托宁和阿托品作为小儿全凭静脉麻醉术前用药的效果.方法:将80例在我院门诊行腹部简单手术的小儿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于入室后静脉给予长托宁0.012mg/kg(A组)或阿托品0.012 mg/kg(B组),观察注药后10、20、30 min的血压、心率、脉氧饱和度、口干程度、及镇静程度.结果:B组心率与基础值比较明显加快,A组心率无明显变化(P> 0.05),镇静作用优于B组(P < 0.05).结论:长托宁具有很好的抑制腺体分泌作用、维持心血管功能稳定和良好的中枢镇静作用,能有效预防术中知晓,是小儿理想的术前用药.

    作者:李元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年龄>70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6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年龄<70岁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其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均符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指征,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进行常规的PCI手术.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支架植入情况,若患者术后残余狭窄<10%且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则为支架植入成功.结果 两组患者的病变部位数、手术部位数、手术成功数、手术成功率、支架植入数及支架植入率比较,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与非老年冠心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同样有效、安全.

    作者:王小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研究

    目的:对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40例研究对象,其中,正常60人120眼,HM80人152眼,分为四组,对其眼底病变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HM的AvgRNFL随眼轴变长而渐薄,眼轴大于27mm组有明显差异.对比HM4组和正常组的上、下、鼻象限有明显区别,颞象限没有明显差别.

    作者:李胜寒;张冬花;杨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部手术后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1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全部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28例,占15.73%.其中,切口感染9例,占5.06%;肺部感染6例,占3.37%;腹腔感染2例,占1.12%;泌尿系统感染5例,占2.81%;皮肤感染3例,占1.68%;合并两个以上感染部位3例,占1.69%.经过对症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治院内感染,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雪梅;莫合木提·玉素甫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2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例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11例采用罗哌卡因麻醉,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得多,且镇痛维持时间和VAS都要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围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梁惠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消化道肿瘤3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效果.方法:将3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5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反应症状发生率、肿瘤治疗效果和免疫细胞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上述指标方面都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医在治疗中、晚期肿瘤方面具有很好的解毒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恢复患者免疫功能.

    作者:刘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脐带绕颈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分娩的90例脐带绕颈单胎妊娠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对其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分娩的90例无脐带异常因素单胎妊娠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脐带绕颈不明显提高剖宫产率,但是脐带绕颈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脐带绕颈产妇应在加强产时监护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阴道分娩,以降低脐带绕颈产妇的剖宫产率,降低对围产儿的不良影响.

    作者:陈国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09-2011年住院病人疾病分析

    对2009-2011年我院收治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顺位情况进行分析,以我院统计分类报表为依据,资料完整、准确.为医院管理及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为社会服务提供信息.

    作者:曾莉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肝硬化食管胃低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实施全面精心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预防再出血的重要措施.本文从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和出院指导五个方面介绍了护理体会.

    作者:杨书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心脏外科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心脏外科手术后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针对心脏病外科手术后患者的不适,为160例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服务,对他们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患者配合较好,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都有所改善,对护理结果表示满意.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心脏外科手术后的护理中,降低了手术治疗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使患者术后配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对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玲;贾少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